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飞院支部盟员、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安全工程学院教授谢松反映: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不同年级的课外作业时间标准,作为监督学校作业布置情况的标准依据。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仍然是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声誉和创优,将考试成绩作为了衡量和评价学生极为重要的指标,通过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反复性练习、惩罚性作业方式来提升学生成绩,这严重扼制了该年龄段孩子的创新探索意识,过重的学业也导致部分学生过早出现焦虑和心理障碍。进而导致普遍的大学生们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繁重的学习后,到大学阶段学习动力不足,焦虑、懈怠、不知所从,甚至心理障碍的情况逐年呈上升趋势。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和落实小学生家庭作业减负监督机制,加大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学校重视学生作业问题,更好地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创新探索意识的培养。
二是降低或取消学生放学回家后的强制性书面作业,调整为阅读和建议性的作业,将探索性、创造性、开放性的作业留到放学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严重脱离实际的习题设置和练习,将书面作业基本落实到在校期间。
三是引导上一级办学机构,在升学考试、自主测试等入学测试中避免引入过度超前知识来考核中小学毕业班学生。此外,引导各类中小学对接联合各层次大学开展创新型培养模式教研项目,弥补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