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 组织建设
新老继替永葆生机 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作者:钟旭东   

新老继替永葆生机    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中江县的民盟支部建立于解放前夕,已经有着六十余年光荣历史。1948年初,原省民盟负责人吴汉家曾亲自到中江指导开展盟的地下工作。1951年秋,原民盟中央领导胡愈之到川北调研“土改”,又曾专门来中江,会见中江盟员,并在中市街“庆元饭店”设宴款待了林德泉、罗绎先等10余位中江盟员。
由于中江的盟组织活动较早,在她走过的六十余年征途中,芸聚了一大批优秀人物,为中江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有着重要影响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束“文革”落实统战政策后,政治上获得新生的中江盟员,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秉承为“四化”建设献智出力的宗旨,在各自工作岗位取得突出成绩,很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正因为中江民盟的重要影响,使我在青少年时代就知道了民盟。1987年我从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干部专修班毕业,于1996年开始担任了中江县建委副主任,从此走上“仕途”。值得庆幸的是,此后,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民盟的很多同志逐渐有了较多的接触,盟的很多老同志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我脑海中镌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我进一步了解了民盟,逐渐产生了参加民盟的想法。
2003年,坚定了入盟信心的我向盟总支递交了入盟申请书。当时我已担任县政协副主席,兼任县招商局、外经贸局局长。在中共中江县委主要领导和县委统战部的亲自关怀下,2004年初我被民盟德阳市委批准正式成为一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幸运而又令人惶恐的是,历史又一次选择了我。在2004年12月17日的盟员大会上,我被全县的盟员同志们推上了民盟中江总支部主委的位置。
同志们的信任,老一辈盟员的嘱托,让我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历史责任,可以说感觉比新担任一个行政领导职务的责任还要沉重。
如何继往开来,把中江县民盟前辈开创的事业更好的继续推向前进,成为我这个新世纪开端的总支领头人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静下心思,把中江民盟组织走过的历程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经验,捋清思路。到2004年,中江民盟组织已经建立56个年头。回顾过去五十多年的光荣历程,中江民盟组织的发展有过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解放前夕以及五十年代初期,中江盟员同中共党员生死与共,风雨同舟,为中江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奋斗,当时,用那些老同志的话讲,在人民群众眼里是“党盟一家亲,你我都不分”,故而中江曾有着多名党盟交叉的同志。民盟组织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重视,一批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都加入了盟的组织。另一个黄金时段是结束“文革”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党的统战政策的贯彻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随着民盟中江支部恢复正常的组织活动,被压抑几十年的知识分子政治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加入了盟的组织,民盟支部的队伍得到发展壮大,成员达到近50人。1988年2月,民盟四川省委批准建立了民盟中江县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
2004年,中江民盟总支有盟员58人。分析当时中江盟员的情况,有着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骨干盟员主要是“两个黄金时段”加入民盟的老同志。解放前夕及五十年代初期参加盟组织的老同志,他们是我们总支部的宝贵财富,但他们年事已高;八十年代初期中江民盟支部恢复活动时加入组织的同志,他们为盟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盟的一代代表人物,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部分同志当初入盟时很多都已人到中年,到世纪末都先后退休。当年底,退休或即将退休的盟员近40人,比例几近70%。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过去中江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又是一个超百万的人口大县,只有学校教育工作才能承载大量的知识分子,由于这个因素,过去中江的盟员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部门。
细细考量当时中江民盟的状况,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年龄老化突出,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二是结构成分单一,难以适应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现实需要;三是青黄不接优势漸弱,急需加快新一代代表人物的培养。我深深地感到,如果不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民盟前辈在我县开创的事业就会逐渐走向下坡之路。基于以上考虑,加强组织建设自然就成为新一届总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
结合中江盟组织的实际情况,我们总支部一班人对组织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总支盟员现状,认真总结过去组织发展工作的经验以及不足,纠正了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正确理解组织发展“质”与“量”的辨证关系,认真学习民盟上级有关组织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从搞好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参政议政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组织发展工作列为新一届总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积极审慎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盟组织的发展工作,离不开党的支持和帮助,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主动向中共中江县委领导汇报盟的工作,介绍民盟总支部的基本情况,向县委统战部反映民盟总支部组织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得了县委统战部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党组织的积极支持,县委统战部领导曾亲自给我们总支推荐优秀人才,时刻关心民盟的组织发展工作。同时,遵循我们的一贯传统,凡盟组织确定的发展对象,我们都主动与所在单位党组织联系,听取了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并请县委统战部帮助我们在政治上把好关,确保新发展盟员的质量。
