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人类文明的理想解构
——马祖村游记
高万勇
马祖村离我,并不是很远。
马祖村在什邡。
什邡这地儿,我以前就数次去过。有些次,我还从马祖村的边儿上过。
2011年3月28日,我来到马祖村。
我眼中的马祖村,怎么会是这样的面貌?
不就是一个村子么?
那宽阔的柏油路,那连成片的两层小楼,那青瓦白墙,那楼下店铺楼上住房,棕红色木门,还打统一风格的木质店招,再有那房前屋后各色观赏花木,让我怎么好轻易相信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村子,是乡村里的一个村子(而不是人们说的城中村啥的)?
还有一个不大也不算小的水泥地面广场,四围也养植各色花木。而广场一边,还建一台,以地砖铺就,台边上立一空透立屏,“城乡统筹示范村”几个大大的立体字高高在上,挺是显眼。
那几个字让我明白,这个村已经不是那个村。
这个村已经有了太多城镇的样子,照城镇的样子做出来的村子。
把“城乡统筹”去掉,像这样的示范村,如果能够示范遍中国乡村,实在是人类的一大笑话。别的不说,单是那每家都有的店铺,在人口不是很密集的乡村就是多而无当的东东。话又说转来,如果真的那样,中国百姓就太幸福了,大家都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到处游玩,吃喝,购物,观花赏景,哪里不安逸?不过,那店铺真是所有百姓都开起,怕是得请外星人来守,最差劲也得每家弄上一个两个机器人来,把生意搞转,不然大家都没得玩。(但愿外星人我们请得动,机器人我们做得出。请外星人的钱,做机器人的钱,哪里来?抢劫吗?抢劫谁的?想别的办法挣钱,花钱办事?感觉是,这样做,还真不是轻省事儿,为了玩,我们给自己增添了劳累。)
在马祖村,每家一店铺是需要的,因为,这里不是一般意义的村子了。建设者们在这里打造的,是一个旅游景区。那络绎不绝的游客,竟然让这密集的店铺生意兴隆得让一些城市商家眼红。
生意不错的超市,还有茶楼餐馆,在这样的村子里确实需要。
最令我惊异莫名的,是这村子居然还特别弄出一个湖,取名叫禅心湖。沿湖岸走去,处处美景。一水榭侧后,竟然有一书院,名曰“马祖书院”!
两座贴近水面而横穿的平桥,把湖分割为三大块。这里那里,还设置了亭榭,游人走得乏了,坐坐靠靠,歇脚养神之际,被那潋滟波光一激,疑似置身西湖。
只是当地村民们,在游人如织的日子里,怕没得那份闲情逸致。
人类生存,需要劳作,需要自由,需要审美,需要生理心理的健康。
马祖村目前的情状,如果排开旅游,仅就农耕这一点,能够有这样的居住生活环境,应该是人类比较理想的栖居状态。这家那家,小二楼,既成片又自家独立,大家相互照应着,祝福着。前后左右花草林木,蔬果鱼禽,全在自然生态里种植饲养,自己享用剩余,拿城里卖去。
真怕到处学样,弄出个什么杰出人物来,耗资费神搞旅游区。马祖村那样子,不是所有村都可以仿效的。真的每个村都有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算得上人物的人,也不敢都那样子搞。不用多想都知道,那样子搞的结果,如前所说,大家都没得玩了。
有史以来,劳作是第一位的。如果每一个人通过劳作来解决生存需求,而不是巧取豪夺,那么人间就没有人造的血腥景象,世界就会有更多的安宁,祥和。
绝大多数人,凭自己的一双手加上一点小智慧,获取基本生存物质,再加上能够自由地享受纯净的自然景色,诗意栖居就实实在在地成了自己生存的基本情态。
人类的现代文明,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有些物质创造出来,堆积如山,却于人类无益。
仅就食物而言,为促进消费,鼓动每一个人都追求奢靡,好吃的层层摆上桌,吃上一点点,让更多的食物不经过人的肠胃就成为了垃圾,这只会让现代文明蒙羞。
更不必说有很多建筑,耗费大量钢材水泥木材,却没多少利用价值,认得真来,做出这般事情的来人,算不得有素质的人。好大喜功,急急地想让自己青史留名,但愿他们能够听得到,在生之年骂名就已经绕在耳边了。
人们追求奢靡浪费掉的,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诸多不可再生资源耗掉一点少一点。奢靡到极致,其实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加速人类的灭亡。
真希望世上每一个人都学学马祖。
达到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就是持有平常心态,善待一切,平等地享受食物,享受清风,享受阳光,享受人情。我们只需要快乐地劳作,无拘地进行精神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