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和文旅投资,打造诸多免费湿地公园、湖畔景区、山体景区等,市民度周末近郊露营方式逐渐“出圈”,周末露营经济开始成为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场景,露营烧烤、露营煮茶,甚至露营生日party层出不穷。商家也抓住机会,推出了露营装备设施出租、露天餐饮服务等多项业务,将周末露营经济推向高潮。周末露营经济是城市居民对慢生活的向往,也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但由于其属于“自由生长”,缺乏规范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停车乱象,堵塞交通。露营地周边缺乏公用停车场地,游客们往往占用公路两边停车,甚至停到人行道上。乱停的车辆对道路通行造成拥堵,影响了交通秩序。
二是垃圾乱扔,破坏生态。不少游客露营烧烤、围炉煮茶或自带瓜子等小零食,产生的包装、油污废料等垃圾直接丢弃在草坪上、河湖中,对湿地公园环境造成污染。
三是隐患较多,安全堪忧。湿地公园、湖畔景区、建筑景观临水临崖区域缺少安全警示提醒或安全设施,露营的小孩子在嬉戏打闹时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为此,建议如下:
(一)研究出台法律法规。建议全国人大认真研究,出台对政府公益性湿地公园、湖畔景区、山体景区等露营的法律规定,或者由省级人大、政府,市级人大研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予以规范,从制度上给周末露营经济戴上“紧箍咒”。。
(二)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地方政府要针对周末露营经济的火爆程度,加快景区周边停车场建设,在道路旁划定临停区域,并安排交通警力现场调度指挥。行政执法、属地乡镇(街道)要加大对游客露营行为的宣传管理,引导游客露营时不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要对经营露营经济的商家进行登记备案,开展专项培训,划定经商区域,规范经商行为,保持良好秩序。
(三)重视安全预防措施。要认真巡查露营地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临水临崖、建筑景观、电力设施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区域,及时设置警示标牌及限制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