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部分小区楼道内长期堆放纸箱、废弃家具、电动车电瓶等易燃物品的现象屡禁不止,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尽管《消防法》《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占用公共通道,但实际治理中常因物业无执法权、业委会协调难、居民配合度低等问题陷入僵局,导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建立政府监管部门定期牵头、多方联动的治理机制。
具体建议:
1. 建立"街道牵头、部门协同"联席会议制度
由街道办统筹,联合消防、应急管理、城管、房管等部门,每季度开展楼道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整治行动,形成执法震慑。
对拒不整改的业主,依法采取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典型案例通过社区公示栏警示宣传。
2. 推行"社区网格+数字监管"模式
将楼道安全纳入基层网格员日常巡查清单,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时上报堆物情况,形成问题发现—派单—处置闭环。
在重点小区试点安装智能感应设备,对楼道异常物品堆积自动预警。
3. 强化法规宣教与信用约束
开展"消防安全进楼道"专项行动,通过情景模拟演练、火灾案例VR体验等方式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将多次违规且拒不整改的行为纳入社区诚信档案,与物业服务等级评定、业委会选举资格挂钩。
4.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规划设置小区集中收纳点,采取"以废换物"(如用纸箱兑换垃圾袋)等激励措施,引导居民主动清理。
对老旧小区改造中优先增设公共储物空间,疏堵结合解决实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