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两个家族的命运与思考
作者:王家友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的后代大多传承了勤学善思的传统,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一位副总统;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不读书、缺乏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的后代大多不爱学习,8代子孙中有300多个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可见一个人读不读书、有没有文化修养,其结果是天壤之别。”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群言》今年第三期刊登了一篇随笔《家风是什么》,作者叫张永谊。张先生我不认识他,但他的文章,却让我知道了美国的两大家族,读后回味无穷。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个家族的因了家风的迥异,带来了两个家族的命运恰恰相反。而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利”与“弊”也大相径庭。
    张先生的文章是在为反腐倡廉的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希望借西洋的典故警醒现实中的世人。有了良好的家风,庶民可以子孙昌盛,后顾无忧;为官之人可以减少做官的风险,仕途坦荡。
儒家有两大争论不休的理论:一是孔孟的“性本善”,二是荀子的“性本恶”,为此海峡两岸大学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辩,两岸学子拿出自己两种说法的论据,唇枪舌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统一在“矛盾相互转换”的哲理中。善,倘若不通过强制性的教育,善也会变恶的。常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黄河的源头是清澈透底的,后来的颜色,是沿途的泥沙与黄土高原的作用而形成了它的“黄”。恶,经过教育,打磨,动物性的人其心灵也会被净化,最终成为精神上的人。托尔斯泰《复活》中的那个耶赫留朵夫的精神演变过程,不正说明了善与恶在社会中互动,碰撞,或善或恶,有家风,有社会环境,有个人基因。爱德华也好,珠克也好,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相近似的吧?为什么结果不同?说明家风是主导作用者。
    我国近代出了个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梁启超,先生著述等身,子女一大群。这个忙于社会活动,忙于教书育人的传奇人物却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梁氏家风纯正,他的子女全部成才!
    当今为人父者,为人母者,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们,都要从新检讨自己的表率行为,拿爱德华与珠克这两面镜子照照自己,从而端正家风,让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这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中国梦!
上一篇:莫让“核心刊物”沦为“黑心刊物”
下一篇:儒者之“孝”
时间:2014/4/14 11:16:46      阅读:1790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