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民盟风采 >> 优秀盟员
扎根中江沃野,书写“三农”青春——青年盟员周适的奋斗故事
作者:肖敏、周适   所属支部:中江总支


周适(图中白T恤)正在调查柑橘病虫害防治情况

大家好,我是周适,一名普通的青年盟员,也是中江“三农”战线上的一名奋斗者。今天,我想跟大家好好唠唠我在中江这片土地上,与“三农”紧紧相连的那些事儿。

刚接触“三农”工作时,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有一天,同事舒姐看着我既兴奋又忐忑的样子,笑着打趣道:“小周啊,看你那表情,是不是既盼着大干一场,又怕这担子太重扛不起来呀?”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舒姐,您说得太对了。我兴奋是因为终于能直接为农村、农业、农民做点实事了;可忐忑的是,这农民增收工作,之前在全市考评中垫底,这局可咋破啊?”舒姐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励道:“别怕,只要咱们真正‘扎下去’,肯定能找到路!”

2019 年,我牵头负责农民增收工作。那一年,我和同事们开启了“疯狂”的调研模式。白天,我们进村入户,和乡亲们坐在田坎上、院子里拉家常。有一次,在一个小院子里,一位老大爷皱着眉头跟我说:“小周啊,我们种地就怕遇到天灾,收成不好,收入就没保障咯。”旁边的大妈也接着说:“还有啊,我们想搞点副业,可又没技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认真地听着,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乡亲们解决这些问题。晚上回来,办公室就成了我们的“战场”,整理走访记录、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渐渐地,思路清晰了起来。我跟部门领导、产业股室的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商量对策。我说:“咱们得把粮油、畜牧、中药材这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乡亲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我们又琢磨着拓展就业门路,多组织些技能培训。那段时间,我们到处跑基层调研,把各地增收的好做法、好经验一点点总结出来,变成一批能借鉴、能推广的典型案例。

有一次,在总结一个中药材种植增收案例时,同事小陈兴奋地说:“周哥,你看这个村,通过种植中药材,不仅村民收入增加了,还带动了周边村的产业发展,这模式太值得推广了!”我笑着说:“没错,咱们就得把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挖掘出来,让更多人受益。”

辛苦没有白费。那一年,中江的农民增收工作在全市拿到了第二名,全省排名也往前提升了。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我赶紧跑到村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亲们。一位大叔拉着我的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说:“小周,多亏了你和你们的团队啊,现在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腰包也更鼓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除了增收工作,“写材料”也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一次,为了起草一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同事小王看到我疲惫的样子,关心地说:“周哥,你这也太拼了吧,身体可别熬坏了。”我笑着说:“没事,小王,这材料关系着全县乡村振兴的大事,可得认真对待。等把这份材料写好了,看到咱们的乡村振兴有清晰的路可走,再累也值了。”

在领导的关系指导和同事的帮助支持下,我多次起草县委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等文字材料。我们还系统梳理和汇编了县域乡村振兴“1 + 3 + N”政策体系。当这份政策体系出台后,一位基层干部兴奋地对我说:“周适,你这工作干得太漂亮了!以前乡村振兴对我们来说就是个抽象的概念,现在有了这个政策体系,我们有路径、有措施,知道该怎么干了!”听到这话,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我撰写的一些典型案例材料,还被省农业农村厅采纳刊登了。有同事调侃我说:“周适,你这文笔都快成‘省字号’啦!”我笑着摆摆手说:“哪是什么文笔好啊,是因为其中凝聚了中江实实在在的探索和经验。”

办会也是工作中少不了的一部分。我经常和股室同事共同筹备现场会。有一次筹备全省供销系统现场会,从方案策划、点位选择、材料准备到会务协调,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益求精。有一天晚上,大家都累得不行了,同事小张靠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周哥,这办会可真是个体力活啊,我感觉我都快撑不住了。”我鼓励他说:“小张,再坚持一下,等会议顺利召开,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时,你就会觉得这一切辛苦都值了。”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议顺利召开了,还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当听到领导表扬我们时,大家都激动得欢呼起来。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有人问我:“干这么多工作,累不累?”说实话,累。但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组织的认可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不仅被本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还很荣幸获得了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称号,以及多次获得县委统战部及盟省委、盟市委的先进个人等表彰。有一次,在表彰大会上,领导把奖状递到我手里,笑着说:“周适,你这几年干得不错,继续加油!”我接过奖状,坚定地说:“领导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中江的‘三农’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除了本职工作,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我还积极投身参政议政工作。有一次,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我和另一位委员讨论提案。我说:“我觉得咱们可以以‘微村落’建设为抓手,加快‘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那位委员听了,眼睛一亮,说:“这个想法不错,咱们好好完善一下,写成提案。”后来,我们合作撰写的这个建议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在政协大会上,我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强县建设》为题作了发言。发言结束后,一位老委员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你的发言很有见解,为咱们中江的农业发展提出了不少好建议啊。”我谦虚地说:“谢谢前辈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多提务实、可行、有益于我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的建议。”

回想这些年,我最深的体会是: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只有一条——心里得真正装着农民。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田间地头都是办法。我深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乡村振兴是一条很长的路,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但我愿意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和乡亲们一起奋斗,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中江农业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以专业与公益之名,奏响青年盟员奋进乐章
下一篇:德阳民盟蒋开锋:以水稻育种创新,绘就“天府粮仓”新画卷
时间:2025/9/29 9:13:39      阅读:67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