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稿件的具体篇目
《荒蓁野木集》
作者:郭辉图
第一 尺八孤箫
1.行走北京大道
这条路通往神圣山谷。
沿着成都到绵阳的高速公路向北40公里到广汉北左拐就上到了广青公路。
广青公路,因为起点为广汉,终点为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小地名青牛沱而得名。但是这条路在还没有成形之前,就注定了要和一些大事件相关联,就注定了要广为人知。
它现在的名字叫北京大道。
一切都缘起于公元2008年5月12日14:28分那场特大地震——四川汶川5·21特大地震。
如果你在秋高气爽或大风大雨后放晴的日子沿着成绵高速公路北上旅行,透过在左边的车窗,穿过好象是永远在画中的川西平原的层层林杪,你会看到在极远处有一抹青黛的远山。如果山边上云开了,你还会看到神光熠熠的白羽,那是较高处的雪山的反光。它要一直陪着你一直走,穿行在川西北的大地上,到绵阳,走过广元,走过剑阁,直到把你送到莽莽的大秦岭中——那就是龙门山。
龙门山,东北起于甘肃的文县、陕西的南部及四川的广元一带,腾挪逶迤向西南走去,一直到成都平原的中南部的大邑、邛崃一带才最后与邛崃山脉相接。山脉跨陕西、甘肃以南及西南地界,从四川的北部一直延伸到成都平原的中南部及以下地区,长约600公里,山体东西宽为30-70公里不等。它是距离成都平原最近最高的山脉,它的主峰狮子王峰4986公尺,常常突兀地从蜀地上方浓厚的云层中探出头来,俯瞰着中国大陆板块的第二台阶——四川盆地,大概是厌倦着成都平原上过于精致的艳美和繁华,也不愿万丈红尘浸过它的雪线,更多地时候,常年大概有360天,也难得窥见她的神奇而骄傲的美丽身姿。
大约在100年前,有个叫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的英国探险家、园艺和植物学家曾经因为龙门山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对他的吸引,分别于1903——1905、1906——1909、1910——1911年来到这里。在他后来出版的《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的游记的开头这么写到:
“当我们在1910年到达成都几天后,我决定去一趟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厅,因为我急于要收集一些上次去那里时发现的一些松树的种子和标本。我于1903年、1904年两次访问过这座有趣的城镇。第一次去时我走的是经过灌县,穿越岷江河谷这条通常的路线。次年我是取道北面大路,穿越成都平原,走过绵州,经过中坝和龙安府去的。在这些旅途中我一点点地收集了关于从石泉县翻山越岭最终与上面两条道路汇合的山路的信息。这条山路与通常的两条线路一样有趣。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在这条小路上走过的西方人只有罗马天主教的传教士。安县是这条路线上真正起点。
“明确了此行的目标,我们于8月8日走出成都的北门上了路。我们沿着汉州北面的路前行,然后在岔路口向什邡县和绵竹县方向走。三天半之后,我们来到距离成都300里的安县………”
我们要感谢威尔逊先生,他给我们画出了100年前人们环绕龙门山的大致路线。今天北京大道的起点,也就是威尔逊特别指出的汉州北面的岔路口。然后向西、向西北,向着什邡和绵竹的方向走去………
在威尔逊的游记中讲到了两条路线,一是此次他走的从什邡到安县,往石泉、开坪、小坝地、片口、白羊场、水晶堡、土地岭、水柏、小河营、施家堡、老堂房进到龙泉府到松潘厅的大道。威尔逊干净简洁的笔墨把沿途的山、溪的风光和干香柏、珙桐、蓝玉簪龙胆的摇曳之姿轻轻地勾划了出来,让人过目难忘。他还提到了他前一次走过的路线,是从绵竹的土门然后翻越九顶山,进入岷江河谷,但是语焉不详。这条路线上被威尔逊忽略了的路线,应该是从土门经过金花、岳家山、九联坪,沿平水河,进入大草地中的懒板凳和咚咚响,翻越轿壁山,沿九顶山山口进到茂汶那边。其实,还有一条更为近便的道路。可惜当初威尔逊先生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这就是从高景关进入红白场,经蓥华顶顶骨殿,然后到达太子城,进入亮卡、黑卡,梯缒而下就进入到茂县的地界。传说当年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一役,久攻不下,得土人指点。由岳中琪从其落籍的什邡九里埂一带发奇兵由此进入岷江河谷的康巴地区,比绕青海或都江堰节省了几天的路程。大小金川土司兵卒皆不知天兵从何降临,只得束手就擒。从而成就了乾隆皇帝的十全之望。龙心大悦,因而后来在什邡蓥西场镇上还敕立了一通表彰岳中琪取道黑卡,天降金川的神通事迹的打寇将军碑。这通碑是直到文革年间才被破坏了的。
其实,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山间的道路都有自身的生命故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我想,北京大道(广青公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哪儿开始呢?北京大道全长70余公里,一半在成都平原上穿行于平畴沃野、四季青绿的川西画卷中;一半则在龙门山翠色逼人的山谷中蜿蜒上升。
那么,我们从广袤的平原和陡峭的山峰交汇处说起吧。
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百多年里,有许多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气象学家、水文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都来过这里,在那儿驻足、观看,盘桓、流连,好象总是看不足、品不够,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在太平洋彼岸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地理与人口关系的学者,他叫胡焕庸。
听洛水场镇上的朱大爷讲,那是民国二十三年的事了….为什么能够记得那么清楚呢?因为民国二十三年什邡发生了一件大事。至今七十年过去了,人们还记得,水打李家碾啊。“那一年的石亭江突然出了蛟龙,是在农历甲戌年的七月……晚上,一夜的暴雨惊雷。洛水的大人小孩都一夜没睡,雷震动着西山,雨扯着漫天的帘子。突然,听到一阵山崩似的声音,朱李火堰溃坝了!惨哪,当时洛水镇就好象突然给掀翻了,飘走了,人死了好几千,我家是连个木桩桩都冲走了的。
“后来,也不知有多久了。什邡县政府才逐层呈报,据说半个月了吧。国民政府的部里终于知道了。部里还来了大员,赈灾专家。我当时小,只是听说,还有洋人,还有这专家那专家。
而在这些专家团队之中的,就有后来享誉世界的地理学家胡焕庸。他到了这成都平原的西北角,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前山的交汇处——高景关——之后,一直盘桓在他脑海中的一个问题终于有了灵光闪现的答案了。就在第二年,即1935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论文,划出了一条在中国地理学史和国情研究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与秦岭——淮河这条划分了南方和北方的自然分界线、北方的长城这条划分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人文分界线相并列的自然与人文分界线——“胡焕庸线”。
这条线从黑龙江的瑗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大致是一条倾斜45度的直线。这条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我国96%的人口。这一区城基本是平原、盆地、丘陵为主,还有石灰岩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这一区域年平均降水量高于400毫米。因此自古以来,这一区域就是中国的农耕区。此线西北方64%的土地仅仅居住着我国4%的人口。那里是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寒冷的高原、巍峨的雪山的世界。自古以来,就一直生活着游牧的少数民族兄弟。因此“胡焕庸线”把中国划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区域。
但是,胡焕庸线作为一条虚拟分界线,它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从地质地貌、人口疏密、文化迥异的形象而典型的例证,天赐机缘,他来到了这里,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证据,这就是神奇的高景关!
在四川省的地图上,胡焕庸线北起平武,向西南延伸至雅安到盐源,这条线两侧人口疏密之悬殊,以及它所承载与包含的全部地理、文化和历史意义,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而最一目了然的节点就是神奇的高景关!因为有了高景关的完美实证,“胡焕庸线”成为了深度解读中国国情的基础理论和工具方法。
从地貌上看,高景关的东南方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海拔为500——600米,高景关的西北方是陡然挺立的龙门山脉,它没有的任何过渡,直接上升、上升,直到上升到4900多公尺,仿佛才缓缓地慢下来。龙门山的最高峰位于什邡与茂县之间的狮子王峰海拔有4986公尺,它秀群山,终年积雪,以它晶莹剔透的神态灵姿,俯瞰着脚下的高景关和成都平原。
随着地形地貌的上升变化,气候也随之而急遽地垂直变化,当成都平原已是难挨的酷暑盛夏,进入高景关你只要朝关外的龙门山望去,除去青葱浮云,就可以看见那仿佛近在咫尺的大雪山的山峰——狮子王峰。清凉会随之而来。
细心的游人还会注意到,在关内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川西风光,竹林半掩的农舍、大片嫩绿的秧田、房前屋后翻飞的雨燕,金黄耀目的油菜花;而进了高景关会被突然屏闭和打断,代之而起的是湍急的河流、深切的山谷、触目四合的绿坂陡岩,以及上与天齐的晶峰蓥峦。
草木是最灵性,水边的花菖蒲、芦苇、打破碗和鸢尾花悄然隐去,艾藁、蓬藁菊、连翘,开始有些混杂,榕树、女贞、青杨、梧桐,在车绕进关口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现在的高景关,与八十年前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广木公路沿着洛水曲折蜿蜒。广木公路系原什汉路的延伸。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元月,是年十二月竣工。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进行炸山扩建改造,逐步延伸至木瓜坪,更名为“广木公路”。1954年延伸到永兴(今洛水镇)。1958年经过三河(今蓥华镇)延伸到了木瓜坪,作为金河磷矿的专用道。是在1959年的春天,终于凿通了又一咽喉燕子岩。直至1960年,广木公路才算是全线通车。
而与公路并行的广岳铁路,则是始建于1959年10月。当时的温江地区成立广汉、三河铁路修建指挥部。组织了沿途老百姓投工投劳,到1960年底,广汉至雪门寺铺轨(窄轨)试车成功。1964年,开始改建为准轨铁路。1966年,改建完成,是年10月竣工并正式通车。1974年,修建木瓜坪至于岳家山段。1976年正式通车。
过去出入高景关,主要靠人力、水运和畜力。板车、鸡公车以及滑竿、轿子、背子、肩挑、抬杠、骡马是常用的。如果从红白场镇放木伐至洛水,然后将木伐上的山货在洛水换成所需物品,人驮肩挑,返回到红白家中至少需要前后三天。因此,山里的人是不轻易进关来的。一切的生活情态,明清至民初,数百年中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我们现在要看李冰“导洛通山”后的基本原貌,还能在什邡博物馆中收藏的民国初年分水纪念石砚得到一个大体的印象。
进到这条神圣山谷,青山扑面而来。
对这条神圣山谷的植物物种进行了认真考察和记录的人中,最早的是法国的葛布兰神父和后来到康巴地区康定懋功一带传道的顾福安牧师夫妇。
在葛布兰神父的回忆录中,他除了详细记录了他在什邡建圣修堂、育婴学堂的艰难过程外,他还把他进入关内外的所见所闻作过很多有情趣的记载:“在关外就是羌氐嘉绒和倮倮人的地界了。杜鹃和山茶花是特别的,我在欧洲从未见过这样繁茂和美丽的。各种各样的野花。从高景关脚底下一直漫过了云盖寺。如果你在在半山腰回过头来,在河右岸的大王庙则完全被花和树掩蔽了起来,只见香客从花枝和丛林中进进出出,仿佛一群一群的蜜蜂一样,才提示着花盖之下还有着个偌个的寺庙.....”
“从盐井滩向领报修院去的路上到处是美丽的杜鹃。更高的山上我没去过,听当地土人讲,杜鹃花是海拔越高就越是多和粗壮,到了大蓬山和蓥华山顶已经长成高大的乔木了,成片成片的......”
葛布兰神父的记载没有错,“关”在四川地区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地理和人文的概念。为什么会这样的?这是自然环境所使然。四川的西部是青藏高原的东缘,横断山区的北部。深切的河谷,湍急的河流,陡然上升的山体,气温和降雨都决定了只有在河谷中才可能有少量的耕地。她不可能像关之内的地区养活众多人口。历史上关之外一直是吐蕃、白马、氐羌和彝族(倮倮)人居住的地方。自从秦汉以来,当巴蜀地区被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之后,对中央政权而言,四川一直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它既是富庶的腹里和核心,又是重要的前线和边缘。早在先秦时期,四川就已发育出了自己的政权和文化----蜀与巴。但是,在地缘政治位置上,它处在两大政治文化势力----楚和秦的夹击之中,而且距离秦的本土核心——关中距离更近,强大的秦国为了攻击楚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吞并巴蜀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由于四川本身优越的农作条件,在土著和移民不断地开发下,特别是作为蜀守的李冰“导洛通山”之后,经济发达了,交通畅通了,城市繁荣了,四川成了秦国主要的经济区。
四川之所以成为前线是因为它所邻的区域是历代中央王朝难以认识和控制的土地: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长期以来,四川都是中央王朝征伐或羁縻西南夷、吐蕃和南诏的前沿基地。四川地理位置的重要还在于它地处上游,顺流而下,则江汉、江南皆危,是故欲取江南者必先取巴蜀。
多样化的地理单元容易形成多样化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也容易造成多元化的地方政治格局。这就使得历史上的四川总是在与动乱中摇摆不定。成都武侯祠里有一幅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其中玄机奥义无穷,发人深思。
治蜀,要在“通”。
通关山,通大河,通民俗,通人心。
在四川有许多关,有的仅因为地势险要而具有了军事上的意义。例如,著名的剑阁的剑门关、广元葭萌关、德阳的白马关。但有的关,则不仅只有地势之险或军事上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一个没有首尾的动人故事,一首悠长而扣人心弦的叙事诗的逗号。它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总让那些在无尽时间长河中的宿命的行者为之劳顿和感叹。例如,标志着进入羌区的沙坪关、桃坪关、镇江关和蚕陵关,标志着进入乌斯藏区的打箭炉,标志着羌汉之分的睢水关和高景关。
在清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时代之前,高景关上几乎一直保持着五方杂处羌汉混居的状态。民族是变动的,疆域也是变动的。在陕西山西叫“走西口”,走到内外蒙古。“口”主要指古北口,在四川就叫“出关”。康定以西有个“茶关”,那是茶马古道和茶马贸易的一个关,出了关民族就不一样了,风俗习惯就不一样了,但它是不出国。在清代出关是出到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四川主要的“关”的概念是出茶关,打箭炉之外的茫茫藏区,但也包含了沙坪关、高景关、睢水关这些具有分界意义的关在内。
这些关,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奇异地缝合了起来,没有任何过渡,只有强烈的色彩对比。
关内,所有的文化和生存形态我们熟悉得如同面对着“重庆火锅”和“绵竹大曲”。关外,陌生和新奇让人仿佛有被突然扔进了遥远的异国他乡的感觉。不,这些文化差异甚至远大于去到巴黎、东京和纽约所感受到的。虽然,它不是异国,甚至还不是他乡。
高景关以上大致从秦汉到民国西康置省时期,它都是内地与康巴地区的分界和茶盐贸易往来的地方。往关上去,地名、寨名、沟名渐渐都展露出一些“蚺駹之墟,羌氐之窟”的痕迹,例如,爰剑沟、駹子坟、羌王坟、蛮子岗等。越往里走,如果你有机会进到山民的家中,你会听他们打花熊(大熊猫)的故事,秋天在大草地采川贝的故事,会讲蛮子沟的人冬天的火塘与“跟斗酒”,会讲古早(解放前)时通往茂县的黑卡险径后来怎样成为烟土贩子的秘径间道,会讲山神和老毕摩以及白石头的法力.......还有,你会喝到酽酽的红白茶,吃到年成已久、熏得黑黑的山腊肉和雪芽菜汤。
沿着北京大道进山的旅人,应该在高景关停车驻足。屈原《离骚》中的开篇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惟庚寅吾以降”,骄傲而隐隐地提及的祖望就是这里。晋代的常璩《华阳国志》中讲“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颛顼……”后来颛顼分为八脉,历经千年顺江而下,衍布于蜀巴和湘楚。他们崇拜神鸟,景仰太阳,至今还留有红白太神庙和高景关旁的阳村。后来他们把自己的神灵和崇拜带到了平原上的三星堆,带到了成都的金沙,然后散布融入了茫茫荆楚华夏的血脉,让今人惊异和叹惋。
到了高景关,必须去拜谒的是伟大而智慧的川主李冰。
在这里,有他“导洛通山”的工程,雄伟的陵墓和千百年香火不绝的祠庙——大王庙,以及他留下的最后羽化飞升的礼斗峰遗迹。
提到李冰,中国自然会想到了不起的都江堰。他让咆哮暴烈的岷江平息和安宁下来的鱼嘴、宝瓶口、内江外江的伟大工程。两千多年以来,这些工程一直在造福于川西平原的所有百姓和生灵。至今,都江堰的引流灌溉面积已经超过一千万亩,滋养着两千多年来蜀人的幸福家园、平静的生活、闲适而充满创造的四川文化。
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李冰除了建造了这个伟大奇迹之外的功绩,也不知道李冰除了是一个伟大的治水先贤之外的许多历史贡献和生世。而到了高景关,你会明白。
在三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是罗棋布着数以千百的城邑、方国和酋邦。经过漫长而频仍的征战杀伐,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徐方、羌方、鬼方、犬方、戎方、朔方、尸方都已渐渐地成为了王霸土雄的囊中之物或者附庸。天下大势,所谓楚最大、秦最强、齐最富。按郭沫若先生的说法,是他们之中谁都有可能最后一天下、同九州成就万世之统。然而,历史不允许“如果”,最后是强盛的西秦扫荡六合、兼并天下,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揭开了华夏民族历史的新篇。在这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历史进程中,六代秦王的伟大理想和政治谋略,借了一个神人的智慧和双手最后让它永恒地实现在了中国历史的天幕之上,他就是李冰!当公元前361年,秦昭王让司马错张仪率领秦军路出褒斜,挥师南下,翦灭巴蜀时,这幕大剧就已经注定了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秦灭巴蜀后,分别由张仪、公孙恽和李冰为蜀守,大战略的思路清晰而严密。统一天下必先远交近攻,不灭大楚,群雄难抑。而灭楚必先得巴蜀,因为巴蜀地处大江上游,有巴蜀为后方和跳板,舳舻千里,顺江而下,荆楚即为囊中之物。楚灭则齐无援,天下群雄,自然俯首系颈,称臣秦庭之上。
而蜀地之忧,在岷与沱。川西平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其山林泽渔,园圃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华阳国志·卷之》)”。其地为龙门前山诸河以及岷江、沱江的冲积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渐次低缓。二江均源于岷汶之地,一旦泛滥则成都平原皆成泽国。因此,要将蜀巴作为伐楚之前沿和支持后方,必先建设这片丰腴但水患频仍的粮仓。要治理蜀地,必先治水。而水又分二。一为大江(岷江),这是一条最大的患河,岷江若治,今成都平原中南部的广大土地将化作粮桑沃野。一为沱江正源的古洛水,这是一条为患成都平原中北部地区,包括今天的新都,金堂、广汉、什邡、绵竹一带的河流,它头顶着龙门山的皇冠 ——终年积雪的女几峻峰,积雨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一旦不羁下泻,成都平原中北部自然为泽为洋。又由于成都平原东北高西南低,即使岷江已治,中南部也会连带渍涝,而合都江堰功之利前功尽弃。因此,作为一个宏大系统的两个部分,必须系统安排,统一兼顾。当都江堰成,蜀守李冰无暇恋功,随即率众领庶,溯今马沿河而上,亲勘水脉,移师什邡,择古洛口高景关,开始了他一生中更为艰难和伟大的工程——司马迁为之而录记:“冰又导洛通山”。功成,洛水、绵水会合江阳,灌溉稻田、膏润稼穑。是以蜀人称陴、繁为膏腴,绵、洛为浸沃。又识察齍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华阳国志》)天府陆海由此而成。此后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皆源于此。
然而,伟大的李冰,并没有看到他的伟绩永存于天地之间,当工程即将完成之时,他终因积劳成疾,仙化在了能俯瞰这一嘉惠蜀人永泽后代工程的章山之上。在他亲自择选的大蓬山上,他参礼北斗,归骨于斯。这就是遗存至今的后城治和公慕治间的礼斗峰。后来的蜀人为了永远地纪念他,以一座山作了他的陵墓——这就是“秦李冰葬所”,而在离他的最后工程——高景关前的朱李火堰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永远纪念他的祠庙----大王庙。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祠庙,因了李冰,千百年来香火不绝以至于今。
如果你沿着北京大道往山里去,过了古镇洛水,快到山口时,你得往左看去,在绿茸茸的水杉屏蔽之下,灰白色花岗牌坊正在静静地提示,从这里往西有一条小径。当你踏上它的时候,一颗伟大的灵魂正在将你接纳,他的艰苦劳累的一生,向煌煌的二十四史以及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发出善意的嘲讽。为官、为人、为事、为德的全部意义,在此得到最全面、最丰富的诠释。汉武唐宗,赫赫一世,避不开脏唐臭汉之讥,秦王赢政,囊括宇内,立郡县、筑长成,何人能及,却免不了民女孟姜的感天一哭。而千古之下,唯有颂声德名的唯公一人!
如果你并不着急赶路,在品读过大王庙牌坊由本土邑人撰写的楹联“远绍禹功,开耕耘清源丕承稷业;父作子述,拓西川旧壤士感民怀。”“泽被烝黎,通山成就陆海天府;熏书史册,导洛安澜万世丰功。”“自从二堰功成,秦王始占雄据天下情势;于兹群山身退,蜀守终婴雌伏千秋颂声”。“深淘滩、低作堰,明训昭垂为准为范;湾截角、正抽心,仪型足式无颇无偏”后,相信你对李冰已经有了一番不同的理解。
缘径而行,可以从山门进去走走。大王庙汉时就已经有了雏形,至唐武德二年,又重建了三清殿、钟鼓二楼。从明清而下,历来入蜀或蜀地的高道,无不从青城山下来之后就来到这里,留下其闲云野鹤的背影。大王庙,以庙而名,其实是一道观,但它更象一座道教文化博物馆。还是在“5·12”地震之前,我曾经在钟至兴道长的引领下看到了历代高道范长生、杨通幽、杜光庭、施駺、傅元天、任法融等真人在此留下的或修丹或静定的密室遗物及卷轴真迹。特别是一幅刻于玉版之上藏于三重金匣中的毕觜参三宿星图,传为李冰导洛通山时夜观天象用章山玉石刻画而成。此图本来藏于礼斗峰东侧土室,后来玄宗字时的蜀中高道杨通幽为其兴筑秘室于大王庙中,秘传至今,以为永宝。
杨通幽,这位曾给唐玄宗无限宽慰的高道真人,也曾在大王庙及后城治一带留下了许多遗迹。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故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宗携着贵妃杨玉环,匆匆逃离仙乐风飘的玉楼骊宫,来到“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的马嵬坡,奈何六军不发,花钿委地。贵妃死后,玄宗终日思念,茶饭不思,后来听说什邡高道杨什伍,“能以精诚致魂魄”。于是召之入宫,筑高台施法术,于是杨真人“拂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落落皆不见”。最后于海上蓬莱仙山发现“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玉窜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果然是贵妃玉环,杨什伍恳请玉妃以旧时明皇所赐金钿金钗带回,以慰明皇泣血相思。太真并言,三十年后可得相见。这一段让人唏嘘的爱情故事,借了杨什伍的法力,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期盼的结果。于是圣心大悦,赐杨什伍为通幽真人。这一节《长恨歌》外的故事,在《四川通志·仙释》篇中有着明明白白的记录。传说,大王庙后的秀峦之上,至今还留有通幽真人当初入定的静庐。去静庐的小径西旁,自然也就衍生出了许多与这凄美爱情故事以及真人相关的种种传说。
走过了高景关,前行不到一公里处,有一地名叫盐井滩,在北京大道建好之后,北京方还在此处专门恢复修建了一个盐井滩景点。
中国人的采盐可以追溯到夙沙的时代。上古之时,人们不会采盐,深受癗瘿之疾苦。传说在东海的金色沙滩上,是盐神夙沙,教民以滩涂筑盐池,以芦苇覆其上,待大潮退去,收晒芦苇,熬制成盐,腌鱼食用,可防止鱼产腐败,免于饥寒,至今自制海盐的人户还在沿用其法,所以东海盐区渔民尊夙沙为神灵。
在中国的内陆西部,上古之时,百姓食盐,也只能以芒硝苦咸替代。在今天出土的三星堆青铜器物上,纵目人的形象,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学者以为岷汶山中素乏盐源。因此,纵目人之巨眼,即为缺碘少盐民族体质的生理病态。其实,这种大胆的猜测虽不失为一种对神秘往史的解读路径。然而,事实上,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已经清楚地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在同书中,他还写到“什邡县,山出好茶。美田,有盐井”。在后来历代的史书中,凡谈到盐茶都会有对什邡井盐的叙述。《清史稿》中还记录到,自清道光以来盐禁松驰,蜀中什邡等地,百姓皆“近厂购盐以食”。在今天的高景关内外古河道上,象蓥西、民主一带迄止于60-70年代还有少量盐井遗存。当地百姓,以唧筒抽取盐卤,熬制盐硝,以作药用。盐井滩则是在李冰“导洛通山”山间古海子的水流下泻之后,积潴于内陆湖盆的卤泉。李冰教民凿井取溉,熬成白花花的精盐。这里的盐茶,曾是西羌故道路上重要的贸易商品,因了它的存在,连通黄河上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龙门山西侧的营盘山遗址,与蜀地三星堆文化、桂圆桥文化之间的古道一直畅通着,一直成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绾合维系的孔道。盐井滩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终于等到了北京的援建者,让它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和生活中。在宽阔、柔情的北京大道上,盐井滩只是一个小小的很容易忽略的节点,但北京人以自己的博大和深情又让穿越三千年的历史之幕重新提醒着后来的人们,北京大道穿行在神圣山谷之中,它要带着长江文明去与黄河文明汇合,它要带着现代的激情去朝谒伟大的昆仑文化播化的核心地区。
今天,它在北京大道旁,有一个高高的盐井架,有一口小小的广口盐溉的井台,还有一段让人遗忘千年的文字......
