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民盟德阳市委领导和机关反应迅速,敏捷快报;全市盟员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民盟绵竹市总支部、民盟什邡市支部、民盟东汽支部、民盟中江总支部医卫支部等基层支部盟员往返奔波,不惧疲劳。有力彰显了民盟德阳市委在危难时刻与党肝胆相照的真诚,也是民盟德阳市委在天灾面前与党风雨同舟的真实写照。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天灾共患难 民盟显真情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民盟德阳市委分别从绵竹民政局盟员樊春梅、什邡政协盟员郭辉图处了解到绵竹、什邡灾情非常严重后,迅速起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紧急呼吁书”、“德阳灾情快讯”等材料,迅速利用传真、网络等快捷方式向全国民盟组织发出紧急呼吁和灾情快讯共计320份,让全国民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德阳、绵竹、什邡灾情。并很快得到民盟中央和民盟全国省、市委,北京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单位对德阳的关注和紧急救援。5月14日,民盟中央组织的第一批2吨急救药品就从北京空运至成都,并很快通过民盟德阳市委连夜从双流机场送达绵竹灾区。此时的市委主委陈晓慈、副主委毛德坤、张平、赵萍等同于搬运工,从接运物质、搬运物质一直至深夜。就这样,在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民盟德阳市委将一批批募集到的救灾物资接送、转运、移交到受灾极重的绵竹和什邡,累计32车次200余吨,折合人民币1.4亿多元。
在运送救灾物资过程中,副主委张平、办公室主任罗润生等同志,先后与30多名货车司机一道顶烈日、冒酷暑,往返双流机场、成都、德阳、绵竹、什邡以及各镇、村,在连续10天时间中,因装卸救灾物资、办理移交手续等连续工作至凌晨,有时晚至凌晨5时才勉强得到一会休息。办公室在严重缺编的情况下,落实抗震救灾工作不推诿,一人撑起一片天,加班加点拟制《民盟抗震救灾动态》、《灾后社情民意》、《师者的呼唤——救救可爱的孩子》等各类材料45篇共计12余万字。为寻找失踪盟员、了解盟员受灾、伤亡情况,数次奔波在德阳、绵竹、什邡城乡,并及时与上海等全国各地志愿来德救援的心理专家、医疗专家取得联系。努力为他们提供救援的方便。也为民盟各级领导赴灾区看望慰问盟员志愿者、遇难的盟员家属提供了准确情况和位置。从发生地震以后的三个月时间,民盟德阳市委几位领导和办公室的同志几乎未完整休息过一个整天,落实各项救灾工作做到了案不积卷、事不过夜。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坚强的班子、有这样一些不分昼夜、默默奋战在救灾后方的盟员同志,才得以让全国民盟系统快捷了解德阳灾情,才很快得到民盟中央和民盟各省、市委对德阳的救助,且一直毫无怨言。
二、救灾见行动 组织是关键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民盟绵竹市总支部盟员团结一心、不畏艰险、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在“抢救生命、治疗病人、转移群众、争取外援”的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是速传灾情,争取外援。把灾情的变化、人民的痛苦、急需的物资援助等情况及时地向上级民盟领导及相关部门反映。绵竹灾情很快得到民盟各级组织和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民盟中央协调,北京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于震后的第三天晚上连夜送达德阳市首批急救药品。民盟绵竹总支部广泛与中华慈善总会、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慈善总会、北京仁爱慈善会、安泽国际救援协会、台湾佛学慈济基金会等部门,安排盟员多次陪同上述部门领导前往汉旺镇、九龙镇、遵道镇、广济镇等沿山重灾镇乡了解灾情,以他们的一份真情,先后争取到25000余顶帐篷,彩条布22万米、食品若干。从5月14日开始,总支部主委樊春梅、副主委赵良友带领支委刘强、古勇,盟员陈杰、唐小波等马不停蹄地协助北京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绵竹市区搭建面积约4000㎡的震后第一所儿童活动中心过渡板房,协调土地规划平整,物资转运、搭建帐篷板房、教师配置,组织灾区儿童入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儿童活动中心于“6.1”如期开园,当天就接纳280名儿童入园,深得社会各界好评。