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搜罗人间苦难事 一曲壮歌贯中西
作者:高万勇   所属支部:中江总支

温馨导读:

罗贯中,一个太响亮的名字!

他有个外号,叫湖海散人。可以想见,他是多么自由自在的人。天地之间,一个漂泊无定的身影,负载一颗怜悯苍生之心,穿越刀光剑影,聆听命运哀泣,目击生灵涂炭,嗅闻血雨腥风。

世间战争的惨烈与生活的悲苦,化作一个个音符,撞击着他的心灵,催促他不停地行走。他如一只翱翔历史画卷之上的苍鹰,洞穿人世。英雄也罢,孬种也罢,尊贵如皇上也罢,卑贱如叫花也罢,全是过往而已。轻抚琴弦,低吟浅唱,豪举魔笔,翻云弄雨,直把人间灾难酸苦咏叹成千古不逝的壮歌,气贯长虹。

 

 

 

1440年,一颗文学巨星结束了七十年伟大行程,带着好一阵轰响,划过历史星空,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定住了飘荡的魂灵,消隐了。

他奉献给人类的,是厚重得拿不动文字。

中国算得上大分裂的时代有七个,而罗贯中一口气就写下好几个:《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逐平妖传》。就连那部署名施耐庵的《水浒传》也有他的笔墨注入。

他还会赋词作曲,会写杂剧。

我国章回小说鼻祖的美名,自然是非罗贯中莫属。

 

2

一个东方古国,数千年丰沛祥和是主旋律。而历史老人时不时要弄出点事儿来,让一个美好富足的大国四分五裂。于是,纷争四起,战火频仍,兄弟反目为仇,血染沙场;妻儿离乡背井,泪洒荒原。

朝代更替,风云际会。

在这特殊的时代,成长起注定要终身竭尽全力写小说的罗贯中,

他在元代生活过三十八年,在明代生活过三十二年。

 

3

“耕读传家,诗礼教子”是罗家的家风。罗贯中那种对诗书典籍的喜爱,自是不必说。这里要说的是,罗贯中不知怎么的,毫无来由地对故事对传说敏感而挚爱,能到手的相关文字他都会当宝贝,能听到的说书人说书他都会全神去听。他居然就把一部《三国志》玩味得化解于心,体味出其中的不足来,突发奇想要自己来写一部超越《三国志》的小说。他试着写了不少的小章节,自己不太满意。懊恼之余,罗贯中感觉到自己写小说还缺点什么东西,朦胧中,他神往清徐之外的广阔空间。

 

4

十五岁那年。罗贯中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离开了清徐。

在太原近郊,晋阳古城遗址让他入迷。在那里,他获得大量的史料,证实古代唐尧初迁太原时这里叫唐城,唐朝创立者最初发起战事也在此地……太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能没有精彩故事吗?

他的足迹自家乡延伸到晋中和晋东南一带。这一路上,他结识了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实地感受了岁月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痕迹。

五代时期梁晋间及以后的战争故事和传说,如同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般,欢快地跳进他的脑子里了。

把山西地界觉得可以走的地方走遍,他又大了些。接下来,他走过冀、鲁、豫交界的大名府,走过河南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走过山东临清,来到了东平。他应该休整一下了,于是在东平暂住了一段时间。

其实,他能在这里住下,一个重要诱因是,这里是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生发地。

住下来了,时间不会太短,那一方乱世英雄活动的空间,风俗民情,景物风光就与流行在民间的水浒英雄故事传说一起,深深地吸引着罗贯中。

在东平的日子,也成就了罗贯中的另一部作品,《三逐平妖传》。该作品中出现的千圣姑和贝州王則的故事,就是在这里收集整理加工出来的。

 

5

1350年,罗贯中沿运河向南而行,来到了杭州。

他是慕名而来的。他知道曾经是南宋故都的杭州人口众多,市面繁荣,在南宋时期就是戏剧说书艺术发展的中心了。他已经听人说过,关汉卿,郑光祖等人早到了杭州。真正进入杭州,他吃惊不小。这些年北方文化重心的转移,已经让杭州容纳了太多的能人志士。

在这里,他感觉良好,为杭州戏剧业,创作了《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个剧本。

1353年,已经二十三岁了的罗贯中,血气方刚,投身张士诚起义军。张士诚不大怎么看中来在门下的文墨人,罗贯中在那也就落得清闲。

一日,罗贯中正在虎丘与几个当地秀才交流诗歌,就“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句争辩着。有一相貌不凡的人上来探询原委。罗贯中便背出全诗:

玉带桥边袅袅风,牧童横笛过桥东。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来人听过,点点头赞许之余,让他以木棒打水为题再作一首。

罗贯中少顷脱口成章:

