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保障住房安全,国家正大力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各级政府都要求在农村土坯房改造中要“拆 保 改 建”相结合,要改建和新建相结合,不搞“一刀切”。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坯房改造中,或为了让群众享受更多政策红利,或为了担心在土坯房改造检查、脱贫攻坚检查中不能顺利过关,或怕分类实施改造的麻烦等,存在不顾实际情况、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一刀切”—全部拆旧新建的现象。有的要求将无安全隐患、能满足基本生活功能的土坯房全部重建,也有要求计划年后(年前要检查)即将投靠子女无建房价值和意愿的老人也将土坯房重建,即只要是土坯房都要求重建。这既浪费国家财产、浪费社会资源又加重群众负担,还不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建议:
1、在土坯房改造中,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本原则,仔细甄别,严格做到“宜保则保、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在保障住房安全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实施一户一策的“拆 保 改 建”,切实将改建和新建相结合,不能为保证检查顺利过关而全部重建,坚决杜绝“一刀切”的作法。
2、为解决干部担心相关检查不能顺利过关的后顾之忧和土坯房安全鉴定难问题,建议:一是由住建牵头相关部门,科学制订农村土坯房安全标准。二是由住建部门、乡镇和村社工作人员、有资质建筑工匠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土坯房安全鉴定组,对需要鉴定的土坯房进行严格鉴定,并按标准出具鉴定结果,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拆 保 改 建”。三是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对将要投靠子女、不愿重建且目前在住老人的土坯房,尽量对其居住的土坯房实施维修加固,保证过渡期间的安全。四是相关检查工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核评价,不能简单进行否定。要充分发挥好检查考核的导向作用,既保障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又保证国家和个人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将国家土坯房改造政策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