总支部协助民盟各级,争取并得到了由友成企业家抚贫基金会、万科企业股份公司投资约一个亿资金,帮助绵竹市遵道镇重建一所小学、一所医院、一个公园、100所公用卫生场所等。协助民盟四川省委和新东方拆资1000万元在绵竹捐建民盟新东方烛光中学项目,联系北京仁爱慈善会投资360万人民币,在绵竹市捐建了8所过渡板房小学,捐赠 350多万各类物资。二是情系百姓,倾情奉献。5月下旬,绵竹总支部在市区、镇、乡安置点走访了解安置情况,看望慰问老盟员与伤员时,得知剑南镇与东北镇城乡结合部一带仍有许多群众居住在非常简陋的临时住所里,条件十分恶劣,总支部又多次向民盟省委反映,得到了由中华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在很短时间内,就争取到了3000余顶帐篷和食品、药品,并定点捐赠给了剑南镇、东北镇、孝德镇的灾民。特别是为做好绵竹市郊原东轮橡胶厂附近群众的安置工作,盟员们积极联系电力、供排水公司及城建、交通、部队等单位,动用一切力量与设备搭建帐篷,经过2天日夜奋战就将该处1.5公里的荒芜废墟之地,变成了整齐有序的灾民居住区,搭建帐篷800余顶,帮助剑南镇、东北镇等镇乡近1万多名群众安置入住,随后又为该安置点联系好供餐点、义诊室、入厕点等配套设施。为解决各安置点几百名儿童因震休学的问题,民盟总支部与“广东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团队”、“台湾慈济基金会”等机构联系,得到他们大力支持,协助他们为各安置点群众特别是为青少年搭建了免费供餐点、图书阅览室、心理救助站,并组织老人和小孩组织文体互动活动。总支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灾民,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群众纷纷向民盟总支部赠送了锦旗,老百姓说:“民盟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组织”。民盟绵竹市总支部盟员正是这种义务、这种责任的驱使,总支部全体盟员在抗震救灾中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更没有上下班之分,战斗在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盟员副市长戚健、杨露曦、刘守旭、姬兰君、罗平、魏刚和、杨平芳等,他们不惧疲劳,在烈日酷暑的环境中抢救伤员,汗水、雨水和伤员身上的血水将他们白色工作服染得斑驳模糊,他们反复不停地为伤员察看伤情、包扎伤口,通宵达旦的忘我工作,救治伤员数千名,被誉称为“与时间赛跑的天使”。民盟绵竹市总支部主委樊春梅,在她母亲患急性阑尾炎、胰腺炎住院,医院两次发出病危通知、3位亲人受重伤、女儿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她舍小家顾大家,地震发生后,她往返奔波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民政局临时办公点、南广场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点、灾民集中安置区等地。她以一个民盟人的身份,敢于直言,想尽千方百计向外宣传绵竹灾情,募集款物。为争取媒体的支持,灾后连续7天奔波于成都、德阳等媒体单位,请各媒体尽快把绵竹灾情反映到全国,晚上又马不停蹄的回到单位安排部署民政工作人员迅速清理、登记当日捐款、捐物并及时安排好救灾物资的发放等工作,同时她又还要率先垂范组织带领盟员们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工作,每天仅能休息二、三个小时,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她声音长期处于嘶哑状态,右耳道因连续高频率打接电话听力下降;特别是震后的前3天,她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撄冒着大雨带领盟员古勇、罗萍、陈杰与殡仪馆干部职工在全市范围内抢救受伤人员与收集死亡人员尸体,联系协调镇乡选好安埋地并多次找到驻绵部队战士帮忙处理掩埋好尸体,及时的避免了震后瘟疫的传播蔓延,因震灾出现的大批特困家庭,三孤人员和贫困学生急需社会各界给于爱心资助,她一直不懈努力地主动与外界做好宣传呼吁,已促成一对一助养助学200余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执政为民的誓言;盟员郭利生, 5月12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工作时发生地震而导至右脚踝关节线性骨折,在医治不到一个月时间后,不顾医生的劝告和单位领导的劝阻,即拄着拐杖、拖着尚未痊愈的伤腿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恢复生产行列中。