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完善新高考选课走班相关工作制度的建议
作者:张辉平   所属支部:中江总支

2025年是全国普通高考第五批也是最后一批实施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的年份,选课走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最大限度让学生的个体特色得到精彩绽放。新高考模式下理论上选课走班有12种组合方式,调整了部分科目分值和考试时长,增设了赋分制。据调查新高考改革工作制度存在弊端,亟待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加组班难度。新高考改革前的大文大理模式组合方式少,学校在高一文理分科时结合学生志愿和成绩组班相对容易。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组合方式多,有的组合方式仅有极少数学生选择,人数太少难以组班达不到国家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二是班内差距较大。新高考改革前的大文大理模式文理分科时按照分层教学原则组班,同一个班级内学生差距较小。新高考选课走班模式按照分层教学原则组班,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距较大,给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只选课不走班。学生选课后但不能走班,是因为选课走班会增加学校在师资、场地、设备设施方面的配置难度,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大量学生要在课间完成上课地点的转场时间得不到保障,安全问题也存在极大的隐患。

四是学科教师失衡。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模式下,学生选历史类的人数明显减少,选物理类的人数明显增加,导致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教师存在富裕,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学科教师结构变化制约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五是浪费组考资源。为确保2025年夏季高考顺利实施,四川省2025年1月组织了全省高三适应性考试。以中江县为例, 中江中学是历史类考点,近90个考场,但2025年1月5日上午化学学科仅有1名考生,为了确保考务工作万无一失,只能按高考要求标准配置考务工作人员。

为此,建议:

一、减少选课组合方式。省级层面出台四川省实施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的指导性意见,适当减少组合方式,减小学校资源配置压力,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降低学校管理难度,节约高考组考资源。

二、解决学科结构失衡。一是学校引导有转岗资质和能力的教师转岗至紧缺学科,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作用;二是各地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选课走班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全县师资,真正做到县管校用聘任教师;三是师范院校适当调整招生人数,满足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上一篇:建议为来德求职大学生提供7天的免费住宿,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德阳市就业
下一篇:关于四川打造全国银发经济先行示范区的建议
时间:2025/3/2 15:49:58      阅读:1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