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专题调研
利用人文资源 打造文化绵竹(民盟绵竹总支部政协提案撰写组)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结晶,因其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而成为人类极为珍贵的财富。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竹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建成 “富强绵竹、文化绵竹、生态绵竹、幸福绵竹”奋斗目标。中共绵竹市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绵竹的决定》,这为加快文化强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民盟绵竹总支部紧紧围绕文化绵竹主题,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人文资源 打造文化绵竹”的建议:
     一、 绵竹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况       
    (一)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绵竹市现有馆藏可移动文物80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80件,三级文物600多件;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21处。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共有民间艺术项目69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即绵竹年画和剑南春传统酿造工艺。
    (二)名酒文化  名酒文化在绵竹历史和现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名城应当要有闻名于世的名品作为支撑,剑南春不仅是中国名酒,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入围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正加快推进剑南春酒城建设,积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重要文化地标。剑南老街景区已建成了“五百米”精致旅游线。
    (三)年画文化  绵竹年画在全省具有唯一性,扎根民间,源于宋,盛于明清,是悠久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绵竹年画文化已经初步挖掘和发展。2006年5月,绵竹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有绵竹遵道镇的年画传习所,南有孝德镇“年画村”。以剑南老街为依托,创办了一大批年画作坊和销售点。至2011年,已有上百位专职画师、2000多从业人员、30余家年画企业创造了5000多万元的销售额,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名人文化  绵竹从西汉高祖六年置县,已有2213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代有贤才。现用一段文字展现:古蜀玉妃,五丁担山,秦代韩终,奉旨采药,绵竹炼丹,端午成仙,君平悟道,拔宅飞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有五忠,诸葛父子,忠孝双全,名垂千古,魂壮绵关,首孝名篇,孝德安安,孟宗哭竹,千古流传。秦宓辩天,吴蜀重安。宋时三贤,抗金名将,岳飞送行,北伐中原。真儒著书,百代流传,皇帝钦命,入祀孔庙。王勃撰铭,武都仙镇。诗仙诗圣,吟诵绵竹。饮中八仙,醉写剑南。首辅请缨,受命危难。杨锐变法,强国为民。高僧能海,呼吁和平。干青赴义,午夜枪声.......
    (五)三国文化(忠孝文化)  三国蜀汉时期,为国尽忠的诸葛瞻,为子尽孝的诸葛尚父子祠墓和关帝庙、精忠观给绵竹留下了辉煌的历史遗迹,还有临江桥、临江河、芦林辩非与安安送米相关的历史遗迹。纪录片《中国通史》由中央电视台与社科院共同组织策划,再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摄制组先后前往诸葛双忠祠、孝德年画村、剑南老街关帝庙等处拍摄了相关画面。
    (六)感恩文化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绵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陈列馆及汉旺地震遗址纪念地为代表的地震遗址旅游也初歩建成。感恩文化是绵竹极重灾区人民应当大力弘扬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七)宗教文化  绵竹宗教文化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博大精深。县级市五大宗教俱全,四川少有,全国也不多。寺庙的古建筑、文物古迹极具有艺术价值和旅游特色。历史演绎了严君平、能海这样的高道、高僧,都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人文资源。
    二.绵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市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尚未启动绵竹地域核心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评估和认定工作。绵竹的历史文化最具核心的价值体系定位有待反复研究,评估后定位。
    (二)文化研究和深度挖掘层次不够,保护和利用规划滞后,有影响力的反映绵竹文化灵魂的城市景观数量较少,文化绵竹的氛围不够浓厚。
    (三)文化人才链断层严重。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更多既懂地方历史文化、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参与引领,目前我市这方面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端创意人才稀缺。
    (四)利用无序内涵少。我市有些开放的旅游景点不太了解历史,缺乏深入研究,利用时张冠李戴,有的甚至存在“无中生有” 的现象。
    (五)精品身处险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而言,有可能产生的是更多的破坏。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使我市个别历史文化精品身处险境。如市级文保单位明代建筑兴隆上帝宮面临倾毀的险境和火灾隐患;
     、对绵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让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成为实施“四个绵竹”战略的支撑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建议:             
    (一)变观念,认识文化  要树立“保护第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发展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等理念。绵竹自古就有“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的美誉,是一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可多得的名片,应当高度重视。建议汉旺镇把大柏林这座八百年历史的古陵园重新规划,建设成集祭拜先贤、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园区。
    (二)科学利用,规划文化  紧紧抓住“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契机,紧密结合绵竹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尽快制订《绵竹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工作总体规划》,确保全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社会性、持续性、规范性、系统性。
    (三)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继续舞好绵竹年画艺术的精品和名酒文化遗产精品双龙头。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如制作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相关宣传册,放在社区、遗址故居、酒店、旅游景点,供市民和游客免费阅读;鼓励创作本市历史文化名人题材影视文学作品、动漫作品等;电视台、电台、报社继续开设“讲述绵竹” 专栏讲座、历史文化名人知识竞赛等。
    (五)加强研究,发展文化  成立绵竹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六)城市建设要重点植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议在适当位置入雕塑、绘画、室外建筑造型等,表现“张浚北伐”、“真儒著书”、“能海取经”、“王勃撰铭”、“世昌送酒”、“君平悟道”等历史题材,使绵竹历史文化名城显得更有历史、有名气。                                                                    
上一篇:建议国家认真盘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彭千里)
下一篇:关于加强盲道建设和治理违规占用盲道的建议(佟俊锋、于鑫)
时间:2012/12/24 10:11:14      阅读:2081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