怎么样,累了吗?远方的客人。
让我带着你继续慢慢地行进吧,别理会那些飞驰而过的车辆。
前方是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小镇——蓥华镇。其意取自其背后山峦叠嶂高矗入云如莲花怒放的雪峰,它在阳光的照射下蓥蓥熠熠,灼人眼目。但这并不是它的古称,它因为有一座跨连山溪的连蓥桥,曾被人称为高桥场。又因为它偎依在翠绿茂密的山坳之中,有竹溪河、湔氐河与古洛水环抱,还被人们称作三河场,但三河场也并非它的原初的名称。它最初被人叫做三江堡,它是明清政府羁縻康区的产物。沿着数百公里长的龙门山脉,从松潘厅北部的漳腊堡起,在每隔50里的地方,就会设置一个兼有防卫、羁縻、防汛、铺递功能的军事隘堡。沿着山脊或隘口,有永平、长宁、金瓶、宁番、文政等七十二堡。在每个堡与堡之间,每5里又设有一墩,它们串成链条,共同构筑起了蜀西山的一道长城。而三江堡就是这道长城防线最接近成都平原的一个古堡,它成为了羌汉藏交汇的一个驿站和重要起点。往常的这里,既有屯垦的军士,也有想抄近道出入嘉绒康巴藏区到内地的各式盐茶皮货的商人。在镇上有名的和尚街上既可以见到来往的和尚师父,也可以见到手执转经筒的红衣喇嘛和白马藏人及“沟里的駹子”。
在它还被称作“三江堡”的时代,蓥华山就被看作是一座有神灵居歇灵应的佛家名山。如果从场口的白云寺、海汇堂算起,经过万年寿、普贤殿,到顶骨殿、铁瓦寺全山不下60余座寺庙。土人常以48堂口称之。每年大约从观音菩萨生日,四月初八佛诞日,一直到月明中秋,一座偌大的蓥华山的山间步道,都被朝山的香客挤满,十州八县的僧侣信士络绎不绝。
究其原由,是因为明末玄武门之变,建文皇帝不知所终。民间盛传,他流寓蜀黔山中以避朱棣追杀,最后落发披缁,于此开茅建寺,是为蓥华老祖明本禅师。其实明本禅师与建文皇帝是否一人,殊难断论,但人民同情弱者,反对暴政,常把理想寄托于神佛,大概也因为他恤民体仁、清廉有为,因而将他与此山此水此草此木关联到了一体。其中在他圆寂之后、荼毗之时,顶骨飞升化为金殿,心化红莲,往升极乐的故事,寄寓了老百姓无限祈愿和理想,也曲折地传递出了当时汉人反清复明的民意民心。
再加上,后来在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开宗的真融性统禅师都出自蜀山,游历蓥华,特别是真融得蓥华老祖可禅师点悟。一钵东去,开启普陀观音道场,影响极为深远。更有明未莲池株宏,在今场镇边上的白云山上卓锡开宗,建立了以“海汇天风”为宗旨的海汇堂。在寺旁的山坳中,有一湾竹溪清水,他在这里修筑了“竹溪山房”,写下了极有影响的30卷《竹窗随笔》。由于他的努力,净土宗于明未重新中兴起来。以致有清以来,民间善男信女多以为佛教即此。从此净土信仰遍布,“阿弥陀佛”之声流于乡野。“净土八祖”之寺,自然成为朝圣之地。由于蜀地本土的民间信仰及特殊地理位置,于是一座蓥华山就成了附近十州八县百姓每年朝山的圣地,一个三河场也随之兴盛繁荣了起来。
路过蓥华镇,不可不到夫子院去走一走,不过你今天到此处已经很难看出它的原初的面貌了。从这里开始我们开始踏上“5·12”大地震中的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这一次地震给蓥华镇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95%以上房屋倒塌。地震之初,这里几乎成为孤岛,空降兵是从这里开始他们艰苦卓绝的救援任务。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5月18日来到这里,亲自部署指挥了史无前例的“汶川大救援”。这里的山水震情以及损毁道路和倒塌的古街民房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住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话语,撼山震岳,至今还回荡在这章山洛水的山壑之间。为这一段雄壮的抗震救灾的历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夫子院里,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殿中正位上安坐的是两位草根百姓。姓氏无有,一为篾叟,一为酱翁,而殿下作揖让施礼学生状的却大名鼎鼎,一为程颐、一为程颢。二人均为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对宋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影响极深。
夫子院,又称雪门寺,初建于少年二程蜀中省亲游学之后。史籍记载,二程的父亲程珦曾为汉州知州。当时汉州主要包括今天的广汉、什邡一带。二程前来省亲,游学期间,在什邡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和传说故事。如在今天北京大道马祖段白沙村里的濯缨泉、促轸亭,泉水清澈,令人起濯缨之想。亭翼奋翮,跃然欲飞,可惜至今还任其荒落,无人葺理,已无原初风貌旧景。在今雪门寺村,因了夫子院,坊里一直流传二程当初访易学易路过这里的故事。故事讲,二程访易到此,遇一篾叟、一酱翁,正在村头闲聊,篾叟所编竹篾物件,上皆列织乾坤震巽等爻卦图案。阴阳消息,盛衰兴败从中透出。而酱翁所荷酱坛瓦缶上面也烧制篆刻若干连山、归藏之卦,易理易名若有玄机。程颐程颢讶异不已。然而毕竟年轻气盛,颇以饱读博学自许,于是指着篾叟、酱翁物件上的卦图,想要诘难二老。殊不知,二老相视一笑,详解卦图,铺述卦象,以“既济”“未济”阴阳失位,满盈倾覆,讲出一番人生大道理来。程颐程颢羞愧难当,当时向二老行拜师大礼,留住于此。于是在此访易多年,建成书院。后来,他们返回河南,有学生参访求学,他们每以“易在蜀地”之论断教诲学人,劝其入蜀求学,成为易学史上有名的“易在蜀”的公案。
此后本地土人为他们的书院增塑二老塑像,以纪念这一段易学史上的佳话。由于二程本为历史上箭垛似的人物,乡民又把游酢、杨时雪地等侯老师午睡求教的故事,附会于此。于是他们的书院后来又被称作雪门寺,村名也由此留存至今。
翻过海汇堂的山梁,前行几公里,就来到了烂柴湾,过去这里是进入红白最险最难走的一段路。“5·12”大地震使这里山崩地陷,崩塌的大量山石顺坡而下,阻断了这进入深山的唯一通道,使整个红白山区成为了一个孤岛。大批的救援队伍只能冒着飞石,徒步冒险而进,经过两年的重建,北京援建者在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座跨越险径深沟的高架大桥——京安大桥。昔日人们视为畏途的烂柴湾,已经被京安大桥远置于山边,作为一幅远去的风景,让人们去回想和追溯。
烂柴湾是烂柯传说的一个变体。传说,在晋代的时候,有一个王姓的樵夫,穷困地住在红白山中。有一天,他来到这里砍柴,看见背山临水的半山林中,有两位髯翁正在林中弈棋消遣。他于是放下镰斧和柴草停下来着他们下棋。过了一小会儿时间,一位老人顺手将一枚小枣梨递给他吃。樵夫吃后忘掉了饥饿和渴烦,沉醉在他们的棋战之中。不知不觉,天已将暮。一位老人抬头问他:“天已黄昏,你为什么还不回家?”樵夫猛然醒悟,起身欲走,却发现斧头、斧子的木柄及柴草已经生锈腐烂。等他匆匆回到红白家中,物是人非,一切都已改变,也不知过了几世几代。这个故事在红白山中一直流传着,在红白山中易学和围棋的传统也一直传递着。清代王崇朴、王稚香兄妹甚至还在红白场中设烂柯堂,以读易弈棋消磨了高尚愉快的一生。他们的易学讲稿、棋谱据说至今还流传于民间。
烂柴湾的景致极佳,下临深深的金河,山风河水交混一起,让人心定气闲。四合的青山,仿佛要将绿色濡湿你的衣服和呼吸。每至夏秋,红叶黄杏杂于青山碧林之中。西北望去,雪峰与蓝天,泛着清凉和澄澈,阳光更是纯一而耀眼。此时,你到山边走走,林边看看,靠着仙人弈棋的石桌石椅,必定会作野鹤云隐之想。
北京大道,还在向前延伸着.......
向着远远的雪山和森林,红白,这座深山里的奇迹很快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北京大道,穿过一道神奇的线,越过一座雄伟的关,它正在接近这座神秘的东方圣山——女几山。女几,这位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大禹母亲,以她多汁的乳房养育了伟大的禹王,司马迁的笔曾经填充地记下了“禹兴西羌”的史实。他还来不及录写的“禹迹仙乡”因了北京大道的到来,正在撩开它神秘而美丽的纱缦。
这是一个神圣山谷,在活化石珙桐鸽子花的翻飞中,红白太阳神庙的颂经声远远飘来,飘荡在龙门山深处的九联坪之上。禹母祠庙基上的神秘图语,提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血脉的文理怎样伸展和发育。
如果北京大道再往里走,我们就会迎来“众帝往来”的神木——建木的身影,那是《山海经》里斑驳的记忆。至今,红白的乡民还在祭祀它。翻山过去就是岷江上游,黄河第一湾自由展现的青海大地湾、马家窑了。那伟大的黄河文明,就在这里亲吻了他的兄弟——长江文明。
北京大道,在长江文明,黄河文明,绾合的地带——龙门山的中北段,穿行着、蜿蜒着,仿佛一个伟大的象征......
2.回望龙门山
今天,陪同中国佛协的高僧大德学成等一行再次到高境关内察看地震灾情。
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的红白和蓥华镇的公路两旁增添了许多蓝色、军绿色的救灾帐篷,军人、志愿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各类大型机械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搭建灾民安置过渡板房的工作。
“5.12”之后,我一直不能释怀大地震前的一些安排和计划,我始终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的真实性。
5月10日,就是地震前的两天,应红白镇黄副镇长和峡马口村主任的邀请,我去了峡马口村,仔细察看了村里的所有山林、沟壑和水源,他们希望我给他们规划配合龙门山开发配套的旅游及三产项目出出主意。他们知道我一直在研究龙门山的历史文化,他们希望把我对于龙门山太阳崇拜系统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够落地在那个山清水秀而又淳朴的村子里。
中午,和村上同志吃饭的时候,我还在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打算与他们交流------“太阳部落”-----这是我的策划概念-----选址及通天神树的安放位置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路。
而今,这些都化成了泡影。我知道,峡马口村已经被崩塌的山石掩埋。
那天同桌吃饭,一起畅谈着峡马口村未来发展的主任和其他几位朋友都已经永远地和我分开了。
本来,按照市里的工作安排,旅游局的刘述琴局长已经和我约好,12日准备上山去,踏勘我们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的“龙门山太阳崇拜系统学术研讨会”的参观路线。因为我要参加12日“国际护士节”的一个演讲会而向后推了。
而这一推,我们一行算是躲过了一个生死之劫,但我们深度开发龙门山的宏伟计划也就永久地搁置了。
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伤痛,没有人知道我和龙门山的血脉之缘。
是在去年的 12月,由蒋明忠副市长和我发起了“龙门山与古蜀文明”学术研讨会。会上我们邀请了全国及省内众多的先秦历史学家、考古专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文博专家、古蜀文明研究专家、地质学家、中国铸造技术史专家,共同研究龙门山脉,希望我们的学术研究为龙门山的大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在会上,我代表龙门山古蜀文化研究会筹备组作了一个主题报告,报告中对龙门山的历史、文化、古道、遗迹、矿产、民俗、太阳神崇拜的介绍,引起了张永山、刘洪波、曹定云、罗琨、林向、李绍明、段渝、谭继和、田长浒、谢兴鹏等先生的热烈反响。我还清楚地记得,闭幕式上诸位先生对我们建立“龙门山古蜀文化”研究会及其近期工作的热切支持和盼望。著名考古学家林向先生对我说:“老郭,要快,不要等!”
龙门山是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600公里、宽约30---50公里的带状山脉。北起川甘陕交界的摩天岭,南至都江堰境内的茶坪山,海拔由盆地边缘1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气象万千。其东南麓成都平原有古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其西北麓为岷江上游河谷,有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山间古道河流隘口纵横将二者沟通,其中广布众多古蜀文化遗迹,它从《山海经》之前的时代起,就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的交接、缠绕、汇聚的所在。自古以来为古蜀文明发祥和民族迁徙文化走廊。
用曹定云先生的话,“它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联结点,而你们前期的考察已经找到了两大文明联结的通道。”
用张永山先生的话,“龙门山中的什邡山区是保卫古蜀三星堆王都的前哨。”
用段渝先生的话,“龙门山是南北丝绸之路和氐羌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大走廊”。
而如今,“5.12”改变了这一切,残存的羌氐古道震断了、禹里禹穴塌陷了、开明太子城倒下了、太阳神庙崩塌了、通天神柱折断了,几千年先民活动、繁衍、生息的众多遗迹在这场大震中毁灭了、消失了。那是我们民族的记忆、那是我们共同历史的记忆,那是我们文化之源的记忆,都被这场旷世之劫轻轻抹去了。只留下我刚刚起步的研究残片去向后人复述一个久远的模糊故事和一段惨烈的痛史。西哲说过“欲灭其族,必灭其史”,难道苍天也要让我们所有古蜀后人不知自己所自来吗?岂不痛哉!
龙门山,我们祖先的神山哪!几千年的生死劫中生死恋着的神山哪!
当我亲历了“5.12”大地震,当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生灵的瞬间殒逝以及劫后悲伤的痛哭和眼泪,当我回望龙门山,我知道,仅从叠溪地震到松潘地震,再到汶川地震,暴烈的龙门山就吞噬了我几十万的同胞父老。但在我彻骨的悲哀之中我的心里还有一种更深的伤痛:我们的后人还能知道龙门山曾经怎样孕育了我们的民族和历史文化吗?我们的后人还能知道古蜀的先人是怎样历经千年的艰辛从山中走出来的吗?我们不能忘啊!
在22日,当诗人黎正明先生记录这次大事件的诗报告《章洛悲歌》嘱我作跋时,我想起了在这次地震中遇难的学者谢兴鹏先生,他在北川一直与我做着相同的事,研究大禹和龙门山的文化历史,而最后是龙门山永久地收留了他,我终于不能自已,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以纾我淤积的哀情:
龙 门 山 祭
----------写在黑色的“5-12”大地震中
中国------
将重新忆起
----------龙门山
一座横亘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雄伟山脉
不是因为它的美丽和柔情
不是因为它的神奇与魅力
不是因为它山涧如镜的海子
不是因为它在五月怒放的珙桐花
和流淌在山谷中的清流小溪
而是
因为它的暴烈、狂放和任性
“5-12”------一个黑色而悲惨的日子
我曾经多次感叹
现代的人们忘记了它
在马家窑文化南向的山原
在营盘山文明东进的古道
在三星堆遗址西接的腹地
这就是龙门山啊
那是黄河与长江缠绕交接的所在
远古中华先祖就是从这里走向东南西北
这里是大禹出生的圣地
禹母祠前的残垣和础石
曾经引动多少
学者和诗人的猜想
也曾让我为之幽幽地动容和流连难舍
山颠矗立了千年的太阳神庙坍塌了
我亲爱的国人哪
那里坍塌了
我们最神圣的一段悠远历史
现在
北京忆起了它
上海忆起了它
海南忆起了它
新疆忆起了它
内蒙忆起了它
陕甘和巴蜀忆起了它
但是-------
它已经满目疮痍面目全非.......
这里走出过我们的伟大圣禹
疏导九河让九州子民绵绵瓞瓞
这里走出过李冰
他以生命诠释过
为官为守为人的真正价值
翻遍了二十四史
也绝无仅有,只有颂扬绝无骂声
至今他安息在龙门山东支的山上
而都江堰和高景关的渠水
还在日夜灌溉着
川西平原的广大沃野
这里曾是中国的根柢
这里是昆仑之墟
这里是天柱之侧
这里是中国美丽的花冠
建木-------曾经挺立高高的九鼎山上
氐羌的笛声
曾经飘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耳边
让每一个人生出眷恋故乡的柔情
而今
只有
无数孩子散落的书包
无数痛失亲人的百姓掩面的啜泣
还有灵鸟惊飞的凄厉影子
还有处处残垣断壁
还有瓦砾和山石掩埋的幸福
和我的父老同胞的遗体
但我知道
上世纪叠溪城沉下的海子里
照样有彩虹和灵性的鱼儿喁喁而语
大禹的子孙们
永远不会,是的,永远不会
把龙门山-----我们的家园舍去
狂烈的大震来了又走了
留下的许多悲伤和英雄的故事
却传向了远方
我的一个朋友
当妻子和孙女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中
但他毅然转过身去营救悲切呼救的学生
只因为他是教师和校长
老孟-------
龙门山上的汉子啊
他站立的前方
就是那座永不坍塌的太阳神庙
也是在同一所学校
我的一个曾经的学生
把她的学生紧紧搂在了温情的怀中
企图用柔弱的脊背去抵御
一座大山的全部能量的爆发
山
崩裂了倒下了
而她永久地站在了英雄谱系的山颠之上
苦难是宽广的
苦难之后的希望更加宽广
大禹是伟大的
圣禹啊
你的子孙没有玷没你的伟大
龙门山哪
当你再次暴烈地隆起的时候
你的山林之间
还会有我们嘹亮的歌声穿越
直刺云霄
昆仑不倒
我们还会把
通天的建木重新在你神圣的颠顶安放!
回望龙门山,我敬仰、痛恨和热爱交织的神山哪,你听到了吗?
我还有太多的事要做,但重要的是我不能让后人忘掉------------圣禹和李冰、蚕丛和柏灌、开明和杜宇、我们和未来的龙门山!
2008.5.30 龙门山中
3.丰饶的苦难,劫后的微笑
我是在电视和网上都看到了那张照片,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儿“5.12”大地震之后被手机拍摄下来微笑的图片。在许多人的寻找中,终于找到了她。她叫唐沁,红白中心小学的学生。
在拍照的时候,她刚被救援人员送到了什邡市人民医院临时急救点,双腿已经被垮塌的教学楼严重砸伤,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裤,经过简单包扎后,后来被送到了广汉市第三人民医院。
她始终没有哭,在镜头中,她的微笑,让人震撼,让人心碎,也让人坚强和深思。
我相信,这幅照片必将深深地感动一百年之后的人们。因为,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的灾难自人类脱离自然界而独立以来从来就没有中绝过。我们并不能奢望一百年后的人类就已经有了远离一切自然和人为灾祸的智慧和能力。
在人类的历史上瘟疫、地震、海啸、战争以及不健全的社会制度都曾制造过无数的灾难和苦难。对于伴随人类历史的苦难的思考和应对产生了无数的智者和英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和技术的进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神圣宗教和人类精神领地的扩展都是伴随着人类的灾难与苦难而产生和扩展的。从释迦牟尼到耶酥基督,任何伟大的宗教导师都无不对人类生存和生存境遇中的苦难有过深刻地体悟、悲悯和思索,并以他们超凡的智慧为尘世无助的人们指出一条向上和解脱的道路。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诚如帕斯卡尔说的“风中的细小的 芦苇”,显得极其渺小和无助,随时都可能被狂风折断。也象汤因比所说的,“人类只是生存在巨大星球的表层上的一抹尘埃”,被巨灵之手不经意地抹去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
灾难总是发生在外部,而苦难则更多地源自我们的内心。我们许多鲜活的生命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第一时间就被无情地吞噬了,瞬间就被毁灭了。有的灾难,给我们留下惨不忍睹的景象让人们恐惧、伤心和哭泣,有的则无声无息将无数的希望掩埋起来,让人们无所适从、无助和无力。但是,苦难则更是对人类精神情感的酷虐地折磨。它总是要绕过我们的肉体屏障,渗入人类的情感的深处,在我们精神的深处,在人类灵魂的深处,以或锐利、或闷钝、或直接、或暗示与联想的种种残酷方式让苦难发酵,散发出刺激的烟雾,让我们反复咀嚼,让我们反复体味,让我们反复回复到灾难之中;以百千种手段折磨我们,让我们的情感撕裂再撕裂,让我们记忆的创伤重新渗出鲜血,让我们的精神逐渐枯萎,企图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猥琐和丑陋不堪。
但是,如果你无论以哪种方式读到了这幅照片,读到照片中那位甜美、羞涩的东方小女孩儿的微笑。我相信,你会惊讶,你会被彻底震撼,在你的灵魂和精神的深处会产生一次与“5.12”汶川大地震同样震级的“地震”。无穷无尽的灾难被轻轻地抹去了,巨大而残酷的痛苦被淡淡地移走了。在她温婉而清纯的双眸中你会读到生命全部的奥秘,你会读出东方式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大灾难降临之后几小时就绽放的一朵美丽的精神花朵。它让我们脱落了我们的凡俗和渺小,它让我们以骄傲的视角重新打量我们共同遭遇的普遍苦难,它使我们完成了我们精神和心灵的巨大超越。
唐沁,微笑着,在“5.12”大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
一朵绝对精神的郁金香开放着,在她刚刚被人们从瓦砾中救出来的时候。
一个美丽的象征展开了,在一场旷世大劫难还在扩展的时候。
丰饶的苦难,劫后的微笑。
照片中的小唐沁,因为失血略显苍白,但是她眼眸中透出的光辉已经使现实的苦难变得那么遥远,那么微不足道。
这是一种对大尺度历史的诠释。无论是叠溪地震、松潘地震、唐山地震,还是汶川地震;无论是关西震灾,太平洋海啸、墨西哥湾飓风,还是东南亚风暴;无论是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征伐和战争,还是黑暗中世纪对布鲁诺的神判;无论是血泪交织的黑奴贸易,还是卡丘比丘的毁灭;无论是三星堆文明的突然中绝,还是农奴制度的残酷延续。
我们都得到了一种强有力的回答。生命,这宇宙间的最高意志的柔弱之花,面对一切灾难都会所向披靡。人类的精神,这生命之花中芬芳的菁华,它散发的馥郁馨香必将永恒于宇宙间的每一个冰冷的角落。
你看见了吗?那个中国女孩儿的微笑。
你看见了吗?那个东方女孩儿的微笑。
龙门山是苦难的,中国是苦难的,东方是苦难的,但丰饶的苦难之后,东方的龙门山上绽放着美丽的东方的微笑。
改变过中国古史的大禹的故乡是苦难的,高高挺立在狮子王峰上的建木是苦难的,曾经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是苦难的,但丰饶的苦难之后,劫后的龙门山上依然延续着唐沁般的微笑。
人,可以被灾难毁灭,但决不应该被苦难压倒。唐沁是柔弱的,但她的微笑永久地消除了我们的恐惧和悲伤。
4.龙门山之痛(之一)
另一种断裂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
这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自东北向西南三条大致平行的大断裂中主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上。它是中国历史上大震强震集中的南北地震带上自16世纪以来仅有的几次8.0级以上地震之一。
这是一次空前的劫难,其震级之高,波及之广、受灾人数之众,为史上罕见。
这是一次全民性的紧急动员,这是一次对中国国政府总体应急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一次全社会力量凝聚的空前展示。
痛定思痛。地震专家、地质专家、建筑专家、灾害防治专家等等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在对这次大灾难进行着深刻地研究和反思。在南北地震带中历史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龙门山地震带,突然发生8.0级大地震,对我们许多处于目前水平上的自然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抽检着我们文明的智慧,对人文社会科学也提出了同样严峻的询问。
近年来,人类活动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岷江上游的大规模的增加,各种大坝、水电设施、公路建设,电冶、硅铁、磁材等项目的增多,水泥、磷矿等的大量开采已经对龙门山脉许多地方的山体坡麓、坡面原来具有安息角度的自然斜坡坡角,普遍截削成了具有高陡临空面的直立崖坡,使河谷两侧的许多山体都产生了失稳崩塌的隐患。如果我们不去加剧这些隐患,也许可以减少一些此次灾难的影响程度,但这样做却是为我们的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相冲突和违背的。
从中华文明史上检讨,龙门山脉本来应该是引起我们强烈关注的地区。龙门山是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600公里、宽约30---50公里的带状山脉。北起川甘陕交界的摩天岭,南至都江堰境内的茶坪山,海拔由盆地边缘1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气象万千。它除了在地质科学上是一座蜚声世界的名山之外,它其实还是一座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名山。但是却长期地被人们忽视了,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家,也包括许许多多人文社会科学家。由于对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意义的认识的不足,让我们在对它的开发、利用上仅仅把它视为一座有着独特景观、风光秀丽,具有奇特地质现象、矿产与水能资源丰富,只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山脉。而事实上,这座伟大的山脉其北端是黄河文明的源头马家窑文化南下的山原,其东南麓成都平原有古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其西北麓为岷江上游河谷,有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山间古道河流隘口纵横将二者沟通,其中广布众多古蜀文化遗迹,自古以来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接与缠绕之地,是古蜀文明发祥和民族迁徙的文化走廊。
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大禹的早期活动即在这一地区,因此从龙门山的北部北川到中段什邡、茂汶和南部都江堰一线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大禹族的遗迹,有禹里、禹穴、禹母祠、禹王庙、禹母河、禹王谷等。《史记》记载的“禹兴西羌”迄今为止还有许多的历史和民俗的佐证。大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国家夏朝的奠基者。在整个中华昆仑文明的播化过程中,龙门山脉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与之同样彪炳史册的还有蜀守李冰也长期活动在这里。据《史记》、《华阳国志》、《蜀中广记》、《唐书.地理志》、《蜀中名胜记》、《四川通史》等二十余种古籍记载:“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大郎(王)庙,在治北五十里,大蓬山之阳,蜀太守李冰神祠”。其史实是蜀守李冰在完成了都江堰工程、治理好岷江流域之后,由于它只能溉及成都平原中南部分,而平原北部的沱江流域之地即今什邡、德阳、广汉、绵竹、金堂等到地仍受沱江正源洛水等河之害,水旱无常,因此移师什邡高境关。仍以火烧水激开凿宝瓶口的办法,凿开高境关,下泄龙门山山区内海,建朱李火堰,从而真正完成了膏沃浸腴之功,即惠及整个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由此,都江堰流域与沱江上源流域连成一片,从此川西平原真正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才有了后来整个四川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从而为整个中国文化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李冰则因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高境关,至今李冰陵墓犹在章山之上。与之相关的礼斗峰、升仙台、大王庙等遗迹千年香烟不绝,尽享蜀人祭祀。但其陵墓和大王庙也在这次大地震中垮塌了。《樊敏碑》中“地近圣禹”的碑文,就已经隐含了李冰治水之功的历史文化原因。在高境关内,九联坪上尚有禹母祠、禹王谷等遗迹,提示着李冰治水是有其地方历史文化的传统的。在这一大片山区之中有关大禹的种种遗迹与传说无疑为研究李冰的族籍及治水思想提供了探寻的历史文化线索和丰富的传统经验基因的实证。例如九联坪与黑卡是什邡人熟悉的地名:清嘉庆版《什邡县志》记载“三江口山内有九联坪,洛流屈曲环绕。禹王庙于禹母祠基在焉。基址宏阔,年代无考。古碑屹立,字迹不可辨识,疑秦汉之间物,相传信禹母居此。”九联坪、黄龙峰、女几山、禹王宫、禹母祠位于金河支流西行约10公里的一片苍翠山谷中。其地与彭州、绵竹、安县、北川县等几个古代属于汶川郡的山区相连,统称九峰山、九顶山、九岭山、女几山、女嬉山。茫茫无涯的草地连接着气势磅礴的龙门山脉最高峰狮子王峰。通过一段黝黑险峻的人称“黑卡”的断裂绝壁悬岩,可以到达古羌氐人的聚居区茂汶境内,通往甘肃。古为松潘、理县、茂汶通往内地的要道,经此比绕道成都、灌县更为方便。据古史专家考证,大禹是羌族人,出生地就在北川羌族乡的石钮。其族人活动范围就在这一片莽莽山区,因此,在这里留下了那么多有关大禹和禹母的地名和传说,如禹母祠、禹母潭、望夫岩、禹王印、石纽、壅石阵、神泉、禹穴、洗儿池、禹母石等等。而李冰和大禹同样为我们中华文明勤劳勇敢团结一致抵御各种天灾人祸求取生存和发展的优良基因注入了不朽的分子。
在近期的考古研究中,营盘山遗址的考察充分证明了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之一。较为清楚地揭示了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的基本面貌,可以初步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距今6000年至4500年)的文化发展序列。有专家认为,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这个遗址与什邡西北部地界直线距离只有10余公里,山路20余公里。而我们在进行文史资料调查和文物资源普查过程中也收集到了许多与"龙门山与古蜀文明"相关的文化遗址(例如鸭子河商周遗址)、遗物(例如禹母祠锯解石)、文化迹象(例如羌氐古道、古柏灌庙遗址、金铜等资源及古矿坑分布)和各种生态遗物(例如八角秦军洞砍砸器、猛犸象化石)以及龙门山区流传的口传历史等相互关联的情况,这些关联让我们能够模糊地陈述一个假说的条件和预期。2008年的1月我们又在接近龙门山脉山麓的什邡马祖镇邓通村六组发现了一个大约20000平方米的包含了三星堆三期四期陶片的商周文化遗址。在这次大地震遭受重创的什邡红白、蓥华、八角、湔氐等镇就地处在龙门山脉东南支的蓥华山上。其地背倚龙门山脉山首,怀抱什、绵、洛、汉,古称章山、章洛山、洛通山、女几山,地处龙门山脉东缘,位于四川省什邡境内,山顶海拔3160米。又被称为龙门山脉前山,属于中山地区。蓥华山自然景观卓绝,有冰斗、冰川湖等古冰川遗址,更有“五绝”★“五绝”——日出、花海、佛光、圣灯、花山。“四海”★“四海”——云海、雾海、林海、花海等自然奇观。山上植物丰茂,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古老高大的乔木杜鹃、林芝,形成巨大林海、花海。经专家考证,蓥华山又为古蜀人活动区域与三星堆文明有着非常紧密联系,至今留存众多遗迹。由于其处于青藏与华北华南三大板块交接处,因此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就达1598种,有较长的食物链,可以为游牧游猎族群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在高境关未开凿之前(即2300年前),关内为封闭的海子,集雨区在什邡境内就达629平方公里,有广阔的水面,其中,有广阔的二三级台地,例如八角、红白一带宜于人居,同时可以从事渔猎及初放农耕活动。且有古道南北纵横东西相贯,特别是中山台地气候、土壤、森林和溪河均适宜人居,同时有大面积海子,又正当丰水期.这一切都为古蜀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为其崇拜太阳高山和敬奉神鸟提供了可能。《华阳国志》载:“蜀王鱼凫田于湔山”。据《什邡县志》记载:此地为“冉駹之墟,羌氐之窟”,即指此。
我国的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其文化源头来自三星堆,而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龙门山脉的东缘和西坡都还能找到许多的印记和遗存,什邡红白镇的镇名来源于其地有祭祀太阳神的红庙,迄止五十年代,太阳会年年举行,太阳经的经文还有人会诵。据清嘉庆《什邡县志》有记载。因场镇内有祭祀太阳神的红墙庙宇和白墙庙宇天齐宫而得名,红庙始建年代已经缈不可考,自古在民间民俗中即为祭祀太阳神的古庙。《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引《谱记》说:“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颛顼。立,封其友庶于蜀,历夏、商、周。” 《华阳国志·蜀志》也记载:“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友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华阳国志》载:“蜀王鱼凫田于湔山”。据《四川通志》记载:此地为“冉駹之墟,羌氐之窟”。古史虽难以一一稽考,但我们从这深山中一直延续到当代的太阳神庙及其祭祀大典习俗,这就与我们在三星堆看到的古蜀人崇拜太阳的习俗有了关联。根据我们的田野调查和考证,及至解放初期庙宇尚存,过去每逢农历二月初一,还举行祭祀太阳神的太阳会,祭典上颂太阳经。古太阳神庙位于今天红白镇中心小学,此地为一群山环抱的高台地,面向东方,视野开阔,正是一个祭祀太阳可以全程观察太阳由初升到西下巡视天界的绝佳位置,也符合所有崇拜太阳的民族把山脉当做到达天国的“天梯”的原始心理。红庙围墙以石头砌成,庙内供奉有神石,高约2-3米,主要一块是深红赭色,另有磊砌的白色灵石若干,庙外邻河面有一神龟石,这种习俗与古戈基人(羌氐人)的崇拜有着某种隐隐的联系。每逢农历二月初一,庙内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由民间太阳会和庙方共同承办,传说过去太阳会上所诵《太阳经》共有十章,分三个时辰诵完,经文写在卷裹的兽皮上,每年从石穴中请出两次,一次是太阳会大典上,另一次是夏至日,叫晒经会。这种风俗一直维持到解放初期。此后,红庙被改为学校,太阳祭祀及太阳会活动才终止。而这个最后的遗迹也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惨遭毁灭的红白中心小学。作为这种遗迹佐证的材料还有:在红白镇北面山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头道金河、二道金河之间对面位于金花镇北龙宝坪、肖家山上迄今还有孤零零的太阳寺(高度约2500公尺)。 距此北约直线距离约250公里以还的地方,甘肃陇南市有太阳山;天水与汉中之间有太阳寺、太阳乡;甘肃文县四川青川县之间有太阳山。这些古老的地名都在东经104-105度之间的岷山山脉的东缘。据古代民族史研究我们看到红白镇红庙(太阳神庙)-----绵竹金花太阳寺-----甘肃文县太阳山------天水汉中之间太阳山、太阳寺、太阳乡均在岷山山系羌氐民族活动区域。如果我们把三星堆中的因为崇鸟敬日心理而产生的种种太阳神器、通天神树、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的文化内涵与以红庙、太阳寺、太阳山等为核心的民间民俗信仰和传说相联系,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以红庙、太阳寺、太阳山等为核心的地名的存在和在此基础上派生衍化接续的民间民俗信仰和传说正隐含了古蜀文化的所由产生的崇拜系统伏脉。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已。这一连串与太阳神相关的古地名也许正提示着古蜀人活动和迁徙的足迹,而红白这个古怪的名字极有可能正是离三星堆最近的一个历史遗存。李学勤先生也认为,“中国古代的传说是有史实背景。”广汉三星堆的发现促使人们把目光集中于蜀国的历史。古蜀的古史传说,在《帝系》里已有痕迹,《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所述更可与《帝系》相联系印证。由此可以大概推断这些遗迹庙宇及风俗是古蜀人于迁徙过程中在龙门山区停留的历史痕迹。而继续上溯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文明怎样与黄河文明相互交接与共融,它们在由这一地带走向中原走向长江之后怎样融入和打上不同的地域色彩,然后在整个中国大地上雄浑地继续它伟大的历史大剧。
三星堆博物馆中的通天神树寄托了古蜀民族的希望,它在古老的《山海经》中有着记述,“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木艹区,其名曰建木,在葜窳西弱水上。”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淮南子·坠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盖天梯也”。郭璞云:“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而在什邡通往茂汶的古道黑卡上就有着它的原型迄今为止还保留着崇拜通天神柱峰的民俗。
还有许多,还有许多......