6月初,他被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德阳市监察局聘为“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为履行好这一职责,他不顾伤痛,5次深入到社区和乡村,对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和发放等工作进行了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映。盟员赵良友、刘强、古勇、唐小波,杨林等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情系灾民,无怨无悔,积极主动帮助搬运救援物资、调查灾情,建言献策。 5月25日,民盟绵竹总支部身处灾区,一样心系灾民,组织全体盟员捐款5000余元,献上盟员的一份爱心。 7月7日,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率领民盟中央灾后重建考察团一行40余人到绵竹了解灾情和灾后重建情况,对民盟绵竹市总支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所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评价。三是建言献策,共克时艰。转入灾后重建工作后,民盟绵竹市总支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发挥民盟的人才智力优势,全体盟员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搞好调研,做好建言献策,总支部分别于6月12日、7月2日和7月12日,先后3次向绵竹市委、市政府提交了3篇关于绵竹灾后重建的建议方案,得到了中共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的高度重视与称赞,并特作批示责成市委办公室转发至全市各镇乡、各部门进行认真贯彻落实。7月12至14日,民盟绵竹总支部与民盟四川省委联系特邀了北京、成都4位心里健康专家,到绵竹市对重灾区的汉旺东汽中学、汉旺学校、九龙学校、金花学校等七所中小学校567名教职工举行了震后教师职工复课前心理辅导与干预的培训工作,深受教职员工们的热烈欢迎和感激。7月25日,为解决灾后眼科疾病检查、诊断、控制等存在困难的现状,民盟绵竹总支部主动联系民盟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携手成都康桥眼科医院部分专家医生,到绵竹剑南镇迎祥社区为该灾区群众开展义诊和发放部分应急保健药品、宣传资料等服务活动。10多位医务人员现场为300多名灾区老人、儿童免费检查了眼科、儿科、心脑血管等疾病,其目的在于为患者今后的明确治疗打下基础。民盟绵竹总支部主委樊春梅、副主委赵良友、支委古勇,盟员陈杰、刘守旭、罗萍等6位同志在该安置区进行了全天的志愿服务。民盟绵竹市总支部就是这样用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灾民做好每一件事,经过他们不懈地努力,真正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受灾群众真诚奉献,他们为绵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民盟什邡支部全体盟员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之中,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邡的抗震救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是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在通信恢复的第一时间,民盟什邡支部副主委郭辉图同志就立即组织全体盟员,并代表民盟组织响亮地提出:“无论是在职或离岗、无论是卫生教育还是机关工作同志,都要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决服从什邡市委抗震救灾的统一安排”。支部支委成员行动迅速,地震发生后,他们在非常混乱的情况下,开始分头了解所有盟员及家人在地震中的情况,当了解到支部盟员无一受伤时,迅速组织所属盟员转入救灾行列之中。二是临危不惧,大爱无疆。支部盟员李华英、刘华兴等盟员在医院抢救伤病员中,不惧楼层高、余震不断、大楼不停摇晃的危险,多次往返病区,硬是把所有病员一个一个地背和抬,转移到安全地带。工作之中。地震来临,首先必须把本院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盟员李华英在安全转移科室住院的儿童和老人后,她想到的最需要的是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于是她又往返大楼抢出了许多急需的物品,为后来在第一时间抢救地震伤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医生当然要以病员为重”。