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安全系主任、民盟中飞院支部副主委华漫教授反映:
根据《四川省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计划(2023-2027年)》及"德阳市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密码技术被列为支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基础技术。我市虽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积淀深厚,但在密码技术创新应用领域存在产学研衔接不畅、复合型人才短缺、实战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作为德阳市内唯一具备"网络空间安全"本硕贯通培养体系的高校,近年已培养密码学方向研究生10余人、本科生100余人,并正在筹建商业密码技术应用实验室等特色平台。建议以"校地企协同"模式构建密码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一、组建德阳密码技术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市经信局牵头,联合三未信安、豪符密码等密码企业,整合东方电气、国机重装等本地龙头企业需求,建立"需求发布-定向培养-资格认证"闭环机制。重点实施"密码+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计划,开发工业控制系统密码防护等特色课程体系,建立密码应用工程师认证标准。
二、创建工业密码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德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工业密码靶场。构建"仿真工业场景+密码攻防演练"平台,开展基于PLC加密通信、工业数据隐私计算等方向的联合攻关。设立密码技术转化专项基金,对工业密码中间件、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等成果给予产业化支持。
三、实施"双师双能"人才培育工程。建立企业密码首席官与高校教师"双向互聘"机制,推行"2年校内理论+1年企业实战+1年项目孵化"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在关键基础设施单位设立密码技术特岗,对通过CISP-PIP(密码保障专业人员)认证的毕业生给予专项补贴。
四、建设密码技术应用示范园区。在德阳经开区规划工业密码应用示范区,要求入驻企业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强制应用商用密码技术。设立"密码应用成熟度"评价指标,对达标企业给予智慧工厂建设补贴和税收优惠,打造全国工业密码应用标杆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