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联大精神永存——《革命与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后记
作者:王周菊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四月是读书月,在同事桌上发现一本《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本以为拿来翻一翻,不料还被吸引了。用了两周多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因为是借阅,不能在书上乱画,只好在本上做笔记。

孟子说知人论事,看书也一样,先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是有必要的。查了一下作者,是美国人,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史,尤其是学生运动的。对于译着,翻译者还是很重要,否则会很受误导的。再看序言和译后记,可见作者对这部联大史书用心很多、用情很深,而译者是一位谦逊好学的年轻学者。

对于西南联大,我的认识是肤浅的,知道一些教授的趣闻轶事而已。去年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联大学生里的富家子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故事,很受触动,生发了想要深入了解这所特殊大学的想法,很想去昆明,再见联大遗址。读过冯友兰先生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这是一篇最简明的西南联大史,简述了联大南渡北归艰苦卓绝的历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我为这样一群文化人,为民族的文化精神感到自豪。  

这位美国作者笔下的西南联大史,更加全面地反映了联大的九年艰苦岁月里的真人真事。同时折射了西南边城的社会现实,抗战和内战时的联大和昆明。西南联大不是我心中的那个纯学术的象牙塔、独立王国,而是学术与政治、现实与理想相互交织的地方,是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因此联大史与抗战史、内战史密不可分。

联大给人们太多启迪,太多思考。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其实像西南联大(后简称联大)这样的北方学府、机构等,南迁到内地的还有很多很多。然而没有一个像联大这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组成联大的三所高等学府,北大、清华和南开。在国内是一流的学府。北大历史最悠久,1898年洋务运动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它的前身。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由著名的学者蔡元培长校,他的兼容并包,学风自由,热衷社会活动便成了北大的传统。1931年后由蒋梦麟长校。清华大学源于1911年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28年改为清华国立大学,他沉着和气,具有中年气概,战时梅贻琦长校,他也是后来西南联大的校长。南开是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大学,以商学院和经济学院为特色。作者用最简明的词语概括这三所学校:北大自由、清华谨严、南开活波。然而这三所学风各异,传统不一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他们的学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可以联合一体,共同提高,并不妨碍各自的独立。正如周明道说的“联大是混合物而非结合物”。 所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也是联大的知名教授)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赞颂“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联大的三所高校能如此并行而不悖,和而不同,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使命——保护中华民族遗产,使文化之灯不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和”文化的精神。整体比各个部分相加的总和还大——这位美国作者也折服于中国的“和”文化魅力。

书中详尽地讲述了联大内迁的经历;湖南长沙到云南昆明建校的过程;师生“长征”途中的艰苦而有趣的经历;各院系教授及其课程……

那些腹笥渊深、性情古怪的各院系教授最引人乐道。他们的教学、生活及学术成就是全书的最大读点;部分学生的经历和感言,对他们老师的评价、对当时政府的批判、对时局的感受等,都来自作者多年来对幸存联大学生的采访;联大师生不仅在艰苦环境下乐观地学习钻研、搞科研、撰写学术论文和著作,而且频仍地与当地政府交往,与昆明社会和民众相融合;书中也有专门章节讲述图书馆抢座位的盛况、讲通货膨胀带来师生生活的困难,以及在困境中的严格考试;学校各社团之间的政治交锋,与执政党和共产党之间的交合等等。

从史料的角度讲,这部联大史是客观的,是详实的。其中重要内容我都记录在笔记本,不在此一一罗列。作为史书看,还是值得推荐的。

如果说联大因为培养了一批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诺奖获者而引发了作者对于教育的思考。那么我也很自豪地在书中看到,两位诺奖获得者在芝加哥留学期间发出的感慨,都对联大的教育给与了最大肯定。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思考。

“联大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现代科学。”

“在芝加哥课堂上的收获并不比我在中国所学的多。”

这是杨振宁的话。

他认为中国的教授准备很充分,而且讲得很透彻。他们重视死记硬背的功夫,这是很多人反对的,然而也有很多人受益于这种方式。杨振宁就是其一。

李政道也有同感,“到美国时,除了当时最新的现代物理学,我几乎了解所有的物理学,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必要再补充什么了。”

在我看来,联大教育带来的启迪,应该是始终强调通才教育,哪怕客服重重困难。杨振宁和李政道,也无不得益于联大的通才教育。这是其一。

有人说,民国之后无大师。而民国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大师,都云集到联大。这些大师的风貌,在书中刻画得非常鲜活。他们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但特立独行,看似古怪,其实是一些不合时宜的士人风范。这些大师一起做学问,一起生活,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是最难得的文化交流。因为“只有智慧才能认识智慧,只有思想才能认识思想”(黑格尔语)。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古怪的教授,整个联大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保持学术上的活力,思想上的乐观,境界上的崇高。也正是这样一群古怪的教授,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成功地保持了一流的学术水平。正如林语堂先生来联大演讲时形容联大生活的隽语: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梅校长说的:所谓大学者,乃是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今天的高校,三流的,二流的,哪怕是末流的,都是高楼林立,豪华如宫殿,而教授,学生都完全融入到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不得不承认,逆境中更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这是其二。

联大教授多是留学归来的各个领域的大学问家,他们既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也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因此自由地讲学,使得联大的学术殿堂充满活力。而根植于他们心灵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他们的行为显得古怪——那是因为在新旧交替的时候,人们往往乐于接受新事物,而旧的传统,就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学术上的伟大成就。这是其三。

这,是我从中得到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点思考和启迪。

任何史书除了史实,都有作者观点,即史评。此书作者易社强,是联大的名誉校友,他对于联大历史的热爱和详实的记录,是我读完这本书的驱动力。不过作者想要通过联大,思考教育体制问题,并过分地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并以为这是联大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这份遗产随着联大教授的相继驾鹤西去和幸存者的逝去将烟消云散”。这,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真正的遗产应该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以及在战乱中保存文脉的伟大贡献。这种精神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所共有的,而对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则是中国历代士人所秉承和奉行的,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不乏其事。这样的精神,这样的使命,永远不会消逝!

西南联大,这个充满传奇的学校,存世不到9年,而联大精神将永存于世!

 

 

 

上一篇:盟员齐行,助力感控
下一篇:我心中“最美职工”人选
时间:2019/5/10 9:15:12      阅读:928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