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两会提案
朱飞:关于构建基层餐饮业卫生管理模式的建议
   

关于构建基层餐饮业卫生管理模式的建议
政协德阳市第六届委员—朱飞
 
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西平原边沿,辖六县(市、区),幅员面积约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余万。具有优越的农、副、畜牧业等食品生产加工地理环境。据2007年底报表统计,全市城乡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3万户,食品从业人员约19.17万人。其中,餐饮业经营单位6300户,食品从业人员约6.93万人。其中,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单位约4500户,占71.43%,食品从业人员约3.60万人,占51.9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村镇农家乐、坝坝宴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是:
一、餐饮业卫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市主管餐饮业的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约40人,又缺配交通工具。日常监督主要在城镇餐饮业经营集中区域,同时还要承担1.5万户其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基层餐饮业卫生管理成为死角,有的不法餐饮业主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谋利事件不断发生。
二、餐饮业经营者卫生法律知识缺乏。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经营者及其雇员,多为当地农民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县(市、区)卫生管理部门,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力度不够,大部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只忙于健康体检收费,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
三、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调查显示,80%以上的基层餐饮业经营场所简陋,卫生设施差,消毒方式落后,食品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个人卫生差。不法经营者加工、销售无卫生质量保证的有毒有害食品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为此建议:
一、构建社区、村镇食品卫生管理员岗位。
1根据四川省委川委发(2003)2号文件精神,每个乡镇可设2-3名食品卫生管理员。设定每辖5000-10000人的社区、村镇,可设1-2名食品卫生管理员岗位。
2、构建“卫生资源共享”模式。食品卫生管理员可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卫人员,经食品卫生管理专业培训后兼任,人员津贴费参照相关政策财政补助。加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力度。
二、构建横向联合,加强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县(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具有资质的辖区内医疗机构联合,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每年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卫生法律及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取得个人健康证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基层食品卫生管理员可组织辖区内的食品从业人员,就近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个人健康体检,并将体检合格资料送食品卫生管理部门领取健康证明,力争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法律知识普及率,持证上岗率达100%。
三、构建网络管理模式,消除安全隐患
1、构建“网络”管理模式。县(市、区)食品卫生管理部门的专(兼)职人员,应一对一地划分责任辖区,并对基层专(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进行网络对口业务指导,及时依法处理食品卫生事件。共同承担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卫生监管工作,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办证率、产品索证率达100%。
2、构建城乡、社区食品管理良性互动。基层食品管理员应统一着装,配带上岗证,承担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日常卫生协管工作。按期如实向上级卫生管理机构报告管理情况,拒绝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发生,确保全市基层餐饮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OO八年二月十七日
 
