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黄桷树下的午餐
作者:蒋福建   所属支部:绵竹总支



学校食堂的后面,长着一棵黄桷树。

在学校挨着的公社礼堂边,也长着一棵黄桷树。

这两棵黄桷树相隔不远,一前一后,像两个忠实的卫士一样,守卫在学校的边上,一茬一茬的孩子,在它们的身边玩耍,走过,长大,树干上留下了各种印记,成了他们回忆学生时代美好记忆的重要见证。

这两棵黄桷树,长在这山丘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粗壮虬节的树干耸立云端,繁多茂密的枝叶隔离天日,炎夏的黄桷树上,蝉鸣阵阵,而大树底下,却荫凉宜人。

石城小学,就坐落在这片山丘上。

这所小学是由原来这片山丘上的一座寺庙——石城寺,改造而来。曾经的寺庙大殿和两边的厢房,没有被拆掉而保留了下来,被改造成了后来的学校礼堂和教师宿舍。随着十里八村来这里读书的学生日益增多,这个显得狭小的礼堂,逐渐容纳不下太多的人,每逢开学典礼或开大会的时候,就借用旁边公社政府的大礼堂开会。而这里,后来就放上了两张巨大的木桌子,在两张连在一起的桌子的中间,立上一排砖头,就算是一个乒乓球台了。慢慢地,这里成了室内的乒乓球场了。

大黄桷树在学校的后面,离附属在学校后面的一个低矮瓦房不远。从学校的教学楼出来,绕过一个天井,进入摆放着木质乒乓球桌的大殿,穿过一条狭窄的教工宿舍走廊,就来到了这一处低矮的瓦房。这里是学校的食堂。但大家一般都不把这里叫作食堂,而叫“蒸饭那里”。因为这里只负责蒸饭,并不供应现成的饭食。

学校中午不提供午饭,周边也没有可吃饭的地方。

所以,学生早上来上课的时候,从家里自带饭盅,或者铝合金的长方形饭盒,里面放上生米,在上学的路上,常常顺手偷摘几掼路旁田边的胡豆剥在饭盅里,或者偷挖几个别人家的红薯或者洋芋,洗洗丢到饭盒里。到了学校,把饭盅饭盒放进班级门口的一个竹筐里,在早读结束的时候,当天值日的同学,就抬着这个竹筐,到蒸饭堂里,放在各班指定的地方。

专门负责蒸饭的杨师傅,把各个班的饭盅,依次放进硕大的蒸笼里,给饭盅饭盒挨着掺上水,一个班一个班地摆放整齐,上面再放上竹制的隔层箅子,一层一层地摞起来,盖上厚实的大盖子,生火铲煤,关闭炉门,蒸上三个小时,在中午放学前,就把饭蒸好了。再拿出来,放进各班的竹筐,让他们在下课前各自抬回去。这就是学生们的午饭。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终于下课,早已饥肠辘辘的孩子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争先恐后地冲向放在教室门口的的饭盅饭盒,开始准备吃午饭了。

有的就在教室里吃,而更多的同学,则三三两两,端着饭盅,走到大黄桷树下,坐在盘根错节的黄桷树底下吃饭。

饭盅饭盒里蒸好的米饭,从出大蒸笼到端在手里开吃,也小半天了,最上面的一层米饭,就会变得有点硬,口感不好。所以,大家都会用勺子,把这最上面的一层饭皮去掉,擀进黄桷树下边一字排开的饭桶里!

而这些桶的后面,板凳上摆放着切成丁刚腌好呈粉红色的酸萝卜,以及炒酸豇豆等,甚至还有炒肉的荤菜!

那是学校附近的农民老太,在家把切好的咸菜,或者炒好的素菜,荤菜,用小盆儿装好,搬到这里,等着学生中午放学吃午饭的时候,把不吃的饭皮儿,擀进早已准备好的桶里面,拿回家去喂鸡或者喂猪。而学生们就用这饭皮儿,换来可以下饭的咸菜,但量却少得可怜:看着那小勺儿舀起来的菜,一抖再抖,心疼得厉害,而舀进饭盒里的,就没剩下多少;饭皮儿擀进桶里的多一点,就给你多舀一点萝卜,嫌菜不够下饭,那就加一毛钱,或者两毛钱,咸菜可给你管够。但想吃炒菜,或者带炒肉的菜,就起码得加两毛甚至五毛钱了。五毛钱!有点舍不得啊!弹弹珠的玻璃球,全新的也才五分钱一颗,算了,就吃咸菜萝卜吧!

中午吃饭的时间充足,大家三三两两,端着饭盅饭盒,沿着学校边上的一条土马路,边走边吃。走到离学校大约一里地外的石桥下,差不多可以吃完,就在桥下的小河里,用细软的沙子,把饭盅饭盒给洗干净了。河水清浅,淙淙流过。各种石头浸没在水里,长满了青苔。大家挽起裤腿,打着赤脚,猫着腰,轻轻翻起河里的石头,仔细找寻躲藏在石头下面的螃蟹!