“可能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心细些,害怕大楼塌了拿不出来那些急需的药品” 。两位盟员几句很平常的话,却体现了盟员在大难面前的崇高境界。支部盟员刘坚,负责什邡市文化馆的文艺辅导工作。当她看到许多的灾民和学生失去了父母和校园时,痛在心里,她很快就和馆里一些女同志商量发起了寻找受灾学员的倡议和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对那些在重灾乡镇中遇难或家人伤亡的学员进行安慰救治。她们还拿出自己的衣物食品主动到临时帐篷中去发放给受灾的群众。还把一些受伤的学员领到自己家中进行安顿,让失去家园的学员有了临时的家,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退休盟员罗润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她无法呆在家中。从13日起,她就和她的丈夫一道,主动为前往什邡救援的军队送茶、送水、送饭,拿出自家的积蓄,定下许多食品和水,及时送到灾民和军人的手中,而这一干就是20多天,病了简单吃点药,困了就安排自己企业中的员工去做,到了后期,许多单位和个人都需要制作各种工艺广告横幅、锦旗、牌匾等,盟员罗润芳与丈夫商量,作出两个“一律不收费”的决定,只要是涉及解放军的就一律不收费,只要是涉及重灾区的就一律不收费,凡与抗震救灾相关的一律只收工本费,退休盟员就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抗战救灾和家园重建。特别是支部副主委郭辉图,在地震发生之时,爱人正在成都接受腺性膀胱炎的检查治疗,非常需要陪护和照顾,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公务人员,是支部的负责人,如果在这时离开自己的岗位,支部组织盟员抗震救灾便会无力。因此,他舍小家顾大家,及时安排爱人回到老家继续治疗的同时,很快投入救灾并始终坚守在岗位。他在接收、转运、发放捐赠物资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与重庆市红十字会、西南大学的相关人员联系,积极配合四川省政协、民盟各级组织、北京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捐助行动,向什邡市引入捐助食品、饮水、药物、衣物等100余吨,书籍20余万册,援建项目1个。在抗震救灾的紧张时日里,郭辉图被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德阳市监察局聘任为“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工作不分昼夜,及时了解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和使用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问题;他在参加宣传、文化、文物、规划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中,参与图片收集、撰写稿件、审校、编辑《章洛悲歌》、《不屈的脊梁》、《暖色五十个瞬间》、《锻铸·忠诚》、《把忠诚镌刻在国土上》等出版物的工作。迄今为止,已为《人民政协报》、《四川政协》、《天津日报》、《中国艺术报》、什邡抗震救灾网站撰写了“丰饶的苦难,劫后的微笑”“回望龙门山”、“龙门山之痛:另一种断裂”等近2万字的相关文字材料;并多次深入重灾区,参与文物损毁调查、地震遗址保护勘察选址等多项工作。三是安抚民心,真诚建言。在地震的当初阶段,情况混乱,余震不断,谣言纷纷,民心非常不稳定的时候,支部全体盟员反应敏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联络九三学社什邡支社、什邡工商联等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发出《告全体市民和受灾民众的倡议书》,为稳定民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支部全体盟员在身处重灾区的情况下,组织盟员捐款5000余元,捐物1000余件,以解灾民燃眉之急。重建中他们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浩大、长远而艰巨的重建工作中,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建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支部号召每一个盟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在人才智力上的优势,在重建什邡的工作中继续作出独特的贡献。