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随笔 >> 盟员杂谈
重建基地 新的纪元
作者:杨晓莹   所属支部:东汽支部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这里在一年前还是一片农田,如果不是亲身感受,你不会明白,这些伟大建设者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这片荒凉中迅即筑起一片魔幻般的工业家园。

 

八角,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如今,它已经随着东汽的重建几乎家喻户晓。

因为,东汽的重建,牵动着德阳人民的心,牵动着四川人民的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关爱灾区的世界人民的心。

不记得是第几次,我站在这块日新月异的土地,凝望着拔地而起的建筑群,面向在工地上忙碌的人们,看着他们或恬静或开朗的容颜,怦然心动。去年八月以前,它还只是大片的农庄。而今,却已是个开阔气派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企业园区。

这是一种力量的崛起,这是一种新生的昭示。

如此强大,如此迅速。

东汽八角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600亩,投资50多个亿。

比昔日汉旺十里东汽多了许多现代性和科技感,无论建筑的工艺布局还是预留的发展空间,对照“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国际企业新要求,可以说都已初具雏形。按照计划节点,重建所有生产厂房、公用系统工程、铁路专用线都将在今年底建成投入运行。根据公司规划,2010年5月12日之前,整个东汽新基地全面建成投用。

大地震后,汉旺的生产基地除主机四分厂坚持冒险原地生产外,其余的分厂几乎全部被毁。家属区、学校、办公楼、医院等也自然不复存在。

东汽的生产分散在德阳周围各处借来的厂房。

分散,不规范,……,而且绝非长久之计。

东汽要新生,企业要发展,重建,必须尽早完成。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鼓舞一一闪现在我的脑海,成为推动东汽重建的原动力。

自5月13日起,温家宝总理四到东汽,不仅在抗争救灾的关键时刻给东汽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在恢复重建最艰难的时刻,他又鼓舞东汽人在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同时鼓励东汽人要把企业建设得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建成管理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

5月21日上午,李克强副总理来东汽对东汽受灾职工及家属表示亲切关怀和慰问,在对东汽人的自强不息,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他指示随行人员对东汽的灾后重建要“特事特办、大力支持”。

5月28日上午,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东汽,指示东汽要自己动手,恢复生产、重建工厂、重建家园 。东汽对国家太重要了,东汽是国家装备工业的主要企业,一定要把东汽新基地建设好。

同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示,东汽灾后新生产基地建设要体现“新机制、新结构、新水平,要把东汽新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东汽时指出,要把东汽建成“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成“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200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东汽的重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深切希望。  

震后,东汽重建项目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 “特事特办”迅速向前推进。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6月完成项目初步选址,7月完成重建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首个工程—隔板制造中心于2008年8月1日开工,并于08年底实现全面开工的既定目标。

在职工生活区的建设方面,2008年 8月15日,生活基地首期(即庐山南路基地)完成拆迁,开发区正式将该宗土地移交东汽,当月16日,生活基地首期(得阳科技)的规划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东汽领导张志英、何显富、肖珉等身先士卒,东汽人发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德阳市发改委、管委会、城区供电局等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下,与广大参建单位一起通力战斗,在昔日的一片荒凉中以神话般的速度开始了新基地的建设,并以日新月异、令人惊讶的速度每天给各行各界带去新的视点。

东汽的二次创业再次向世人宣告了东汽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

东汽公司副总经理肖珉,是东汽八角重建基地总指挥。

记者来到新基地,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东汽负责重建的副总经理肖珉和重建办主任胡军等人。

肖总深情地说,在东汽重建的背后,不仅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东汽精神的强大支撑,有强大祖国和全国人民做坚强后盾!9月30日我们将实现新基地出第一炉铸水,向国庆60周年献礼。

