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资料文库
民盟广汉支部与新民学校
作者:曹艺、肖敏   所属支部:市区支部

20世纪80年代初,春雷响彻神州大地,百废待兴,百业待举。1983年3月,民盟广汉支部借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东风,自筹资金创办了一所享誉全川的民办学校——新民学校。学校创办的8年时间里,共为4000多名学生进行“双补(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毕业学生中有的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就读,有的获得了足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有的回到本单位得到提拔重用,许多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栋梁。

提起办学,必须首提新民学校筹建发起者,民盟广汉小组成员,资深教育家张绪因老先生。20世纪40年代后期,张老任民国大邑县教育科长时,曾牵头促成了军阀刘文彩出资兴办文彩中学,并担任了文彩中学首任校长。他用科学、民主,自由的全新理念指导办学宗旨,使文彩中学光耀于巴蜀大地。

几十年风雨荏苒,改变不了老先生躬耕杏林的初心。是他从中共四川省委带回鼓励动员民主党派参与办学的春汛;是他与民盟同仁屡次前往相关部门奔走呼号,获得当时广汉县主要领导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是他捐赠位于广汉市万寿街旧址的私邸充作学校公产,自己住进简陋的宿舍;是他引领盟内、盟外的授课教师钻研教学,在广汉民办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老盟员邓伯海回忆,取名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民学校是一所涵盖初中,高中,成人自考的综合性学校,建校之初开设有初中部、高中部、英语班和绘画班。“当时仅靠微薄的盟费办学,盟内的教辅人员全是义工,购买教材由盟内同志垫支。我们自己手写招生海报,我带着爱人冯慧根和小儿子邓屹峰到处张贴,小儿子没有把海报贴端正还挨了骂。”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但这段记忆在邓老的记忆中依然那么鲜活。

1983年的春天生机盎然,新民学校宣传、招生、开课等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没有经费怎么办?那就盟员捐赠和自行垫资,从顾问、校长到教务、财会等工作人员一律实行义务制,不拿分毫报酬;没有教职人员怎么办?那就盟员义务参与,联系社会力量广泛支持。首任代理校长张仁杰在民盟同仁的陪同下,前往各个学校敦请老师,每到一处张校长都要向他们宣传新民学校办学目的及宗旨,老师们听后无不为之感动,纷纷表示全力支持,甚至有的老师还提出免费授课的意愿;没有教学场所怎么办?那就去别的学校借。与张绪因一起发起办学的周彻之当时患有严重的脉管炎,行动困难,他却拖着病体为落实校址四处奔忙,得到了雒城三中、广汉六中等学校的大力支持,每晚十余个班的授课教室得以解决。

随着困难一个个被克服,新民学校的名声也在广汉传开了。每晚的雒城三中与广汉六中的教室里灯火通明,书声琅琅,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弥补着十年缺失的岁月,教师们体谅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讲台上无私忘我地倾情奉献与付出。

当时来新民学校求学的中青年来源广泛,有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有省、县企事业单位青年职工,有城市周边的农村回乡知识青年,也有广汉城镇的待业青年。但无论是什么身份,在新民学校的老师眼中都毫无差别。老师对他们一样呵护有加,关爱备至。学生们的文化起点参差不齐,学习成绩不能同步。任课教师力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奖掖先进,勉励后进、做到课堂上精讲,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对个别学生还作个别辅导。办学的八年的光阴里,新民学校的教师们白天奔忙于本职岗位,晚上赶到学校讲课,回家还得批改作业,工作强度不可谓不惊人,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这样大的工作强度换来的仅仅是极为微薄的薪酬。当时绘画班国画教师罗锦华回忆说:“初中部教师每晚两节课,一律是8角;高中部教师也是每晚两节课酬金是1元2角。我们这些盟内教务和工作人员都是分文不取。记得当时的免费教师有我、曾光宗、李英才、代小江、代家杰、王家友等同志。”

在当时初中部语文老师冯慧根的记忆里,新民学校对学生的收费,一直是最低廉的。建校之初是每生每学期8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则是每生每人一学期是12元。

据邓伯海珍藏的一份当年在新民学校任课老师的名单显示,新民学校的老师除去民盟广汉支部曾光宗、李英才、代小江、罗锦华、代家杰、王家友等盟员外,还有冯慧根、辜继德、杨熙、罗永嵩、刘光坦等知名教师和文化界名流23人,可谓名师荟萃。

教学过程中,这些老师在教学中热心热肠,与学生结下了深厚情谊。老盟员邓伯海是享誉广汉书画界的知名画家,人称“邓老虎”。他在担任学校教务主任的同时,也亲自教授绘画班课程。他曾有名学生名叫钟流(化名),在1987年5月因情绪失控而惹祸被判处有期徒刑。刘前忠服刑期间,邓老依旧保持与他的书信往来,用法律和师生情谊鼓励他好好改造。钟流深为感动,他始终铭记邓伯海老师的教诲,在服刑期间积极表现,成为监区的文艺积极分子,出狱后浪子回头,最终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无独有偶,1984年9月,西藏足球队小将谭伟文来到广汉集训期间,也曾报名来到新民学校学习,因为作文非常优秀,在征得谭伟文同意后,冯慧根老师留存了一本他的作文本当作范文。多年后,冯老师托人将作文本送还给谭伟文手中。已进入公安系统的谭伟文看着昔时熟悉的笔迹,想起难忘的往事,心潮澎湃,铁血汉子红了眼圈。第二天他携全家乘飞机专程从广州飞回广汉看望邓伯海、冯慧根夫妇。

新民学校办学在国家急需人才,青年急需知识文化的80年代做出了卓越贡献。民盟广汉支部因勇挑重任的创举获评四川省为四化建设服务先进支部。岁月无声流逝,新民精神永存,现民盟广汉支部主委贺扬表示,民盟广汉支部全体盟员将继承老一辈盟员的光荣传统,将在现代化建设,全民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巜朴实的爱》
时间:2024/9/18 16:27:51      阅读:76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