目前,支部在重建规划中提出“重建还需重构”等许多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什邡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次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民盟什邡市支部充分展现了灾害面前,民盟与党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和政治觉悟,也充分体现了盟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民盟什邡支部的全体盟员在灾害面前经受住了党的考验。
民盟东汽支部是央属企业中的民盟基层组织,地震让一个中国的电力明珠——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遭受了重大损失,那里有16位盟员耕耘的汗水,那里有盟员42年来奋斗的足迹。他们一直奋斗在东汽核电、风电、火电科研的最前线。他们为火电、燃气、风电、核电、太阳能、海水淡化设备等各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曾创造连续3年产量居世界第一的记录,一场特大地震,让他们的工厂几乎陷入灭顶之灾。但灾害没有震垮他们的意志,灾难面前,他们和同胞一道心手相连,他们始终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一是灾害发生时东汽盟员挺身而出。“5.12”特大地震发生时,东汽研发大楼向南北剧烈的晃动。1.4米宽楼道挤满人群。盟员李银凤等迅速组织有序撤离,并召集盟员抢救受伤的同胞。在灾情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支部一班人沉着冷静,迅速召集现场的盟员,分工由盟员彭人中、彭立、卢霞分头察看退休盟员的情况;盟员赵萍、李银凤了解其他盟员的受灾情况。当支部得知16位盟员及家属平安时。决定立即转入抢救伤员之中,12日傍晚,盟员王明军在交通几乎中断的情况下,拦下一辆出租车直驱在绵竹汉旺的东汽总部。当他到达绵竹时,已经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来来往往的重伤员,三三两两的遇难死者,血肉模糊的尸体。他未加思索就投入救援之中,他就那样抬运一具具尸体,转送一个个伤员,通宵未眠,滴水未进。他拚命抢救伤员直至13 日10时30分,当他得知参加救援部队到达绵竹时,他主动为救援部队带路到汉旺。盟员王明军在20多个小时滴水未进的情况下,他拖着极度虚弱、筋疲力尽的身体,再次投入救援队伍,他与后续到达的盟员一道,在灾难现场,他认为哪怕只是一块板一块板的搬开、一块砖一块砖的传送,哪怕只是对被埋家属的一句安慰、一次握手,他觉得都是对自己和同胞的慰藉。没有大型的挖掘设备,面对坍塌、交错重叠的楼板,实施有效的救援何其艰难。但“一定要救出同胞”的决心在盟员的胸膛里跳动。拼着全身的力气,在大雨滂沱中、在错落的板体间、在瓦砾堆里,他们坚持地把一双双手继续向深处刨、向深处挖。抬出来,一具尸体;再抬出来,还是一具尸体。一次次地痛心,又一次次地希望,沾满血迹的双手一直没用放弃......。他们就这样一次次累倒又一次次爬进来…。5月19日上午,支部副主委彭人中主动请缨到了最危险的汉旺厂区,他在余震肆虐,大地不时晃动,大楼随时可能坍塌,生死随在旦夕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一次,他勇敢地冲上摇摇欲坠的大楼,在倾倒的柜椅间,在哗哗的坠落声中,费力地扒寻、仔细地清理、细心地保全,把东汽人42年来绘制的一批批图纸、资料抢救到安全地带。这又是一位盟员在灾害面前视企业重于生命的写照。二是灾民救助中盟员筑起爱心之家。“5.12”特大地震,将东汽在汉旺总部的住宅楼100%变成危房……。同胞的痛苦,牵动着盟员们的心。支部号召盟员:“尽己所能,帮助同胞。”5月13日深夜,盟员刘万琨睡梦中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一位汉旺的灾民投奔而来。得知老者半年前才失去老伴,地震中房屋倒塌,完全失去栖身之地,刘万琨夫妇慷慨安排他住于家中,随后的一周时间里,盟员刘万琨夫妇仔细地照顾老者的生活,小心地安抚他的情绪。慢慢地,他情绪稳定下来。这时,为让老者能在家中安静度日,年近七旬的刘万琨夫妇毅然另寻栖身之处,让老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尽早平复伤痛。5月15日下午,盟员刘湘涛正准备跨进家门,一个熟悉的身影闪现在眼前。原来,汉旺的两户朋友同时投奔而来。当盟员刘湘涛这个69岁的老汉见到眼前一个不满2周岁孩子的脸上、身上还挂着几道5厘米长的伤口时。忍不住落下了泪水。他马上让老伴给孩子清洗伤口、涂药水,翻出家中衣物,让出仅有的两间室一户一间。