而这些都在这次大地震中毁灭了,或接近毁灭了,因为我们没有能及早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5.12”特大地震已经发生,我们很多的人们更多地关注了龙门山,但是-------
“山颠矗立了千年的太阳神庙坍塌了
我亲爱的国人哪
那里坍塌了
我们最神圣的一段悠远历史.......”
如果我们能对它多一些了解和研究,也许我们在保护、开发、利用上会多一些考量的维度,减少一些幼稚、野蛮和粗鲁。
北川大禹庙毁灭了、禹里毁灭了,什邡的禹母祠毁灭了,李冰陵园塌了,大王庙塌了、二王庙塌了,还有,还有.......这些毁灭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和遗迹,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因此,我向人们呼吁,除了关注龙门山那惊心动魄的地质断裂及其造成的深重灾难之外,还要看看龙门山上我们共同历史的断裂,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断裂!它们更需要我们永久地修复和精心地保存!我们不能再漠视了........
5.龙门山之痛(之二)
-------谨以此文纪念一位民间史家
北川,没有了。
“北川机关干部遇难共428名......”
而,老谢,既不在遇难者之中,也不在幸存者的名单里。
他的电话,始终不通,迄今已经一月有余。他的电话是:0816-6376285,手机是:.......这我已经打过20次以上.......也许是永远地不通了。
我与老谢的交往是始于去年我邀请他参加“龙门山与古蜀文明”学术研讨会。他所在的北川处于龙门山脉的北段,而什邡是处于山脉的中段。我当时想法是希望把环龙门山地区的学者们都邀请起来,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对大龙门山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
他来了,一同来的还有他们的县长、宣传部长等,阵容庞大。我知道,一个由民间发起的学术会议,他们都能来了,这是老谢多年工作打下的扎实基础。
龙门山中的北川县始建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 (566),唐太宗贞观八年 (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 ,唐高宗永徽二年 (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 (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 ,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 ,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祐三年 (1255),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到了元世祖中统五年 (1264)又升石泉军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566),石泉县改隶龙安府。进入民国后, 1913年罢府、厅、州,以道辖县,石泉县隶川西道 (次年改称西川道 )。 在1914年 ,因其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陕西省石泉县设置在先,乃复更名北川县。 1987年11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2003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同年10月25日举行了自治县成立庆典。北川(古称石泉)之所以被认定为大禹故里、批准建立羌族自治县,除了古代典籍有相关记载外,最重要的依据是北川历史上现存的三部县志,即清乾隆版《石泉县志》、清道光版《石泉县志》和民国版《北川县志》,其中尤其珍贵的清乾隆年间任石泉县令的姜炳璋先生亲自编纂的《石泉县志》,专家一致认为:这部志书不仅是北川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而且堪称一部县境少数民族的战争史、风俗史和大禹故里的考证史,为我们今天研究北川以及龙门山区的羌族历史、考证大禹故里提供了最翔实、最系统、最可靠的历史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木刻本志书仅北京图书馆有存。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轮普修地方志工作中,由在北京图书馆工作的北川籍学者黄登培先生协助找到并复印回县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于2002年启动了三部旧志整理、校注、重印工作。这对于传承北川的历史文化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北川申报成为羌族自治县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而推动这项工作的就是我的朋友、兄长和同行-----老谢。这背后的艰辛实在难以向外人道。
我知道老谢还做了许多事,为了北川、为了大禹、为了龙门山的历史和文化。
他现在的身份依然是北川县志办主任、北川县委党史办主任、新编《北川县志》主编、四川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从这些繁多的身份中,我知道他的生活、工作的节奏和状况。
他很忙,直到“5.12”特大灾难的降临。那一刻,他正在北川文化馆参加一个大禹文化的文学工作会。会议刚要开始,一切就以一种不可意料的方式凝固和结束了。
他来什邡时,我们在紧张的会务期间谈了很多。我们相约一定要努力让夏禹重回学人的视野,要让龙门山重回文化人的视界,要让大龙门山的历史文化重新牵动人们的视线。
后来,他因为写文章反驳某当红学者对大禹的不恭和亵渎,在网络上声名大噪,成了北川第一名人。时间大约是在地震前的一个月里。
很快,他将他的文稿发给了我,至今,还在我的邮箱里。
而此前更早些时候,我关于大禹早年活动地区的考证文章在四川引起论战的双方主要就是我和老谢二人。他将那些对大禹不恭和亵渎者反驳的文章发给我,是将我也视作大禹文化研究的同行、同盟和同志,希望我能给予他特别的支持和理解。因为我的观点是大禹早年活动于整个龙门山脉的东缘地带,并非仅仅停滞在广柔、石泉(历史上的北川),虽然与他是有些差异,但他相信我也是不会容忍那位当红学者对神禹的亵渎的。古人所谓同气相求,大概指此吧!
可是因为忙,我并没有专门回过他的信。我只是和他约定,为了寻找龙门山太阳崇拜系统的历史遗迹和脉络,我会去北川、青川和文县,到时我们见面再面谈交流。
而今,这个约定成了一个永远的遗憾和泡影。
老谢,并不孤独。他二三十年来进行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已经在一个当今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来自一些官方、学界和民间的部分认可;他在推动北川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可以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中国先秦史禹羌文化研究基地的挂牌建立,大禹故里规划的部分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实施中看到;可以从他写作的《大禹精神与民族精神》及他主编的《北川县志》中看到。
然而,老谢也是孤独的。他所期望的夏禹故里的振兴、大禹及其夏文化研究中禹里重回学界主流视野的现状并不理想;当他心目中的神圣先祖遭到人们的亵渎和不恭,需要他奋起反击的时刻,他多么希望得到同行的支持和民众的理解啊。可是因为话题的专业和精深,即使是史学和方志界的学者们也难以置喙。他只能在孤独中论战着,默默地期待遥远的后援者。
当“5.12”来临,他的大禹研究的许多资料还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他半生的心血和理想都被黑色的“5.12”轻轻卷走了、抹去了。
也许,唯一可以告慰的是:他,谢兴鹏,一位曾经为龙门山-----这圣洁凌云而又暴烈无常的神山,作过书记官和记述者的平民史家,最后被她永久地收留了,在这历史文化的神山之中。这是老谢的愿望。
但绝不应该是以这种方式。
“5.12”特大地震卷走的不仅仅是老谢的手稿和资料,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段惨痛的民族的集体记忆。
但谁是续写者?
我想,老谢会在龙门山中执着而轻声地问。
谁将作答?谁能作答呢......
“孤鸿只鹄禹里声,续写痛史是何人?”我也在期待地询问。
6.红白,请记住每一个离开你的背影
------写在“5.12”两周年的日子
“5.12”两周年的日子即将到了。灾后重建工作到了一个紧张收尾的倒记时阶段。头几天里,红白镇张镇长几乎是天天来电话,要我上去帮他提一个集镇道路命名的方案。
红白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唯一一个原址整体重建的集镇,我知道它的工作在前指领导和镇长书记心目中的分量。
我放下手里的工作,匆匆赶了上去。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群山中的红白透着新气和一丝尚未消散的水墨韵味般的淡淡云雾。时间是4月17日的上午。松林村的老书记冯发泉、镇文化站王安顺主任等几个陪着我一起行走在红白镇新建的“五纵十一横”泥泞的路上,好些路上都还在施工种树,但已经没有了前些天的烦杂和喧嚣,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山中的细雨好象将一切都安宁了下来。
在广场靠近新建文化中心的前面,有一个三十七八的妇女独自来来回回地彳亍着。左手拿着一个白色的手机,没有打伞。
我心里一咯噔。两年前,我记得很清楚,是2008年的5月17日约莫还是这个时间,那幅画面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眼前。当时,我是陪着全国政协报的一个姓吴的记者来到这里。紧张的救援已经在极度疲乏中缓了下来,但在地震中倒塌的楼房、杂乱的砖瓦还没有清墟,遇难孩子的书包和抛弃的书本还散落在瓦砾之中。
她就在这里-----这里是原红白中学的教学楼的废墟。她是“5.12”过去了两天的5月14日晚上才从打工的深圳,经过折返重庆,再坐火车到成都赶回来的。因为当时双流机场已经被救援的队伍、忙碌的救援物资货运飞机占用。她好象姓郁,家就在红白中学教学楼下边不远住,两口子都在深圳打工,孩子跟着外婆在一起。孩子叫小眉。
“12号,小眉还给我发了一个短信和彩铃,因为13 号是我38岁的生日。”她面向着废墟,眼里有泪光在游移,缓缓地说。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她和这堆废墟的关系,因为带着客人看见了她在这里,顺便问了一句:“大姐,你住这里吗?”后来的故事在缓缓流淌,我始终侧向着她和记者,为自己无意的问话后悔不已。
“小眉没有出来。他们只找到了这个小灵通。昨天给我的……这个小灵通是我春节回来给她买的。她读初一……她是姐姐。我弟弟的儿子,在那边,”她抬起手指了一下,“在红白小学读书,也没有了。”
“(12号)下半天的时候,我收到小眉的彩铃,因为13 号是我的生日。
“本来,我和她说好的。暑假天,把她和她弟弟一起带到深圳耍几天的。
“你们听,这是她给我发的彩铃。”她打开了彩铃,单薄而微弱的《祝你生日快乐》的铃声,响了起来。
“也不晓得她是上午还是地震后发的。”她在自言自语,好象要寻找答案。
我强忍着僵僵的喉头,突然觉得记者真他妈残酷。吴记者还在直盯着她的脸,举着录音笔。她的嘴角又轻轻地抽搐了一下,右边眼角的一滴坚强、细小而饱满的泪水终于挣脱她的控制缓缓地流在了脸颊。
“过两天,我就回深圳了,只请了七天假。”她又下意识地看了看左手那支白色的手机。上面挂着一只粉红色的塑料小兔子的挂坠儿,来回地晃着。大概是眼泪模糊了,她右手擦擦眼睛,又用拇指擦了擦小灵通的视频。仿佛要擦出彩铃发送时间的答案。
“我不再回来了。”
她转过了身去,向着废墟的右侧走去。我知道,那条道下去是地震前金河磷矿家属区。
那哀伤的《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那只带小白兔挂坠儿的小灵通,那个叙述故事的女人,那个叫小眉的学生……
我以为我都忘掉了,然而,没有。
“郁二姐,你回来啦?房子修好了没有?”我们中的一个人在关切地问。
“没有。让我兄弟去管。”她低低地回答。左手拿着那只我看过、还存着《祝你生日快乐》彩铃的白色小灵通。那只带着塑料小白兔挂坠儿的手机。
“那是那个叫小眉的小女孩儿的!”两年前的那个情景又倏然回到了我的眼前。大致相同的时间,完全相同的地点。不过,眼前已不再有那堆堆积着人们眼泪、痛苦、希望和绝望的教学楼的废墟,而是向着宽阔的月亮广场敞开的红白镇的文化中心的崭新的楼房。她又徘徊在这里,她当初决绝的声音:“我不再回来了”和那支《祝你生日快乐》单薄而微弱的乐曲,又混响在了我的耳边……
“这个婆娘凶得很。”当我们离开她有一小段,我们一道的一个人在低声地给我叙述。“老孟你是认得的。”
“呵呵。”哦应答到。老孟我当然认识。他是原来这所学校的校长,是我的学生。“5.12”的当天,他在学校里。他的老伴儿和小孙儿那天也从山下到学校来了。地震了,老伴儿和孙儿也都被埋在了教学楼后的家属楼里。至今也还名列在失踪人员名单里。
“后来,因为找不到学生的遗体。一群家长婆娘围攻老孟。老孟的头皮都被她们抓扯了一大块下来。”
这个故事我是听说过的。地震之后,我只见过老孟两次。头一次大概是地震后不到半个月。我在临时板房前看见他正帮忙搬运木板。一边吃力地扛着走,一边啃着半个苹果。见了我,吃力地说:“老师,你来了。”我知道,他为了组织老师去救学生没有回到近在咫尺的宿舍。一切都不能追悔,一切都不能细问。他断断续续地给我说,“郭老师,当时真惨。”当时我们没有时间多说,也不宜多说。我知道,他是用持续地劳作在努力止息自己痛苦的回忆。第二次见面是一个多月之前了,大家的伤痛和会议都已经渐渐褪去。我知道,他已经调任到另一所中学任书记了,尽管学校还没有修好。我还清楚地记得08年5月20日凌晨,我曾经在极度悲哀中写下了一首《龙门山祭》,后来在《天津日报》及一些网站上发了,其中就写到了老孟,这条龙门山的汉子。
如今,这些破碎而散乱的片段却不期然地在另一个时空上融成了一片。
郁二姐,她的孩子小眉就在老孟的学校里读书。孩子的遗体也没能找到,于是,一群年轻的母亲把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绝望都发泄到了老孟的身上。而老孟失去老伴儿和孙儿的痛苦却又能找谁去发泄呢?
一切都因为那场惨烈的浩劫-----“5.12”汶川大地震,那场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永远刻下深深印记的巨大灾难。
我回头久久地看着缓缓走向新建的红白小学的郁二姐。她在学校围栏边上久久地看着里面的孩子,手里拿着那只缀着塑料小白兔挂坠儿的手机,脸上掠过阵阵欣喜、期待、失望和麻木。其实,她也知道,灾后重建中,红白中学已经异地迁建,合并到了另一个乡镇。这里只有她侄儿曾经读过书的完全新建的小学。她在期待什么呢?她的心爱的女儿的遗体没有找到,她在期待着一个永无可能的奇迹-----小眉笑盈盈地从新学校里走出来,脆生生地叫一声“妈妈”?这所小学的前身,毕竟也是她的小眉读过的学校。她在看着那些逃过了劫难欢蹦乱跳的孩子身上寻找着她的小眉的影子。她需要用那些连自己也欺骗不了的幻象来抚慰自己破碎的心。她曾经决绝地说:“我就要离开了。不再回来了。”我知道,她守望在那一堆教学楼的废墟时,已经很明白,小眉已经死了,而且尸体也不能再找到。因为,救援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得太久太久。而且,废墟已经被救援的人们反反复复、翻来覆去推挖过好几次了。里面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即使再找到小眉,那也只能是一堆破碎、乌黑与瓦砾泥土混在一起的模糊的团块。我亲眼看过一张救援过程中在这里拍下的照片,沉重的水泥横梁吊起了的时候,五六个孩子不成形状的挤压到了一起,让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不能忍心多看一眼。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生命竟是那样离开我们的世界的!
但是,我又看到了她瘦削的脸上一闪而过的复杂和不祥。她参与了围攻孟校长。用了一切被绝望、疯狂折磨得丧失理智的方式。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曾经想过我们自己所生活的那个小世界应该是完美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那个家应该是幸福的。我们非常固执地以为,世界永远会护佑着我们,丝毫也不肯相信,我们乘坐的这艘生活之舟,也会出现问题,终有一天,它也会被风浪掀翻。
过去的幸福似乎也在证明和强化现在的幸福,并无端地许诺未来的幸福。人们需要以自己某种生活的完整性和亲情的相濡以沫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嘈杂和混乱。过去,我们一直以一种明晰和连贯的形态生活着。今天,突如其来的地震改变了一切。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不再有我们习惯了的明晰和连贯性了,我们不再有过去----因为我们再无人谈论和分享那过去,甚至不愿再触动那些让我们伤感的过去。于是,我们可能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自信和信任他人的能力,甚至觉得这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孤零零的人。
孤独、痛苦和绝望,随时都可能挤压着我们,让我们的理性和坚韧破碎,甚至让疯狂和仇恨固执而顽强地左右我们。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学会如何生活在一个破裂而不完美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最亲近的人被分割的世界,生活在一个连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都可能发生某种分裂的世界。我们只能向前航行,我们退不回去。那些曾经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慰藉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我们深深的隐痛。
生命有它自己的逻辑,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逻辑。如果我们不能耐心地忍受,勇敢地担当,我们----每一个遭遇这场巨大灾难和没有遭受这场天灾的人们----都会被恐惧与悲伤折磨到最后的一息。
郁二姐,曾经说过她不再回来。然而,她在小眉忌日两周年的前夕还是回来了。但我始终没有见到她的家人,我不知道,他们会给她怎样的抚慰和帮助?
眼前,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她的家乡红白镇,这个北京整体援建的小镇已经让她认不出来了。从大尺度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延伸的标尺看,我们不能不为之兴叹,在千年不遇的大震灾面前,红白镇演绎了一曲悲壮而雄浑的大剧。这个龙门山深处的小镇,仿佛是在把自远古华夏昆仑文化萌生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再一次向全世界放射;古蜀先民的雄力、女几山上苦难建木的生命之光再一次得到了尽情的燃烧。
然而,我还要忧心忡忡地提醒人们,包括我们最最基层的社会管理者们,当被不可抗拒的灾难力量摧毁的物质世界以一种让人惊叹的物质形式和速度重建完成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关注一些形而上的现象和因素。
在郁二姐身上,我们看到了母性的伟大与坚持,看到了灾难深重的故土在人们精神和情感世界中沉甸甸的分量;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母亲永恒的爱和执著,看到了人性中的美丽、孱弱与孤独;我们看到了普通的人们在发现生活与生命断裂时的无助、自欺与愚暗,看到了人们在精神信仰层面力量的缺失,也看到了社会管理体系中对草根人群心灵抚慰和情感支撑环节的某些失落,我们在应对灾难和突如其来变故时的束手无策和部分盲点。
郁二姐的故事也许是一个不那么典型的个案,她和我们绝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一样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受益者,在经济和基本生活层面,她及她的家庭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她同样分享了国家强大的荣光,得到了许许多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们的无私救援和帮助。但她深刻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却要在灾难已经过去之后快要将她压垮了。她----他们,可能不只希望个体小家园重建后给他们带来物质性的满足和弥补,他们还需要与他们祖祖辈辈生息的小镇和地区建立起一种牢固的精神血脉相通的联系,他们还需要学会与灾难并存的智慧和气度。红白镇是一个凭着太阳神的伟大传统走过了几千年风雨的古镇,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昆仑文化向四方播化的重要节点,而我们今天的人们与这个伟大传统的联系却显得那么脆弱和微乎其微。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
郁二姐,还游走在灾后的红白镇。她现在找不到一处可以让她寄放哀思的地方,哪怕只是为她心爱的女而献上一支黄色玫瑰的处所。她与她的小镇的文化基因的纽带还在断裂,精神性的认同也日渐变得稀薄。我们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所有乡村与社区的工作者们在这一类并非孤立的个案中还能贡献些什么呢?
灾难,从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沉重的步履,唐山地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树地震,每一次大的灾难都在给我们展示大自然的酷烈和无情;环境污染、气候暖化、亚洲沙漠扩张、大西洋石油泄露,每一个灾难背后都在提醒着我们需要深刻地反思;残酷的黑奴贸易、两次世界大战和中东尚未平息的频仍冲突都在呈现着人类处境的荒诞和可悲。
灾后重建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局限在有限物质和环境的简单恢复上,我们也许还会为之付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一个短时期内就可完成的工作,我们也许还会付出许多精神性生命不断萎靡和消亡的沉重代价。
为了接续我们民族伟大的传统,传递人类的生存智慧,学习与灾难并存的技能,处理好个体生命史上的巨大难题,消除掉我们精神和心灵深处的每一次危机,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如果能以宽容悲悯一切众生的态度去宽谅、容忍我们每一个遭受灾难的生命,能以无缘大慈的悲心去丰满我们共同的生命,我们也许会做得更好一些,也许会少一些漠视,也许会少一些令人叹惋的盲点和缺失。
红白,请你记住每一个离开你的背影,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
小眉离开了,带着对暑假的渴盼和对妈妈的最后的祝福。
唐沁离开了,带着她灾区“最美的微笑”去开创新的生活和打动更多的人们。
老孟离开了,带着对老伴儿和孙儿的追悔和对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学校的眷恋。
北京援建者也要离开了,带着一生中最甘甜的付出和回忆。
而另一些象郁二姐一样的人们可能也要离开了,她们的背影,也许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句和震颤人心的提示。
2010年5月9日
7.“5.12”第一时间中的小城什邡
这是一个平静如常的下午。
慵懒的小城什邡还没有完全从习惯了的午眠小憩中完全清醒过来。我因为应卫生局的邀请要参加“5.12”国际护士节的演讲比赛并担任评委,因此14:05分就从家里出发了。这是一个少有的情况,平时上班我是用不着这么早就动身的。
什邡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僻地小邑,即使在一幅稍大一点的地图上也只是成都平原西北一隅傍倚龙门山脉默然静处的悠悠古城。在她2000余年置县史上,时代的变迁之流似乎总要绕过她的身影。沱江正源,头道金河、二道金河从翠峦千叠、蓥雪晶莹的九顶山逶迤而下,曲折奔泻,经了李冰父子之手被调理得温顺驯服,千百年来膏润着什、绵之地的沃野。和平与富庶成了她的主色调,安宁与从容渗进了什邡人生活的起居息作。战事乱离既远,地又不近大道通衢,再加上水旱无忧,地饶土肥。民性闲情尽在艺文精神上挥洒。虽称不得人文阜盛,但也有李冰父子、卫元嵩、马祖道一、罗光烈等先贤巨子彪炳汗青。重礼崇文,雅好琴书,向为什邡乡野所隆,出过好些耕读书香门户。民风自古淳善,处处透出一种心境之美。
在三轮车师傅不紧不慢的蹬踏中,街面上稀疏的行人缓缓地过去。在小城最繁华热闹的商业广场附近,圣修堂左侧店子里的售货员的正在打盹。电影院前的报摊冷冷清清。
到了广电大楼楼下,参会的人们已经纷纷走进大楼。门口左侧刘灿局长、刘静副局长已在那里。在我前头分管教育卫生的黄副市长正在和刘局长打招呼。他们看见了我,也都回头相互寒暄几句。
演播大厅是在一楼,评委席在面向大门的最里面上首靠窗的一面。通过已经落座的卫生部门的座位,几位护士引领人员把我们引到了我们各自的座牌前。
突然,地动,大乱。
演播厅出口门前的一大群护士们已经炸开,转身向外,大厅里的桌椅的翻转声噼噼啪啪地乱响。“地震....”、“地震...”
