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制定车辆自动驾驶提示灯规范的建议
作者:罗众禹   所属支部:市委办公室

民盟德阳市委会驻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罗众禹(联系电话:18908100065)反映,工信部发布《汽车和挂车光信号装置及系统》,明确 2025年7月1日起,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须配备智驾提示灯(小蓝灯),并对灯具数量(至少 4只)、安装位置(前/后装单灯需居中,双灯需对称分布)、离地高度(普通乘用车250mm-1500mm)、亮度标准(白天接近制动灯强度,夜间对标高位刹车灯)作出细致规定,为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并存场景下的道路安全提供保障。

当前,自动驾驶提示灯作为道路安全关键信号,行业规范仍存在不统一问题,亟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配置标准不统一。理想、小鹏、小米、比亚迪、问界等品牌车辆,其提示灯的数量、位置、形状存在差异,部分品牌不同车型间亦有区别。实际行驶中,道路其他参与者若不熟悉各类车型提示灯特征,易出现误判或判断延迟,增加安全风险。

2、技术参数不科学。部分车辆尾部提示灯安装于中央位置,高度与后方车辆驾驶人员视线平齐;亮度缺乏统一参数标准,企业执行差异较大,且多数存在亮度过高问题。白天跟车易导致视觉疲劳,夜间则因灯光刺眼产生炫光,反而提升事故发生概率。

为此,建议:

1、统一核心技术标准。明确提示灯色为470纳米蓝绿光,所有车型均采用四角长条形分布方式;亮度按“白天对标制动灯、夜间对标高位刹车灯”量化标准执行;形状限定为稳定光斑,避免花哨设计,确保信号清晰易识别。

2、衔接法规消除矛盾。在《汽车和挂车光信号装置及系统》国家标准中补充提示灯强制条款,明确L2 +级车型的适配要求,实现不同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规范衔接,避免法规空白。

3、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要求车企在提示灯相关部件标注“GB/T 44721-2024”认证码,严厉查处L2级车型冒充更高等级自动驾驶车型的行为;依托路侧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灯光合规性,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情形。

通过制定统一的车辆自动驾驶提示灯规范,可使提示灯切实成为“人车沟通密码”,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上一篇:关于优先优价收购安全利用区镉不超标稻谷,促进低镉品种推广解决稻米镉超标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立法规范餐饮行业预制菜公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建议
时间:2025/9/30 16:38:33      阅读:2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