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三十而立于事,立于德——学习《习近平在正定》
作者:王周菊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感谢团委的小蒋,送来这本《习近平在正定》,让我有机会学习、了解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奋斗史。这本书是采访录,文风质朴,内容详实。通过对28位曾经和习书记(他们一直这样称呼他,这种称呼很亲切,我也愿意采用这个称呼。因为他,正如受访者王玉廷说的,是永不卸任的正定县委书记)共事的正定人的采访,形成的系列采访录。这些人有朝夕相处的同事,也有一面之缘或几面之缘的老百姓。这28人的讲述朴实、生动、真实、全面、饱含深情,发自肺腑。

读这本书,犹如在倾听正定人娓娓讲述他们的习书记——他是人民的父母、也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家人,也是人民的朋友,是人民的领导,更是人民的老师。他离人民很近很近,仿佛就在身边。他的德风惠雨,通过这些人的讲述浸润到我心田。对他的崇敬、热爱、景仰……种种情感油然而生!

这三年——1982-1985年,这个地方——正定,习总书记说是他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我眼里,在正定这三年,他三十而立,立于事,立于德。

富民教民抓基建

来到正定那年,习书记29岁,正迈入而立之年。在这段峥嵘岁月里,他不负韶华,为正定人民办了太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实事、大好事。

为了改变正定县“高产穷县”的现状,他准确的把脉、就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高征购。为此,他打破重重阻扰,如实向中央反应。终于得到中央、省委和地委的认同,将征购减了2800万斤,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

大胆而有步骤地推行农村经济改革,从里双店试点“大包干”到全县推行。农业产值翻了一番,社员收入涨了近一倍。

针对正定县情,习书记开创性地提出 “半城郊型”战略,即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展开了全面的基建工作。打破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建荣国府、保护文物古迹和古树、修缮古庙,开发旅游业;依托省城,发展第三产业……使得正定县的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从政者,他深知,民生问题是基础。而富起来的百姓需要教育。这与古圣先贤的治国理念完全契合。孔子的弟子冉有陪老师去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这就是孔子的富民教民的治国理念。习书记在正定的许多举措,与今天的治国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也和古代先贤一脉相承。

看到乡村学校破败不堪的校园和教学设施,他第一次发怒,责问当地干部,并马上筹款兴建学校;在他的帮助下,留村小学的乒乓球业余体校发展成为今天的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

他既关心百姓的基础教育,也重视干部的素质教育。亲自出考题考试、开补习班、外派学习取经……

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齐步走,不跛脚” ,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习书记在正定都已经做了最好的实践和示范。

在任期间,他为正定百姓的幸福生活,当下的,未来的,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事!这些大情小事、惠民政策,像和煦的春光,带给正定人民温暖和福祉!

不拘一格人才揽

许多报纸都报道他在正定大念“人才经”给正定带来的发展。正定人对此也津津乐道。他珍重人才,任人唯贤的人才观也是深入人心的。通过办学,培养自己的人才,此为“内用”;通过招贤馆、人才楼、人才技术开发公司,招揽人才,此为“外招”;亲自写信给知名专家学者,诚恳邀请他们为正定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此为“上请”;在村里,县里各基层寻求人才,给予宽松的发展条件,此为“下挖”;还有“近补”,“远育”……这就是他的“人才经”。他不拘一格,任用那些有专长,历史上“犯错”的人才;他的诚意招来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教育学家潘承孝等等,为正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打破常规,唯才是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感召了许许多多远近内外的人才。他的真诚感动了他们,这份感动化作了正定改革发展的巨大能量和效应。他亲自给他们颁发“率先致富奖”、“自学成才奖”、“优秀运动员奖”等等。这些人才为正定的改革开放带来勃勃生机,也成了正定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

尊老敬贤学经验

他尊敬老人,尊敬贤哲,也在正定有口皆碑。

县里唯一一辆汽车,他自己舍不得用,总是让老同志,退休人员享用。

给老干部解决个人住房问题,给老干局配了会议室、活动室、开设了老干部门诊;他和他们情感上充分交流,坚持家访,促膝谈心。作为一个年轻干部,他虚心地向老干部,老同志学传统、学作风、学经验。他从内心深处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他老干部们非常感动。当得知他要离开正定时,许多老干部流泪了,他们是真舍不得他啊!

尊老敬贤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习书记,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

居敬行简垂典范

正定人民受访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提到了他的那一身旧军大衣、那一双黑布鞋、那一辆二八自行车、那一床满是补丁的旧褥子;办公室的一张床、一把椅子、一个放满了书的小书架;下食堂,排队,蹲在水泥凳上和大伙一起吃饭那些日子——这就是他们亲爱的习书记最简朴的日常生活!他的衣食住行,简朴到跟百姓一般,百姓觉得他很亲近。

副县长王幼辉到北京开会,受邀到“习府”,亲眼见到了习家的简朴生活,吃的是酸溜溜的米粉和寡淡的鸡汤,家里面的陈设也是让他“吃了一惊”,客厅里除了一张旧沙发,什么也没有,不禁感慨:这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客厅啊!当时习书记的父亲习仲勋是国务院副总理。

通过王幼辉的见闻,我们知道,当时的习书记,和今天的习主席,之所以提倡节俭,这都是家风的熏陶,他终身奉行。“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论语.雍也)是他的一貫準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垂教于全民,传承於古圣贤。

对于公款吃喝,对于占百姓便宜之类的邪风,习书记有着天生的免疫力,在正定时候就大力打击,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今日的习主席,昔日的习书记,他的一言一行,都像水滴一样,折射出他伟大人格的光辉。當这种光辉照耀祖國大地,这种德风吹拂祖国大地,正如《论语》里面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祖国的政风、民风将海清河晏!

