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专题调研
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保障农民生产生活
   

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保障农民生产生活
 
中国民主同盟广汉市支部委员会   李帮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和资源环境等危机。环境问题,包括农业环境问题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资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垃圾也日渐增多,许多现代化工业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三废"物质污染了大气。水域和土壤,威胁和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污染的最终结果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到农业。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清除机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农业本身在生产中也存在污染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农村,环境的污染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必须与经济社会问题一并考虑,并求得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农业环境问题实质也是农村发展问题,关系着农村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对农业环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不协调问题,又要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    
(一) 种植业
1、化肥。施用量大,使用方法亦不当。据调查,德阳市2007年使用化肥量182777 t,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滥施化肥的因素。一是农业部门没有开展土地分析的资金条件,无法指导农民配方施肥,二是施用不当。
2、 农药。德阳市2007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5461t左右,其中杀虫剂占70%。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农药施用浪费严重,只有一半左右得到了有效利用。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在多数耕地中还能检出十多年前使用的农药六六六粉和滴滴涕残留。农药的主要问题是:生物农药、高效低毒的农药少,广普高毒高残便宜的化学农药多,老品种冠新药名,乱混配,再加上农民使用不当(如品种不对症,药效期内采收,药后高温、大风、下雨散失和预防性用药),不仅农产品安全没有保障,而且杀灭了环境中的生物和微生物,是导致生态失衡和土地板结的一个重要原因。除草剂、催熟剂和生物激素正在被滥用,已经发生了新的危害。长期使用除草剂的残留物对人畜有较大的副作用,同时能改变土地中农作物和杂草的品种结构,几年后草反而更难治了。催熟剂在水果、蕃茄中使用较多,应用生物激素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产,但后果是品质变差,还可能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有益动物锐减、有害生物泛滥。害虫越来越多,不得不大量施用农药,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各种鸟类、蛇类、蛙类、鱼类、益虫类、益兽类遭到了人为的大量捕杀和毒杀。目前有益动物不但在农村数量和品种很少,其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也遭到严重破坏,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恢复活动。早期传入我省的凤眼莲(又名水葫芦)、空心莲子草(又名过江藤,水花生)已四处泛滥。    
3、秸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油菜秆存在露天焚烧现象。每年各种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约100万t,其中被用作饲料、积肥、沼气利用约占总量的60%,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4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农膜。全市每年使用农膜约7276t,农膜回收率85%以上,但仍有少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5、传统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6、重金属公害。重金属公害问题大的有汞、铅、砷、镉等。重金属不能被降解为无害物, 它们进入水体和土壤后, 部分为动植物所吸收, 并有逐级富集作用, 可致使人、畜中毒、死亡或患癌症。重金属污染来源有:农药,涂料,工业排放,汽车。飞机尾气,以城市垃圾、污泥作肥料,以污水灌溉农田。畜禽则主要通过饲料而将重金属蓄积在产品中。所以,防制此一公害的关键在于消除和截断污染来源。
(二) 畜禽养殖业    
1、 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无害化处理不足20%。    
2、 臭气问题。畜牧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是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CO2、水和最终产物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带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烂白菜等带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气释稀扩散到上空,不引起公害问题,若量大且长期高浓度的臭气存在,会使人有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当前城镇建设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原远离城镇的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畜牧场臭气问题必将引起社会的关注。
3、水体的富营养化。家畜粪尿、畜产加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据统计, 年产肥猪1万头的生产线的猪场(按6个月出栏)每天排污量,相当于5万人的粪尿的BOD值. 不经处理排入水流缓慢的水体,如水库、湖泊、稻田、内海等水域,水中的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获得氮、磷、钾等丰富的营养后立即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在池塘威胁鱼类生存,在稻田使禾苗徒长、倒伏、稻谷晚熟或不熟,使水稻绝收;由于水生生物大量发育生长,溶解氧耗尽,植物根系腐烂,鱼虾死亡,在水底层行厌氧分解,产生H2S、NH3、硫醇等恶臭物质,使水呈黑色.这种现象称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家畜粪尿污染水体的一个重要标志。腐败有机物的污水,排入水体,人们使用此水,易引起过敏反应。
4、 传播人畜共患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其中可由猪传染的有25种,由禽类传染的24种,由牛传染的26种,羊传染的25种,马传染的13种,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粪便及排泄物。目前有些乡镇专业户,在池塘边修建猪舍、猪圈上架设鸡笼,不讲条件,片面提倡鸡粪喂猪,猪粪喂鱼,誉之谓"良性循环"立体养殖"加以推广,易造成人畜共患的流行。
5、畜产品的污染。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如果不控制用量,或畜禽在屠宰前或其产品(蛋、乳)上市前未能按规定停止用药,可使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残留,从而通过食物链使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此外,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可使细菌对该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这类抗生素的疗效大大降低或完全失效,对人、畜某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造成困难。发霉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即饲料--畜、禽体及产品(奶、肉、蛋)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
