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卖菌山民口中的石垭
作者:高万勇   所属支部:中江总支

说到石垭子村,不得不提到我最初认识的石垭子人及从他的摆谈中知道的石垭子。那地儿美丽却穷困,如漂亮女子有好身坯好脸盘,却因缺吃少穿弄得脸色发灰,没了精神气。

我是个喜欢吃野山菌的人。常去人民桥头等候从石垭那山路上下来的卖菌山民,一来二去的,与好几个石垭人成了熟人。

是熟人了,就有了话说。

一个叫做徐光国的给我摆,他家住在石垭子场下边比较远的那个沟沟里。因为地势矮些,那里的水也算得可以。只是我们那些地方不大产粮食,种点芍药丹参啥的还勉强,尤其是芍药,听老辈人说,以前我们那地方的有钱人尽是会种芍药的。我们那里最喜欢的还是久不久下一回二透二透的雨,只要这雨一下,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山坡子上的青冈林里,就会长满菌子。今天卖给你的这一大筐,全是最好的。那些孬头孬脑的,我捡都不捡。不晓得哪门子来头,最近些日子,我去捡菌子总是手顺,伸手就碰得到好菌子,就连那些还没来得及拱出来的,我都感觉得到,下手就是个准。只是啊,我说实在的,就是路太远,捡了菌子要背到城里来,得多早就出门,怕进城太晚没人来买。我们做这点生意,差不多都是两头摸黑。有时我都在想,假比有条笔直的路通到中江城里,我们那里的那么多东西弄到城里来卖点钱,就要省好多事。你不晓得,从我们那里来城里,上坡下坡的,点都不好走,遇到路湿的地段,晓不得姓就滑倒岩坎坎下去了,运气差的命都要搓脱。其实,就是在山里捡这点菌子,也常有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地上长了秋苔的石头或者枯树杆啥的,弄个四仰八叉的手脚没处放。有些人以为我们挣这两个辛苦钱容易,总是拼命地压价。我知道你是个撇脱人。我们这些老实人,就喜欢同撇脱人打交道。给你说嘛,隔我们那里不太远的一个弯弯里头啊,石头是怪七怪八的,还这里那里尽是水凼凼,水边上还长得有何首乌。再过去些,菌子比我家边边的林子里更多,只是我自家林子里都捡不完,我就没去人家那里捡了。

又一天我去买菌子,徐光国说,我听出来你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我就给你多摆点吧,我想你是不会嫌我话多的。我们石垭子那里,还有近团转的冯坪村,再往那边走的合兴,那一大片一大片,都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虽然在世界上我们那地方与名胜啥的不沾边边,但是流传下来传奇故事可不少啊。听得老辈人说,明朝末期全国战乱,四川遭遇了灭顶之灾。我们那一大转转虽然偏远,也人畜无一幸免。清康熙乾隆年间,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我们的祖先从湖南进入四川后,也许是因石垭那一大转转山景好吧,或者是山泉甘甜吧,再或者是那里漫山遍野的这样花那样花迷住了吧,就在那里停下了脚步,开始搭棚建房,垦地种粮。一晃数百年就过去了,当初在那里落脚的人应该不会太多,到了现在,处处炊烟处处鸡叫。不少能人在这里出生成长,走出山沟,成了一些部门的领导或者业务尖子。这可不敢乱说的,到德阳城绵阳城里我随便找到几个在那里呼风唤雨的石垭人。

如果你喜欢研究植物,很值得去我们那里住下来,慢慢地看。我上学那会就喜欢上植物课,对我们那里长奇花异草名贵林木,就很留意,记得好几百种呢。像芍药,何首乌,香薷,丹参,党参,菊花,桔梗,无花果,薄荷,泡参,菖蒲,苍耳,白芷,葛麻藤,苏叶,香椿,梧桐,松树,柏树,青冈树,檀木树……大自然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但是我们不能让那些东西比较实在地为改善我们的生活起点大作用。我想过,归根到底还是偏远了点,路又不好走……我们那里的人大多读书读得,你猜啥原因?就是觉得山高路远,偏远穷困,想通过考学这条道道,跳出山沟沟。很多人都不大安心呆在家里,总是想方设法往外边跑。再说了,也许是那儿年乱伐木开荒,整得现在我们那里,尤其是石垭子那一片,每遇干旱季节,再不如老一辈摆的那样到处是泉水,到处是葱绿葱绿的林木。真有点搞不醒豁,一个常年泉水汩汨流淌不歇气的地方,硬是被啥邪气冲得许多时候连水都成了稀罕物儿了。有能人分析说,是那儿年的那儿年里,有人不敬山神树神了,到处砍树到处开荒,就连地上的草皮都不放过,硬要逼着大家起早摸黑地挨一挨二地铲得光光净净,弄得一下雨就水啊土啊乱冲。一个地方连水都留不住连草都长不好,还活得了人吗?虽然后来那种蠢人蠢事没了,但是这天地间的元气这几十年了,都还没完全恢复过来。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娃娃上学,我们是守着宝山受穷。如果不想办法,不花大力气,我们的生活要想得到大的改变是不大可能的。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像那儿年利用空闲时节,用钢钎二锤錾子,外加土炸药,使劲把老人们用脚走出来的那条通往城里的山路扩展成毛公路。为了那路啊,我们那的人可舍得出力了,有时是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上,搞得一条路上是人山人海的。可惜与大山较起劲来,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那路绕水绕山绕好田地还要绕房屋,曲里拐弯,感觉上路没有缩短还加长了,走得硬是累死人……想过好日子,怕只有想办法离开家乡了。

听者在想,石垭人的祖先们选择那里落脚,是因为那里风景宜人,物产丰富,可以自给自足,让他们过上相对安宁的日子。而今天的人想走出来,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点。现在这社会,人们需要较为频繁的交往,精神上物质上都不可能如祖先们那样把自己界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山不转水转,说不准哪个年月,因为某种神奇的力量使然,山区的面貌会在一个眨眼间就有了大变化呢。

 

 


上一篇:故乡的清溪
下一篇:月亮升起来(外一首)
时间:2015/10/8 15:34:38      阅读:1523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