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散章
高万勇
一 从一首歌谣说起
豆子山,打瓦鼓;阳平关,撒白雨。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摘自《中国文学史》)
这是在神州大地上吟唱了近两千年的歌谣。作者是谁,无从考证。从歌谣中的地名看,不管作者是一人还是多人,这人定是倍受中江及周遭这方山水灵气的滋养浸润。
能产生如此佳句的土地是神奇的。
中江人的情性胸怀,中江人的文采风流,凭借简明的汉语言字,凝结了成一缕馨香。
嗅探这缕馨香,宗泰禅师敏悟成一代宗师。
迷恋这缕馨香,唐代,初唐四杰中就有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三杰到中江的玄武山把酒赏菊、赋诗唱和、感时抒怀。中晚唐有杜甫,游玄武观、集虚观、铜山等处,留下绝妙好诗。据考,李白、范成大也到过玄武的。
追逐这缕馨香,宋代,有中江铜山(今广福)人苏舜钦,以自己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地位。其祖父苏易简,为北宋四川的第一位状元,所创贡生在卷面上写上名字,一律用纸糊盖,阅卷后才揭去糊纸的考试制度,从公元990年沿用至今。其父苏耆,能诗善书。其兄苏舜元,高官、善书。
沉醉这缕馨香,近现代,有中江回龙的陈隐豹,著名经济学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达二十多部。留学日本,历任北大、川财院教授。
如今,山河依旧。看到豆子山了吗,看到阳平关了吗?瓦鼓声声,白雨阵阵。昔日容颜依稀。古人那一声领唱,后人承接得机巧,缭绕起荡人心魄的乐音,一直没断过。
前不久在一次文学艺术界友人聚会上,县委宣传部长陈远坤说,世界上能够一直流传下去的,不是房屋,不是金钱。古今中外,能够一代一代相传的,只有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承载的是人类的真善美,精神世界的精华。物质必然腐朽,精神却会永恒。不管多么丰厚的物质财富,都经历不起大跨度的时空折腾。而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滋长蔓延开来,让一切与之对接的性灵得到养分。
人类牲畜,花草林木,世间一切体验着生生死死的生命体,面对风霜雨雪,悲欢离合,内心深处总会受到震撼。震撼之后,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并得以传承,便成了文学作品,而能做成这件事体的,只有人。
人,运用文字,把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合乎自我心意的表达之后,人与的交流就不再局限于甲与乙直接谈吐。
文学,说到底,是人学。文学所蕴含人文主义,滋润的是人类整体的精神世界。孙犁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其他道德,人文主义是一种永恒的道德,一种近乎非功利的人类精神。”
二 一个甘愿沉寂在文学烟海中的中江人
一个周末,去寿灵寺会同学,被海尘看到。海尘欣喜地跑过来,拿来了一本书。我接过一看,书名《跻春台》。听他简要介绍之后,我明白,我与古时本土小说家刘省三相遇了。
下边摘录几段海尘为《跻春台》写下的文字。
《跻春台》是清代拟话本小说,被称为清末最后一部拍案惊奇。全书共四卷,四十篇,作者是“凯江省三子”刘省三先生。在当代,百花文艺出版社在八十年代就整理印行成书。 《跻春台》现在有民国三年(1914)成文堂存板,首版于光绪己亥(1899),铜山林有仁为其作序,原版现藏上海图书馆。
《跻春台》书名取自《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这寄寓着作者一个善良愿望,行善之人最后自然会如春登台,快乐自适,无有诸多的忧虑,清净吉祥的处世,而不与世人相争。
书中分元、亨、利、贞四卷,共四十篇作品,大多是民间盛传的疑难公案故事,省三先生用白话写成,并穿插唱词,但是他对素材的情节并未作较大加工,因而情节仍保留着民间传说的稚拙特色。然此书主旨,意在“劝善惩恶”。
《跻春台》里的一些故事,就发生在中江或德阳,颇具有中江的地方特色。
《跻春台》的原版序是林有仁先生,也是中江的乡贤。在中江的县志里有他的相关记述。同时,二十二年前著名红学家张庆善先生,也有相关的研究论文,颇有价值,而张庆善先生被称为当代中国最有价值的红学家,也盛推《跻春台》是清朝话本小说收关的重要著作。
这刘省三,居然就这样沉寂着。一部书在中国小说史研究学术领域中,已经是久负盛名,但是中江本地却是鲜为人知。
卷首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林有仁序。林序介绍作者及本书写作意旨云:“中邑刘君省三,隐君子也。杜门不出,独著劝善惩恶一书,名曰《跻春台》。”看这序中句子,对刘省三先生的景仰油然而生。
刘省三,一个能看淡身前身后名的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