门口已不可通。
评委席后的窗台有人在翻越。我被人群挟裹着,到了窗边,但厅内一片混乱,有人前后簇拥。当我扶住窗台时地面及大楼摇晃得更加厉害。再试时,有人从右扶了我一把。登上窗台下视,地表波动起伏,有明显波形震颤,让人无法目测确定的地面高度。纵身跳下,幸好窗台离地面仅有一米五左右,得以顺利进入广电局后院。环视周边,左为车库办公楼,已有杂物落下;前为高大宿舍楼,又有高约2米铁栅栏隔断无法通行;回望广电大楼摇晃极猛,上面差转发射铁塔已经摇摇欲坠。我下意识眼看了一下手表大约不到2:30。困在院落中的人们人车相杂,惊慌失措在院子里东窜西奔,尖叫声呼喊声不断。看来铁塔必然倒塌,上面有附属铁件落下,摇晃越发猛烈,塔尖摆幅超过3米。我直觉到,塔倒下还有几秒钟,应该在逼仄的人车之中,还可能选一个角度避让。大难将至..........
尖叫声、嘈杂人声、楼房掉下的玻璃窗户破碎声交织在一起。
有人在试图翻越栅栏,有人在哭泣,有人尖叫着呼喊孩子的声音混成了一团。
“散了吧”,“散了吧”,有人在呼叫,好象也是在询问在场的领导。
“散了。”“散了”。似乎有人在回应。
铁塔继续摇摆着,似乎摇摆的步幅稍慢了一点。逃出来的人们慌忙双手抱着脑袋通过落满破碎瓷砖、玻璃的大楼左侧通道
向马路上奔跑,只有一个念头,远离充满恐怖的广电大楼和铁塔。
大街上挤满了惊恐的人群。嘈杂声、汽车喇叭声、路边商铺和楼房掉落的杂物的破碎声混杂在一起,地下轰轰的鸣声还在滚动震颤。
人行道边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都已七零八落翻倒在地,街面上散落着人们掉下的东西。一片狼籍。
人心躁动、惊恐,空气中充溢着紧张。
有人在相互叙述刚才的惊魂一刻,有人在嘤嘤地哭泣,一对年轻搂抱着相互安慰。
有人瘫软坐在马路牙子、路边花台上......
“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同路的中医院院长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脸色发青。
“我刚要进门,正和张主任拉手。忽然站不稳。一撒手,各自跑了。”跑过来的高部长高声叙述着刚才的经历。
“喂。”“喂。”
“喂。”“喂。”
满街的人都在打手机。但所有的通讯都已经中断,人们更加慌乱。
我给妻子打电话,“嘀---嘀----”,不通。
“嘀---嘀----”,还是不, 通。
我知道她一定很着急,因为我今天要早走,于是和她一起出来。她应该是在学校图书馆楼上。她腿脚还不方便。
“嘀---嘀----”仍然不通。
但都无能为力。
人们都在大街上慌乱地窜来窜去,说着刚才的惊恐。
“走吧,老郭。”
高部长拉我上了他的车,不停地鸣笛,桂院长一脸紧张一直没有消除。不停地打着早已不通的电话。
“走吧,往外走。”我们的车沿着善思河往南,一路开的很慢,满街是头望着路旁高楼担心着落物砸下的人们。
走到政府大门前的转盘,越发显出街道的狭窄,人群密密匝匝。车在人群中蠕动,喇叭声刺耳地此起彼伏,但人们充耳不闻。
这个城市规划建设上的缺陷,在这一刻被暴露无遗了。街道狭窄,遇到类似紧急情况人们已经无路可逃,没有疏散和相对安全可以逃生的地方;两边楼房上的杂物和玻璃幕墙悬垂在人们头上,惊恐无助的人们被逼到了细如发带的马路中央,如果地震再持续几秒钟,任何一幢楼房塌下都可能掩埋他们。
“往左。往左。”我叫喊着。因为高高的电信钟楼已经明显地侧倾,楼顶的避雷针还在晃来晃去,似乎马上就要倒下。
到了南门桥头,车与人酱成一团,在一片刚刚拆出待建的一片工地上都已经挤满了人。我感到很奇怪,什邡城里哪里藏着这么多的人呢?
“城外相对要安全些。”车上有人说。
我们驶上了60米大街,越往外,人越少了。大家都舒了口气。
突然,电话响起,是我的学生廖维从北京打来的。声音很慌张:“听说,地震了。震中在绵竹。你怎么样?”
“我安全,逃出在60米大街上。很空旷,放心。”
电话又断了,重拨,再也不通。
车上的高部长、桂院长还在不停地打,不通。
不通。
还是不通。
这是我得到的“5.12”特大地震的第一个不确的信息。
此后的三四个小时,对所有逃跑出来的人们是一个残酷、漫长的煎熬。通讯完全中断,家人无法联系,情况不明,再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信息。焦灼在蔓延,吞噬着所有的人。
60米大街已经为慌乱的汽车人群占满。
天已经阴了下来。
我朦胧地意识到,我们将有一个艰难的日子,但不知道会有多久,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点了一支烟,茫然地望着乱烘烘的人群。
小城什邡失去了她千年的平静和从容。
8.《不屈的脊梁》前言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史上罕见的灾难-----汶川大地震-----骤然来袭。震级:里氏8.0级。
什邡,距震中汶川最近距离不足40公里,与之同属龙门山脉中段的一山两翼。这次特大地震给我市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全市严重受灾面积超过5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全市总人口的95%以上。全市因灾死亡人数5924人,失踪208人,受伤33075人;房屋倒塌46.14万间,受损150.29万间,17万人无家可归;全市有40余所中小学校垮塌,597名师生死亡;山区大中型企业,全部旅游景区,60多家宾馆,800多处农家乐遭受灭顶之灾;什邡工业强市的支撑被动摇,重灾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在建项目损毁殆尽;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设备设施遭到了严重毁坏。据初步统计,震灾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89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了2500亿元。
灾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周永康、回良玉、张德江、郭伯雄等都亲临我市灾区一线,看望、慰问民众和部队,视察、指导我市的抗震救灾工作。
什邡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了“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组织了2万余名党员干部协同1.5万余名部队指战员和武警、消防官兵,昼夜兼程赶赴余震不断的火线,开展大规模搜寻救援工作,从废墟中救出3724名幸存者,解救了3万多名被困人员,收治受伤住院人员15715人。及时组织打通灾区通道,恢复通讯,抢修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动员政府和民间力量妥善安置灾民41.2万余人。
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这是一次全民性的紧急动员行动;
这是一次对政府总体应急能力的严峻考验;
也是一次全社会力量凝聚的空前展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道深深的伤口,也是什邡有史以来遭受的最惨烈的一次劫难。
但是------
就是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悲壮大搏击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丽,看到了人民的伟大与崇高,看到了全民族的亲情与大爱。
在这幕历史的宏阔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英雄谱系的丰满,看到了普通母亲伟大无私的温情,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尊严,看到了教师们舍身殉难的从容,看到了无数军人、党员、干部的无畏和勇敢。
为了那些罹难的生命,为了那些幸存的亲人,为了铭刻这一段悲歌,为了让历史收藏这一刻不会磨灭的瞬息,还为了定格我们永久的集体记忆。既为警示后来的人们,也为了总结人类生活惨痛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余震尚未完全消歇的第一时间里,就收集了大量的“5.12”大地震中什邡灾区的真实图片,编辑成这一本凝重的图册。
我们希望呈现:什邡,这座历尽劫波依然挺立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坚毅和脊梁;
我们希望展示:43万章洛儿女天崩地坼也压不垮的不拔意志和英雄主义精神;
我们希望人们去解读:在丰饶的苦难之后什邡人的淡定与微笑,在连片的废墟之前什邡人对美好未来展望的气概与豪情。
在被无情的大地震夷为平地、满目创痍的家园的前面,我们轻轻放下这本朴素而沉重的图册。
既作为告慰逝者的安魂之音,也作为我们开始重建美好家园的雄壮序曲。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那些不顾余震的危险,深入到随时可能垮塌的废墟现场拍摄着什邡历史的摄影家们,是他们的勇敢和奉献,才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本图册以飨读者,责任和使命构成了我们共同的信念。
编 者 2008.6.12
结束语
当这本特殊事件的纪念画册即将上机付印的时候,作为编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一份特别的感受和况味。从“5.12”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人们共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难眠之夜。在我们的编辑过程中,那些让我们不断哀恸和不断感动的场景又一幕一幕地反复映现在我们的眼前,提示着一个尚未远去的旷世劫难和我们民族历史又一道深深的伤痕。
我们只能以此作为对逝者灵魂的安抚,作为生者的无能、无力与歉疚感益发增添了一份难以担当的沉重。
但是,从灾难降临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感觉到了我们并非孤立无助的渺小生灵,在我们的身后有着强大的祖国、团结的民族、深厚的人道力量、党和全体中国人的有力支撑与扶助。洋溢在我们周围的温暖与无疆大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和情感不断地得到澡雪和提升,让我们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我们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军队和血脉相连的全中国的人们,我们要感谢那些来自四面八方不知名姓的志愿者,我们要感谢那些来自万里之遥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你们共同的有力支撑,让什邡依然挺立,挺立在灾难曾经肆虐的祖国西部的大地!
苦难是宽广的,而苦难之后的希望更加宽广。
什邡,没有被击倒!
什邡人民,没有被击倒!
灾后重建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浩大、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坚信,胡锦涛同志在什邡灾区发出的黄钟大吕之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必将激荡起当代中国历史山呼海应的深远和鸣!
浴火重生的什邡,也必将升腾起她新的光彩和美丽,展现她新的活力与辉煌于世界!
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收集未能全面,不足以完整反映什邡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方方面面,难免有遗珠之憾,敬祈读者见谅!
2008.6.12于什邡
9.中国什邡穿心店抗震纪念碑纪铭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史上罕见的灾难-----汶川大地震-----骤然来袭。震级:里氏8.0级。
什邡,距震中汶川最近距离不足40公里,与之同属龙门山脉中段的一山两翼。一时地坼山崩,栋折屋摧,震区千万黎庶被灾蒙祸,溺沉涂炭。这次特大地震给震区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仅我市严重受灾面积就超过5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全市总人口的95%以上。灾情发生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亲临灾区一线,看望、慰问民众和部队,视察、部署全国的抗震救灾工作。所谓铜山西倾,洛钟东应。我华夏亿万骨肉,四海同心,不辞万难,拯溺救焚于我邦;更兼北京百千援建者,赴险如夷,倾情大爱,是有北京大道、北京小学等诸多援建项目之兴造与灾后重建令世人惊异之胜利成果的展现。
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这是一次全民性的紧急动员行动;
这是一次对政府总体应急能力的严峻考验;
也是一次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展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道深深的伤口,也是什邡有史以来遭受的最惨烈的一次劫难。
但是------
就是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悲壮大搏击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丽,看到了人民的伟大与崇高,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不屈以及全民族的亲情与大爱。
在这幕历史的宏阔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英雄谱系的丰满,看到了普通母亲伟大无私的温情,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尊严,看到了教师们舍身殉难的从容,看到了无数军人、党员、干部的无畏和勇敢。
什邡,地处西徼若水之北,女几禹穴之南。其西有蓬山高矗,其东则刚水清环。自古为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交接绾合之地,我昆仑文明萌生隆兴之奥区。李冰父子于此导洛通山;开明太子在兹慷慨殉难。千年之上,一轴神奇古蜀文明画卷在此演绎;去岁以来,一部伟大壮阔之抗震救灾大剧在此展开。
2008年5月18日上午10时许,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亲临地处断裂带中的穿心店视察,并在此背倚巍巍龙门,向世界发出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洪钟大吕之声。其遏云之力雄震五岳,激荡九州,壮我华夏复兴之远志;抗震救灾情势于是迅即向震区孤岛村寨纵深推进。嗣后,对口援建接续展开,伯歌季舞,成就世界救灾史册之伟大奇迹。
今天,“5.12”汶川特大地震已际两个年头,为了纪念那些罹难的生命,也为了那些幸存的亲人,为了铭刻这一段悲壮长歌,也为了让历史收藏这一刻永不磨灭的瞬息,定格我们民族永久的集体记忆。是有中国·什邡穿心店抗震纪念广场之兴建。
愿“5·12”汶川特大地震所有罹难同胞长眠安息。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必将薪火相继永世长存!
公元2010年5月12日
10.《国人望》跋
什邡市国人小学之兴造,缘起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震。是其时,国故骤临,“国步斯频”(《诗经·大雅·桑柔》),万千国人星驰辐集于我地震灾区。万众一心,同紓国难。共同演绎了一幕华夏民族史上不屈与抗争之雄浑壮剧,展示出国人众志成城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事稍缓,即有几位来自南京之普通母亲首先发起,倡建“什邡市国人小学”。一议既出,云集响应,随之继有国内外若干爱心人士共同汇筹各方善款襄助玉成。震后不半年,工程即破土开建,并于2009年7月告竣。
国人小学集于众手,兴于国人。名以国人,其义也深。《南史·郭祖深传》云:“人为国本,”的为有识。国殇者,人之共惜;国士者,人所齐仰;国钧者,人宜同当;国华者,人之集享。培国人基,传国人魂,思百千人才自此涌出,实实为国人小学倡建者之切切殷望。
今距震灾之初已届二年,灾区重建已经呈现一片崭新面貌。报本以反始,饮水当思源,我市画家朱金华、李福贵、罗丕祥、芳毅等共同构思、创作《国人望》图卷一轴,亦以寄无尽感恩之意。什邡一氓受嘱为跋,聊作五古以为永记:“华夏山河久,由来国步频;端赖万方力,同荷吾国钧。”
时在庚寅仲夏。
11.什邡市北京小学建校碑铭并序
什邡市北京小学,北京对口援建“5.12”地震灾区之重要标志工程,为北京市统一战线及非公经济系统全额捐建。学校建筑面积7576平米,由北京市 设计、北京市 三建公司承建。肇建于2008年 月,2009年5月完竣。
溯校之始建,因缘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暴发,一时地坼山崩,栋折屋摧,震区千万黎庶被灾蒙祸,溺沉涂炭;什邡教育创痛巨深,百废待兴。按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统一安排部署,北京市对口援建极重灾区什邡市。所谓铜山西倾,洛钟东应。我华夏亿万骨肉,四海同心,不辞万难,拯溺救焚于我邦;更兼北京百千援建者,赴险如夷,倾情大爱,是有北京大道、北京小学等诸多援建项目之兴造。
什邡市北京小学原名什邡市方亭四小,我校诸师生以亲身感受此厚德深恩沛雨甘霖,饮流怀源,是有更名之举。北京大学为我国近代民主、科学诸现代进步思想之发源地,影响我国发展甚巨;什邡市北京小学诸同仁亦思步履其后,心慕手追,秉承其民主科学之真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一代感恩图报之时代新人,是以铭曰:
什邡,西徼若水之北,女几禹穴之南。其西有蓬山高矗;其东则刚水清环。左思《蜀都》,誉以黍稷油油、粳稻莫莫之野;常鐻《华阳》,不惜陆海弥博、绵雒浸沃叹焉。李冰父子导洛瀑口,合岷沱之水利;高阳苗裔憾遗雄关,泛湖湘之舟楫;湔水之滨,柏灌曾田猎于斯;龙门之颠,开明曾慷慨殉难。千年之上,一轴神奇古蜀文明画卷在此演绎;去岁以来,一部伟大壮阔之抗震救灾大剧在此展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洪钟大吕,激荡九州,壮我华夏复兴之远志;北京援建,伯歌季舞,成就世界救灾史册之奇迹,必将永镌于蜀山。时在己丑仲夏,值北京小学落成之际,我校全体同仁师生衔感无既,永矢弗谖。
公元2009年7月16日邑人郭辉图撰
12.什邡市方亭慈济中学重建纪略
什邡市方亭慈濟中學重建工程,歷時一年又數月,於公元2010年4月告竣。新校落成,特紀略以志之。
什邡市方亭慈濟中學肇建於1963年秋,迄於今,稱名迭更,曆有城關民中、城關二中、紅衛中學、城關中學、方亭中學,折射其50年間所曆艱難風雨及自強自勵之行迹。
公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震。我市地處極震區域,千萬黎庶被災蒙禍,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什邡教育亦創痛巨深,百廢待興。
然,銅山西崩而洛鐘東應。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本心,以人溺己溺之情懷,斥鉅資三千余萬並匯籌海內外同胞同襄義舉,鳩工重建方亭中學。是有我校今日闊大恢弘之新貌。我校諸師生以親身感受此厚德深恩沛雨甘霖,飲流懷源,思以永銘,是有再更校名之議 。叩商相關主事者既蒙應允,際此工程告竣落成之時,謹鐫以為志。
什邡市方亭慈濟中學 恭立
公元2010年4月12日
第二 有蕡其实
1. 太阳神重回红白圣山
我站在祭祀神坛左侧,面对祭坛。我知道,神圣的祭祀即将开始了。那是2013年9月13日的上午10:00许。
尽管,在祭坛的外面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所有的目光和激情都投向这里,因为我们处于祭祀的中心地带。我明显地感觉到有许多人的眼睛放射着期待的光,渐渐晕化开来,把热力向四面八方蒸腾着。毕竟,上一次红庙的太阳神祭祀大典已经过去了56年。成为了整个龙门山脉一个神话时代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深山中的山民们在期待着…….
太阳崇拜是原始古蜀人世代传承的神话崇拜形态。太阳崇拜在世界上有五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和南美的玛雅文化。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古蜀四川地区的太阳崇拜在金沙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非常突出的呈现。古蜀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而红白镇的太阳祭祀大典,从远古一直持续至上世纪1957年才最后终止。它是延续古蜀文明并以民俗文化形式延续至今的活化石和唯一民间遗存。什邡红白镇红场的太阳神庙是上古时期古蜀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也是我国太阳崇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站在祭坛下,我回想起了2007年初,也是在可以看见红庙的土坡上,我和当时的市上一个领导聊起古蜀文明的话题。谈起女几山、山海经、蚕丛、鱼凫,谈起三星堆、金沙遗址、林向和段渝先生的研究以及红白太阳神遗迹考察的意义。他一直听着、听着,眼里放出光来说:“郭老师,你应该接过这个课题,把它做起来。”
在那一年的八月,我们一行三十多人,按照我前期研究查阅的田野调查报告和地方史志资料画出的龙门山古蜀先民迁徙的可能路线,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穿越龙门山的科考活动。在茫茫群山的深谷和原始森林中,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古蜀人遗留的和古籍中有隐隐约约记载的建木、氐人祭祀的场所、巨石向天坟的遗迹和沟通岷山岷江文明与成都平原的若干古道。证明了在蚕丛、柏灌和鱼凫时期游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文明之间存在的可能通道和路径。后来,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和实物,形成了一个研究报告。也就那一年,在金桥酒店举行了一次由我发起的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先秦史学会、四川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先秦史、神话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冶炼史、四川古代史、地质学、植物学、三星堆学等方面专家共同参加的“龙门山与古蜀文明学术研讨会”。
在会上,我作了主题发言并提出了古蜀文明研究的“龙门山起源假说”,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反应和肯定。
会议刚完,林向老教授语重心长地拉着我的手说:“辉图啊,你一定要把这个课题作下去,把红白太阳神祭祀和大典情况弄清楚,把它做起来。”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专家,也是三星堆考古发现的主要发掘专家和研究者。他的激情和嘱托,让我感到了前辈学者传递的深深的使命感和切切的期待。
从那以后,中间已经隔了一个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艰苦的5年之久的灾后重建。
在那次大地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什邡市委宣传部编辑了一本《不屈的脊梁》,我为画册写下了沉重的前言,这里是部分节选: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道深深的伤口,也是什邡有史以来遭受的最惨烈的一次劫难。
但是------
就是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悲壮大搏击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丽,看到了人民的伟大与崇高,看到了全民族的亲情与大爱。
在这幕历史的宏阔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英雄谱系的丰满,看到了普通母亲伟大无私的温情,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尊严,看到了教师们舍身殉难的从容,看到了无数军人、党员、干部的无畏和勇敢。
为了那些罹难的生命,为了那些幸存的亲人,为了铭刻这一段悲歌,为了让历史收藏这一刻不会磨灭的瞬息,还为了定格我们永久的集体记忆。既为警示后来的人们,也为了总结人类生活惨痛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余震尚未完全消歇的第一时间里,就收集了大量的“5.12”大地震中什邡灾区的真实图片,编辑成这一本凝重的图册。
我们希望呈现:什邡,这座历尽劫波依然挺立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坚毅和脊梁;
我们希望展示:43万章洛儿女天崩地坼也压不垮的不拔意志和英雄主义精神;
我们希望人们去解读:在丰饶的苦难之后什邡人的淡定与微笑,在连片的废墟之前什邡人对美好未来展望的气概与豪情。
在被无情的大地震夷为平地、满目创痍的家园的前面,我们轻轻放下这本朴素而沉重的图册。
既作为告慰逝者的安魂之音,也作为我们开始重建美好家园的雄壮序曲。”
紧接着我写了一篇沉痛的小文《另一种断裂》,追忆了在龙门山中神禹故里北川的几位民间史家,他们都在那次地震中被山神收容了。一段地域历史的文脉也随之断裂……
在文中,我几乎是失去节制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还有许多,还有许多...... 而这些都在这次大地震中毁灭了,或接近毁灭了,因为我们没有能及早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5.12”特大地震已经发生,我们很多的人们更多地关注了龙门山,但是------- “山颠矗立了千年的太阳神庙坍塌了 我亲爱的国人哪 那里坍塌了 我们最神圣的一段悠远历史.......” 如果我们能对它多一些了解和研究,也许我们在保护、开发、利用上会多一些考量的维度,减少一些幼稚、野蛮和粗鲁。 北川大禹庙毁灭了、禹里毁灭了,什邡的禹母祠毁灭了,李冰陵园塌了,大王庙塌了、二王庙塌了,还有,还有.......这些毁灭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和遗迹,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因此,我向人们呼吁,除了关注龙门山那惊心动魄的地质断裂及其造成的深重灾难之外,还要看看龙门山上我们共同历史的断裂,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断裂!它们更需要我们永久地修复和精心地保存!我们不能再漠视了........”
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派生出来的。相对来说,处于与殷商相当时期的古蜀先民在祭日文化方面,要比其他各地区各民族发达一些,在遗存的文物中已有了专门的祭日工具或象征物——“太阳轮形器”及“四鸟绕日”金箔以及各种代表太阳的抽象符号。我国甲骨文中也有许多关于“宾日”、“出日”、“入日”的记载,反映了古人在日出、日落时都加以礼拜的痕迹。《尚书·尧典》也有关于“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记载。古蜀先民是一个崇鸟敬日的民族。因此,在龙门山中留下了许多遗俗、地名和传说。红白的太阳神祭祀大典,由于历史上地理环境的封闭,一直以地方太阳会和民间民俗节日的形式保存和传承。根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汤谷即“旸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什邡红白山中的虞渊则被传说为日落之处。山中至今尚有羲和谷(太阳神名)、建木峰(通天神树名)、崦嵫山(神话中太阳落山的地方)、邓林(神话中夸父逐日抛下手杖化为邓林)、虞渊(太阳落山的山谷、今太阳沟,口语误作药仙)、高阳坡(古蜀高阳氏停留之地)、颛顼湾(颛顼,古蜀先祖,黄帝后裔)、昌意岩窝 (古蜀人先祖,黄帝子妻名女枢【古蜀人先祖,黄帝孙子妻名】)、金乌崖(金乌,神话中太阳鸟之名)、女几山(大禹母亲名,龙门山古名女几山)等地名。崇拜太阳敬奉神鸟的古蜀族,居住在龙门山中太阳崇拜盛行的红白镇、太阳寺、太阳沟、太阳山、太阳乡一带,民间流传这里就是太阳神歇息和赐福下民的圣地。《什邡县志》以及《红白乡志》对本地的太阳会及太阳祭祀大典、太阳经唱诵、太阳神生日一直都有记载。
根据我们龙门山古蜀文明研究会和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在红白开展的田野调查,在1957年前,上至古蜀先民直至五十年代,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祭天、祭地、祭自然、祭图腾、祭神灵、祭祖先,以此求得护佑,获得精神上的力量,以维系团结,维系社会,因此,每年的冬月二十九日,以及夏至节,由太阳会作会首,都要在红庙举行太阳祭祀大典。
为什么红白的带有极原始信息的祭祀活动可以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因为红白具有特殊的地理原因。该场镇距什邡40公里,地处石亭江、通溪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是什邡北部屏障,由此可通往西羌的古栈道,翻越九顶山可直接进入岷江河谷的腹心地带。昆仑文明在这里分派出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支。马家窑大地湾文明开始了它东向南向与岷江流域文明和三星堆文明的碰撞与交接。因此,红白,它也是离三星堆最近的一个历史遗城和文明绾合带。为藏羌氐彝民族文化走廊。
过去红白场两场东西相望各不相连,而今已连成一片。传说,红白场的形成最先是山里的人们为了躲避高山野兽和雨雪便来到这里,建起了山寨,垒起了火塘,他们把一根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杉木杆立起来,用来测量太阳的步子,用它来分辨一年四季,从此神树在这里生根。后来人们在神树周围修建了庙宇,墙为红色,称为红庙。庙内供奉有石神,高约2—3米,主要一块是深红色,另有垒砌的白色灵石若干,庙外有一龟石,解放初期庙宇都还尚存。每年的太阳生日和夏至日,民众都要举行太阳会、诵太阳经和祭祀大典。成为延续几千年的远古原始崇拜民俗,以致形成了大典上必诵的《太阳经》和《太阳古歌》。
这里的崇拜及仪式与在中国神话史上绝大多数地区的民众盛行射日神话又有所不同。蜀地民众多祈日、盼日、护日神话,最典型者为至今尚流传于什邡地区的《两兄妹守日月》与《太阳宝和月儿光》神话。这大概是古蜀地的自然环境和古蜀人心态的形象写照。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内陆封闭性盆地,四周为海拔1000至3000米高的山脉所环抱,加上多云多雨,长期阴郁压抑,令人窒息烦闷。因此古代蜀人希望日光普照,破除阴湿,期盼清朗光明的生活环境。期待以这种方式向神祇礼拜,是他们力图把握自己命运的坚强信念和斗争精神的艺术折射。所以红白的太阳神祭祀大典千百年来一直流传。成为我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所自的以三星堆崇鸟敬日为突出特点的古蜀古族文明的一个直接上源和活化石。
今天,它在终止了近一个甲子之后,将要重新呈现了!
今天,公元2013年9月13日---一个并非冬月二十九或夏至节的普通日子,太阳神将要重回红白神圣山谷!
正因为它普通,我,期望:人们再不能把它忽略了!
雄浑而粗犷的祭祀乐响起了,在祭坛的地面滚动开来。人众双手击打和赤脚重踏大地的节奏,逐渐起伏和升腾。木砉和陶鼓将人声喧腾混合,让暗黑和阴影从祭坛的中心被驱逐开去。
大祭司匍匐在祭坛下。所有的声息暗了下去,静了下来。有一片刺桕树的秋叶飘过大祭司的额前,掉落在地面被风推进着,发出了“滋滋滋”的声音。
在他突然受领了太阳神的神圣意旨之后。木砉和陶鼓应和着人声好象将祭坛推升到了云端,太阳徐徐将灿灿的金色涂抹在了祭坛上建木的顶上。人们仿佛又以音声之手将祭坛承托着慢慢放下。
当祭坛上的太阳神石缓缓开启,太阳神女披挂着耀眼的神圣金红和光芒自天而降!
我的眼眶突然湿润起来,我突然在心中大声喊到:我的太阳神啊!你终于重新回来了!
