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推进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大学”纳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建议
作者:钟勉   所属支部:广汉支部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其前身是1956年5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军政领导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该校已成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在世界民航有着极高影响力、具有民航特色的高水平院校。中国民航70%以上的飞行员、80%以上的机长、90%以上的功勋飞行员都毕业于此,因此该校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被《光明日报》誉为“以一所学校之力支撑起一个行业”。但“学院”之名,极大限制了该校在航空行业的发展,并削弱了对四川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智力贡献。

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一直存在实力与名气不匹配的问题。一是与身份地位不符。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中字号高校,是民航局与四川省共建高校,是四川唯一一所不以“大学”为名的部委院校;二是与行业贡献不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我国唯一全过程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等院校,是全球规模最大、培训能力最强、训练质量一流的民航飞行员培训基地,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民航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国内至今没有一所“飞行大学”,与该校在民航行业的贡献不符;三是与声望名誉不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全国最大的通航飞行运营单位,也是全国最大通航维修基地,至今保持着行业最好的通航安全记录和全球通航领域领先的安全水平,但因囿于“学院”之名,一直被社会各界误以为是一所民办飞行员培训驾校,这与该校的名誉极其不符。四是与国际影响不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空人才计划(NGAP)”唯一入选的亚洲院校,是国内首个通过CCAR-14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的飞行机构,该校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训练体系成果已纳入中国民用航空局《高性能多发飞机训练要求》(AC-141-02)等民航法规和咨询通告,并在国内外多个飞行训练机构广泛应用。但“学院”之名,极大限制了该成果的全球推广应用。

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地限制了该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专业体系打造;虽有“中国”之名,但该校地处西南,“学院”之名在实际招生招聘过程中明显感到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与优质生源,已经对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形成明显制约。同时以“学院”层次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校企合作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歧视和隔阂,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限制了该校科技力量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二、更名将更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是为德阳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德阳“十四五”规划将通用航空作为五大产业之一,依托该校民航领域资源特色与优势,特别是丰富的通用航空资源,聚焦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健康发展,打造“中国航空城”。更名更能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智力智库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德阳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夯实基础。二是为东部新区空港新城建设提供更好支撑,为高质量推进成都“东进战略”添砖加瓦。东部新区空港新城位于东进战略的核心区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先期进入东部新区的重要单位,推进东进战略是应尽之责,从投资建设规模、产业链价值赋能、社会效应提升和人才输出支撑等多元角度看,更名大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有助于东部新区空港新城建设更高质量的落实落地。三是为成都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的重要支撑。在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四川经济发展要强化西向的“空中走廊”,成都要增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积极“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鼓励德阳、眉山、资阳共同发展临空临港经济。随着成都双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大通道建设对我国民航运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名当然有助于其在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上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四是满足四川打造航空航天新兴产业集群的需要。《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航空航天锚定为要打造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并不断增强成都的全球性航空枢纽功能,把航空经济定位为成都东部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有义务、有条件、有动力为四川产业优化发展贡献力量,更名将极大增强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从而更有能力四川航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此建议加快推进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中国民航飞行大学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


上一篇:关于在城市公园中增设低碳科普长廊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广告中禁止使用“护眼”等误导性词汇的建议
时间:2021/9/27 10:12:00      阅读:10587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