手持长竿杖碧波,声声击破楚江秋。

红蓼滩头惊宿雁,白萍江上起浮鸥。

浪卷珠飞涛似涌,龙藏鱼遁水中空。

尘世今进何可钓,应悔文人笔下钩。

就这样,罗贯中结识了大他二十岁的施耐庵。是时,施耐庵正在进行《江湖侠客传》(《水浒传》)的写作。罗贯中自然成了一个难得的帮手。

1363年,张士诚有诸多作法不得人心。罗贯中失望了,只好他去。

他更为适意地到处游走,扎进平民中,收集的写作素材成就了他不少好篇章。他也因此在社会上有了些声誉。

6

1366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在这里正式开始了《三国演义》的写作,也在里目睹了元明两朝的更换。

罗贯中在这期间,自杭州到淳安等地去寻访过方腊起义的遗迹。更为了那部《三国演义》,他足迹遍及江、浙、赣、皖四省大多地方,把三国时期东吴一些重要人物的故事传说尽可能全地搜罗了。

1370年,十二卷《三国演义》初稿写成。

这一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

罗贯中再度离开一住二十多年的杭州,带着《三国演义》书稿和施耐庵丢下的《江湖侠客传》未完书稿,返回北方。途中,特意绕道去了汤阴县岳飞故地,岳飞一腔还我河山的正气让他震撼。

穿过汤阴,罗贯中当向何处去?此时他正行走在浚县西北的山水间。

一处秀美风景在他有些疲惫的时候,进入了他的视野。黑山绵延至此渐次低矮下来,淇水远远地环绕盘旋,打村南流过,黑山峰峦叠嶂,三面偎抱村庄。山色辉映水光,清流映照山影。他停留住了脚步,开始了一段在文学史上闪光的隐居生活。罗贯中在这里乐品淇河鱼,巧食缠丝鸭蛋,清享许沟甜瓜,畅洗许沟温泉,醉赏傍晚落霞,别无杂念,潜心写作。

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在这个幽静的地方,于罗贯中的心中汹涌澎湃,倾泻成连绵不绝的历史画卷和波澜壮阔的古代战争场面,以章回小说的特有形式存在于世。

《三国演义》的全面补正,是罗贯中五十岁之后的事了。

丰富的游走经历与社会阅历,让罗贯中体悟到人生的苦难和历史的苍茫沉重,手中的那支笔也就显出了以前没有过的沉稳。

罗贯中游走不停,写作不停,到那些重要作品收笔时,他已快步入老年。

 

7

今天捧读《三国演义》,首先感到震撼的,是罗贯中的大气磅礴。他机巧调度文字,把公元三世纪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写得来结构恢宏,牵扯百余年壮阔社会大场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让历史像生活画面一样翻卷,写可信的历史事件时大胆笔下生花,传奇色彩重,浪漫而激情横生。

外国人都说那是 “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大英百科全书》中载:罗贯中是“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一部《三国演义》,中国人喜欢也就罢了,怎么外国人也是那么的喜欢呢?

他写古代战争利益于他参加过农民起义,写得实在成功。文字间让我们看到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作战前,战斗中,作战后双方的斗智斗勇,政治军事,民间情天地情,全囊括其中。战争场景,社会百态,天文地理,人心向背,编织进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整个故事紧实绵密,让人的智慧,人的计谋,人的企盼,人的好恶以群体的或者个体的具象,展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常运动着的舞台上,鲜活得如同正在我们面前活动。看过就不会忘记的人物一串串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等,是人类文学史上个性独特的人物。而这些,都是外国文学史册中所没有的奇崛景象。

随手翻开《残唐五代史演义》,深切感受到罗贯中对故土是那么的依恋,在缅怀英雄的同时,对国家民族的忧患跃然纸上。“……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正是他情动于衷的咏叹。

 

 

 

 

佳词丽句:

天地之间,一个漂泊无定的身影,负载一颗怜悯苍生之心,穿越刀光剑影,聆听命运哀泣,目击生灵涂炭,嗅闻血雨腥风。

于是,纷争四起,战火频仍,兄弟反目为仇,血染沙场;妻儿离乡背井,泪洒荒原。

 

小资料:

相传罗贯中在福建遇见了童年时代与施耐庵相识的王道生。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中写到:“及长,得识其(指施耐庵)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灺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敬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出于对施耐庵的敬爱,在王道生面前,罗贯中甚至把自己的著作,都说成是施耐庵的。

 

参考书籍:

1《三国演义》

2《隋唐志传》

3《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4《三逐平妖传》

5《西晋志传通俗演义》

6《录鬼簿续编》

7《西晋志传通俗演义》

 

上一篇:莫使英雄泪满襟
下一篇:斯仁在兹
时间:2015/7/23 11:08:12      阅读:1404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