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专题调研
关于推进中江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作者:张辉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义务教育是为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应受教育对象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的精神,市政府及市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2015年将对中江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当前,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推动全县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点)263所,其中完全小学106所,小学教学点101个,在校小学生63819人,教学班1422个,平均每班44.9人;初中56所,在校生38031人,教学班701个,平均每班54.3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职工6240人,其中专任教师6041人。
    二、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全县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学校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村小学之间,无论在办学条件上,师资力量上、还是管理水平上、教学质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差距。一是“城区学校拥挤”。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城区及周边学校现有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就读要求,造成城区学校的学位十分紧张,“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农村学校较弱”。由于办学管理体制的原因,农村学校的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现象。近年来,随着5.12地震灾后重建的全面完成,全县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大多数乡镇中心小学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须的设施等,村小学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
    (二)在师资水平上存在差距。近几年,通过以校本研修为主,运用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初中、小学师资水平,城乡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基本接近,但质师资仍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特别是乡镇初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较弱。一是师资配置不够均衡。优质师资总量不足又相对集中于城区基础好的学校。全县现有省级、市级和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在城区学校(含高中、职业中专)任教的占57%。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在高、初中学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偏大。目前,全县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小学为32%,初中为13%,高中为12%。三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问题突出。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还有部分优秀教师调离教育系统。四是学科结构失衡。主要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科目教师紧缺。据统计,目前全县仅有专职音乐教师84人、美术教师103人、体育教师190人、信息技术教师107人,而这部分专职教师都集中在县城学校和乡镇中心校,村小学信息技术、音、体、美信、息技术都没有专职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导致部分课程“上得了课表,落不到实处”。五是作为教学辅助人员保障的专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信息技术管理员(电教管理员),全县的配备非常薄弱,缺口达715人,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三)在教育经费上仍显不足。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合校并点,住校生增加,管理费用加大,公用经费仍比较紧缺。2012年,四川省“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后,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尽管全县在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有较大投入,但乡镇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与城区学校有一定差距。据统计,截至2013年,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其中,实验室仪器、设备缺口为680万元,音体美卫劳器材及设备缺口为4952.5万元,图书、电子图书及设备缺口为634.6万元,数字化校园建设缺口为3930万元,班班通设备缺口为2579万元,学生用计算机缺口为860.9万元,教师用计算机缺口为148万元,城域网建设还在论证规划中,预计需投入资金1506万元,以上项目共需资金15291万元.
    三、推进中江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5.12”大地震后,全县基础教育大发展的机遇突现,通过灾后重建的大投入,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大大缩短了中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周期。
    (一)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增强工作紧迫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中江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仍是阻碍中江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积极探索穷县办大教育之路,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只争朝夕的精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中江教育,思考中江教育,努力在创新教育投入机制、办学机制、用人机制上下功夫。二是要积极争取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外援;
    (二)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投入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不仅年初预算时做到“三个增长”,年终财政决算时也要达到“三个增长”。二是加大薄弱学校建设力度,鼓励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成立共同体,强校带弱校,使强校更强,弱校变强,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在教育的投入上,要向薄弱学校重点倾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使薄弱学校与其他学校逐步达到同等办学水平,学校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缩小。
    (三)加强师资培训,统筹教师资源,以人才资源平衡促教育均衡发展。一是促进城乡融通,资源共享,继续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区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和农村学校校际之间优秀教师的交流制度,以县教科所为龙头组织开展教育教研活动,指导各级学校开展好教研、教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的管理中心、教研中心、培训中心作用,切实加强对薄弱村小的管理,推广乡镇小学与村小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三是设施“农村教师”素质教育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四是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四)大力实施解困助学,创新助学机制,以受教育者机会均等促教育均衡发展。中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较大。除了争取上级更多帮助和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落实措施,解决贫困生读书难的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县财政认真落实对贫困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政策,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子女上好学、读好书。继续设施结对帮扶、建设寄宿制学校等措施,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其父母安心在外务工,让学生在校开心学习、健康成长。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因地制宜,逐步淡化政府包揽代办;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时间:2014/3/14 15:37:50      阅读:2278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