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盲卡、盲盒等盲盒经济凭借“未知惊喜”的卖点和热门动画、动漫等影视作品IP,在中小学生等儿童青少年之间迅速流行,并产生了儿童青少年社交属性,不玩盲卡盲盒、没有最新的或稀有的盲卡盲盒,甚至交不到好朋友。为此,不少儿童青少年不惜省吃俭用、甚至冒用父母账号线上线下超消费能力购买盲卡盲盒,有的甚至高价购买盲卡等,儿童青少年沉迷其中,不仅掏空了孩子的钱包,还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为此,建议:一是完善盲卡盲盒立法执法。参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制定盲卡规范指引,或修订《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将盲卡、盲盒等盲盒属性产品进行统一界定。同时,制定具体法规和规章,明确相应监管和处罚要求。建立市场监管、网信、教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对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二是严格销售对象。严格线上线下盲卡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线上平台应建立“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监护人二次验证”三重验证机制。三是建立儿童青少年大额消费追溯和维权制度。明确儿童青少年未获允许线上线下大额消费认定标准、维权流程、维权途径、维权凭据资料等要求。四是加强全社会宣传引导。通过公共平台、学校、家庭等渠道,加强基本经济学和金融知识普及,增强中小学生对消费、商业、货币等知识了解,引导中小学生建立正常的社交观、金钱观、消费观,形成全社会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