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在《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进一步完善砷限量的建议
作者:周显丁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根据GB 2762-2022,我国已对食品中砷的限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总砷限量:适用于部分食品类别(如水产动物、油脂)。无机砷限量:针对毒性更强的无机砷(iAs),在大米、婴幼儿食品等高风险食品中设定严格限量(如大米≤0.2 mg/kg,婴幼儿谷类辅食≤0.1 mg/kg)。分类管理:区分总砷与无机砷,覆盖谷物、水产、饮用水等主要食品类别。

但该标准还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食品类别未覆盖:例如藻类、茶叶、调味品等可能富集砷的食品,现行标准未明确无机砷限量。

2)检测方法局限性:因有机砷毒性低,总砷指标可能高估了风险,但无机砷检测成本较高,部分企业执行困难。

3)国际对比差异:欧盟等对特定食品的无机砷限量更严格(如欧盟规定大米制品无机砷≤0.1 mg/kg)。

为此建议:

一、扩大无机砷限量的食品覆盖范围

新增“高风险食品类别”:如藻类(海带、紫菜)、茶叶、食用菌等,参考欧盟标准或基于本土风险评估,明确其无机砷限量。细分食品亚类:例如区分普通大米与婴幼儿米粉,针对婴幼儿食品进一步收紧无机砷限量。

二、优化现有无机砷限量值

基于最新毒理学数据:参考JECFA(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无机砷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为15 μg/kg bw),重新评估大米、饮用水等主要暴露源的限量合理性。差异化调整:对高消费量食品(如大米)可考虑逐步趋严(如从0.2 mg/kg降至0.15 mg/kg),并设置过渡期。

三、强化检测方法与标准衔接

推动检测技术标准化:推广高效、低成本的无机砷检测方法,降低企业检测成本。明确检测对象:对总砷与无机砷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如水产动物建议保留总砷限量,藻类需检测无机砷。

四、参考国际标准动态调整

对标Codex和欧盟:例如欧盟对苹果汁的无机砷限量为0.01 mg/kg,可纳入国内标准修订。区域化差异管理:对砷污染高风险地区(如矿区周边)的农产品实施附加监测要求。

五、配套措施建议

开展全国性食品中砷污染本底调查,重点监测新兴食品(如植物蛋白制品、代用茶)。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每5年更新限量标准。对中小食品企业提供检测补贴或第三方检测资源共享平台。推广砷污染防控技术(如水稻种植中水分管理降低砷富集)。对高风险食品(如婴幼儿米粉)强制标注无机砷含量。发布膳食指南,引导多样化饮食以减少砷暴露。

六、实施路径

短期(1-2年):启动标准修订预研,开展食品类别增补的可行性研究。中期(3-5年):修订GB 2762,新增藻类、茶叶等砷限量,试点推广检测技术。长期(5年以上):建立砷污染全链条防控体系,从源头(土壤、水源)到加工环节协同治理。

七、结语

砷污染的控制需兼顾食品安全与产业实际。通过科学调整限量标准、强化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可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相关部门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基于中国膳食暴露数据,制定更精准的砷污染防控策略。




上一篇:关于改造旌湖东岸峨眉山北路与原鸟岛之间“曹操横槊赋诗”广场健身器材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对德阳市野阳食业有限公司异味排放的治理建议
时间:2025/3/11 9:03:26      阅读:1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