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在许多农民都用上了农机具。春耕、夏种、秋收期间,农机是劳作的好帮手。又因“一带一路”多制度融合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扶持,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之农机具购置补贴成倍增加,农业机械数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大量增加,农业机械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发展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的进程。
造成我国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保证责任不明确,维修市场不规范,使用伪劣配件拼装农业机械和维修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隐患严重。二是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无证驾驶、非法搭人载客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不倒位。培训内容、时间和计划不够完善,导致操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四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定期安全检验检测率偏低,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此,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等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根据国家应急部(原安监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相关条款规定,进一步完善特种作业分类目,将农业机械操作纳入特种作业管理,将凡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等工作的人员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以适应现代农业安全高速发展和党中央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战略的需要。
二、健全特种作业操作规程。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健全并实施农业机械特种作业和人员的操作规程,依法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并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参加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向省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申请获取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向有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备案。
四、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力度。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等活动的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杜绝无证驾驶、非法搭人载客等现象发生,监督并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检验、检测率,防止和减少农业机械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