夫妇俩当晚去了儿子那里。同日下午,正在抢运物资的支部主委李银凤得知汉旺的老邻居投奔德阳而无栖身之处时。她立即把邻居接到自家。就这样,在地震后的几天,她在家里接济灾民已达12口人——下不满周岁、上年过古稀。作为支部主委、东汽技术骨干的李银凤,在抢险救灾的同时,还得筹划12口人的日常生活。白天,她抢运物资、帮助灾民;傍晚,她穿梭于各大街小巷,购买雨布、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夜静了,她细心地陪着老人聊天,听他们絮叨死里逃生的经历和恐惧,做好他们的稳定工作。特别是支部盟员须亦农。退休8年的他,仅有微薄的退休工资,且不幸身患肿瘤。连续3年的治疗已花去他毕生的积蓄。然而,地震发生后,他却主动向支部表示:一定要为灾区孩子捐上800元钱。他的行动感动了支部所有的盟员。16位盟员的东汽支部累计捐款达13950元。三是灾后重建中盟员再次大显身手。进入重建阶段后,支部及时召开会议,号召全体盟员“发挥技术专长,继续战斗在生产自救第一线”。盟员彭立是汽轮机辅机——油系统当之无愧的专家。“5.12”大地一怒,他的试验台瞬间灰飞湮灭。他擦干眼泪,踏上了重建试验台的征程,3个多月以来,他围绕“整体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谈判、关键技术把关”而大江南北奔波。为确保新的试验台在年底投入使用,他的日历中没有休息日。盟员赵萍、王明军是东汽风电领域的首批技术专家。他们带领风电叶片科研小组,夜以继日地攻克难关,困了桌子上趴一下,累了喝口水就是休息……。苍天不负苦心人。他们在震后设计制造的风电叶片,再次运达全国各地。“5.12”大地震,东汽叶片队伍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遇难或重残,关键的生产数据丢失。事关东汽重振大局的核心产品——核电43英寸叶片的生产组织陷入僵局……。紧要关头,叶片设计专家——盟员李银凤接受重任,领衔43英寸叶片的恢复生产。她带领小组顶烈日、冒酷暑,苦战2个月而圆满完成43英寸叶片的技术任务。盟员卢霞是汽轮机主机部分的老资格设计专家。50岁的她,曾遭遇车祸腰骨折断。腰痛的后遗症经常令她苦不堪言。而地震后,她的工作量超过以前的一倍,同时还负责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她忍着病痛,默默无闻研究与设计,不厌其烦的辅导着学生,让多少学生数次流下感激的泪水。民盟东汽支部的盟员经历了特大地震的苦难,为重振东汽辉煌,他们凭着满腔的热情,不分昼夜的无私奉献,他们必将通过艰辛地奋斗和不懈地追求,他们期待着东汽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地震时,民盟中江总支部组织全体医务工作者上下同心,齐心努力,他们沉着冷静、无私无畏,迅速转移病患及家属到空旷安全地带,疏散及时、秩序井然,短短几分钟,全院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无一人因震受伤。在这场灾难中,也许他们比不上地震重灾前线世人称赞的英雄,但是中江县医院全体战斗在医务战线上的盟员,危难时刻始终坚守着这份事业,凭着医生的天职,崇高的职业道德,用爱心为全院病患撑起一片生命的春天。危险、紧张、忙碌只是全体医务工作者这次抗震救灾的开始。刚安顿好病患的转移,急救地震受伤人员的指示就到。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月12日的地震灾害,留给他们的有惨痛,更有感动。在中江县医院抗震救灾现场,一幅幅动容的画面,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一个个揪心的细节,历历在目。中江县医院民盟机关支部的盟员们舍己为人、冲锋在前,用无声的行动,谱写了民盟这一先进组织一曲爱的篇章。总支部副主委许勇:地震爆发时,稍有地震常识的人都知道要逃离高大建筑,而他却明知楼上有险,偏向楼上跑:因为他心中装着院内几百病患的安危,惟独没有他自己。他第一时间亲临住院部,组织医护人转移病患及家属,疏散及时、秩序井然,短短几分钟,全院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平安转移。自12日地震爆发到地震警报解除,全院行政领导每天24小时值班护院,身为副院长的他始终和医务工作者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由于长时间奔波,许勇院长疲惫憔悴。腿酸了,脚肿了,疼痛难忍。同事都知道许院长肝硬化早期手术刚做不久,大病还未痊愈,劝他休息。他硬说没事,坚守岗位是他的职责,还说一线医护人员更辛苦。同事无可奈何,只好建议他穿宽松的运动鞋。为了方便奔波,这次他终于买了生平第一双不喜欢的运动鞋。他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全院职工从中受到教育,他忘我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总支机关支部主委林祥虎,中江县医院急诊科主任。