神圣祭典在继续着……..
关于温暖,关于生命,关于光明和丰收……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的对话开始了……..
今年,距离文革结束快40年了。
今年,距离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快100年了。
我其实并不相信任何人类历史上以文化冠名的思潮或运动,都只具有单向的如发起者所期待的指向和影响。红白太阳神祭祀大典在这茫茫群山中流传了上千年,人们谨守着、因袭着、传承着……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突然中绝了…….今天的人们完全可以以各种猜想去作出非常符合时代原因的推测:迷信?狂热?社会运动?
我们是否应该象我们的河流、山脉和森林一样心胸宽广、深沉和博大,在浮躁不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是否能够以敬畏之心去礼敬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高山、每一片纯净的天空和每一天升起的太阳。那并不只是愚昧和无知的屈从。而恰恰相反,当我们轻狂地自诩为全知全能,力大无穷,仿佛顽皮的巨灵挥舞起巨大的爪子,随意滥用我们今天拥有的各种实用技能,不经意地践踏、摧毁、破坏和消灭的时候,我们曾经拥有的纯洁、神圣、丰富和充满也就随之消散。于是,我们变得苍白和失忆,我们失落的不仅仅是一小块儿地域上的一段故事、一个古老的民俗。我们已经逐渐地脱落了一个族群人之为人的某些文化基因片断。在遥远的亚平宁半岛仅仅3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拥有3万座古建筑、10万座古教堂,4万多座古堡,4000多个国立博物馆,2500多处考古遗址,900多个历史城区,世界遗产48处,成为全世界文化的高峰,旅游者必然驻足之地。在明清时代,我们的龙门山东南支的蓥华山,也号称小峨眉。是一座拥有三里一庵,五里一寺的佛道名山。48堂口以淳厚的热情安顿着四州八县朝山的香客,一年两次的太阳祭祀大典让蜀西山上的所有生灵昂首仰望神圣神祇的天庭,芸芸众生和庸庸群氓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和幸福的期待。
而在上一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一切被捣毁、被以荒谬的滑稽消灭殆尽了…….
一个不知道敬畏的民族必将受到永恒天条的鞭笞,一个不懂得报恩的社会必将爆发近在咫尺的人性的灾难。
神圣祭典在继续着……..
木砉和陶鼓将人声喧嚣高扬了起来,让这片山谷重归神圣!
我耳边又响起了,当初接受了重新恢复祭祀大典编排任务的四川卫视频道的雷扬编导在向我咨询红白太阳祭祀五十年代原初状况时真诚说过的一句话:
“郭老师,我们努力!不会让您失望的!”我点点头,期待着。
神圣祭典在继续着……..
山谷重归神圣。
2013年10月10日
2.蓥华山钟鼎寺重建铭
明代《蜀中名胜记》:古章山亦称章洛山,“山高百里,六月积雪不消”,蓥蓥如金莲,是谓蓥华。自明朝万历年起,佛教渐兴,相继有莲池大师、明本禅师、索康大喇嘛来此驻锡开宗,自三官庙、夫子院,经海会堂、白云山、三圣宫、钟鼎寺,历金莲池、白鹿寺、普贤殿,以迄雷洞坪、顶骨殿,四十八堂口,无不香火氤氲延绵,四州八县香客常年不绝,尤以每年六月六蓥华古会为盛,人称小峨眉。
钟鼎寺,原称无名寺,以清中叶有无名禅师住持而名。后因有来寺挂单沙弥每日司钟,不类他人,钟声高贵清越,脱俗超迈,令人觉疏昏昧,精进振作。禅师以声识俊才询之何能至此?沙弥答曰:“敬钟如敬佛。我以如如禅定之心、虔诚礼拜之心扣钟而已。人生百事起念动意莫不当如此。”无名禅师异其语,嘱云:“往后修行,万不可失今日司钟之心,万千福报不可限量。”小沙弥日后即为西蜀一代名僧舌响禅师。无名寺以钟见僧材,众香客扣钟求福缘。是以寺以钟名,又因其钟如鼎,终以钟鼎名寺。
然,以蓥华山处龙门山前山断裂地带,公元2008年“5.12”特大地震猝发,一时天崩地坼栋摧梁折,惜数百年古刹顿为丘墟。今经什邡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恢复重建,大梵禅寺于是得以重辉,一方名胜因以续存。盛世盛举,特铭鼎纪之。
公元2013年6月 邑人郭辉图撰文
3.和尚街与蚂蝗肉
今天的蓥华镇,那时还叫三江堡,自明清以来渐次有莲池大师、明本禅师、索康大喇嘛等高僧活佛来此卓锡开宗,各种寺庙逐渐建立,有密宗的,也有显宗的;有净土的,也有禅宗的。也由于蓥华自古为西山分割内地和边区的重要关隘,于是在场镇沿小河形成了一个极富特色的商贸街市,也形成了一条川西地区远近闻名的和尚街。这和尚街由于沾了佛教名山和山区集散地商业繁盛的光,逐渐创出了许多有名的商号和名特产品来。其中,这蚂蝗肉即是一道闻名遐迩的招牌菜。
在乾隆年间,这蚂蝗肉还引出了一段传奇来。四川总督----岳飞后人岳中琪自落籍什邡以后,对于什邡山水尤为亲近,经常只带一二仆人四处游走,好是惬意。
有一天来到了三江堡,时已过午,腹中甚饥。远远看见和尚街上有一招幌,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蚂蝗肉”。岳中琪心中一喜,自言自语道:“噫?蚂蝗肉。我南征北战几十年,所见所闻也不算少。野生野物也吃过不少,还真没吃过什么蚂蝗肉。走,且去尝尝。”
当他们走近店堂,只见一个和尚喝得醉醺醺地箕踞在地上。岳中琪毕竟是为官之人,见了僧人犯戒,不由得大为光火,喝令两个仆人将醉和尚拖起来要打。
和尚从容地站了起来,面无惧色,说:“客官有何吩咐?”岳中琪厉声问:“你知道你犯何戒吗?”
“当然知道。”
岳中琪暗暗称奇,便止住侍从,缓和了语气,问和尚可有菜蔬果腹?
和尚说:“只有主肉,没有配菜。”随即走进内堂,端出一盘蒸好的猪头来,说是自己烧的,只是中午已过,工序尚未完成,请岳中琪凑合品尝。
岳中琪一尝,觉得味道鲜美,竟是平生未尝吃过的佳肴。忙问:“你这菜叫什么名?”
和尚微微一笑:“这就是和尚街上有名的:值得一死蚂蝗肉。”岳中琪道:“和尚不打诳语。你这明明是猪肉,怎么说是蚂蝗肉。”
和尚接着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刚才我已经告诉过你。这是一个半成品,日过中午,配菜已经用完,如果要吃只好明日再来了。”岳中琪道:“那你只会喝酒吃肉吗?”和尚说:“我还会作诗。”“那你作一首《蚂蝗肉》来给我看。”
和尚即席而咏:“嘴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酱浇。红鲜雅称金盘飣,糯软真堪蚂蝗腰;配得松茸与雪芽,不为活佛做山饕。”
岳中琪听了,不由得破颜一笑,道:“快上饭来!是值得一死。”从此,有好事者,将这四个字刻成了店铺的匾,一直流传至今。
4.红白豆腐的渊源
红白出产优质豆腐源远流长。
据清嘉庆《什邡县志》载:“白庙场、红庙场在高桥场北二十里,左临大河,上通章、洛二水源,清嘉庆七年(1802年)新设”。因场镇内有祭祀太阳神的红墙庙宇和白墙庙宇天齐宫而得名。红庙始建年代已经缈不可考,自古以来直至上世纪50年代在民间民俗中一直为祭祀太阳神的古庙。
红白又被称作禹迹仙乡。据《红白乡志》记载:“红白禹母祠有二。其一《什邡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载:禹母祠治北一百四十里,三江口山内有禹母祠。其地怪石嵯岈,层岩左右交插,洛流曲屈环绕,中有九联坪。坪境之末庙基在焉,基址宏阔,年代无稽,古碑屹立,字迹不可辩,疑秦汉间物,相传禹母居此。由于其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是以其风物及出产都带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关于红白豆腐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传说汉淮南王刘安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八人,号称“八公”。刘安由八公相伴,登山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发明豆腐的老祖宗。后来刘安又听说蜀中多神仙,欲往求之。八公之中的李尚、田由二人自荐为之前导。但二人入蜀之后,见蜀山灵秀神奇,迷于女几龙门忘返。思量山间沟谷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有利菽(大豆)生长,刚洛之水寒而婉冽正好点卤,于是降居红白,并传本地土人党氏淮南豆腐术,逗引来不少高道到此修筑静庐炼丹修行。
也不知过了多少世纪,自明清以来蓥华山渐次有莲池大师、明本禅师、索康大喇嘛等高僧活佛来此卓锡开宗,各种寺庙逐渐建立,有密宗的,也有显宗的;有净土的,也有禅宗的。从高景观三官庙算起,至于蓥华顶建有四十八堂口。蓥华山逐渐成为一座佛教名山。一年之中的开山期间,朝山人群四州八县,香客络绎,烟火不绝。
也由于蓥华自古为西山分割内地和边区的重要关隘,于是西羌古道贩盐贩茶山货皮货交易极为兴盛。豆腐消费需求激增,其生产的基本过程选豆一浸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以卤汁或山礬叶或酸浆醋淀,最后压制成型,整套工艺日益精细完善,豆腐从业者初一十五祭李尚田由公及酱神樊少翁祖师的风俗逐渐形成。
豆腐宴罗汉斋也随之发展。到民国年间,“山野菽乳”、“红白黎祁”、“寿桃豆腐”、“琵琶豆腐”、“葡萄豆腐”、“金钱豆腐”等400余款造型逼真、色彩纷呈、鲜美异常、风味独特的豆腐菜闻名遐迩。
清代红白乡土易学家王崇朴有《豆腐》诗云:
“莫将菽乳作等闲,唯余清白不曰坚;化得无形千斛豆,和谐百味自成仙。”
5.红场白场红白场
红白自古以来就是个好地方。四面有青山环抱,场镇有碧水萦流。山林出珍蕈琴鸟,土地产秀菽五谷。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要说起它的由来,还得从红场和白场的立基说起。
也不知过去了多少世代,山上的人们为了躲避高山的野兽和雨雪来到了这里,泽基格布是他们伟大的首领。他们在这里建起了山寨,垒起了火塘。他们把一根世界上最高最高的杉木杆树立起来,用它来测量太阳的步子,用它来安顿一年四季,从此神树在这里生根。无论宾日或饯日的神圣礼仪都围绕着它。在神圣白石垒成的四角为基,一座庄严的红庙成了山上人们生活的中心。
又不知过去了多少世代,坝脚的人们为了躲避沉重的租税和战争来到了这里,启祖三公是他们公认的族长。他们在这里兴起了村落,建起了祠堂。他们为观音、弥勒和关公修葺了神殿,也给土地、财神和文昌定下了处所。无论祀日或春秋,香烟和社火都终年不断。族中长老共同商议,以一道白墙为线,将人们的心灵串在这里寄放。
中间只有一条浅浅的山沟,将这红场白场,分割在不同的世界。时光好象停止了一样。
谁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平静的世代,红场的男人期待着白场那边温顺而美丽的女人的身影;白场的女人渴盼着红场那边雄健而强壮的男人的歌唱。
于是,一条小溪边,多了洗衣说笑的女人;丛丛竹林里,多了羌笛和“竽达”的太阳鸟。
谁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平静的世代,有人在小溪上搭了来去的便桥。再后来,白场的女人过桥去供奉白石和太阳神,红场的男人过桥来为观音和文昌上香。
再后来,猎人药夫子忘了《必格溜》和勒色,红场白场就成了今天的红白场。
6.羌氐故道的传说
中国西北部有一条通往欧亚大陆的神秘商道,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从蜀地向西北延伸着一条更安全,更便捷的神秘间道,即中线间道,这条神秘的古商道从蜀地的成都平原出发经灌县(现都江堰)至彭县,或从什邡进入黑卡,下到岷江河谷,很快可以到石泉顺湔河而上进入龙安府(今平武县)的古城,翻越松潘雪栏山,进入湔氐县(今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坝子)。这条道路被民间称作羌氐故道。它向东可以进阴平古道的甸氐道;西行出黄胜关外进入松潘草地之52部落的阿坝地方,顺多仑河进入廊罗克上、下12部落,就可以进入现青海玉树州境内。唐时文成公主进藏也是从那一带进藏的。
这条神秘的故道在蓥华山中蜿蜒时,留下了许多神秘的故事和传说。当人们来到蓥华顶拜过铁瓦寺后,进入后山就进入了勿竽巴色与卓涅媔色,即羌氐语言中的大石神和黑水女神的地界了。如果不请山中释比诵《车几葛布》经,无论是运铁、运盐、运烟土,都不可能顺利。
民国初年,往返于这条路上的药夫子和跑山的背夫子就常常借了大石神和黑水女神的神力,获得特别的恩赐。
那时,理番厅一带种植的鸦片成为了成都周边烟馆的主要供应地。青龙场的周独眼,因为仗势自己财大气粗,开了一条街的烟馆,黑道白道,通捡通吃。那一年的六月就雇了红白石岗坪的邓牻娃两兄弟为他到杂古脑接两担烟土。为避课税和抢匪,他特别挑选的泡松颟顸的灯芯草来作背篼帽顶子。
当历尽千辛万苦,从杂古脑,经凤仪场、大牛场,在翻过最险要的黑卡时,他起了歹心,想要在这里等烟土背篼上来后,将两兄弟推下碗口梯摔死,这样就可以赖去这两兄弟的背工钱。这黑卡是羌氐故道上的一处极其险要的隘口。两山壁立,蓬搭斜侧成为一道长约数百米的石缝,最窄处仅容一个背夫子佝偻通行。石缝两头则是千丈悬崖,让人不寒而栗。
这邓牻娃两兄弟因常年在这故道上讨生活,对周独眼这路烟土客和杀人越货的土匪都打过交道。当他两兄弟看出周独眼不怀好意先行选好下手之处的举动时。于是兄弟两人,一对眼色。就在黑卡口上坐了下来,开始学着山中释比诵《车几葛布》经,一诵就是一天一夜,当他们饿了时,就从背兜灯芯草中摸出烧熟的山芋来轮流吃过接着念。周独眼因为想起坏心,是打空手跑在前面,什么吃的也没有,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了,等两兄弟两三天的经诵下来。周独眼已经快饿死了。两兄弟于是空掉这两担烟土,背着灯芯草,经过周独眼身边时,一边快乐地唱到:“背篼尖上栓草鞋,足麻草鞋厚九寸。择吉思乡心切切,家中还有老腊肉……”后来,有人说周独眼大概是让野兽吃了,也有人说是给勿竽巴色收了。
这也是黑卡下山道特别黑的原因,雨雪和着烟膏子给染成的。
7.莲花峰顶钟鼎寺
蓥华山上有数峰簇立,形似莲花。其中有一峰之上有一座寺庙,人称钟鼎寺。说起这座寺庙来,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这座寺庙原本无名,因此,附近的山民都叫它无名寺。可是,寺虽无名却偏偏有一口有名的钟和钟的故事。
钟,在丛林寺院里的号令,夜晚的钟声是先急后缓,提醒两序大众,暗夜已至,正宜疏放安寝。而清晨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振作精神。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无名寺的无名禅师从禅定中起来,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蓥华参学的沙弥。’
于是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和用礼拜之心来司钟。’
无名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的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剃度师和无名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西蜀地区有名的舌响禅师。
无名禅师不但识人,而且能从钟声里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
从此之后,这无名寺庙以钟见僧材的故事开始在修行的僧人和香客之中流传开来。这座寺庙,也因为坐落在莲花峰顶,也就被人叫做了钟鼎寺了。
九州八县的香客和信士,有好多就只是单单来听听这里的钟声的。敬钟如敬佛嘛。
8. 蒋琬出任什邡令
三国时期名臣蒋琬,是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主要执政人。他是零陵汀乡(今湖南零陵县)人,字公琰(yǎn),随刘备从荆州入蜀,先任广都(今双流)县长,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担任什邡县令。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取代汉室,建魏国,称皇帝。次年刘备在成都武担山之南即帝位,国号汉,以成都为国都,任诸葛亮为丞相,置文武百官。蒋琬正是在刘备率军入蜀,建立蜀汉政权初期的地主官员。蒋琬来什邡时,县衙陈旧破烂,百姓贫困。他采取了一套“安民”政策,主张“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不大兴土木而扰民。很快恢复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秩序。
诸葛亮非常赞赏蒋琬的品德和才干,他把蒋琬从什邡调去做相府参军,让他统管丞相府上的事务,后来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蒋琬在成都每次都保证了给前方军队供应粮草和兵员。诸葛亮曾对人说蒋琬“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提拔蒋琬官至长史、抚军将军。诸葛亮临死前上密表给后主刘禅,推荐蒋琬做他的接班人。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即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建兴十三年(公元253年)拜蒋琬为大将军兼领益州刺史,后升迁为大司马。蜀汉进入了蒋琬、费祎执政的时期。蒋琬操劳国事,于延熙九年(公元264)年卒死于涪城,墓在今绵阳市。什邡人民怀念这位古代县令,在留春苑公园建造了“蒋琬亭”。
9.灵官楼前将军碑
清朝乾隆年间,岳飞后人岳中琪、岳中璜平定大小金川后班师,经过茂县,翻越黑卡又回到了什邡。途中,岳中璜却不幸病逝。岳中琪打算把弟弟岳中璜也埋葬在什邡九里埂慈母山下,一来是看中那里是堪舆家们撵好的龙凤双栖之地,二来是因为那里自岳中琪转任四川督府以来,全家也自甘肃行籍于此,也是埋葬他父亲岳超龙及母亲的墓地,算是家人团聚。可是出殡那天,灵柩路过蓥西上场的时候,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路旁徐家幺店子供人歇脚、吃水酒的凉棚全部掀翻,整个出殡的队伍个个淋成落汤鸡,大家都在猜测为什么这次丧事如此不顺?
雨终于停了,他们才又艰难地把岳中璜送到九里埂慈母山下岳家坟院。因道路湿滑耽搁,这时,距阴阳术士确定的下葬时间足足晚了一个时辰。等到下葬,又有蹊跷,有一角封土怎么也封不上。于是,就有了不少怪异传言,有的说岳将军还有话想说;有的说岳将军显灵尚有一事未办;有的说是还有一位菩萨在路上迟滞了。
随后,就有乡绅百姓商议,要为岳将军立碑,但立在哪里就该有所讲究了。有人建议,这里有一个灵官楼,是明朝末年,移居到什邡蓥西的崇祀桑梓而修建的神庙。相传灵官是道教的护法天神,说是遇到大事,每有灵验。灵官楼内有灵官,是护法天神,灵官楼外也该有灵官,这个灵官在本地就应该是岳飞的后人岳中璜。因此,立碑在此最为合适。
大家点头称是。于是一致决定,碑就立在灵官楼前。
立碑当天,他们请来道士做法,和尚念经。碑上裹上红绸,碑的正面是“打寇将军碑”,背面刻有记述岳将军事迹的文字。碑立好的当天,人们就相互邀约前往岳将军坟前去告慰他。到了坟前一看,大家大吃一惊,前些日子留下未封好的一角已经完整封好,甚至还长出了灵异的留香草,摇曳在坟头。自此之后逢年过节,本乡本土的乡民都会来此焚香烧纸,祭奠岳将军。
不久,岳中琪将军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感念什邡人对他的亲人的深情和尊敬,于是,报请朝廷批准,全家落籍什邡,所以,岳家就成为了地道的什邡人。
10.罗汉寺中祖师井
罗汉寺东侧有一口古井。1300年以来,一直不枯不盈。至今罗汉寺的僧人们还在这里洗菜淘米。
这口井传说是马祖道一于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63岁时返回西蜀故里弘法时开凿的。
据广泛流传于江西、四川等地的民间传说,马祖道一一生建丛林48处,开凿甜井139眼----统称马祖井,正应其各为一方宗主的139名大弟子。
马祖井分为上三井、中三井、下三井。上三井,即马祖故里老井,披缁出家的罗汉寺古井和其开宗立教的武夷山建阳佛迹岭古井。中三井即江西赣州马祖岩兴善禅寺古井、龚公山宝华寺故井和抚州西里山故井。下三井,散而成百千,广布于唐江南西道各处。
这些井最神奇的是,上中下各井水脉潜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马祖圆寂日为最枯,七月二十一诞辰日为最盛。马祖遥取《易》髓“改邑不改井”,“井养而不穷也。”“以劳民劝相”,借以弘法化众。民间盛传,每年七月二十一日马祖诞辰之时,此井隆隆作响,传于湘赣南粤。有马驹影像升腾空中,以应禅宗六祖慧能“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踏煞天下人”之谶语。凡见此象,饮此日水者得大智慧。
有一年的浴佛节,小沙弥照旧在井中打水,准备用作浴佛的净水,平时的水桶都是在水面上轻轻一荡就装满了。那天却怎么荡也装不满,小沙弥心里奇怪,就跑到云水堂中取了一条清规剑来戳,谁知这一戳,水桶底板就戳通了,水桶咕嘟嘟就沉到了井底。当小沙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重新将水桶拉上来时,水桶底子已经自然封好,里面端坐着一尊佛陀童子金像。在金像的背后竟然铸造着几行金字“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唐开元三年西堂智藏于龚公山宝华寺。”
由此之后,无人不信马祖井上中下各井水脉潜通的禅林故事。至今,罗汉寺每逢浴佛的日子,用的还是这一尊佛陀童子金像哩。
11.木瓜坪上“乡女营”
木瓜坪上至今还有一处叫“乡女营”的遗址。它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邑人陈氏女为求自保,结寨拒敌,以女儿之身杀豪强、驱顽匪,传奇故事的发生地。
清顺治三年(1646年),什邡境内战后一片荒凉,瘟疫饥馑相继发生,豪强土匪四处掠人为食。邑人陈氏女为活命自保,邀集亲友纷纷入山,在两河口一带结寨防守。
陈氏本为湔氐土人,陈氏一族耕读传家,深明大义,为人厚道。她自幼体力过人,善骑术、精弓箭。一天深夜,贼众来攻寨子,邻舍四散奔逃,陈夫刘应选又值病中。陈氏女奋勇挟弓弹,提大刀,保护丈夫杀出重围。她率众遁隐于山中木瓜坪上结寨防守,把无家可归的妇女全部召集拢来,组织成列,一一教授以刺击功夫,号称“乡女营”。
一遇贼寇至,陈氏女更是身先士卒,率众与战。居山中四载,粮食缺少,她们靠野菜甚至以雀鼠为食,极尽艰苦。
顺治六年冬,那是一个奇寒的冬天,又有贼寇劫寨。陈氏女在夏秋之季,就让寨中女人孩子多摘木瓜风干备用。然后,以水范制作冰砖,相连为墙,再以水浇泼,使成整体,冰滑如油,难以攀爬。木瓜备置其上。
一日天暮,贼寇群至。陈氏女一声令下,众寨人以木瓜为弹,痛击来寇。贼兵攀爬难上,又遭木瓜镖枪痛击,纷纷跌落寨墙下,或踩在木瓜之上,连滚带爬,坠入悬崖而亡。
顺治七年,贼首战死,余众溃散,山下转趋安宁。其时,陈夫已病故,陈氏乃移棺归葬本乡,相从的女军回乡后,她助其婚配,而她本人未再嫁,以“乡女营首”享誉乡里。
12.神珠护佑佛光寺
佛光寺又名天圆古刹。至于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订。只是相传,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曾到佛光寺拜过佛。唐湾子就是因此而得名。听说那时的和尚坐船渡过唐湾子,到山门对面的讲经台讲经说法。
据说当年流寓此地的明本祖师也在该台上讲过经。那时,这座寺庙古木参天,气势宏伟,有殿宇48重,依山势而建,上至山顶(甘家窝凼),下至河脚。河坎上是讲经台。庙中常年有和尚八百余名。凡是要入佛门的弟子,都必须先到佛光寺受具足戒。因此,佛光寺又有西天小雷音之称。
话说到了明末的时候,佛光寺被张献忠焚毁后,又几经培修,
除殿宇五重外,寺后还有高僧灵骨塔林盖了半匹山。庙宇周围还有两人合抱的楠木、香樟、银杏、松、杉等木数百株。
据佛光寺残碑记载:明景泰六年(公元1445年)九月十二日,有业主唐琰将楠木村茶园周围所有古迹及土地专门卖与度牒僧人。内有滴水大佛楼三座,并同意度牒僧人在大佛楼周围栽种松柏84000株。
明天顺年间(公元1456年),净空禅师重修寺庙,使佛光寺古刹更加宏伟壮观。佛光寺的规模究竟多大,现已无他证正可考。
从残存的脚柱石看,48重殿之说也是事出有因的。乡野村老都传说是张献忠所为。而确实可信的是佛光寺在解放时只剩下五重殿。
1958年时,人为的又将庙宇周围数百株大树全部砍伐。文革期间,佛光寺又遭厄运被毁,只剩下东岳殿一重。
佛光寺历经了许许多多的灾难,兵火、地震,但总不能将它毁掉。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小雷音说起。单说当初唐三藏路过唐湾子,心生欢喜,一不小心就将唐王送他的袈裟解开,顺手抛给他的徒弟。但徒弟当时也被这里的山色迷住了。袈裟在一棵皂角树上挂住了,徒弟用力一扯,一颗宝珠滚落在了地上。说来奇怪,这宝珠,有一百个佛影,因为跟佛接了缘,仿佛有了灵性。它不仅不顺坡下滚,而是一直往山上滚去。滚啊滚,最后滚到了今天佛光寺大殿的中间一处草窠里不见了。千百年来,佛光寺的其它殿均荡然无存,唯独肉身殿和一座古木结构殿依然挺立。如今,肉僧和尚仍端坐在肉身殿上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原来佛光寺大殿内有小雷音的镇寺之宝---雷音舍利珠。无论水火、刀兵、山崩、地裂都不能动摇它的立寺之基。那颗珠子上有一百个佛影在,因此,它一百年必有一兴。果然,在二十余次大地震中,其主殿安然无恙。
13.千载偶尔露峥嵘
红豆村出土了一尊青铜虎钮錞于。
这一尊錞于,规格极高,是类似錞于中最大一尊。被人称作錞于王。
可是就在它出土前,一首离奇的童谣就在村里流传。
“红豆落,豆花开;
前有马,后有虎,
当断不断马虎来。”
红豆村中有株红豆树,其树高枝展达十数丈,方圆数里皆得瞻见。往常年月,这棵树的花很是繁茂,这一年,却是先结了豆荚才慢慢有点零星的花出来。于是,村里的老人说:“该祭祭树仙了。”但因为农忙,大家也并没在意。
又过了些日子,段家的老二在自家田地里打菸芽子,听到地下有钲钲偬偬的声音的幽幽飘出,侧耳听时,仿佛若有马蹄哒哒自远而近。再细听时,又没了什么响动。“噫,我这不中用的耳朵,出了什么毛病哟。”
再过了些日子,段家的老二在自家菸田里打二道叶,突然,天上起了一阵风,当他直起腰来望天时,居然有一枝满是红豆的桠枝被折断了吹到了段老二的跟前。段老二捡起树桠,想不到桠枝上的红豆纷纷落下。待他想要接住时,红豆都在地里往前滚,段老二感到奇怪,就一直往前追,可是,那些红豆越追越滚,越滚越追。最后滚到了田角上,居然都往土里钻去。段老二越发好奇,就用锄头使劲去挖。一把下去,锄头被弹了起来,前些天他曾经听到的钲钲偬偬的声音又幽幽飘出了。他继续往下挖时,一个青绿色的铜兽头渐渐露了出来。
段老二在自家地里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时,那念叨该祭树仙的老人正牵着孙儿,从段老二跟前走过。小孩子又在唱:“红豆落,豆花开…….”