平易近人德风传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张照片。习书记面带微笑,在倾听一位老奶奶的述说,奶奶用手捂着嘴巴,满脸皱纹,干枯的手指。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想给这张照片命名:给习书记的悄悄话!

当时拍这张照片的记者高培琦说,习书记经常在县城大集的时候搞民意调查,请老百姓给县委县政府提意见。村里的张老头、王老太都来和他聊天,照片是现场抓拍的。这张照片后来被广泛传播。这就是习书记平易近人,和百姓亲切接触的真实写照!

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官儿”,大家也把他当伙伴,愿意和他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做知己。他和县委领导班子的同事们“和以带班”“和以率众”,使得大家空前团结。他甚至和看大门的门卫、伙房的炊事员、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招待所的勤杂工,服务员,都很亲切。他很尊重人,很热情。所以大家也都很自然地大声叫他“习书记!”,就像喊自己的老朋友一样,一点儿也不拘谨。习书记每次也都是微笑应答,点头响应。——每个正定人回忆起他们的习书记,都这样温暖而甜蜜!

正定人民永远忘不了他的那辆二八自行车,他骑着它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公社、大队。到了村子,他很自然地和农民一起坐在地上、石头上,和他们一起聊庄稼活、拉家常。去农户家,百姓拿个碗给他端水,他接过来就喝,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嫌弃。他是人民的父母官,百姓就是他的子民,父母怎么会嫌弃子女?

到了田间地头,他拿起锄头就和大家一起锄地干活,熟练程度毫不亚于老农。当然这跟他在梁家河下乡的历练有关。百姓觉得他可亲可信,有血有肉,都愿意和他交朋友!读到这里,读者也好想有这样以为良师益友!

他对老百姓发自内心的亲切和关怀,犹如习习春风,平易近人!无怪乎他说到“人民”二字的时候,饱含深情!

博览好学志高远

许多受访者都提到,习书记博览群书,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常强。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书和文件。他的书范围很广,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无所不包。他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看书到深夜。阅读的习惯始终伴随他,在梁家河下乡时,也带了两箱子书,并遍读当地所有藏书。我们今天听到习总书记讲话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都源于广泛的阅读。

县委办公室李亚平说,“习书记很喜欢看书,并把看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讲话喜欢引经据典。不喜欢在材料和稿子里出现官话,套话。讲话的时候,往往脫稿讲,稿件中不顺当的地方也自然调整过来了。”“讲话驾轻就熟,自由挥洒”。    

是啊,我常常在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稿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这些讲稿都要经过三个步骤:讲材料——习书记讲话前要向工作人员详细交代要讲的内容纲要,思路要点;写材料——文秘工作人员撰写发言稿;第三步就是,读材料,习书记会对稿件进行调整和校核。习书记在讲话的时候从不照本宣科,稿子只是一个纲要。具体的内容、讲话的风格、感染力,都现场发挥。习书记讲话,没有官腔官调,经常引经据典,也不乏实例,生动具体,很接地气。他讲话的时候是领导,更是老师,大家都喜欢听。

他热爱学习,但不拘泥于书本,重视实践调查,多渠道获取知识和经验。

习书记重视文化,尊重文化人。他自己也很有文化底蕴。每到一个地方,都对当地的历史人文掌故了如指掌。

他善于向老同志学习,吸取经验,也和年轻干部交流,取长补短;甚至也向棉农学习种棉花,向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他和正定的草根作家贾大山成了好朋友,听他讲正定的历史风土;他也和村里的“三国迷”小孩比赛三国典故……

这就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博览好学,孜孜不辍,使得他知识广博而丰富,思想高远而卓越。

很多人不理解,习书记为什么放弃中央军委办公厅,选择下基层,到正定?

习书记说过这样的话: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

在他30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以身许国的思想准备了。这就是他的伟大志向,正因为这个志向,他放弃了中央军委办公厅的工作岗位,选择了正定。这就是他报效国家的方式——下基层。这样才离群众最近,才最接地气,最能感受到社会的脉搏,认知社会。

1985年5月,他离开了工作生活了3年的正定,而正定的父老乡亲,正定的一草一木,都打上了和他相知相亲的印记。其实,何止是正定,他的这份爱民之情,报国之怀,一直伴随他足迹所至的祖国大地!

而他而立之年,在正定立德立事,不仅是他个人奋斗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青年一代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读《梁家河》
下一篇:致古店石林攀岩者
时间:2019/5/10 9:05:27      阅读:910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