八角基地内保队副队长廖洪光最深的感受是,在这里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普通工人,都非常敬业。尽管工作繁重,但是领导都很关心职工,在劳碌之余,能够关心职工生活,能够把关系到职工的细微小事装入内心,很感人。下雨天,工地地面泥泞,大家仍旧会随时到现场查看。公司的干部也关心施工单位人员,想办法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每周几点拍了三个晚上的电影专场,每次放映两部片子。而肖总,每天基本是最后一个走。

他讲到这里,记者想起了一个细节,因为加班到较晚、肖珉、胡军他们发现,职工们下班后,实业公司的服务员还要打扫清洁,而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又比较少,如果再加上交通费用就更具体了,由此,肖总和胡总他们想到想法设法帮助他们和那些在基地上下班的员工解决交通问题。

肖总道,东汽重建能够有这样的进度,是大家齐心一致努力奉献的结果。

东汽的许多老同志,许正威、常相如、翟盛文、严林、臧固香……,他们一直在新基地建设的战斗行列,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以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公司的期望和深情,对美好明天的希翼,在他们的感觉里,建设强大新东汽是他们生命中注定的责任,他们为能够在有生之年参与重建而自豪。

而许多年轻人也在这里不断成长,日渐成熟。邓力文、张军、王宗昌……,甚至2008年新分来的几位大学生,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士。

“这里还有许多女同志,也表现非常不错。我感觉,女同志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超常的忍耐力和战斗力,我们这里有‘五朵金花’,很不容易啊。”

五朵金花是指忙碌在八角工地上的何显英、杜蓉芳、陈英、何平、尚丽萍。

五个女人,年龄参差、性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身为人母。但他们更大的共性是在我的采访中都说了一句同样的话:为了新基地早日建成,再苦再累,也值!

何显英,个子不高,性格开朗。看起来更象个贤惠的家庭主妇。但正是她,用自己的朴实无华、踏实奉献赢得了能源处同事和重建办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地震期间,受了轻伤的何显英在地震后的几天就参与了受伤职工的护理,伤情好转时就到汉旺参与抢险,冒着余震检查设备,抢修急需照明设施。在新基地建设中,她针对基建用电的接入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熟悉设计图纸、清理加工材料清单、绘制局部设计图纸、同设计单位交流、确定公用系统的建设、配合设计单位提出具体到厂房末端供能的方案等,何贤英忙得不可开交,有几次累到生病了仍旧不肯休息……

陈英是08年7月1日到重建办的。刚到时主要是制定工作流程,制定项目管理流程,跟踪现场的场地整理和地勘进度,后来又参与各大项目的招标评审和相关的招标工作,整个大项目招标工作结束后她就参与一些零星项目的合同编制和洽谈,参与监理合同洽谈。

陈英的孩子才7岁多,由绵竹的父母帮忙照顾,她每周只能回去看女儿两次。她很自豪地说:“参与重建是一种骄傲,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

杜蓉芳,最初来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会有现在这么忙这么累,可是既然来了,再忙再累也要撑下,为东汽重建无怨无悔。。

何平在重建办从事合同员的工作,主要是做招标文件、编制相关制度等。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制定游戏规则。从事工程造价工作12年,成为最早一批进驻八角基地的职工。由于公司的重建工作时间紧、质量要求高,所以她的工作一再提速。投标的单位送上的文本参差不齐,她和同事的工作负荷加大不少。去年春节前,因为有一个参投单位送来的合同清单在个别项目费用上非常模糊,而相关的标书要求第二天早上凌晨8点前必须盖完章发放。为了核清项目、找到原因,她和合同组组长万重农顾不上吃晚饭,一直看校到凌晨两点。这经历使她深刻感觉到做工作未雨绸缪、讲究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后的工作中她尽可能地教给合作者一些工作方法和提高效率的途径,她觉得这样不仅是使对方受益,也是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尚丽萍是重建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2008年6月进入新基地建设现场后,她参与了前期准备工作,如图纸、地勘、以及与技术、设计等单位的沟通工作。现在,她主要从事与能源处等许多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尽量为现场创造条件,她感觉每天都是那样忙碌,那样劳累,她说:为东汽重建尽力是一种荣誉、一种骄傲 、一辈子的美好记忆。