这段老二仿佛听出了什么来,回到家里,点上香蜡,拜过段家先祖,无意地拿起错乱的段氏家谱来,居然翻出:
“先祖段文昌,封邹平郡公。子,段成式,曾游蜀,娶阏氏。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吉州、处州、江州刺史,有《酉阳杂俎》。
“《宋史》云:广汉什邡人段祚以錞于献始兴王鉴。其器高三尺六寸,围二尺四寸,圆如筩,色黑如漆,甚薄,上有铜马,以绳悬马……”
于是,段老二想起母亲阏氏,原是以菸为业家的女儿。于是接着唱开来:
“前有马,后有虎,
当断不断马虎来。”这个“断”也是“段”哪。
今天,在师古镇还专门建了一个錞于广场来纪念这一段传说。
14.杨仁办学自远祸
杨仁是东汉初期以能臣治蜀的代表人物。他与广汉太守蔡茂、蜀郡太守第五伦、蜀郡太守廉范三人齐名,都是凭品德和能力获得政声的地方官。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他被任命为什邡县令。
杨仁曾在京城学习韩诗数年,回家后教过书,当过郡里的功曹,被举为孝廉,授做郎官,中了“博士”。他既精通儒家经典,又有从政的经验,到什邡后宽惠为政,热忱办学。他垦田千余顷,用田地的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在他的倡导下什邡义学大兴。他劝勉县衙属下的子弟都入学读书,严加管教,耐心开导。凡有真才实学的人,杨仁或在署衙内委以重任,或推荐到朝廷量才录用。
杨仁博学多才,原在官廷任职,在朝廷的一次公选中,汉明帝刘庄下特诏补授杨仁为北宫卫士令。明帝向他问政,他建议任用贤人,宽和施政,还应抵制外戚的骄气。他向明帝上书提出办好十二件事,都属于当务之急。明帝非常赞赏。明帝死后,朝中宗派纷起争权。马援之女是汉明帝的皇后,马党气盛,欲入宫寻机起事。杨仁披甲持戟,严令卫兵把守,使他们不敢妄动。等到汉章帝即位,杨仁受到马党的极力攻讦,章帝知道杨仁是一个忠臣,就把他调出京师任什邡县令。
当他来到什邡后,马党外戚心有不甘,派了杀手来伺机追杀。杀手跟踪数日,知道杨仁在什邡口碑很好,于是,心下就慢了,想再过几天再回京城复命。
一天,这杀手混在吏绅子弟中,进了义学,这一天杨仁正在讲授《诗经*大雅》:“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杀手原在京城就听人说起杨仁的博学与忠厚,他疾恶如仇,对不法贪官“不与交言同席,时人畏其节”。听到入神,深深为之佩服,不觉把匕首扔在地上,跪下向杨仁请罪。
杨仁当即问明因由,将他扶起,特为他增添坐席,正式列入义学名册。这人从此后就落籍什邡,成为了杨仁的侍者。
15.《元包》谜留留春苑
什邡城里有个留春苑,园虽小,却是倾注了从明清到民国什邡多位知县、名流不少的心血。
从明嘉靖的熊儒、康熙的丁士一、史进爵,到光绪的陈锡霈、钟寿康,再到民国年间驻防什邡的钟旅长钟光辅,他们都不仅仅是扩修扩建,建亭修廊,种荷植桑,还喜欢立石凿碑,堆山叠景。自唐代武德二年在紫极观新置县署以来,前后翻修不下十余次。
这本是一种雅致和好事,或纯属县衙行政事务增多所需,但民间的说法却是各式各样的。只因为这紫极观非同寻常。
这紫极观原本是北周武帝年间的一位可以打马上朝廷、推演归藏三易,预言时代兴废及皇家受命,精通术数,谣谶有验的高人的隐居之地。
卫元嵩,益州人氏,在南朝梁末出家为僧,后来改做道士,佯狂入京城受到北周武帝宠幸,受封为持节蜀郡公,以一纸《请省寺减僧》书引发天下震动,中年以后隐居什邡,数十年间,覃思深虑写成一部天下奇书《元包经》。此人精晓阴阳历算,兼通儒释道法。当时的神人慧化尼歌尚有:“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之句。后来的唐朝皇帝赐予他“希微真人”的名号。什邡民间风俗还把正月初五定为卫真人生日,至今道士们还在这一天聚会纪念。
这卫真人羽化之后,就葬在了紫极观。到了北宋,此地建了卫先生祠堂,其墓被称为卫真人墓。
这留春苑真怪,每一次翻修,都必有所获。嘉靖的熊儒建西圃,得“日始于寅,义祖连山”谶获《太玄》玉简;康熙的丁士一兴建寄畅亭,梦“卦首于坤,绍义归藏”语发掘元包陨石;嗣后史进爵在池南建伴鹤亭、观德厅,等到留春坞成,挖出京房八宫卦碑;光绪陈锡霈筑陈公山山壁隐现火珠林;其后钟寿康盖清白轩,柱凸嵌卷兰,分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仲阴仲阳、孟阴孟阳、运蓍说原之形。
到了民国钟光辅,修葺真人墓,立石作序。民间更盛传,那次翻修,发现了卫真人上殿的玉笏金节,但因上面刻有一图一谶,钟旅长花重金找高人方才识读。高人只肯说:卫真人飞升之地。其中有“陇首青烟起,长安一代丘…..为君好思量,莫使起祸殃……”
于是,钟旅长赶紧将玉笏金节重新还原深埋。他的顶头上司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听到了风声,就来追问。钟光辅则是死也不肯说。过不久,这钟旅长好端端的就死了。至今这一图一谶还在留春苑中某一处,只是,再无人敢动歪念头了。
16.玉佛成就玉佛寺
玉佛寺是蜀中当代高僧上乘下清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亲手修建的一座金刚道场。它是什邡境内当下较大的丛林之一。其实,玉佛寺在传说中就有。
在久远的过去,在什邡一个灵秀的山谷有一座玉佛寺。它的墙基是玉打的,它的大殿是玉镶的,它的佛像全是上等好玉雕成的。每当山风吹过,玉石宫殿的玉钟、玉佩、玉磬、玉铃就会发出清越的声音,叮叮当当,仿佛佛祖雄踞灵鹫玉音传法。
说来也巧,当年,有一个法师从藏区回到什邡。他东不去、西不去,什邡地界内的任何一座现成寺庙,法师婉言谢绝。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什邡的山水之间,亲手修建一座寺庙,佛会告诉我,这座庙子在哪里?
无巧不成书。这期间,刚好湔氐镇的居士们发了大愿,正在八方奔走,准备在当地山中的宝山寺遗址,重建一座新庙宇,正为找不到合适的住持而发愁。
一晚,有位居士梦见一年长的僧人飘然而至,笑盈盈的说道:“你们别忧虑,我来帮你们修庙!”
第二天,这位居士将梦境告诉了众人。其中有人应和道:“我前几天赶场,听人说乘清法师回来了。这不正应了你的梦?”
于是,他们就去邀请法师。法师来后,并没选上居士们选定的宝山寺遗址,却偏偏看中了一片荒凉的山垭谷口。法师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当即念到:“左不去,右不去,旮旯角落满山玉;前不走,后不走,山垭谷上菩萨首。这里就好!我要用玉石雕成所有的佛像菩萨像!”
更奇特的是,到了奠基开工的那天,法师一锄下去,侧耳听听,仿佛若有玉磬金声隐隐透出。再一锄下去,封土坼裂,现出一阵祥瑞的背光。老和尚扑通跪下,法喜盈怀。再一锄下去,天哪,竟然接连挖出了三尊玉石雕成的古佛像!如今,这三尊玉石雕古佛像依然端坐在殿堂之上,供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从此,这个寺庙就被人们称作玉佛寺了。
第三 其叶蓁蓁
1. 《禅文化全国名家书法精品集》序
一 诚(郭辉图代笔)
时值乙酉仲夏,马祖故里什邡诸使君来京告以“中国什邡马祖文化节”诸事宜,并丐序于余。言之殷殷,致诚邀之意。然众冗交集,恐难款聚,迟未搦管,惟诸君曲谅。
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祖师之一。“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慧业达德,百世以下,犹蒙庥荫。祖之于禅之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道不属修”、“触境皆如”,把禅完全推向人间化、生活化,为禅赋予无限活力。对中国文化贡献厥伟。所谓“马驹踏煞天下人”,其禅法简捷明快、机锋峻烈,宝光智炬烛照中土,慧风法雨远播日韩。马祖生于什邡实什邡之大幸,马祖弘法于江西亦为江西之大幸。马祖之思想是中国对世界文化之大贡献。迄今仍然福泽后世,使我等共沾法露。
什邡要举办首届中国什邡马祖文化节,以深入挖掘、弘扬马祖文化资源,此举对弘扬佛法和平、慈悲之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甚大。谨此遥贺。
自古以来,禅茶一味,笔以写心,所谓“毛端吞巨海,沙界一微尘。”无论是“援毫掣电”的怀素,还是“态浓意淡”的苏东坡;无论是“风神洒荡”的黄庭坚,还是“沉着飞翥”的米芾,无不以禅境为指归,禅宗的思维方式、审美态度深深地濡染着唐宋以下的中国文人,使得中国的书法艺术越来越强调笔墨形象中的内在情感和意境表达,正是“我书造意本无法”,“参禅而知无功之功”。
这次文化节上的《禅文化全国名家书法精品展》,汇聚了诸多名家,实为同类书法展之一大创举.同时,主办方又要将各名家墨宝编辑成册,付梓印行,以期广结善缘,其功德实不在小。是以余甚欣然,感为序焉。
2005年8月
2. 禅宗文化与马祖道一浅谈
-----在马祖书院的演讲
各位朋友:
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禅宗文化与马祖道一浅谈”。
首先是“浅谈”,因为我谈不深。这绝对不是谦虚。
因为马祖是近1200多年前的古人,我们隔着巨大的时空,要真实地还原和把握是决不可能做到的。
举几个大略的隔阂:
1. 马祖生活于中唐时期,其间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我们生活于信息时代。马祖生活其间的社会形态已经迭经变更,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都完全不同了。
2. 语言的巨大变化。马祖所使用的是中古汉语,我们使用的是受西方拉丁语影响深刻的现代白话。
3.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变了,思维方式也会改变。例如《夜泊秦淮》。
4. 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马祖,主要依靠几部有限的历史典籍,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高僧传》等,资料严重不足。
5. 马祖是中国佛教史上、思想史上、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佛教本来是西天释迦牟尼创立的外来宗教。它的经文主要是以古印度梵文,中经魏晋南北朝迄至唐宋的一些高僧学者翻译到中国。文典深奥,诘曲聱牙,自古号称难治。例如胡适著述事。佛学典籍所用术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有极大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例如:“色”“空”等等。它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完全不同是叫做五明中的因明。
6. 研究佛学还需要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胡适例子。
…………………..
诸如此类,都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的巨大障碍。
尽管我们努力接近、努力弥补,但终究可能是“盲人摸象”。
第二. 关于“马祖文化”这个概念。
这个问题,我想在作完全部介绍之后,大家自然会有一个粗略的轮廓,因为任何对“文化”概念的界定,都只会费力不讨好,而且会更让人糊涂。
我们首先从一首流传极广的禅诗说起: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禅诗,是一首非常朴素、非常优美的诗歌。在这里打动我们每一个稍有生活磨历的人的,大概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待人接物、任运自然、宽容大度、不为声名利禄尊荣富贵所累的智慧和生存方式。
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人苏东坡居士的禅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一种经过了风雨激荡、激情澎湃又碰了不少钉子之后优雅而又能保持距离、宁静而恬淡的审美的生活态度。
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的中国画中得到了有力的展开。我们许多人知道宋明以来的国画非常值钱。从文同、苏东坡、范宽、董其昌、扬州八怪、吴镇、王蒙等的画作中,我们常常只看到一棵孤松、几块怪石,远离尘嚣的茅屋点点,几个高人行卧其间,仿佛有些雷同,又仿佛有无穷变化,寥寥几笔,尽显山水个性。画家的精神学养和审美情趣又尽在其中。那种神与物游、简笔点染、不求形似、超然象外、精神弥漫的思维内蕴,才是它们打动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心灵,引起共鸣的地方。
如果我们要真正读懂一幅高品位的中国画,我们就必须去追溯和把握画家的精神世界,而这就必然追溯到佛教和禅宗这个根上。这个根在中国的历史上主要来自两个泉源,一是六祖慧能,一是八祖马祖。是他们共同地对外来佛教进入中国与中国社会文化相融合所作的的革命性地改造,才真正使佛教与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融合,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今天我们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就绝不可能避开孔孟朱熹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中心的主轴,避不开智頤、玄奘、慧能和马祖传播和开创的佛教诸宗文化,避不开老子、庄子的思想及其道教文化。
最近,在中国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上,中国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接受了新华社和凤凰周刊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思考和前瞻对策。宗教力量是中国借助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本届论坛希望通过佛教理念,建立对内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和谐世界的双和模式。许多思想者都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在采访的末尾,这位局长还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随着世界的目光日渐向中国聚焦,我相信,佛教将因中国而大放异彩,中国也将因佛教而拈花微笑。”
他在这里用了一个佛教历史上的有名的典故。传说,当年佛祖在灵山聚众说法,曾拈花示众,听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迦叶尊者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佛祖知道他已领悟,对这个聪明的弟子格外赏识,于是宣布:“吾有正法眼藏付嘱迦叶。”(佛的心眼彻见正法,谓之正法眼。深广而正德含藏,叫做藏。这位迦叶尊者也就被禅宗称为西天初祖。)
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无论在中国的文化典籍还是在当代中国人的里巷俗语中,人们随时可以发现最初源自佛教的语言和文字。例如:世界、宇宙、平等、无常、劫难、慈悲、因缘、四大皆空、因果报应、立地成佛等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陶渊明、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等的诗文创作都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这等都采取了佛教中的部分教理来作他们的思想武器。禅宗于诗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季羡林说“诗与禅的共同之点就在悟和妙悟上”。例如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苏东坡“横看成岭………..”。
又例如茶道。它需要悟和妙悟物质性之上的精神曾面的内涵需要禅思和诗境才能发挥。茶作为国饮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品格可概括为清淡、隐幽和山林气。这种洒脱正与禅相同。
“书为心画”、“书法犹释氏心印,成于了悟非口手相传”。
所以,懂一点佛教知识,懂一点宗教文化对我们增进历史文化素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意义的。对于什邡的人们来说,尤其有着特别的价值的。
首先,我们讲一讲禅宗的一些基本知识。
史学家在谈到禅宗时,往往会用一派“本地风光”来表达对禅宗的印象。佛教的文化渊源在印度,但禅宗是“中国”的佛教宗派,鲜明地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中国文化,也就是“本地风光”。
前面提及的在禅门《灯录》中的那个典故,说的是当初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为众僧说法,其中一僧向佛祖敬献一枝金色波罗夷花,佛祖随手拿起这花向众人展示。众人都不明白佛祖的用意,而摩诃迦叶却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当即向众僧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人就把这个著名的公案称为“拈花微笑”,认为其中蕴涵其中的意义是禅宗与佛教其他各宗派之间的根本区别。这个宗旨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后来又加上了八个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谓“教内”是指研修佛教典籍,了解掌握佛典真义,以提升个人境界、完善人生价值这一修行目标。而“教外”则走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途径,它不必诵经解义,只需心领神会,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在佛门之中,除禅宗属于“教外别传”,其余各宗基本都属于“藉教悟宗”的“教内”。
按照禅宗的传法世系,从迦叶到菩提达摩共经历了二十八传。菩提达摩在公元四世纪到了中国,成为中国的初祖。中经慧可、僧灿、道信、弘忍传到了慧能,慧能传了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等,怀让传了马祖道一。这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算六祖惠能和八祖马祖道一。
关于六祖惠能我们知道,他有一首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所开创的曹溪禅是中国禅宗的集中代表,他的思想集中在《坛经》一书当中。
在此之后,经马祖的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主要形态。禅宗花开五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相继成立,并称“禅宗五家”。而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影响最为深远、声势最为浩大的一家,其后,又分化成为“杨歧”“黄龙”两派。嗣后,还传播到了日本、韩国等地。影响一直波及到今天。
“禅宗”是梵文“禅那”的省音译,意为“思维修”、“静虑”,是印度各教派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法。早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前,故印度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中就描述了禅那的精神状态。《白骡仙人奥义书》第二章中写道:“让感官和意识的注意力,转移到心上,你就能乘梵天之舟,振奋起精神,渡过恐怖之源的水流。”
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与作为佛教宗派的禅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教外别传”,是在教典以外别有一种教义的传授方法。为什么禅宗要提出另一种传授方法呢?因为教内传法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教条化、形式化的倾向,只重考据文字而不重精神的把握。禅宗比起其他的教派、宗派的禅定来,更加强调它是一种心态、一种顿悟的方法,绝非只是外在的简单形式。它是一种见性的方法,并为我们指出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
南禅宗的禅师们特别强调“平常心是道”,反对把参禅悟道与活生生的人生实践割裂开来,修行悟道全凭自然,“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但莫造作,只是平常。他们普遍主张悟道不必借助于文字,追求一种安详的心态。这样,禅宗在关于佛性、自性上,禅的境界上,禅悟的方法上,禅的语言上,成佛之后的心境上都有了一些与其他宗派明显不同的特点。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下面的讲解中再逐步地展开。
下面,我开始介绍马祖的一些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佛教特别是对禅宗和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意义。
马祖生平年表(略)。
马祖行迹表(略)。
在大体了解了马祖的一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来对马祖作一个粗略地概括。他是什邡历史上对中国文化形态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大先贤。《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把他与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一道誉为四川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事实上,马祖的影响远不止于四川,也远不止于国内;他的影响远不止于禅宗,也远不止于佛教内部。他作为一个禅师和宗教改革家,其思想影响主要在唐宋以下的佛教僧团内部,深远地作用于佛教禅宗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其思想的内涵、价值及其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等,同时也给我国的文学艺术、音乐建筑、书法绘画、民俗语言,特别是对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有两大无与伦比的利器,第一是禅道,第二是儒学。儒使人坚韧,禅使人明智。”
马祖的地位是由他的原创的思想而决定的,其文化价值也已经永远地融入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中。
先讲马祖在宗教内的贡献。
在佛教历史上有一句广泛流传的话,叫做“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句话讲出了一个历史的事实。在马祖之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古印度时期的一些习惯,修行的禅宗僧人托钵化缘,寄迹于山林岩洞,或者寄身于其他宗如律宗的庙宇之中。这极不利于修行,同时也不符合在中国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我们的传统是附着于土地之上,勤劳耕作,自食其力,对于那些不劳而获者非常鄙夷。是马祖在福建建阳开宗建立了禅宗自己的寺院。尔后,终其一生,他建立了四十八座寺院。后来,是他的弟子百丈制定了丛林清规。
这个规式后来成为了几乎所有禅院寺庙的僧人千百年以来遵循的定规。这样,就既建立了僧团组织,又立下了规章制度和人们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同时,将农禅合一,与中国农耕文明结合了起来。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僧粮、寺产,比较独立的经济来源。寺庙成为了一个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修行的中心。从而获得了一个为中国文化所认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平台,具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自马祖在建阳佛迹岭、南康龚公山聚徒说法,创建丛林,法席昌隆,后来又在钟陵开元寺,大开禅门,四方学者一时云集。其门下弟子139人,各为一方宗主。人称三大士之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化出沩仰、临济二宗。临济门下日后复启黄龙、杨岐二系。特别是临济一脉,流布绵远,影响以迄于今。教内有句话叫做“临天下,曹一角。”今天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百份之七八十的寺庙和僧人都是属于这一法脉的。
以上是讲马祖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在面上的贡献。
下面再谈谈他在禅法上的特殊贡献。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作一下对比。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哲学。和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哲学一样,德国古典哲学也在德国实现了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为1848年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前导。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总汇,是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发展的高峰。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直接的理论前提。没有德国古典哲学,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更是直接为马克思所继承。辩证法中的一些基本的观点,例如运动的观点、矛盾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正反合的思维过程、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观点等等现在已经为我们熟悉和运用。
黑格尔(1770—1831年)生活与德国和欧洲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黑格尔就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黑格尔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他是一位唯心主义的辨证的可知论者。他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学说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论,其方法则是辩证法。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或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在康德哲学中,“理念”所要求的东西(如自由、至善、共和国等)仅仅是一个“应当”,但在现象世界即现实生活中则是 永远达不到、实现不了的目标。但黑格尔认为:“精神的东西本身应该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迄今为止的事物的进程就是如此。”他从法国革命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依照思想,建筑现实”。
应当看到,黑格尔在这里力图克服康德的二元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直接反映论,论证思维和存在能够转化,黑格尔的这个唯心主义观点中包含了辩证法的合理成分。正如列宁指出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
大家比较熟悉马祖的三句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这三句话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马祖的特殊禅法。
这里的第一句“即心即佛”是继承了六祖惠能的思想。六祖有一本在中国僧人中唯一被称为“经”的语录《坛经》。惠能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佛性就是“真如”。这个术语从作为世界本原来说,就叫做真如;而从作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来说,又叫做“佛性”。自性清净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惠能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他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得到“善知识”的开示,生起智慧,去除妄念,就会内外明彻,豁然开朗,顿现清净自性(佛性),一念觉悟而成佛。
惠能不仅认为人性本清净,皆有佛性,而且认为这种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例:参五祖弘忍。
惠能的佛性论是建立在心、性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惠能认为心就是性,性就是佛,自性就是佛性。“自性觉即是佛”。这样一来,惠能就把心与佛等同起来了,提出了“即心即佛”,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融为一体。惠能的这种“佛向性中作”的禅法,突出了自我意识,否定了偶像崇拜,强调了人性的自由自在。缩短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佛性与人性合一,为以后的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祖接受了这种理论。“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首到长安”,“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这样,其中深蕴中唐以来普遍怀疑、否定、泛神与个体自由精神的追求意愿,从而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解放运动。由此,为后代中国无数的士大夫、文人墨客开出一番崭新的精神天地。
“非心非佛”,这个命题是从否定的层面,对“即心即佛”的一个丰富和补充。“即心即佛”,是一时间语,是止向外驰求之病,空拳止啼之词。所以言“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指引学人悟入禅法的方便之门。二者的本意主旨是完全相同的。从心净本净、去染成佛的本体论来看,即心即佛是明心见性禅门指归;从应机说法、旋立旋破的方法论来看,即心即佛是应机说法的权巧方便。既是禅门指归就当信受奉行;既是权巧方便,就要不断超越。应该领会的是,这些都是为学人指明一条回乡之路。“非心非佛”的目的是破除执著。马祖晚年眼见佛教修行者过于执著,犯了“知障”之弊,陷于“执迷不悟”的境况,为心为佛所缚,完全违背了佛家“空诸所有”之旨。学佛、成佛,既不能“法执”又不能“我执”,因此,推出“非心非佛”作为“即心即佛”的境界提升。
“平常心是道”是修禅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道一于禅之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道不属修”、“触境皆如”,把禅完全推向世俗化、生活化,为禅赋予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根本心,见于喝茶、吃饭、搬柴、运水处,皆与道为一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进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例,洪州廉使问。
