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城市街边母婴室建设提升育儿友好型城市品质的建议
作者:康雪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作为民盟盟员和二胎母亲,本人深切感受到我国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公共服务配套滞后的困境。当前国家虽大力倡导生育二胎、三胎政策,但实际生育意愿持续低迷。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09,低于国际警戒线。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母婴设施短缺已成为制约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最后一公里"民生痛点。现就加快街边母婴室建设提出建议:

一、现存问题

1. 供需严重失衡:住建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要求每5万人口配置1处母婴室,但多数城市仅大型商超、交通枢纽达标,街边设施覆盖率不足30%;

2. 使用体验欠佳:现存母婴室普遍存在标识不清(62%)、卫生欠佳(55%)、功能不全(48%)等问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23年调研数据)。

3. 社会认知偏差:部分场所将母婴室等同于"哺乳室",忽视冲奶、换尿布等基础功能,导致父亲群体使用尴尬。

二、建设建议

1. 规划先行立法保障

将母婴室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条例》强制性条款,在新建市政工程中按0.5%建筑面积配建;

建立15分钟"哺乳圈"标准,重点覆盖社区服务中心、公园、菜市场等民生节点。

2. 创新建设运营模式

推行"政府补贴+企业认养"机制,允许爱心企业在母婴室设置品牌公益广告;

试点"智慧母婴室"集成温奶器、尿布机、应急呼叫等物联设备;

开发"母婴地图"小程序,实时显示空闲点位、设施清单;

3. 构建人文关怀体系

设计"爸爸友好型"空间,配置折叠尿布台、婴儿安全座椅等设施;

设立哺乳期女职工"爱心接力站",联动周边商户提供热水、休憩等延伸服务;

开展"哺乳快闪""爸爸带娃日"等主题活动,培育社会共识。

三、长效价值

1. 城市温度计:每增设1处标准母婴室,可使周边300米内商铺客流量提升8-12%;

2. 生育信心锚: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使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提升5.7个百分点(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研究);

3. 文明风向标:对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爱10平方"标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温情地标;

建议由住建部门牵头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将母婴室建设纳入文明城市考核体系。通过"小空间"传递"大温暖",让城市设施的温度转化为生育政策的效度,切实破解"想生不敢生"的社会困局。




上一篇:关于对德阳市野阳食业有限公司异味排放的治理建议
下一篇:关于对新能源车征收养路费的建议
时间:2025/3/11 9:00:23      阅读:1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