二是放宽眼界,大量发现人才,尤其是有着较好素质,具有发展潜质,又有一定社会影响,有着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才。我们指定一些有声望的盟员,采取主动方式,与那些有着培养前途的年轻人进行联系,给他们介绍民盟的相关知识,增进他们对民盟组织的了解,激发他们加入民盟组织的愿望,培养他们作为民盟组织的发展对象。
三是正确掌握并用好有关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组织发展上,我们曾经对政策理解囿于片面,作茧自缚,狭隘地把“为主”理解为“唯一”,束缚了自己的手脚,错过了一些历史机遇,在九十年代,我县盟总支的组织发展工作曾一度陷于停顿,出现负增长。记得在组织发展上,上级领导在谈到如何正确理解 “三为主”的问题时,讲到过“三七开”的话。即,着眼于参政党建设,有利于参政议政,适当优化人才结构,适当发展从事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其比例保持30%限度比较合适。当时我县盟员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工作的在90%以上,远远高于70%的比例,因此还有着较大的调整空间。
四是继续坚持我们一贯的面向“高精尖”的组织发展方针,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发展高层次、业务精、能拔尖的人物,保持好盟员个人素质上的优势。我深深感到,中江民盟组织之所以能够在中江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主要的还是组织内聚集了一批社会公认的各界“精英”,他们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在两个黄金时段参加盟组织的优秀同志,活跃于中江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和社会政治大舞台,很多人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有的获得省、市(地区)、县各级各类表彰,成为各级各类的先进模范人物。很多年轻一代的同志,包括我自己,正是受到这些优秀人物的影响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的。
五是加强盟的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增强盟组织吸引力。如2009年我们筹备的纪念中江民盟组织建立60周年系列活动,根据中江盟员实际,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开展了爱心助学、下乡义诊、下乡支教、盟史宣讲、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还编印了中江民盟组织建立六十周年纪念专辑《风雨同舟六十年》,搜集文稿21篇,较好的展示了中江民盟的光荣历程,民盟德阳市委陈晓慈主委以及中共中江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都为专辑题了词,县委书记杨震 “风雨同舟六十年,党盟共济谱新篇”的题词,充分表达了对中江民盟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期望。几年来,凡是盟的大型活动,我们都邀请一些相关领导和入盟积极分子参加,让社会进一步了解了民盟。
通过几年的努力,中江民盟的声誉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些优秀知识分子积极向盟组织靠拢,在中共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形成了中江民盟组织建设工作的又一个黄金时段,组织发展取得突出成绩,截至2010年5月,中江总支部盟员总数达到83名。为便于工作,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经上级盟组织批准,在县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初新建了民盟中江总支直属支部,现在总支下辖了5个支部,盟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2004年以来新发展盟员25名。新发展的盟员质量都相当高。大多年纪较轻,平均年龄38.8岁,知识层次都比较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新成员均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现任县人大常委1人,县政协常委4人,正科级(单位正职)领导干部2人,副科级领导干部2人,担任单位中层领导职务3人,现任高级技术职称7人,中级技术职称14人,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骨干。
组织工作的加强,新鲜血液的注入,使中江总支这个老组织的盟员整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年龄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职盟员比例由2004年的30%增长到接近70%,年轻人的增多,使老组织焕发了青春。二是成分结构得到优化。现从事教育工作的盟员58人,约占70%;从事医卫科技工作的盟员15人,约占18%;从事行政工作的9人,从事法律工作的1人,约占12%。彻底改变了过去中江盟员成分结构单一的局面。三是继续保持了中江民盟组织的传统优势,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或拔尖人物聚集盟内,先后担任高级技术职称的盟员达到51人,担任中级技术职称的21人。四是新的一代代表人物茁壮成长,老组织重现生机与活力。现中江盟员中,担任副县长1人,担任镇长(正科级)职务2人,担任副局级领导职务2人,担任部门、单位中层领导职务的有12人;担任县人大常委1人,县政协常委9人,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24人。可以说,在很多重要的场合,都能够看到中江盟员活跃的身影。2008年11月,中江总支被民盟四川省委评为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结合学习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今年4月,我们总支部、支部换届时,解放思想,大胆起用新人,把一批年轻人引进了各支部、总支部领导班子,一批30多岁朝气蓬勃的青年人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为盟组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江民盟组织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上级的指导帮助,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是民盟中江总支部一班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者简介:钟旭东,男,汉族,1963年5月生,籍贯中江县,大学学历,工程师。
现任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民盟中江县总支部主委、中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曾先后担任中江县建委副主任、县招商局、外经贸局局长、中江县政协副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兼县工商联会长等职。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谈民盟广汉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路
下一篇: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交纳盟费及使用办法
时间:2010/8/18 9:04:20      阅读:2502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