“即心即佛”的理念是坚定求佛者信心,佛已在心中,无需到处乞求;“非心非佛”是反对求道者的执著;“平常心是道”是喻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在行住坐卧等等方面,不可不察。总之,遇事随缘,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回到前面讲过的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显示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辩证的、上升的、完满自足的思辨过程。成为一种广为中国人接受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而这个思维方式的成熟和完成早于黑格尔1000年。
下面再说马祖对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对于中国文化形态和文学艺术以及思维方法上的贡献。
他把出世的佛教转向了与入世的儒学儒教相融。中国的文化自文化轴心时代起,就是重氏族、祖先、国家和家庭而比较轻视个人、个体的生命和个体意识的。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气候条件使得中国从很早的时代起,就发展了我们的农耕文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产生的社会意识和积淀起来的民族心理,注重土地、乡里、人伦、现实、礼法、秩序、亲情和社会的义务,而对于生死、来世大多采取一种“未知生,焉知死”的冷漠态度。入世的热情和顺世的生存态度远远多于对解脱、来生和智慧的思考。总之,面向人生,积极入世是儒教社会的主要方面,同时,压抑个性、漠视个体、过度重视人之社会价值、道德伦理泛化、敬天敬祖、忠孝齐家、重男轻女、德本财末、非宗教性、重夷夏之辨等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明显的弊端。
马祖在继承六祖惠能思想的基础上,采取了糅合儒佛的思想路径发展的马祖禅,不寄望逃世、逃避、虚无、来世,将成佛和解脱的希望从虚无缥缈的西天净土和遥远的来世安置到了寻常百姓的现实现世和眼下。同时,肯定每一个个体无论男女、贵贱、獦獠的佛性和具有当下解脱、立地成佛的可能;肯定了现实的生活,给所有的人都提供了消弭苦难的希望,消除烦恼的路径,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简捷的解脱之道。这就为禅宗在中国社会扎下深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他所亲历亲为地实行的农禅并举,对外来文化的成功的中国化改造对于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农耕文明来说是一个积极的肯定。因此,赢得了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各个阶层的认可、同情和赞扬。在为中国社会提供一种平静心灵、按摩心灵的心理治疗的同时,融合老庄哲学的智慧,清静无为,法天法道,完成了中国文化形态的转型和定型。使禅具有了强烈的生活意味,成为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宗教”(日本柳田圣山语)。
佛教中本来具有的空诸所有、破除执著,鄙夷功名利禄,“和合”“和平”的思想,慈悲利生、宽容包容的思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又非常自然地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中和观念、重生观念、仁爱观念相融相合,进入了中国人的意识之中。
在另一方面,马祖禅提倡的顿悟思想,也给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诗学所谓禅是诗歌切玉刀,深刻地影响了诗歌的创作,使“顿悟“成为了诗歌创作的灵魂。其次,禅宗“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的语言观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意境说和神韵说,诗人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也就是要营造出清幽、宁静、淡远、空灵的禅境。如柳宗元《江雪》。那种非理性的直觉观照、瞬间的开悟、不可喻性、活参话头,以动作代替语言、在矛盾冲突的概念中打破执著、用含混简练的话头机锋进行暗示、直接抓住事物本原等技巧都弥补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这就给文学艺术、绘画书法等等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空间及对象,提供了众多的艺术形式,例如,公案、禅诗、禅茶、香道等。
禅宗的老家在印度,“禅”的本意就是沉思,在梵语中是Dhyana,中国古代把它译作“思维修”。它的内涵是将散乱的心念集中,进行冥想。它主张排除一切外在干扰(甚至包括耳、鼻、口、眼等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进行纯直觉的体验和内心的反思。然而,它后来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宗教,它融合了中国式的“直观外推”“内向反思”往复推衍的思维方式,更与作为补充的老庄思想相汇合,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这种思维产生的联想,在逻辑学家那里可能被斥为荒诞,在哲学家那里可能被视作可笑。可是,在艺术家那里却受到欢迎。艺术联想必须是直觉的、非功利的、有情感的。禅宗这种静默观照,沉思冥想,由于它含有大跨度跳跃式的联想,由于它是在用全副身心从事物中体验人的清净本性,由于它讲究抛弃一切俗世功利并提倡幽、深、清远、淡泊的生活情趣,所以却恰恰吻合了文艺心理学上的直觉、移情、欣赏距离及联想等审美心理活动,在文艺创作与欣赏上有着极其宝贵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从王维、白居易、苏东坡、黄山谷、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郑板桥、八大山人、石涛、渐江到苏曼殊、李叔同、吴昌硕、齐白石、郁达夫、李苦禅、范曾等等历代优秀的诗家、书家、画家都无不自觉接受禅宗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正如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在《中国禅思想史》中所说:“(禅宗)在日常的杂多的世界中,它渗透到各各生命中,发挥出深邃的人文的真实,可以说,禅实开发了无限的个性天地哩。”
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与我们什邡罗汉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的太虚大师对于马祖思想的继承,他的人间佛教思想和我们什邡在这一块儿上可能的作为。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冲击,中国历史发生急剧的转变,中国佛教也日趋衰落,就在面临时代挑战的严峻时刻,被誉为近代信佛教领袖得太虚大师(1890—1947)敏锐地感察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要求,倡导“人间净土”说,并随之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理念。太虚的理念在经过印顺、圆瑛、虚云、赵朴初、一诚等人的发挥,成了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方向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太虚在《建设人间净土论》等文中,直接倡导“人间净土”的主张。他认为,离开人间另求净土不是大乘净土修行的目的。他强调要凭借每个人的清净之心,共同努力,逐步转变恶浊世界为人间净土。在太虚看来,净土就是良好的社会,是人间清净的善果;浊土就是丑恶的社会,污浊的世界,是人心不正的恶果。他认为大家只要以良好的心知,纯正的思想,去从事一切正常有益于人的事业,就不难把恶浊的社会建设成为净土的中国。所谓人生佛教,就是指佛教要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生为基础,重视现实的人生,不重视“人死”。人之生重于人之死,生活重于生死。人生佛教的内涵的核心就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完美的人格,并提升到成佛的境地。太虚还在偏重于“僧人本位”的人生佛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面向社会全体的人间佛教理念。突出用佛教义理化导、改良、完善社会的意义、功能,扩大人生佛教的实行范围,使佛教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到了拨乱反正后的1981年,赵朴初明确提出了“以此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人间佛教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利益国家和社会,实现人间净土。他认为“应当发扬中国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即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交流。总之,赵朴初“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殊胜因缘下”,“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由于他的倡导和推动,确立了人间佛教在中国大陆佛教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使人间佛教成为中国大陆佛教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联系我们前面对慧能、马祖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从原始佛教以来,佛教就包含了佛陀之本怀,对于人间社会的关心是大乘佛教的内在精神。到了慧能和马祖,在把外来佛教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相融和的改造过程中,更是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中国佛教告别了古代史和近代史,它要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人间社会。与以往的历史相比,当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化,还有与以信息科技和生命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建设的空前发展,越来越凸现出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特征。人类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更加尖锐了。这些矛盾是产生人类痛苦的根源,也是人间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切入点。
回想我们在讲座开始时谈到的叶小文局长对于新闻媒体代表中国政府立场的讲话。我们应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什邡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什邡城市形象、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是有着特殊的有利的条件的,也是大有可为的。这个工作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来共同的努力。正如佛教经典《无量寿经》中所说:“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这也算是“无功之功”吧。谢谢大家。
2.建阳崇泰里马祖道一书“佛迹岭”摩崖石刻考
2006年3月8日,本人在福建建阳市莒口镇圣迹寺发现了“建阳崇泰里佛迹岭”上遗存有马祖道一书“佛迹岭”真迹。
同行的人员有建阳市莒口镇圣迹寺住持本印法师、建阳市政协原秘书长刘建、建阳市政协工作人员龚政和、什邡市委办公室文秘科长邹艾艾、什邡旅游局工作人员陈龙等6人。
关于马祖的活动及语录资料,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大致有《祖堂集》《宗镜录》《景的传灯录》《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天圣广灯录》《五家正宗赞》《联灯会要》《古尊宿语录》等,其内容多有重复。
《五灯会元卷第三·南岳让禅师法嗣第一世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以及以后的各种《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均记载:“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幼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唐开元中,习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钟陵开元寺。……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门山。二月一日,跏趺入灭。……”其行迹大抵如此。关于他的遗存实物,没有任何记载。
相关史籍的记载都指出,马祖道一首先是在福建建阳建阳佛迹岭开始修建寺庙创宗立教传法布道的。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传入福建并开始宏扬,应该说是随着马祖道一禅师的足迹而铺张开来的,“七闽禅化实师为之肇”。他在南岳怀让处得道后,自赣入闽,成为六祖后五代的重要传人。他进入福建后,经过的地方被称为佛迹岭,武夷山留下了他的第一处佛迹岭。史籍记载其时大约在开元、天宝之际,马祖道一于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佛迹岭聚徒传法。因为道一是有确凿史籍记载可考的南禅宗僧人入闽弘法之始,虽然道一在福建传法的时间不长,不久即移锡江西。建阳人志贤、慧海等都是他的开门弟子。也就是说武夷山是禅师在福建的第一个弘法之地。自此,武夷山成了福建率先从民间朝圣进入佛教信仰的精神领地。
古书虽有记载,马祖在湖南得七祖怀让禅师开悟后,经江西至福建建阳佛迹岭,并在此草创丛林,收徒传法,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师傅。但建阳是否真的有佛迹岭?佛迹岭又在建阳何处?这在佛学界至今还是一个谜。也许正是因为马祖道一在福建停留的时间不长,给福建这个偏僻小县的山区留下的印迹不是很深,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遗忘了,以至于后人找寻不到他的踪迹。
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坡,在宋代被称为“图书之府”、“理学名邦”。据《建阳县志》记载,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闽越王余善筑大潭城。汉建安十年(205)置建平县,属会稽郡。晋太康三年(282)更名建阳县,属建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安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建州。宋景定元年(1260年)更名嘉禾县,属建宁府,自宋以来,建阳有六乡二十三里(包括崇泰里,见《建阳县志》)的建制,但由于历史地名的多次变迁,今天的建阳人已经不再说什么什么里了,而多采用今天的镇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复名建阳县,历明清及民国。
莒口镇位于建阳市区西北约二十余公里,交通非常不便,莒口镇在唐代即有莒潭,大约因此得名。圣迹寺位于莒口镇对面荒山之上,只有寺庙自己开出的土路联系外部,没有任何通讯设施。庙宇破败,其住持为一位73岁高龄尼姑,叫本印法师。庙后有一传说中的马祖当年闭关修身的山洞。沿着庙前小山沟,走过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约1公里外的山野之中的岩石上还有一个巨大的人形脚板印,约有40多厘米长,这个脚板印正朝着下山的方向,清晰可辨。当地百姓传说为马祖道一的脚印。大约本地人根据文献记载:“马祖汉州什邡县人。姓马氏。故俗称马祖。或云马大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其中“牛行”二字道出了马祖走路的姿势,很稳健有力,由此可以推测,他的脚板大而有力,与众不同。也许此处这个脚板印是古生物留下的化石印迹,当地人为了怀念马祖道一,也为了解释在当年圣迹寺前的巨灵般的脚印,将二者糅合成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佛教的一段历史就和一个民间神秘的传奇结合在了一起,这神奇的脚印的名气反而掩盖了马祖道一真实印记。
在这个脚印旁边不远处的岩石上刻有20—30公分见方大小的“佛迹岭”三个古朴遒劲的楷体大字。右旁有竖排 “唐沙门道一立”几个小字。左侧有竖排题款处亦有数字,但已经漫漶模糊。沙门,梵文Sramana原为古印度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在佛教盛行后僧人常以之自称。
从书法的角度看,崇泰里“佛迹岭”摩崖极具唐人前中期的书风和神韵。因为汉晋承隶变之积聚,俗字丛生,其中多有影响书法结体者。书法自北周王褒开始,已经开南北融合之先。李唐王朝,君主多有好书尊王的倾向,推崇王羲之为古今书法“尽善尽美”的第一人。也是顺应书法质文转移的历史潮流,为之确立终极归宿。唐人尚碑,亦渐渐大其体制;字尚骨体,与碑制不称;欧阳询、虞世南等自陈入唐,老笔已难变化,所以趋时适用的楷书出新,要落在后来褚遂良的身上。我们从“佛迹岭”三字看,还明显地带有尚碑尚骨质意,尤其是“佛”与敦煌变文抄本中的写法极为相似。与后来褚遂良书法的精美温雅风韵窈窕的“美人书”迥然不同。
从发现过程看,该石刻没有任何人为造假的可能。当我带队准备前往建阳时,没有与建阳方面作过任何联系。3月8日下午,我们到达建阳,建阳市政协同志临时找来刘建先生接待我们。刘建先生本人是著名地方文史专家,曾担任该市文史委主任,多次组织并亲自参与编撰《建阳市志》,著有建阳史书《大潭书》,是建阳的文史专家。应该说,对于建阳的文史地理他是无所不晓。刘建称,在《建阳县志》中确有关于马祖在建阳活动的记载,但“佛迹岭”现在何处却不得而知。正当我们非常失望时,他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建阳西北二十余的麻阳溪边有一个因唐时就有的莒潭而得名的莒口镇(见刘建《大潭书》P89),镇对面山上有一座名叫“圣迹寺”-------《大潭书》记载:“该寺建于唐咸通年间,主持是佛教南宗创始人慧能禅师的二传高徒马祖道一禅师。……在寺下山脚岩石上,至今还留有一个一尺多长的大脚印,传为马祖道一禅师的圣迹,圣迹寺也因此得名。”--------的破旧小庙,庙前山沟里的一块岩石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寺庙的住持叫本印法师。本地人只知道“圣迹寺”而不知道“佛迹岭”。“圣迹寺”这个寺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们提出要求希望能带我们前往考察。
而前往莒口的途中,也不知道能否遇到住持本印法师。因为她那里地处深山没有任何通讯联系,也不知她是否外出,只能去碰碰运气。
非常凑巧的是,本印法师那天正在庙中。当时,已是下午三四点中,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讲明来意后,于是就前往那个神奇的脚印和摩崖石刻处。当时她的全部话语基本上都总是围绕着脚印在说。她叙述了当初为了保护那个她认为非常神奇的脚印而修建圣迹亭时怎样挖掘山壁露出石刻的全过程。因为她不会普通话,又没有文化,表达非常混乱。我们听起来非常吃力。通过其他人的翻译,大体情况如下:她是在文革中48岁时出家的,只为有个栖身之所来到圣迹寺,当时只有一座破烂的佛殿和马祖洞,其他都已经被破坏了。她发愿要恢复寺庙,仅仅依靠寺前的几亩荒地勉强过活,过了一段非常艰苦的生活。那个她认为非常神奇的脚印处在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山壁的山中,面积大约只有三四平方米。经过了许多年,当有了点积蓄,她打算修建一个亭子来保护脚印。但面积不够,于是就向山壁方向被山上泥土和荒草树木掩盖的地方掏挖,挖了不长时间大约进深有几米深,石壁上就露出了刻有几个文字的摩崖来。她因为不识字,听约略认识几个字的小工说是 “佛迹岭”,于是就随便让小工用油漆在字面填涂。于是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后来在脚印上将亭子修建起来了,并在亭子上层供奉了一尊非常粗糙的佛像,“佛迹岭”几个字却依然露天裸露。其时是五年之前了。因为此处人迹罕至,极少有人来和关注。她也从没有向人专门提起,自然外人几乎都不知道。在我们去的当天,刘建先生也说他是第一次看到,连建阳本地人都不知晓,是不奇怪的。虽然山人及本印法师知道此处有这么几个字,而又不能更深地言说。当然更遑论学者们了。因为我们与她事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我认为,她的叙述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推论起来,大概是因为这一个摩崖石刻在当初刻成之后,因为总体来说武夷山南坡正当季风盛行的迎风坡面,摩崖由于地处山壁边上,长期的风雨山水带下来的泥土逐渐将其掩埋,上面逐渐长满了荒草杂木,直至本印法师发愿修建亭子时才被她看到。而法师口不能言,不为外人知晓也就实在并不奇怪了。
综合以上陈述,我认为,福建建阳崇泰里佛迹岭摩崖石刻“佛迹岭”应该可以初步断定为马祖道一遗存的唯一实物。如果我们没有相当的证伪材料,否定它的可信性是不明智的。根据右边竖排的“唐沙门道一立”几个字,从字体上看的确不及摩崖正中“佛迹岭”三个字规整有力度,但字体依然打大体还是相似的,会不会是后人见此地有“佛迹岭”三个字而为了纪念马祖摹写补刻呢?如果是,那么补刻者又是谁?是哪个年代补刻的呢?抑或是因为年代久远,被风化水蚀所致呢?非常遗憾的是落款处的字迹漶漫模糊,有待今后进一步考察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距“佛迹岭”石刻不远的山脚下还发现了另一处石刻。经考证,该石刻是清康熙年间圣迹寺住持超戒法师所题写的一首很富有禅意的诗:
“圣迹何年降?入山又出山,要知来去处,试听水潺潺。” ……
看来从古至今,历代学者、高僧探索圣迹和 “佛迹岭”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
至少,福建建阳崇泰里佛迹岭摩崖石刻的发现证明了在《祖堂集》《宗镜录》《景的传灯录》《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天圣广灯录》《五家正宗赞》《联灯会要》《古尊宿语录》等史籍中记载的马祖道一曾经活动在建阳地区是真实的,其具体地点有些也是可以确定的,同时也弥补了《建阳县志》的缺漏。
3. 马祖道一的禅学及思想的现代启示
------在台湾法鼓山僧伽大学的演讲
提 要:
楔子:马祖道一出生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
一、马祖简介
1.马祖道一的生平及生活年代
行迹问题
僧道一(公元709年--788年),四川什邡人氏,俗姓马,世称马祖。他承传和弘扬了六祖南宗禅,是中国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的人物之一,被人誉为“最伟大的禅师(胡适语)”、“新佛教的开山人”(日本.柳田圣山语)、“唐代最伟大的禅师”(日本.铃木大拙语),后世尊之为禅宗八祖。
道一于唐中宗景龙三年在什邡出生,幼年在本邑罗汉寺出家,后习禅于衡山怀让禅师,开悟之后,曾在建阳、临川、南康、西蜀等地弘法四十余年。贞元四年,示寂于建昌石门山。唐宪宗赐谥“大寂禅师”。
道一的其历史贡献巨大。其充满个性“明快而峻烈的禅风,不仅在当时影响相当广泛,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禅宗各派”(杨曾文语)。在僧团组织形态上僧界广泛流行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他还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洪州宗及其禅法。自他之后,中国禅宗才真正兴盛起来,其思想体系中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特点,体现了中国禅宗平实入世的精神实质,以“平常心”和“农禅家风”为标志的宗门特色,改变了中国佛教的形象和命运,完成了佛教的彻底中国化过程。他把般若之空与儒家之仁和道家之无融合贯通成为一种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从而使禅学进入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成为其基本人格的构成要素,进而对中国的文化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一门徒之多,在历史上可以说空前绝后。《祖堂集》记载其有“亲承弟子八十八人”,《景德传灯录》记载其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其弟子百丈禅师将禅行与农作融合为一,拟定《禅门规式》,影响迄于当代,成为佛教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马祖文化是产生于中唐,昌盛于南宋,复兴于民初的以佛教及禅宗为其外在形态,以简略的形式,融合了儒道,走出山林,走出义,走出丛林,融入到中国士人精神生活的的生活态度、社会价值观念、审美理想、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安史之乱
洪州宗
2.马祖道一对佛教的贡献
马祖建丛林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
农禅家风的意义 以及在今天工商时代
“八十四员宗匠” 开创了正规的佛化教育
3. 马祖道一的思想
“即心即佛”,肯定人的价值:
“西方文艺复兴:人是万物的尺度”
“非心非佛”,辨证思维的意义:
提升了中国人的思维水平
“平常心是道”:
无是非、无断常, 、无取舍、无凡圣
上承孔孟的“人本”思想,遥接老庄“道”的思想,以“般若”智慧相融铸,绾接到了一起。
下启宋明理学、明朝心学。
既是理论又是修行方式。
在凡圣之间构架起了一道通过修学习禅、日用劳作、走向道德的崇高和精神丰富、内心和谐宁静的桥梁。
二、马祖禅学及思想对于今天工商社会的一些启示
作为新佛教的祖师,禅宗八祖马祖道一将佛教思想平民化、简易化、通俗化,其“人间佛教”和“生活禅”的方式更适合当今社会大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了有特色的马祖文化。
马祖文化的特点:
1、入世化的“人间佛教”
自唐以后,中国的佛教文化更多地吸收和接纳中国文化固有成分,逐渐形成了更切合中国文化土壤的,以禅宗、净土宗为主的中国佛教。其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人间佛教”特点逐渐明显。“《增一阿含经》:诸佛世尊,皆出世间”揭示了佛陀重现人间的根本思想。“《六祖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界的关系。其入世化、人生化倾向及深切的人文情怀、人道主义精神,强调自心、自性与佛心佛性的平等性,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世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舍人道无以立佛法”色彩逐渐浓郁,外来的佛教在传统文化重视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影响下,日益走向了现实的社会人生。这个传统由慧能启其源、马祖创其制,经由宋元明清一直传续到太虚、巨赞、圆瑛、印顺、赵朴初、星云、圣严、证严等。
2、简易化的方式开启了生活禅的广阔路径
简易化是中国佛学有别于印度佛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禅宗的简易性建立在深刻的理论基础之上,其文化精神都以简洁明快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理论简洁,不假文字,以心传心,见性明心;一是修行方式简易,不拘形式、不择环境,因人对机。开启了生活禅的广阔路径。
3、重体验、重实践
亲证性是马祖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重体验,重实践,重生活、社会、人生中的亲历亲证,而不重史籍经典、文字义学的拘泥。对权威的蔑视,突出了个体生命意识和价值。
4、草根性让禅更贴近百姓生活
草根性是马祖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从历史上看,马祖出自草根阶层,成长于江湖环境,悟道于山野。开宗立教也是从最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的湘赣粤闽山区开始,而后,逐渐由乡野而城市,由江湖而庙堂。
5、主张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的精神生活
在今天,现代--后现代时期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心灵却开始变得浮躁、人际关系逐渐淡漠,精神逐渐失去寄托,在对新技术和高利润的追逐中,神圣精神逐渐缺失,精神性贫困成为普遍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彻底中国化了的禅宗则开启了将学修融于日用,将神圣寓于平凡,从纯宗教向泛精神性向生长的运动,走向精神新岸。
6、禅重和睦
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睦,更强调人与自身真实心灵的和谐和睦。
以赵朴初为代表。
他提出“以人间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 |
以星云、圣严、证严等法师为代表。
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文化教育、公益、慈善、医疗等,使人间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得以践行和融入社会。 |
中国新佛教开山人,将六祖的思想实践化,使佛教文化得以中兴。佛教文化教育家
其特点是:
■充分入世化的“中国佛教”
■简易化、平民化、生活化
■重体验、重实践、重和睦
■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人生价值意义体系和精神家园
|
汉明帝时,达摩东渡成为中国禅宗初祖。后传法至僧灿、慧可、道信、弘忍 |
附录:
上法鼓山(七 古)
蜀山狼山法鼓山,
曹溪一脉中华禅。
当时曾饮同源井,
不信独钓影孤单。
法显三藏向西北,
马祖圣严指东南。
双脚踏破香水海,
道归平常还人间。
感 谢 信
法鼓山果品法师、常悦法师慈座,
圣严教育基金会施建昌董事长、傅佩芳董事:
兹敬启者,前受果品法师及圣严教育基金会盛情邀请,得有机会远赴台湾,到法鼓山参访学习,更蒙法师慈悲及基金会诸贤精心安排,使我们有机会全面观摩法鼓山的禅修活動,了解法鼓山的「境教」理念,以「禅文化及教育」为题进行交流,能就未来禅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法鼓山各寺院及教育机构进行深入的交流。此次参访,我们获益甚丰,感触极深,十余天的参观访问使我们对法鼓山“心灵环保”、“提升人的素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有了相当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汉传佛教中华禅走向生活、走向人生、应对当代社会变迁,适应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以及其成功的案例有了更深的亲历与经验。更兼果东方丈大和尚、施建昌董事长拨冗接见,的的感不去心。
“十语九中,不如一默”,我们的收获和感悟,并不能完全用语言传达。
在法鼓山的日子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之无语而妙的境界。
以之,专此布陈,不胜感荷之至。
顺颂
新岁迪吉!