东汽八角新基地的主要建设单位都是央企,都是经过严格的招投标,并且其管理能力和各方实力都得到认可后进驻的,他们在东汽的重建路上洒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捧出了自己一颗最真诚的心。在东汽新基地的建设史上,刻录着他们强劲的身影。由于篇幅所限,记者仅采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相信从这几个单位中,你可以想象到所有参见者的奉献和情怀。

毕业于云南工业大学工业民用建筑系的万云浩是中铁八局在东汽新基地建设现场的的重建工程项目部经理。中铁八局是2008年8月25日作为第一个施工单位进驻现场的。东汽新基地第一个建成的隔板厂房就是他们施工的。

中铁八局在东汽承建的项目有职工住房、隔板厂房、叶片厂房、配送中心。中铁八局参加建设的职工有40多个,参建人员500多人。

他们可以说是新基地建设的最早见证人。“我们刚刚进驻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如今过了8个月再来看,已经颇具规模。可以说建设速度特别快,是真正的每天都日新月异。”万总告诉记者。

眼下,隔板厂房和叶片厂房已经交工投入使用,配送中心马上要竣工,生活区东汽馨苑交钥匙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以说时间相当紧张。一个“忙”字,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实际上是心血的积累,做建筑,要花更多的心思在规划上,很不容易。

去年8月,他们遇到钢材市场跌宕起伏,价格涨到最高又跌到最低,而东汽新基地建设对材质选择厂家要求也特别严格,那段时间,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但只有尽力按照标准去采购,后来经过重建办和他们一起协调,终于妥善解决。东汽新基地的厂房,工艺设计要求是国际化的,地面没有一根烟囱,很多设备在施工中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比如这里的厂房焊接质量要求,是我见过以来最高的要求。”万总说。,

但是他们凭借着自己的韧劲和钻劲,还是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对于东汽这样高端的项目,他们很少有经验可以借鉴,而建设周期又特别紧 。比如钢结构的首件认证,尽管厂里已经有驻厂监理,可不仅东汽退休老厂长许正威带了焊接和探伤的专家进行认证,而且在在平时还经常做突然的检查。但是万总他们深深明白东汽重建的意义,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对此表示非常理解并予以积极配合。“这对我们也是一种促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获得提高。”

在万总的描述中,在这里的各家单位都很不错,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而东汽重建办对各参建单位支持特大,很敬业,很辛苦,大家起早贪黑地干,很多同志下班在晚上七点,很使他感动。他们感觉和东汽合作好、沟通多。双方都很满意对方的配合、协作。

万云浩今年33岁,老家在云南,自去年八月进驻后,除春节回去过一次外他一直没有回去过。对他们来说,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和他搭档的中铁八局项目书记是54岁的昆明人王兴成,爱人身患绝症。而王书记自从来到项目部后一直坚持在现场工作,也是除春节回去过一次外,从来没请过假。还有一个同事,推迟了两次领结婚证的时间。

但即便如此辛苦,万总和他的同事们还是感到很荣幸,他们觉得能够参与灾区重建、能够参与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建设,虽然劳累但很兴奋,有成就感。“想想,国际一流的企业是我们亲手建设的,老的时候我们可以跟自己的小孩说,这个一流的企业是灾后我们从地震中建立起来 。多自豪啊!”万总真挚地说。

中冶实久承包的是静子大件厂房、铸钢厂房和铸铁厂房。

中冶实久的项目经理孙高军和他的同事是去年9月27日在八角新基地开工进行东汽静子大件厂房建设的,项目部员工常驻的有10来人,中冶实久参建人员则在最高峰达到500个左右。目前静子大件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进入管道和水电安装冲刺。工程能取得如此进展,孙高军很感谢东汽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他说,2008年春节前,为了保证大年30前把混凝土打完,在大型设备的操作上,东汽指挥部派了很多人员支援,使他们通常需要50天时间干完的活,结果15天就完成了。