6、 畜产品公害。在畜牧业污染中,首推粪尿问题,其次是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引起的公害。在国民生活中,后者带来的社会问题,其严重性往往甚于前者。农药、兽药、各种添加剂、激素、放射性元素等环境污染物中,有一部分物质能危害畜禽,其在畜禽产品内的残留物又对人体有害;有一部分物质虽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或减少畜禽疾病,但在畜禽产品内的残留物却对人体有害;有一部分物质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或引起人产生过敏而带来公共卫生上的问题。
7、饲料添加物和生长促进剂。包括有防腐剂、防尘剂、抗菌剂、抗氧化剂、抗原虫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这些物质因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畜禽产品中药剂残留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已成了为公共卫生所关切的问题。WHO(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63年就通过了大量调查证实,由于过分强调使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增多了。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资料证实,用抗生素作添加剂会增加耐药菌株的形成,并且还存在R因子转移的问题。
许多国家都明文规定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等制剂的残留量标准。
 (三)工业污染日益加剧
1、工业污染治理难。部分地区的工业以冶金、化工、造纸、建材等为主,基本上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所排废气含硫重,春季酸雨曾达ph5度左右,有的工厂气体含有大量粉尘,已经影响了部份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水葫芦多的河段水污染更严重。有些地方农业用污水灌溉已经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农业部门检测到了这些问题,甚至有的绿色产品也检出污染物超标,但难以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据调查我市农业受工业污染直接受损失次数年均在近百次以上损失在近百万元以上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2、重金属污染严重。不少重金属化合物是农业的一大污染源。矿山一般没有治污设备,每天的矿渣、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出,经河水、雨水汇集,向下游扩散。有的耕地本身铅、铜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种出来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也严重超标,但又经流通渠道四通八达地扩散。汽油含铅,蓄电池含铅,它们通过粉尘和水源也在时时刻刻地污染环境。目前已检测出部份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和农产品,农业部门却不便公开报导。
3、家电污染正迅速蔓延。过时的、淘汰的家电正在农村普及,但电视机、电脑设备、各类电池、各种小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成份复杂的多种化合物,农民用后无人回收,只好任其散落到耕地和水源中。仅一个五号或钮扣小电池腐烂扩散就可污染一平方米土地,或污染数十立方米水源。
(四)生活污染蔓延城乡
1、城镇生活污染迅猛发展。农民工进城增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城镇粪便垃圾已经难于及时清运。许多粪便垃圾未经认真处理就直接排了出去,以至于江河沟渠每流过一个城镇就明显地被污染一次,有时达到了劣五类水质,人畜不能饮用,而且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日益增长的生活污染可能导致人、畜、禽疾病的扩散流行。
2、养殖大户的污染。养殖业发展很快,产生了一大批专业户和养殖基地。在部份地方粪便不再是肥料,已经成了灾害。非耕种时期有的农户把畜禽粪倒在公路、江河、山林中,下雨时污水乱流,照此发展,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将来养殖基地到哪里去取清洁的生活水源?禽流感和猪链球菌感染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农村生活污染。据估算每年产生人粪尿总量近15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万t以上,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00万t,采取卫生公厕、无公害处理人粪尿约15%,多数为直接还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水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人口多、密度大的城镇,污染越严重。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
1、突发性很强、造成急性伤害。多年的统计资料看,急性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往往占有相当的比重。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人为非正常操作、设备故障等都可能造成工矿企业事故性排放,高浓度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农用化学品、化工原料和危险化学物品等进入农产品产地后,在短期内立即超出环境容量和阈值,直接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发生崩溃,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甚至毁灭性打击。这类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采矿、化工、建陶、冶金、造纸,以及污水存储池、处理厂等大型污染源周边,特点是突发性强,难以预测,危害大,灾后恢复难度大。
2、污染物慢性积累导致突然爆发。在某些历史性采矿和加工企业及老旧城区周边,往往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污染物排放历史,尽管现在基本都有污水处理措施,但历史污染仍然存在,排放的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等基本都含重金属或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难以根治,只能逐步缓解,因此,历史遗留型污染事件仍将继续存在。同时,农作物、林木、禽畜、鱼类等对污染物都有富集作用,在生长过程中生物体内缓慢累计污染物后,造成的污染危害和产生的污染损失常常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和隐蔽性。如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而农作物本身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但当受到某一突发事件的突然刺激时,就会突然爆发而产生危害。
3、多数农业环境污染灾后恢复工作难度大,成本高。主要原因在于:一旦工业废水或垃圾进入农区土壤,其中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性能稳定,很难在短时期内从土壤中消除,再加上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尚不能完全有效的对污染土壤进行彻底治理,只有采取客土技术更换耕种土壤,才能够彻底根除污染。一旦污染物渗入地下水,由于缺乏降解条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从而也将长期污染农村生活用水和农用灌溉,恢复治理难度极大。
4、农业生物污染伤害常与其他因素混杂在一起,不易确定污染伤害所占份额。因此,有关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损失金额的确定难度很大。
三、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对策
(一)构建环境型社会,就是在全社会要达成一种共识,即要敬畏、尊重、善待自然,强调对自然界的摄取和排放强度,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机制,即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循环利用资源、有效整治环境,尽可能地降低生态破坏程度,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尤其要针对环境保护中“重城轻乡”、“重工轻农”、“重建轻管”的弊端,加强薄弱环节的环境建设。
