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医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享誉全球医学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为此建议:一是从政策上引导中医药发展方向标,二是实施分级管理促进行业秩序,三是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建立行业规范标准,五是构建多方助力产业成长局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中华千年不息瑰宝的中医再次展露锋芒,以近乎无后遗症治愈患者的成就享誉全球医学界。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中医药。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医药工作,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药产业质量提升、有效增强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对中医事业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一是政策方面引导中医药方向标。政策发挥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建议出台合理政策,一是引领和促进中医药上中游种植生产企业发展,下游医疗服务企业规整。二是指导各地贯彻落实深化卫生制度改革,促进建成中医药服务反馈机制,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推广提高中医药服务比例。三是加强地方中医药临床优势培育,充分发挥中医药体系的内在价值,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创新传承与发展。
二是管理方面分级管理行业秩序。管理是指导开展活动,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建议为保证中医药行业良好的秩序,一是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准则。二是在国家中医药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全国中医药发展相关工作,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建立领导小组并设置中医药管理内设机构。三是每层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督促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行业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工作。
三是人才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议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一是完善院校培养模式,着力实施中医药院人才队伍提升工程,鼓励柔性引进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充分衔接教育、实践、就业三大板块,打造中医特色人才培养高地。二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着力培养多层次传承型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挖掘和推介中医药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医药资源平衡,人才培养与推介应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三是构建契合中医药核心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完善中医临床人才、研发人才、技术人才等的评价标准,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中医药人才。
四是规制方面建立行业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议为全面推进中医药的发展,一是从源头上应加强药材质量的控制,严格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监管,以此提升中医药上中游产业质量。二是建立中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制造和质量检验流程,严把中药质量关,发展符合中药特点的中医药“产检”标准,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三是从治疗上要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核心要素的用药安全、治疗技术、疗效评价标准,改善完善中药相关产业注册管理标准,提升中医药下游产业的安全性和服务性。四是推动中医药诊疗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序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向中药国际化方向发展。
五是发展方面多方助力产业成长。建议为助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的高地,围绕中医药优势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行业交流与战略合作,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二是要从政策资金上支持中医药产业链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进,并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中药材加工、半成品运输、药剂研制与合成等领域的自主产权率。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药产业化进程,将传统中药优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成果落地,促进中药现代化。四是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药数字化改革,结合当地文旅产业实现跨界产业融合,打造地方品牌,多方面切实助力中医药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