这些河蟹最喜欢躲在石头下面!

它们身披深灰色的大将军铠甲,坚硬而带刺,长着八条带绒毛的尖利长腿,前面还有一对硕大锋利的大钳子,两只眼睛咕噜咕噜瞎转,嘴里冒着泡泡,一有动静,八条腿迅速开动,横着就跑;一遇危险,那两只硕大的钳子,就是它们最好的防卫武器!所以,在抓它们的时候,可得千万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大钳子给夹住了手,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会出血的。光着脚板在河里走,也得小心脚给夹了。听说以前有小孩在河里洗澡,鸡鸡都被夹住了……

不过,这条河里,水比较浅,大个儿的螃蟹不多,很难遇到,石头下面多半是一些小螃蟹,浅灰色的,瓶盖子大小,把石头一翻开,它们就迅速逃跑,看到之后迅速用手按住它们的背壳,就抓起来了;或者用饭盅一舀,就舀起来了。小螃蟹在铝合金的饭盒里到处爬,想爬出来,又滑下去,很好耍,可以带回学校去吓吓女生;也可以把它们的几只腿,直接给拧下来,放进嘴里咂吧咂吧给嚼了,有盐有味……

下午还要上课,玩儿得差不多,就往回走了。

校园的时光飞逝,教室里面老师们讲了什么,早已记不起了。但课间或放学后的快乐时光,却印象深刻,历历在目。女生们喜欢跳绳,修马路(用电池盖或瓶盖串成一圈,在地上画上方格,单脚踢来踢去),捡籽儿(一种小石子儿游戏),折星星,用红丝带编手链;而男孩子们喜欢弹亮米米(玻璃球弹珠),打豆腐干(纸折的方块),扇烟灰儿(用香烟盒折成的半弧形纸块),撞钟、打拐、挤油渣皮……或者去抢台子打乒乓球,爬到黄桷树上捉犀牛(天牛)。

打乒乓球由于只有一张台子,所以经常抢不到。一下课,飞快跑向乒乓球台,却早已被人占了。只有上体育课,可以过足瘾。挤油渣皮往往在冬天玩,一群人靠墙,两头使劲儿往中间挤,总有人被挤出来,成了油渣皮;捉犀牛往往是在夏天,柳树上,柑子树上,黄桷树上,都有!

犀牛会飞,翅膀隐藏在那坚硬的背壳之下。黑色或者灰色的背壳上,有着白色的斑点,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一张尖利的大嘴,发出“嘎叽嘎叽”的声音,它就趴在树干上咬木头。它外形看上去挺恐怖的,但行动其实挺慢。传说它的嘴有毒,被咬了会中毒而死。但大家却把它当做夏天里天然的小电风扇!

逮住它,把一根削好的小棍子,插进它的嘴里,用手一掐它的腿,犀牛吃痛,就张开翅膀扇动起来了!手持小棍子,把它的尾部对着脸,就是一台全自动小风扇!凉爽极了!它停下了,就再掐它的腿,如果反复掐没反应了,就换一只腿掐,又扇动起来了,准行!

儿时最喜欢玩儿的游戏,要数弹亮米米(弹弹珠)!透明的玻璃球里,那变幻的色彩,是童年的狂想曲!屋檐下,街角边,马路上,黄桷树下,到处都是我们的战场!只需要几个玻璃球,大家往地上一趴,可以专注地玩上一整个下午,那怕天已擦黑了,依然乐此不疲,意犹未尽!

黄桷树的叶子,从小小的尖尖的嫩芽,逐渐变成了一张张硕大的叶子,最后又在深秋微凉的风中,飘零下来,落了一地。如此年复一年,从未停止。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曾经在黄桷树下追逐玩耍的少年,也慢慢长大离去,各奔东西。留在这里的印记,成了他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两棵高大茂密的黄桷树,似乎并没有受到时光流逝的影响,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看着孩子们一茬一茬地长大,又一茬一茬地离开。当曾经在它脚下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再回来的时候,却发现黄桷树还是那两棵黄桷树,曾经的校园,早已经修建成了更具现代气息的教学楼了。操场由原来灰色的土坝子,铺成了干净而鲜艳的橡胶操场;那凹凸不平的木制乒乓球台,也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标准的乒乓球桌……

翻开泛黄的旧照片,曾经站在黄桷树下拍的毕业照,都已经有些看不清人的面容,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那黄桷树,大家还可以回到母校再看到,而那些旧时同窗,也再难聚齐。偶尔有人在微信群里晒一晒旧时的照片,就能引出平时潜水的同学们热烈讨论,回忆美好的童年时光,感慨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让人唏嘘不已!

那黄桷树,见证了我们的快乐童年,也见证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

真怀念那两棵不老的黄桷树!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下一篇:参观中国两弹城有感
时间:2021/9/27 10:14:27      阅读:3204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