1、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县(区)、乡、村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让老百姓了解到环境危害的严重性,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对农民科技知识教育,多方位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加强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有一个试验、示范、推广的过程,这就要求搞好技术培训。在农药方面要重点生产、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控制农药使用量。实行包装袋回收制度.各级领导千万不要认为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就自然地上去了,必须明白良种配套,科学种田永远不会过时。除草剂残留物对人、畜不安全,而且会改变农田作物和杂草的生态环境,最好的办法还是推广生物除草,即把草当饲料用。激素和催熟剂一般使生物产量增高,外表好看,但使农产品内在品质下降。建议实行专营制度,核发许可证,同时要在市场上抽检和宣传,制止滥用激素和催熟剂。强化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
在化肥方面要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合理用肥。在作物播种前就要根据土地性质,产量目标来确定肥料种类和施用方式,这就需要测土配方施肥,只有科学、精确施肥,才能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战略目标。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做好废弃农膜的清除、回收,防止“白色污染”逐步扩大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清理回收残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如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建议农家乐、营业性餐馆旅店、农村养殖大户、农村建新房户一律强制修建沼气池。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加工厂。以便化害为利,彻底消除农村的粪便污染。
 2、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业。以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3、加大综合管理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4、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5、控制并消除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法,努力调整工业结构。
(1)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模小而污染重的企业应当痛下决心关闭。同时加强监督,对不使用治污设备,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重罚,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2)是要求各地根据环境承受能力编制好经济发展计划,严防单个企业排放合格而整体污染的现象发生。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产业,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重点发展轻工业、深加工业、高科技企业。
6、整顿工业秩序,加强治污管理。
把治理污染一并纳入管理,检查是否有污染物排出,是否有矿渣堵塞河道,毁坏良田,这也是对人民、对企业负责。另一方面要提供经费逐步开展土地检测,有针对性地弄清楚土地、水源污染情况,在重金属、化学污染物含量过高的地方要调整种植业结构,以保障食品原料安全。
7、加强旧家电的回收工作。
农村的旧家电即将进入淘汰期,应当鼓励回收利用,使废物变成资源。办法有二,一是减免税费或政府实行专项补贴,鼓励企业去回收利用(如电池)。二是建议上级制定家用电器销售法,在销售环节提取一定量的回收费用,消费者交回旧家电可以领到这个预提费用,现在欧盟和少数发达国家正准备实施这种办法。
8、切实解决生活污染,加强农村沼气池和生物肥料厂的建设。城镇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建议一律进入沼气池处理,然后给农民补贴让其运去当肥料。建议制造送粪专用运输车(安装污泥泵)运送,这样就把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具体化、机械化、规模化。另一方面比建污水处理厂投入小,运行经济、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小城镇环保的需要。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化肥,减轻化肥供应的紧张感,减少国家的能源压力。
(二)要工农兼顾。“黑色经济”源自工业,“绿色革命”也出自工业。近几十年世界环保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克、制度创新,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工”字。无论从“末端治理”到“零排放”,还是从征收污染税、排污费到交易排污许可证,都比较适用于工业点源污染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工业防污、治污的思路比较清晰、成熟,即在生产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发生态产品,鼓励传统产品的生态化改造,降低生产领域的环境影响;在技术上,重点推进环境型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施环境型技术的集成与链接;在空间上,引导工业集中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但是,建设环境型社会,不能只是工业企业“一股独大”,还必须“下乡务农”。实际上,农业污染面更广、危害更大,且污染源和污染主体分散零落,防治起来难度更大。第一,加强环境宣传,在农民中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避免不恰当使用化肥、农药、地膜而造成农业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污染;第二,整合农业产业布局,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第三,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定期发布环境信息,进行环境预警和评价。
(三)要建管并举。近年来,国家一边深入实施退耕还林、流域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一边严格执行新建设项目“三建设、三同步、三效益”原则,环境的“存量”、“增量”问题一起抓,举措可谓多管齐下、软硬兼施,成效非常显著。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河道清理干净了,日后要维护,否则功亏一篑;污水处理厂建起来了,日常要运营,否则难以为继;等等。建设环境型社会,不能只是设施建设“一枝独秀”,如果管理、运营、维护不能及时跟上,工程即使完工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半拉子”工程,不但造成国民财富的巨大浪费,还会污染人的视线,甚至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的市场化机制,构建环境型行为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
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是建设新农村,走向小康生活的重要前程,笔者数年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经过切身感受和多次调研,这既是我个人心得体会,也是我们民主党派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上一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专题调研盟员:王家友)
下一篇:樊春梅获奖调研报告:为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金融支持
时间:2009/10/20 23:46:35      阅读:2089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