 
德阳市餐饮业卫生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
政协德阳市第六届委员—朱飞
 
一、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的现状
1、餐饮业的基本情况
全市内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分布在二县三市一区, 162 个乡镇, 1940 多个行政村。餐饮业近年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规模由小到大,种类逐步增加,范围由城鎮遍及到农村(农家乐等)。经调查,到2007年10月全市内有餐馆(含中餐、西餐、火锅、烧烤店等)、小吃店(含早点、小吃、简单的酒巴、咖啡厅、茶室等)、食堂(含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地点)、农家乐等五类,经营项目已达三十多种,经营户达5758户,经营人员增至6.28万人。其中城市餐饮业2673户,占46.42% ;农村 (含乡、镇:下同)3085户,占 53 .58%。城市食品从业人员3.81万人,占 60.67% ;农村2.47万人,占39.33%。全市内餐饮业:大中型2357户(设定就餐桌为1 0 桌以上,每桌 10 人坐),占40.94%小型3401户,占59.06%。以上餐饮业至少吸纳了全市内35%以上
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减轻了政府再就业压力,每年创税利达5734.30万元人民币。为全市内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和谐德阳奠定了良好基础。
2、餐饮业的卫生监管情况
两年来,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工作,通过市、县两级卫生监管部门即卫生执法监督所的共同努力,卫生许可证管理合格率,无证经营户净化率,卫生案件执法准确率均达85 %以上。正使餐饮业沿着活跃有序、健康繁荣方向发展,卫生监管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的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推行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为使全市内餐饮业繁荣健康发展。2003年7月,全市内率先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市卫生局报经市政府创卫办同意,将峨眉山路南段、佛山街中段、蒙山小区柳河巷三条街,列为全市内餐饮业卫生达标示范街。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动员鼓励从业者解放思想,大胆投资。以餐饮业卫生示范街为龙头,树立了一批文明守法经营的典型。目前,全市内共建起卫生设施齐全,实施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达C级以上的单位3185户,占总数55.31%,已完成信誉度评级达C级以上的单位1123户,占19.50% 。
第二、强化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2004年7月市政府创卫办,开展市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活动。市卫生局专项投入4.5万元人民币,印制了国家制定的有关餐饮业管理法规、条例、卫生标识牌6000 多套。逐户免费发至餐饮业经营者手中,使经营者和执法者有法可依,减轻了管理难度,增加了执法力度。同时,开展以餐饮业专项整治为内容的市、县两级卫生监督部门集中行动56次,共出动车辆3786台(次),出动人员1.40万人(次)。共缴没违禁食品及其原料4440.00公斤,取缔非法经营13户,限期整改2991户,立案查处167户,罚款人民币34.85万元。全市内餐饮业卫生许可合格率达 85 %以上。
第三、坚持经常性与集中整治的监管工作
餐饮业的复杂易变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的经常性和阶段性。全市内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坚持经常性的餐饮业卫生监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和阶段性集中整治工作,积累了科学的食品卫生监管经验。同时,发动相关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并在市、县两级卫生监督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513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查处、整顿违法经营2991户,取缔非法经营13户,食物中毒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而农村有上升趋势。全市内餐饮业无证、违法经营净化率85%以上。
第四、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全市内卫生监管部门,注重提高食品卫生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食品卫生监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6期,受训卫生监督人员510人(次),大大提高食品卫生监管者执法水平。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业务交流,学习外地餐饮业的发展、监管经验。推进全市内实施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增强了食品卫生监管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对食品卫生监管者进行执法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食品卫生监管就是服务的思想,改变了以往你办证、我审批;你赚钱、我收税;你亏本、我不管;你违法、我查处的简单消极的管理思想。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执法准确率达 95%以上。
二、当前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市、县两级卫生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一些可喜成绩,又因全市内餐饮业发展迅猛和不规范行为,卫生监管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1、餐饮业无整体规划,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以推行
首先餐饮业布局混乱。市、县两级城镇无整体规划,大街小巷餐饮业经营户呈星落棋布,极不规范。其次在消费档次上失衡。消费群体良莠不齐,多数消费者往往只注重价格低廉,对消费场所卫生状况不太关心,因而使低档餐饮店生意火瀑,而中高档餐饮业经营户因投资过大,消费水平过高,生意处于萧条状态,严重影响了经营者投资卫生设施的积极性。到 2007年 10 月,全市内现有餐饮业单位5758户。其中,小型餐饮业经营单位3401户,占59.06%,业主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及失地农民。小型餐饮业,因投资少,技术要求低,近年发展快,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以推行。
2、餐饮业卫生监管力量不够,监督检查工具缺配
全市内辖1个市级和5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均已挂牌。多数县级机构只是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责,而业务经费、监督检测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实质问题均未解决,有的已出现工作弱化趋势,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初衷并未达到。
(1)食品卫生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全市内食品卫生专职监管人员70余人,仅占全市内总人口的百万分之0.19(按文件规定应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0.5-0.9)。这些专职人员,不仅承担全市内近来5758户餐饮业日常卫生监管的法定频次、每年新办证户的卫生许可证审查、食物中毒等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还要对诸如食品生产企业、批发零售商店、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等1.71万户的日常检查、投诉案件的处理等,大大削弱了卫生监管执法力度。现有5758户餐饮业单位的日常卫生监督的法定频次,除大中型2537户能基本达到要求外,而小型单位3401户的日常监督频次根本达不到要求。
(2)卫生监督经费匮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内财政预算没有安排食品卫生专项办案经费,而国家行政法律又规定食品卫生行政许可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不可以收费,现有的执法人头经费已严重不足,而监督机构又不可不作为,出现了两头的困难。
(3)卫生监管手段、设备落后。多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没有卫生监督专用车辆,日常餐饮业卫生监管还是以步行为主,监督取证工具缺配,无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如:甲醛快速检测仪,VIS-722OSC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等),现场食品卫生监管难以通过感官发现假冒伪劣食品及其原料,极不适应当前餐饮业卫生执法要求。
(4)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重视。卫生监督工作被逐渐淡化。与有大量资金注入,社会广泛关注的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相比,卫生监督体系的作用明显被轻视了。中江、旌阳等卫生监督部门,缺乏经费,交通工具严重缺配,无案件取证设备等。罗江县因人员、经费等问题,至今未能单独成立卫生执法监督机构。
