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再度去红色根据地营山探望阿春之父母,漫步在明代大榕树下,为一个“农二代”的崛起感概万端............。
这里曾经是荒凉的山村,自从火车开来,村民才接受了淡淡的、浅浅的现代文明
那位小青年背了行囊,回头望了望“垂垂老也”的榕树,一头钻进呜--呜-鸣吼叫的,拥挤得喘不过气的车厢,东进南下去找寻属于他的自己-----
如今,找到了自我的,那英气逼人而又铁骨铮铮的小青年已经是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
那度过饥寒交迫童年的少年啊,大榕树还记不记得少年当年的形影
不堪回首的岁月促成了少年的奋发,种下了勤劳,种下了智慧,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既是钢筋铁骨,又是万般柔情
宛若古老的榕树,根须参透基石板,从贫瘠的山梁一直伸延到东海之滨
啊,十里洋场,原不属于大榕树下的少年,恰恰让人们惊愕:十里洋场里竟然容下了那位少年的理想、事业、新生命悠扬的琴声
大榕树啊,从朱洪武到今天,历经了几百个春秋的风霜雨雪,却年年吐翠,永葆青春
这是什么样儿的神奇古木?站在绿荫下,探访故人旧居的游子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