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儿时的看戏
作者:杨吉辉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儿时,村里有个民间组织,叫“古火会”,每年的春节(一般为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这个组织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其中的“化妆戏”表演也是其中的重头戏。村东头,有个庙宇叫“五道庙”,香火很旺,由“古火会”负责打理,收入的“油钱”用来支付庙会的各项活动。

记得,村里的大喇叭循环广播着:“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上午开始搭建戏台,请有空的村民到村东头集合。”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村东头凑热闹,只见一处地头堆满了竹架板,长木、帆布等材料。渐渐地,村民越来越多,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搭架子,有的铺竹架板,有的搭帆布,大概需要两天时间,这个简易而结实的临时戏台就搭成了。

戏台的平台大概有一米高,戏台下方是中空的,小朋友们可以在下面自由跑动。巨大的厚厚帆布将整个戏台的后面和两侧包裹住,既防风又挡雪。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为表演区,后台为演员临时休息和化妆区。

请来的戏剧团一般由二十来人组成。整个演出期间,演员们会被分在不同的村民家中,负责演员的吃住问题,每户村民接待(固定的)两三人。

每天一般演出上午、下午、晚上共三场。戏台一侧的柱子上会挂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了“当日剧目”。

演出开始了,大喇叭里传来了震耳的锣鼓声,方圆几里的村子都能隐约听到。外村的戏曲爱好者也会闻讯赶来“看戏”,他们要么走路,要么骑着自行车赶来。戏台前面挤满了人,其间夹杂着卖东西的小贩,有卖蜜蜂糕、糖稀(搅搅糖)、小玩具等。

记得有一次,有个女角拿着一把酒壶动情地唱着戏,突然脚下传来了一声巨大的鞭炮声,女角毫无防备,吓得花容失色,手中的酒壶也摔在了台上。原来,是一个熊孩子跑到舞台台面下方,悄悄地在竹架板的缝儿里塞了一根爆竹,并燃放了它。

对于小朋友们而言,精彩纷呈的武戏最有看头。翻跟头、耍兵器等精彩的打斗场面引来人们阵阵喝彩。记得有一出武戏,叫做《三岔口》,整场戏没有对白,故事背景是一个漆黑的晚上,两个人,一个身着黑衣,一个身着白衣,舞台中心摆了一张长形木桌,二人围绕木桌摸黑打斗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正月十五的晚上,一般会演出一场经典的压轴戏,也为本次戏曲表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盟员回忆录---活捉战犯曾扩情始末
下一篇:又是清明雨纷纷
时间:2021/4/27 11:27:10      阅读:5597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