地震发生后,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还未联系上,就接到急救地震受伤人员的指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带着自己瘦弱的病体组织医护人员火速奔赴一线急救伤员。灾难面前,伤员的安危他顾得上;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的安危他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他顾也不上。连续奔波近10个小时,30多个地震伤员安置稳妥后。他才想到与妻子联系,得知母亲和孩子都平安,林主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面对贤惠的妻子、明理的母亲,她们没有责备,有的只是安慰。林主委歉疚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的确,林主委在家里算不上一个好儿子、好父亲,也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危难之时,把照顾母亲和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妻子一个人柔弱的肩膀。但他为劫后余生的伤患与死神搏斗赛跑,赢得了时间,为他们托起了生命的方舟。他是一个让人民信任的、值得托付的、称职的好医生。像这样一心想着病患的民盟盟员还有很多。快要退休的盟员、县医院预保科主任王光琼老当益壮,身先士卒。王光琼主任一方面做好人员调配工作,另一方面勇当突击手,眼看急诊科急救地震受伤人员人手紧缺,就主动出诊接人,一直忙碌到深夜。哪里有任务,哪里需要人员,他们就到哪里。被医院同事戏称“游医”的盟员-外科肛肠门诊主治医生刘米隆也是其中的一个。地震时,他用行动为病患守护平安;地震后,他转移阵地,为住院病患转移腾出安全空间,帮助伤员处理伤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盟员五官科主治医生涂光蓉、外科主治医生李军,从震灾发生时刻开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在地震中冒死坚守手术台,全力救人。外科主治医生李军说:“谁不怕死,但如果明知自己跑掉患者就没命时,只能与患者在一起。”多么朴实的话语,他们用行动履行救人的天职,展现了白衣战士的风采。盟员护士长林玲、罗芳等医护人员,地震发生时,第一反应是病患的安危,组织病患转移,她们忘了自我;地震发生后,她们昼夜值班,把整个科室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供应室护士长罗芳与医护人员24小时工作,保证院内各科室医疗物资随用随到。尽管工作繁忙而辛苦,饿了吃点方便面、困了就倒在值班椅子上休息片刻。但她们没有要求、没有怨言,有的只想为病患和劫后余生的伤员们多出一份力,多救一条命……。这,就是医务工作中的盟员! 这,就是中江县医院民盟机关支部的盟员们!在危难时刻,他们忘了自我,忘了父母、妻儿,没有忘记的是病患的安危,没有忘记的是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他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用精湛的医术与死神搏斗;用爱托起生命的方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事业,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凭着医生的天职,用爱心为病患撑起一片生命的春天。
三、三快三第一 三多三亮点
综上所述,在“5.12”抗震救灾中,民盟德阳市委了解掌握灾情快,第一个将摹集的救灾药品送达灾区;整理汇报灾情快,摹集救灾资金物质总数在德阳市各民主党派中第一;安抚受灾盟员快,民盟市委领导在第一时间到受灾盟员临时居所慰问。同时,民盟德阳市委反映社情民意多,在民盟各级宣传中形成一个亮点;灾后重建建议多,民盟绵竹市总支部、民盟什邡市支部的灾后建议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当地形成一个亮点;先进集体个人多,民盟德阳市委全体盟员在抗震救灾中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处处留下盟员的足迹,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民盟在灾区人民心目中形成一个亮点。
民盟德阳市委领导和机关、各基层组织和全市盟员为德阳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二00八年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