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德阳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蒋开锋(18982762185)反映:水稻是我省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也是镉高富集作物。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土壤镉含量增加或活性增强,导致稻米镉超标且多积累于稻米中。重金属镉对人体的健康隐患成为了水稻产业的“痛点”,也关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种植者特别是规模化生产主体的利益。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严格处置超标稻,对保障种植者利益和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应用证明镉低积累品种(简称低镉品种)是解决这一“痛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一些低镉品种已通过审定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保护种植者利益和防止流入市场,政府实施了镉超标稻谷应收尽收的兜底收购政策。但部分地方制定的超标稻价格甚至比稻谷保护价还高,同时由于粮库收购不超标稻谷的数量指标有限,种植低镉品种不超标稻谷反而存在“卖粮难”怪象;一些中间收购稻谷商贩甚至以种植地点区分是否镉超稻谷,压价收购低镉品种产出的合格稻谷,损害种植低镉品种种植主体的利益,制约了低镉品种的推广应用。
为此建议强化部门联动机制,优先优价收购安全利用区镉不超标稻谷,促进低镉品种推广:1、成立地方农业主要领导牵头、农业农村和发改委等部门参与的专门协调机构。2、农业农村部门加大低镉品种示范推广支持力度,同时建立品种和综合样品抽检档案;3、粮库收储部门制定优先优价收购种植低镉品种的达标稻谷政策,并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的档案数据,建立生产主体直供粮库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