新基地现场施工,安全、进度、质量,要求都分厂高。时间紧、任务重。春节,中冶实久只放了两天假。孙高军的老家在遂宁,孩子才10岁,他自然是没能回去,对于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和团圆孙高军和他的同事并没有抱怨,他说,“吃苦我们不怕,主要是要组织好施工,使在汉旺余震中干活的兄弟,早日搬入新基地。”

由于他们在东汽新基地建设中的优秀表现,原本没有承包给他们的工程地坪和设备基础项目,东汽也决定交给他们来做。

孙高军真挚地说,“感谢东汽给我们这样一个展示实力的平台,我们有信心干好。”

郑寅洲,当上午11点过电话接通的时候,我一听就知道他在开会。知道他们的忙碌,心里很歉然。 但我的采访还是要进行的,于是和他约好,等他开完会给我回电话,结果一等等到中午一点半,实在忍不住又把电话打过去,他气喘吁吁地接听电话道:“刚刚开完,正准备给你回电话。”我一听就知道他在路上,问道:“你吃午饭没?”

“正准备去吃呢。”他笑道。我很不好意思地道:“那你先去吃饭,吃完了麻烦再给我个电话好么?”

这次,我没等多久。电话很快回了过来,由此可见为了工作进度,他用餐的忙碌和快速。

郑寅洲是重庆建工东汽项目工程部的经理。他最大的感受是东汽精神在现场贯彻的很好,可以说是深入每个参建职工的内心。

他觉得东汽是个很值得学习的做得很好大的民族企业,他感觉东汽的领导很踏实很务实,也很平易近人甚至很多周末也在现场。他们平时没有做过这种政治影响大如此大的企业之工程 。在和东汽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学到很多东西。

重庆建工是去年10月11日进驻八角基地的。他们承包的主要是备料和工具机修厂房,参建这两个项目的加起来有200多人。对于如此要求严格的工程,他们认为是挑战,也是一种提高。

他每天早上 7点半到现场,安排任务、叮嘱事项、提示安全隐患、进行过程的检查……,下午六点半后召开项目部例会,下班时间是晚上7点。当然,通常说来,按时下班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出现没有完成当天任务的情况,晚上则必须加班抢回进度。

他今年 31 岁,孩子1岁多,思乡是免不了的,但是在工程未结束前,假期对他自然是奢侈,“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几乎成了建筑行规了。” 郑经理笑着说。

有时候感觉压力太大,绷得太紧了,郑寅洲就自己开车出去出去吼几声。

对于东汽的重建工程,他和他的同事都以东汽精神来要求自己的工作,他最大的愿望是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地早日交工,那时候他们才可以真正地睡上安稳、踏实的一觉。

……

今天,距离2008年8月1日东汽重建第一个工程开工仅仅8个多月,东汽重建工程已经完成了90%-95%左右。

按照计划节点,东汽重建所有生产厂房、公用系统工程、铁路专用线都必须在今年底建成投入运行,综合办公楼主体今年完工,并于2010年4月底投运。根据公司规划,2010年5月12日之前,整个东汽新基地全面建成投用。

如此高端、科技的基地,如此快速度、高质量的建设,的确令人叹服。

再次沐浴在崭新的日光下,回顾绝地倾城,展望现代基地,我流着泪,双手合十,心底涌起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原来新纪元的开篇都只有一个方式:前进!勇敢前进!义无反顾地前进!原来在我们背后支撑的永远有一处最震撼内心的力量,那就是国家和民族、社会汇成的温暖使我们的心底永远有一股民族动力的暖流。

我坚信,只要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只要那些无关的关爱在,朴实无华的东汽人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往前走,就会走出一片新生的灿烂绿地。

 

 

 


上一篇: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
下一篇:俄木唐,那一片醉人的花海
时间:2015/7/23 10:56:05      阅读:1394 次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德阳市委员会 | 网站管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101号    电话:0838-2502193
蜀ICP备09010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