(5)有限的能力,无限的责任。食品卫生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有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监管的;而在经济条件下,已经取消了政府主管部门,全靠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而卫生部门自身又存在诸多问题,安全监管到位尚需时日。
3、卫生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2003年4月,全市内开始成立卫生执法监督机。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转制而成。卫生监督人员未能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考核录用,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录用。全市内卫生监部门现有专职食品卫生监督人员70人。其中,由原卫生防疫站从事食品卫生工作的人员37人,占52.85%另33人来自医药、护士、后勤、复员军人等行业,占47.15%。这些人员卫生执法监督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新进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食品卫生监督能力培训,专业和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执法经验不足;有的业务不熟,不敢大胆进行执法,还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监管失误,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4、餐饮从业人员法规卫生知识培训率不高
两年来,市、县(市、区)两级卫生监管部门,分别举办餐饮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3期,受训人员5260人(次),占总人数 7.23% 。承担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只管健康体检收费,而对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90%的从业人员未取得卫生知识专项培训合格证明。全市内餐饮业3085户分散在农村,占总数53.58%,并且卫生设施差,餐具消毒方式落后,食品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个人卫生差。农村食品卫生监管体系不健全,因交通不便,卫生监督员缺少,食品卫生监管极为困难。因而,全市内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三、对策与建议
1、           提高全市内餐饮业卫生监管的认识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旨在调动和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意识和守法的积极性,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只是在个别州开展了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根据我国餐饮业服务特点,可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实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市内各级政府应学习先进卫生城市餐饮业管理经验,把餐饮业的卫生监管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议事日程。卫生监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先对大中型餐饮业单位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把好行政审批关,以解决店铺布局混乱和消费档次失衡问题。市政府规划建设的黄河大桥、珠江大桥烧烤夜啤酒广场,就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小型餐饮业经营单位,暂不推行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可实行卫生指导,缓增加就业岗位,以利全市内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广泛宣传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规范》、《四川省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规宣传面的力度和频率。拓宽宣传渠道和空间,除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宣传外,还应编印食品安全宣传知识资料,展出有毒有害食品标本和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告示,扩大宣传覆盖面,使食品卫生法规不但经营者遵守,消费者也要了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宣传氛围。宣传餐饮业好典型、好经验,警示食品安全新动向,曝光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者,坚决查处无证和超范围非法经营活动,及时处理餐饮业的卫生投诉,拒绝全市内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增强餐饮业经营者的守法和食品卫生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大投入,改善监管条件
增加卫生监督协管人员。食品卫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严,日常监管需要足够的执法人员。目前在国家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根据辖区人口、工作量和服务范围,适当增加卫生监督协管员,建立城乡食品卫生综合监督体系,实行食品卫生由农田到餐桌的良性互动监管。财政应安排食品卫生办案专项经费,增添必要的交通工具,购置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切实解决各级卫生监督部门的具体困难,改善卫生监督执法条件。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把卫生监督机构必须的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监督检测设备,取证工具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等纳入计划,予以安排。
4、切实加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管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加。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卫生监督机构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食品卫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既抓执法队伍素质的“硬件”建设,又抓执法队伍素质的“软件”建设;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制度建设,既抓食品卫生执法内部管理,又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执法责任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管理。食品卫生监管人员,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管理水平,避免执法的随意性。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提高食品卫生执法水平。
5、创造优良环境,促进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
食品卫生执法监督人员,应自觉遵守“五项禁令”。不能利用工作之便,或吃、或拿、或要、或入股分红、或给违法者提供“保护”,纵容、甚至参与餐饮业经营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应自觉同严重干扰和破坏餐饮业正常监管秩序的行为作斗争。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卫生监管干部及执法人员违规行为的监督力度,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调查,对实权部门和实权岗位进行多层次有效监督,市纪委监察局应公告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对违纪人员的投诉。各级卫生监管部门,每年定期对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律知识培训考核,不合格不能从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发给培训合格证明,形成强大的法制氛围和卫生意识。每年进行行风评议,发挥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的职能,发挥餐饮业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桥梁作用,使全市内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餐饮业是与人民生活、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行业,在全市内还要大力发展,在发展中出现某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管理好餐饮业。全市食品卫生监管人员要振奋精神,共同努力,为创建和谐德阳,把全市内建设为国家卫生城市而努力奋斗。
 
2008年1月12日
上一篇:陈晓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案专集
下一篇:陈晓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案专集
时间:2008/12/22 18:23:48      阅读:1993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