四川什邡马祖禅文化研究会
郭辉图 吴 清
2009年12月26日
4. 楚山绍琦与王阳明的"心性"异同及关联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楚山绍琦与王阳明的"心性"观念,梳理其中各自源流后,得出结论王阳明的心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与楚山绍琦的“心性”观念有着某些相通和关联之处.这个命题需要放在更广阔的佛教心性论和中国固有的哲学思想发展到明代呈现三教融合的总体趋势和思潮之中去思考。楚山绍琦和王阳明及其思想看起来是思想史上各自孤立的现象,但其中的异同和关联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关键词: 楚山绍琦 王阳明 心性 关联
作 者: 郭辉图 四川什邡市政协 邮编:618400
楚山绍琦(1404-1473 )是明代临济宗高僧,先后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游历弘法,晚年住成都石经寺,开创了对当时江南和四川一带的僧俗两界有着广泛影响的绍琦禅派。由于学界对明清佛教的研究不足,加之有关文献资料方面的限制 ,致使绍琦这样一位在明代佛教史上重要的人物长期不受重视。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世宗嘉靖七年).因为他曾隐居会稽(今绍兴)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世称阳明先生.他的心学(又称阳明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和17、18世纪的日本、朝鲜就已经都是与朱子学相并称的显学。王阳明心学在学界是一个曝光过高的地带,相反,与之前后相续的楚山绍琦的一些思想与阳明心学的关联关系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此二人的生卒年代前后庚续,楚山绍琦圆寂(1473年)的头一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这也许是历史的偶然,但对这偶然产生的关联的考量,却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
王阳明早年出入于佛老、神仙之术,甚至产生过出家的想法,经过青年的思想曲折,他28岁进入仕途一直到37岁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和苦闷探索之后,才有了所谓“龙场大悟”。建立了心即理的知行合一说,以后又发展到了致良知,“致吾心之天理良知于事事物物”,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楚山绍琦的禅学思想,以“真如自性之心”为宇宙万法的本源,力唱心物一体不二、儒道佛三教一致,主张禅净结合、参究话头,由渐修而顿悟的修禅方法。 心性本源、心物不二,是楚山绍琦的禅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楚山绍琦在他的法语和诗文中对此作了大量的阐述和表达。 首先楚山绍琦区分“真心”和“妄心”,他说: “心体本来清净,元无染污,由其应事接物之际,一念萌动之初,偶失觉照,遂有邪正、善恶、真妄之分焉。真心者何?圆常湛寂,皎皎虚明,不滞有为,不沉空断,任运旋为,纵横自在之谓也。妄心者何?情尘交蔽,识想纷飞,念念迁流,新新不住,旋转苦轮,自生倒惑之谓也。譬若镜焉,体本明净,鉴照无私,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妍丑万应,毫发无差。或不能护其本真,而以妄垢日积浓厚,则本明、本净之光隐矣。”(《石经楚山和尚语录》)
这里楚山绍琦论述了“真心”的特性和“妄心”产生的根源。
其次,楚山绍琦论述了本体心性和宇宙万法一体不二的思想。他说: “夫所谓心者,乃真如自性之心,非妄想缘虑之心也。实万法之总,有群灵之幽府。所谓性者,即自心中本具真空之理,虚灵知觉之性也,非气禀情识之性。实二仪之所祖,三教之元宗。心乃性之灵,性即心之理。心性名殊,其体无异。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石经楚山和尚语录》)
"心性"作为理学的核心范畴.从性命进到心性,才算是真正进到了主体。大概而言,在传统文化中,“心”有三中主要含义。一是道德之心,以孟子为代表,指人的情感心理升华而成的道德意识,是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以荀子为代表,指认识事物的能力,是认知理性范畴。三是虚灵明觉之心,以佛道为代表,指虚而明的本体状态或精神境界,是超理性的本体范畴。这几种含义在理学中被进一步综合发展了。对比一下王阳明的“心学”观念,他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体物用论实际上是把天地万物都包含在主观精神之中,这成了他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观问题的一个回答。同时,他还认为,心即是性,心之本体是天理良知,以此作为对于人性本原的回答。王阳明是从格物致知入手来破除宋以来朱熹心理为二思想的。他从17岁“格”竹开始,领会“表里精粗”的道理,出入于儒释道之学,到37岁“龙场大悟”终于否定了朱熹“求理于物”的思想,而走向“求理于吾心”,建立了“知行合一”思想,以后再发展为“致良知”。由于王阳明学说在嘉靖以后就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在其思想之中的佛学痕迹使许多的研究者把他与禅宗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所以,日本学者久须本文雄在他的《王阳明之禅的思想研究》一书中,罗列了王阳明与禅宗寺院接触的大量具体材料,谈及了他与当时的中国禅师香山寺林宗师和日本禅师了庵挂悟的交往,引证了许多王阳明的言论与《坛经》及其他禅师相类似的观点。久须本文雄这样解读,王阳明所说:“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所不是此道”(《传心录》上),相当于黄檗禅师所说的“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种相取境,皆与道背”(《传心法要》);王阳明所说的“心之本体即是性”(《传心录》上),相当于黄檗禅师所说的“心性不异即心即性,心不异性”(《传心法要》);王阳明所说的道是“夫有而未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见斋说》)相当于神会和尚所说的“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真空,空而不无即妙有”(《显宗记》)。因此,“阳明的思想应称为禅的儒家,在禅学思想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与其相近的还有刘宗周等也有类似的观点。(参见《答胡嵩诸生》,《刘子全书》卷十九)。在这之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出王阳明受到禅宗影响的深刻。
楚山绍琦也认为,个体的心性是宇宙万法的本体、本源,它包容、贯通、主宰支配着天地万物生成运行和人的一切思想、感情和行为。他说: “此心性之体,大包无外,细入无内,周遍圆融,隐显无碍,穷今极古,彻果该因,舍折有无,统括名相,在圣无得,在凡无失。无欠我余,湛然常住。”(《石经楚山和尚语录》)
“所言大者即心之全体也,事者即心之妙用也。大哉!心体广大无际,泛应无穷,寂寂虚灵,含具众理,能应万事者矣。……当知此法甚深微妙,岂可得而思议哉?故在天同天,天莫能盖;在地同地,地莫能载;在日月与日月同明,而明超日月;在阴阳与阴阳同消长,消长莫能移;在四时与四时同寒暑,寒暑莫能迁;在万物与万物同盛衰,盛衰莫能变。故能生于生,生莫能生;能死于死,死莫能死;能有于有,有不能有;能无于无,无不能无。故能大能小,能卷能舒,能悟能迷,能凡能圣,实万法之本源,乃群灵之幽府。”(《石经楚山和尚语录》)
王阳明论心性,和陆九渊、朱熹都不相同。他一方面继承、发展了朱熹的心体用说,另一方面,比陆九渊更彻底地发展了主体思想。在《传习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谓心,也是知觉之心,但他以“虚灵明觉”之体为良知、为性、为至善。“心者身之主也,而心是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他讲所谓发用,也是指良知本体即性之发用,“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传习录中》)良知就是本体,也就是性。而且是“自然之生机”,这样一来,他把个人的自然属性、情感欲望提升为本体存在,成为道德观念的物质基础,说成人的本质、本性,这种个体化的主体原则,就在很大程度上与楚山绍琦的“心性”观念相通了。
在阳明学之前的儒学传统中,佛道二教基本上是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正统儒家人士排斥的。从儒学史上看,孟子时代儒家即指杨、墨为异端,唐宋以降儒家传统最大的异端即是佛老。例如,韩愈等代表的思潮。翻开《明史》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特别是在阳明学兴起之前,极端辟佛的儒家学者也还是大有人在。例如;明太祖时,大理寺卿李仕鲁对朱元璋崇佛不满,曾上谏言说:“陛下方创业,凡意旨所向,即示子孙晚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并且,“章数十上”,尽管朱元璋不予理睬,李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见朱元璋直言:“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说完竟然将笏板掷于地下。朱元璋勃然大怒“命武士摧搏之,立死阶下。”其他,有如薛煊(字德温,号敬轩,1392-1464)、胡居仁(字叔心,人称敬斋先生,1434-1484)、丘睿(字仲深,号琼台,1421-1495)、曹端(字正夫,号月川,1376-1434)、何塘(字粹夫,号柏斋,1474-1543)等一代有名的知识分子都有着“禅学绝灭物理,屏除思虑,以为心存,是空其心,绝其理。内未尝有主,何以具天下之理?”“分明非正理”、“杨墨佛老庄列,皆名异端,皆能害圣人之道”之类的言论。
其实,我们从明前期儒者对于佛老的排斥言语中恰恰可以反映出一个历史事实,就是佛老尤其是佛教对于儒家知识分子的影响已经是非常深刻了。
《王阳明年谱》(嘉靖二年十一月条)记载:
张元冲在舟中问:“二氏与圣人之学所差毫厘,谓其皆有得于性命也。但二氏与性命中著些私利,便谬千里矣。今关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身者,不知亦须兼取否?”先生(阳明)曰:“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备?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吾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这些言论中透出的传统儒家本身具有的“理一分殊”的多元宗教观的信息,正使我们看到,王阳明的心性观念,实际上反映出此前知识界的一种对于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心性”思想的逐渐理解、接受和批判融合。由此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心性”观和三教关系的看法似乎与楚山绍琦的“心性”观和他对于儒家道家思想的包容存在着某种隐隐的关联。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思想旨趣最为契合之点,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佛教哲学思想主要是倡导内在超越的一种宗教文化,是重视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宗教哲学。它与同样高扬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的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在文化旨趣上有著共同之处。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离不开心性修养,佛教与儒道两家都具有鲜明的心性旨趣,因而心性论逐渐成了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这种契合对於佛教及其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契合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据。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稍稍早于王阳明的楚山绍琦的“心性”观中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佛家禅宗的一种“别无分店”的独特思想,而是一种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逐渐为广大的知识分子接受的潜在的比较开放和包容的理念。我们对应楚山绍琦的生平,也可以发现,他不是一个仅仅枯坐庙中的和尚,他的交接面和社会层面也是比较宽的。例如景泰元年(1450年)小驻于武昌洪山寺,与江夏土孟炬交往甚密,其后游黄梅,被荆土朱瞻桐请至宫中传授“心要”。景泰三年,绍琦抵达金陵并参访月溪、海舟诸老。约于当年下半年至次年上半年之问,拜谒三祖僧璨胜迹,受请住持皖山。景泰五年十月住持投子寺。天顺元年(1457年),由匡庐溯长江归蜀。又与王室有比较频繁的交往,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众多的诗歌当中可以看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楚山绍琦对于明朝前期的社会思潮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是有过比较广泛的接触和了解的。
绍琦的心性观涉及的问题相当广泛,他的心性学说不仅内容上充实丰富,而且在形式上比较有条理、成系统,这在整个禅宗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绍琦的心性观具有明显的包容性,他不仅吸收了传统儒、道学说的成分,而且融汇了宋明理学的因素,例如关于性即心之理的说法,以及对天地之性和气禀之性概念的借用,都属此类典型。绍琦的心性观有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它对明代心学思潮的发展具有开风气的意义。就整个明代的思想发展过程来说,有一股心学不断涌动和逐渐扩大的趋势,绍琦的心性观无疑是这股潮流中的重要一支。他是站在从佛教立场汇入当时心学思潮的各种学说当中的。正是因此,他的禅法和心性观在许多方面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应的。
近代以来佛教内部的禅净双修,成为一种自然的潮流,其骨子基本是明代袾宏思想的延续。而这个思想的起源实际上是因为明朝之初中国社会在逐渐走向世俗的过程中,一些僧人宗教家思想家在共同探索一种接受对方,竭力要将对方逐渐纳入自己固有的思想传统体系之中并与世俗结合的思考理路之上呈现的一种现象,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实际上是一种儒释道三教逐渐融合,特别是在心性、性理、心理等维度上相互结合思潮的在佛门之中的反映,其中楚山绍琦和王阳明就代表着他们的一部分努力。缘此之故,楚山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对莲宗之兴,深有其功,尽管他是禅师;禅门免于狂禅之讥,在衰败之中能在蜀地兴盛,往往也是僧人与表面为儒的思想者实际上已经逐渐在批判中受到影响的知识分子如王阳明流以及世俗之力共同使之然。同样,在阳明心学之中开启了明清以来的重个性、肯定个体人生价值、追求精神自由的社会人文思潮中,也是有着楚山绍琦为代表的禅师们的思想探索的脚步和身影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的材料证明王阳明接触或耳闻或读过楚山绍琦一些法语思想文字和禅诗,但我们也并不能排斥他在西南时期没有接触到绍琦禅派门人及其影响。因为在当时,楚山绍琦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佛门,楚山绍琦与蜀王室的深度交往让他具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并带来足够大的世俗的名声。而黔蜀二地自古就交流频繁,所以,对楚山这样一个西南地区有广泛影响的佛门领袖或宗教思想家前辈,王阳明作为一个思想家也是不可能不关注的。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无论是楚山绍琦还是王阳明,他们共同生活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历史空间之中,他们为什么都思考过心性和三教关系这类的共同问题并形成了相近和相容的思想,其中原因既要到儒家思想传统历史与禅宗发展历史和传统之中去寻找答案,同时,也需要放在更广阔的佛教心性论和中国固有的哲学思想发展到明代朝呈现三教融合的总体趋势和思潮之中去思考。楚山绍琦和王阳明及其思想看起来是思想史上各自孤立的现象,但其中的异同和关联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5. 值得关注的什邡“大戏”及“大戏传说”
流传什邡近二百年的“大戏”已经濒临灭绝。大戏传承人及草台戏班子已经或已离世或者为生活所迫散于草野。
唯有因大戏而产生的地名和传说还依稀存在。
正因如此,作为地域文化历史民俗的任何只言片语和蛛丝马迹的遗迹材料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本人通过几年艰苦的田野调查,收集了许许多多显得杂乱的原始碎片,又经过了艰难的梳理剔爬,现在大致有了一些粗疏的眉目。唯恐散失,先行整理以期引起地域文化、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关注。
一.《刘氏四娘刘家沟 》的传说
湔氐镇的山边上有个双流村,双流村有条刘家沟,短短的一条沟里头上尾上就有“大流寺”、“小流寺”两座庙,在过去,这里的香火还特别的盛,十州八县的善男子善女人每逢地藏王菩萨的生日时,都会来这里拜地藏王菩萨的母亲。究起原由,还和刘家沟出了刘氏四娘,后来在民间演绎成了48本的《目连大戏》有关。
相传,在梁武帝的时候,此地一农家出生了一个大美人----刘氏四娘,她不仅美若天仙,而且聪慧贤良,长大后嫁给了山挨山的彭州红岩乡(红岩子,解放前为什邡所辖,后来因为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彭县)傅家村傅员外之子傅相为妻。
梁武帝在位时,傅员外在朝为官,后来因为年纪大了于是告老归田,其家道殷实,在一里乡野广行善事。刘氏四娘心地善良,在傅家孝敬公婆,睦邻乡里,并常年吃斋念佛,声誉极佳。
自嫁傅员外后,四娘一心想为夫家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可是,几年后好不容易才有孕上身,怀胎十月产下一子,取名傅萝卜(即后来得道被上天封为掌管地府十殿阎罗的地藏王)。但因了四娘长期斋素,营养不良,孩子无奶,眼看难以成活。管家为报主恩,自作主张跑回刘家沟打杀一条肥狗炖汤给四娘服食。刘氏四娘误食后,果然下奶,傅萝卜也一天天健壮起来。当她后来知晓自己误食狗肉开荤犯戒,遂心情郁结,积疾而亡。哪知四娘死后,竟误遭了阎君惩罚,堕入饿鬼道,在十八层地狱受苦。
其子傅萝卜长大后得知因由,勇闯地府,行孝救母。傅萝卜历经周折,闯“阴曹地府”,过“奈何桥”,战“十殿阎罗”、“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经受了“磨子推”、“锯子改”、“刳肠破肚”、“破腹剜心”等酷刑,终于将母亲救了出来。
后人感念因果循环,善恶报应,以此为蓝本演绎出了《杀狗》、《刘氏四娘回煞》、《打开地狱门》、《滚血河》、《刘氏四娘挨五叉》等众多目连救母的故事。许多分寺庙壁画塑像还有丰都鬼城中的许多塑像情节也都是由此而生出的。
这就是:“四娘生在刘家沟,目连救母双泪流;善恶来日终有报,大流小流烟火稠”民谣的来历。
二.大戏,又称目连戏或《目连救母.刘氏四娘》
目连戏为专演《目连救母》而命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北宋时开封已有连演七天的记载。 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本来面目,唱腔初为花鼓调,明末大平调兴起后,因其动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枪,雄浑豪放,适宜目连戏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为大平调。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扬表演,游街时鼓乐齐鸣,三眼枪助阵以壮行色。
目连戏的成因据传说是唐代宗年间。在什邡的传说是升平公主“金枝”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婚配后,咒公骂婆,四邻不和,抛米撒金,横生事端。郭子仪唯恐万岁怪罪,既不敢说,又不敢管,当了一段历史上最窝囊的老公公,郭暧亦无良计,只须采取武暴手段多次痛打金枝。金枝骄奢蛮横,教而不化,唐王束手无策,气得也是整天愁眉不展,顿足捶胸。 为教育金枝,郭子仪在府宅后院建了一酆都城宫殿,设十八层地狱,中坐阎罗,主生杀大权;旁侍曹官,掌人间生死簿。牛头马面手执钢叉立门左右,并设无常鬼、琉璃鬼、通风鬼、报信鬼、大头鬼、无头鬼、赤发鬼、勾命鬼等诸般鬼怪,个个锯齿獠牙,凶煞狞目,眈眈慑人。另设恶狗庄、蚂蚁庄、望乡台、金银桥、剥皮厅、勾心亭等,善者死后过金银桥,登莲花宝座,来世脱生贵人,凡淫愚泼妇、忤逆之辈、坑拍拐骗之徙、短斤缺两之流,死后均登碴垃山,受铜柱炮烙、剜眼割舌、剥皮扒心、油烹倒吊等酷刑,打入十八层地狱,变牛做马,永世不得翻身。 冥宫造好之后,郭子仪扬言众人皆可看,唯独不让金枝看。金枝是个叫向东偏向西,叫打狗偏撵鸡的人,越不让看她越要看,这日她偷偷打开宫门,见无常鬼手拿勾魂套板坐于正中,金枝举步近前刚要去抓,只见无常鬼忽地站起将她套信(内设活动机关,踏上活板鬼便站起套人),这下吓得她魂飞魄散,一个后仰躺倒在地(脚离踏板鬼便收套归座),好半天才清醒过来。继而又看了里边有关十八层地狱的许多故事,联想自己诸多罪过,不由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自此痛改前非判若两人,尊公敬婆,倍加贤孝。 唐王身为万乘之尊,造下这等忤逆之女,日夜忧虑渐渐成疾,郭子仪前去控病,唐王又因女儿之事向皇兄赔情,郭子仪听后大笑,说金枝一改前非,唐王不信,郭遂将缘由道出,并领唐王御目亲睹。唐王看后茅塞顿开,无可救药的金枝女,原来此法能令其改恶从善,不由龙心大悦。为端正社风,教化天下不良之辈,传旨全国建城隍庙,内设地狱。后人据此便编写了《目连救母》变文。
目连的父亲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但是目连的母亲却不信佛,不但饮酒吃荤,还打骂僧人、道人,甚至还焚毁佛经。
阎罗王派小鬼捉她,在阴曹地府的滑油山,目连的母亲刘清提由于地滑,步履艰难,受尽了罪,于是小鬼告诉她,是因为她生前在佛前吃荤,才使她受这个罪。又押她遍游六殿,使她受苦。目连为了救自己的母亲而入地府,以法力使小鬼交出母亲,见母亲已经悔改,把母亲救出地狱。《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明郑之珍撰,现在能够看到的本子是明万历十年(1582)新安郑氏高石山房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单边,框高20.2厘米,宽13.4厘米。
目连救母故事来源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佛弟子目连为救母出离地狱而不辞艰险,最终使母亲脱离苦海。“古人傅相广济孤贫,斋僧布道,升天后封为‘天曹至灵至圣劝善大师’,其妻刘青提不敬神明,杀害生灵,被打入酆都地狱。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其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目连百折不回,感动神明,终于母子重逢并同升天界。”唐代的“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即据之演绎而成,宋代还出现过《目连救母》杂剧。元末明初,又有《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
至少自宋代以来,目连救母故事就一直与说唱文学相结合,这也可以说是它得以广泛、持久流传的原因之一。
《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明郑之珍撰。之珍字子玉,汝席,号高石山人,徽州祁门清溪人。生卒年未详。本书由郑氏于万历十年(1582)自刻。书中插图反映了徽州早期版画质朴的风格。郑之珍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共一百折,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三十二折,写傅相敬佛济贫,得善报而升天;中卷三十四折,写妇女刘氏不信佛教,得恶报而下地狱。下卷三十四折,写萝卜为救母亲刘氏出离地狱,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超度母亲升天。三本既可连演,也可单独演出。
目连救母故事在民间影响很大,有关它的戏剧也一直盛演不衰。清代乾隆年间,宫廷中专门编演了大戏《劝善金科》,演述目连救母故事。全剧长达二十四出,需十天才能演完,可谓创目连戏之最。
目连戏在明朝初年(公元1368--公元1644年), 中国东南的安徽南陵已有这种戏。后来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南和江西等省。目连戏的剧目主题都是以《目连救母》为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过山歌和徽剧的影响。在演唱上以高腔形式为主,唱腔有四平头、吊句子、念板、滚板等。
曲牌有“娥儿郎”、“新水令”等等,伴奏部分以鼓击节,用锣、铙等乐器。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从西晋的佛经到唐时的敦煌变文,从宋、元杂剧到明代郑之珍所著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和清朝雍正时刑部尚书张照编写的宫廷大戏《劝善金科》,真是越演越烈。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到山西、福建,从城市到农村,从宫廷到民间,真是无处不演。而且许多当时的记载都记述了演出的盛况,有的要演三天三夜,有的要从日落演到日出,有的要连演七夜、九夜。郑之珍的《劝善戏文》共100出,张照的《劝善金科》要演240出,每天演24出,也要10天演完。不仅京剧演出,川剧、绍剧、昆剧、湘剧、汉剧、婺剧、蒲仙戏也要演,而且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专门演出目连戏的班社和剧团。这种专门演出目连戏的团体,大都是以高腔为主,以鼓击节,锣钹伴唱。
三.为什么这种目连戏到处都演,而且久演不衰呢?
从题材来看,一方面它宣扬了封建迷信,因果报应。一方面它从佛教的劝恶从善出发,宣传了惩恶扬善的思想。从艺术上看,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有许多精彩而独特的表演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如窜火、耍牙、登坛、跳索、跳圈、飞叉和翻腾的跟头等特技也为此剧增加了艺术魅力。在今天的许多剧种中都有此特点。如桂剧的独角戏《哑背疯》;载歌载舞的昆剧《双下山》和又唱又翻的京剧《目连救母》等。
在什邡流传的《目连传》也带上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它还与本地民俗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徐家场(今师古镇)每年从四月二十八日开始,庆祝药王圣诞与开唱连台大戏《目连传》达近半个月时间。
这出从“捉寒林”开始到“刘氏挨叉”、“耿氏上吊”、“大设孟兰会”收尾的鬼神戏,居然把什邡和友邻县的观众搞得神情振奋,到什邡蓥西赶会的,人涌如潮。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神会和戏曲联姻,物资交流与民众节庆文娱活动的融合,从当地的这一场景中可窥一斑。
在调查中发现,大戏的演出和什邡的戏曲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过去包演《目连救母》的是徐家场戏班“泰和春”,后来继起的是县中自办的“六律班”(什邡川剧团的前身)。根据本人的调查,在三四十年代中,每值药王会正期,在场镇的下街有一座明代建筑南华宫乐楼,总是被来观看《目连传》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在大庙的山门前,纸扎着巨型的“鬼王”、“无常”,摆着香烟围绕竖立“铁围山面然鬼王”的香案,供奉着“目连----地藏菩萨”的神座,把剧场前门弄得神怪迷离、鬼气森森。
而舞台上既有纸扎的女头蟒身的“郗氏”化身,(在民间传说中她是妒毒的典型),又兼黄幡招展。每天早戏开台前,戏班演员扮成天神天将,伴着音乐,在舞台上轮番出场,一阵硫磺焰火,展示出一批神将、八洞金仙、瑶池仙女等等。那时允许抱着老百姓家的孩子,在舞台上穿场而过,这便是民间称作“打游台”。各家的孩子因此求福免灾,而事先都要给戏班付一定报酬。
在戏班大门前圆柱上,还有一座香火十分旺盛的“寒(韩)林 ”位。寒林是统率十方孤魂野鬼的总代表,大家对他既害怕,又不能不奉上一份香火,恳求他不要伤害自己与家人。只有在他被代表正义的神将捕获了,这一方也才能够获得清净平安。
这《目连传》的连台戏,据说来源极久。按《孟兰盆经》记载,目连,也就是世间所传说的地藏王菩萨,要救他生母脱离饿鬼道而设孟兰盆会。
这种演出形式早已显露雏形于宋代杂剧。由于要显示冥府的恐怖与森严,因此“目连戏”有很多的场面,都参杂着神灵鬼怪和阴森的氛围。加之,当时的演出与神会、香会相附丽,得到当地的宗教与帮会的配合与支持,于是这场大戏不仅演出在舞台上,而且有很多台外活动。如“打游台”、“放寒林”、“放五猖”、“厉鬼扑台”等等。把台上台下连成一气,使广大观众也共同置身于戏剧之中,等于共同参加了演出。有人评价:“一场目连戏,等于调动全乡创办了一场热闹的神会。”
《目连救母变文》全称是:“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系敦煌变文之一,作者不详。根据竺法护译《佛说孟兰盆经》演化而成。当时佛弟子目连,遍游地狱,而找寻其母青提夫人,终于靠佛力在十八层地狱深处救出了受难的母亲。于是这一戏剧细节,由人们不断衍化和丰富。
在什邡广泛流传的,则地藏王乃本地傅萝卜员外的儿子,为其挽救“开五荤”的母亲刘氏,不惜深入地狱,打开铁围山,最后让母亲脱离了苦海。在他的出身地什邡刘家沟、白石沟附近,又有莲花坟、雷打地墓地,便称曾系埋葬地藏之母刘氏的场所;而且还流传,每当暴雨时,坟场前后还可以发现五谷杂食的余粒,证明是刘氏生前开五荤,抛蚀五谷,不敬神道的示儆痕迹,以警戒人们。再沿什邡的九里埂向西行,更有宣扬地藏王救母的“报恩寺”、“慈母寺”(兴贤院),还有“萝卜堰”、“会元桥”等等,都和整个目连救母的故事相关联,而这慈母山的寺庙内,则塑有十殿和地藏及其母像,一直尊为地藏菩萨的宝山。这一切景物的附会,都使《目连戏》演出,在什邡县的乡村有它特殊的乡土号召力。这些民间传说和民俗遗迹值得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更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研究。
什邡文史工作者冯正肃曾经有段关于大戏演出时气氛的记载:“当年笔者还在上小学,一天放学,恰遇上《目连戏》的“放五猖,捉寒林”活动。我们刚跨出第二小学校门,突然发现满街人涌如潮。只见天兵天将、鬼卒、五猖、黑白无常手持生死牌,鸡足神提着铁,它们一个个全是红眼睛,乌黑或雪白的脸孔,拖着鲜红的长舌头,戴着纸糊的高帽子,上插黄钱,在硫磺柏枝烟雾里,形象十分吓人地战战兢兢走来,太阳光也不知躲藏到那里去了,霎时,小镇上空气也显出阴惨惨的味道。不知是否是开玩笑,一个恶鬼拍了我一下肩膀,吓得我们一群学生顿时大叫,返身跑入了学校。当天,戏班人物配合默契,寒林终究被五猖在镇外的乱坟山中捉了回来,被带了烤,锁在戏场前一根圆柱上,全镇的人都长吁了一口气,认为神会的第一幕有了交代,会首们也可以向乡亲父老报告:今年可保这方清静平安了。那扮寒林的乞丐天天受优待,有酒有饭供应,有人给钱,甚至有大烟烧,还有不少人家向他拜干爹,争取他的保佑,让孩子长命百岁。平日不起眼的乞丐和无业游民,在扮演恶鬼中顿然身份陡涨,确是一种愚昧风俗。”
《目连戏》一开场,即调动了乡邻四野。而这个大戏从第一天开始,就具有一个广泛的范围,即不管白天、黑夜,戏剧中的活动与情节,总是和当地人的心弦紧扣在一起,我想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种戏剧有这样大的魔力,比如:黄昏时刻只要听见戏班的“掌教师”装扮成法力无边的“叉手”,带着一般鬼卒从南华宫驻地向荒郊出发“游叉”去了,这消息马上传入家家户户,鬼卒们招摇过市的呼叫声,钢叉的铜环摇动的叮当声,加上那扮演者凄厉的呐喊声,入夜更显惶恐,家家户户,都屏自敛声,紧紧关上了门板与窗户,还叮咛着小孩子:“莫出声,莫应声,莫出声,不然会被它把鬼魂勾走的。”这哪里是演戏?真是一场恐怖的游戏。再如:演“找家婆”这场戏,这位家婆,偏偏又是演员。六十多岁的,早坐在观众席中,谁也不相识,只有回煞的刘氏,披发嚎叫着找寻家婆时,鬼卒同时窜下了舞台,在人群的惊恐与骚动中,从观众身旁突然请出了这位家婆,被簇拥着上了舞台时,人们才算把悬吊的心落了下来。人们深恐被鬼卒误认捉上台子。再如:“打飞叉”,这是一场绝技表演,被处以报复性刑罚的刘氏,绑在一张门板上,手足呈大字形分开。狰狞的十殿叉手,一出手,五把钢叉成为五梅花形,端端钉在刘氏的手足和下裆的五个空隙间,叫人毛骨悚然,自然博得观众一个满堂彩。曾经有两次《目连戏》在南华宫那人山人海的剧场里,一位村妇扶着大殿大柱,正痴呆呆瞧着舞台演出,鬼卒从台上投去一柄飞叉,刚刚钉在她扶柱的左手指缝之间;又一次神会戏,堂厢中一个观众看得正入神,突然一柄飞叉端端的钉在他双手交叉的茶桌空档上,让他魂飞魄散,被家人扶出了会场。总之,目睹“飞叉”绝技,既是《目连戏》的一个高潮,也带有极大的危险性。当年戏班主总向人宣扬:“掌教师的飞叉是有鬼神依附的,绝不会伤人的,但对一些内心有阴私的坏人,则很难保证。”他这番话,却让某些心怀鬼胎者,心有余悸,到时看戏也不敢挤向前排,每遇大戏演到此场,全场鸦雀无声,人们都不敢出大气,有的人在默默祈褥,千万不要遇上不吉,也为扮刘氏的女角祝告,希望她不要受伤。了解内情的人,大戏老板要觅见刘石氏替身时,都要找班中近期犯了错的角色来充任,以示惩罚,所以这段时间,连戏班内部人人都小心谨慎的,谁也怕遇上这份苦差事。从当时了解,发生死伤的情况较少,这当然在于叉手的水平。
《目连戏》还有一个高潮“耿氏上吊”。舞台上女演员耿氏,要当着观众面,套上绳索,直接投环。人们都注意到舞台动作,猛的戏声中,一个红衣长舌的吊死鬼,直接从人丛背后扑向舞台,腾身跳上舞台台面,朝耿氏狠狠抓去。而耿氏也就被吊得口吐白沫,苦苦挣扎,进入幽冥。这是一场下表演自缢人死的恐怖过程,偏又杂入形象化的厉鬼,真把人们神经也凝固了。令人对这场戏又想看,又怕看,不忍看。据当年参加泰和春戏班一位老艺人口述,名演员曹春凤因一个小过失,被罚演耿氏,殊知当天设计的软兜绳上,上吊的活结子突然发生了故障,竟成了死结,真把她勒得白沫四溢,急忙抢救才免一死。若不是鼓师及时停止了锣鼓场面,可能会发生一场命案悲剧。曹春凤被解救苏醒后,伤心地哭了。至今回想,我对这场连台大戏的演出,还感到可怕与阴森!”
这古老的演出形式在现代戏剧史上极为罕见,正如戏剧家阳翰笙先生评价的:“目连戏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空前悲壮,震撼灵域,它在一个地方演出,不管你愿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使你参与其中,接受影响,或直接,或潜移默化地接受它宣传的思想。”(见其《出川之行》)与其说是一场演出,不如说是一场乡间人众共同参与的娱乐和教化相杂的全社会活动。
总的来讲,《目连传》是一出宣扬因果、迷信荒诞的神怪戏。表演的技巧难度极大,戏剧造型场面宏阔,而唱词不多,音乐特殊,不管对川剧艺术懂不懂的人都可以接受。
在我走访的什邡老人回忆幼小时见到的《目连大戏》,少则半月,长达四、五十天。前者包括:刘氏出嫁《喜剧》整个过程,也让全村全镇的人都参与到娶亲、送礼、祝贺活动;然后才是刘氏吃素开荤,犯十戒,大摆十殿,转入宣扬冥府刑罚的目不忍睹的剧情;再是游叉,找家婆,寻替身(回煞)等恐怖场面;“打五叉”以及耿氏上吊收场,最末才是目连成佛,入铁围城救母,设孟兰会和撒鬼食,大团圆,刘氏最后也潜心信佛,谨守十戒,得到善的结果。这才是全本目连戏。而可唱四、五十天的《目连戏》,则掺杂了《精忠说岳传》、《梁武帝学佛至困台城》(才有郗氏化蟒的根由)、以及全体《西游记》,这三大部分,构成宣传教化忠教伦理的穿插佛教内涵的戏剧节。所以,戏班才能扎班几十天,而使观众乐此不疲,使大戏能够在什邡长演不衰,成为当年什邡乡村的一大民俗盛况。
在今天看来,大戏从内容上说,确实迷信成分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发展成独立的戏剧曲目,广泛影响到民间戏曲和文艺的种种形态,特别是对于中国农村的精神文化历史的形成和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不容小觑。
大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娱乐方式和教化方式,曾经在乡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它已经基本退出了今天的农村社会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但是它对于我们了解、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和解释中国传统乡村的文化形态所具有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价值还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附录: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一]
夫为七月十五[日]者,天堂启户,地狱门开,三涂业消,十善增长。为众僧[僧]咨(恣)〔解〕下(夏),此日会福,之(诸)神八部龙天,尽来教(徼)福。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於是盂兰百味,饰(式)贡於三尊。仰大众之恩先(光),救倒悬之窘急。昔佛在世时,弟子厥号目连,在俗未出家时,名曰罗卜,深信三宝,敬重大乘。於一时间欲往他国兴易,遂即支分财宝,令母在后设齐,供养诸佛法僧及诸乞来者。及其罗卜去后,母生悭恪之心,所〔是〕嘱咐资财,并私隐匿。儿子不经旬月,事了还家。母语子言:[依汝付嘱,营齐作福。]因兹欺诳凡圣,命终遂堕阿鼻地狱中,受诸剧苦。罗卜三周礼毕,遂即投佛出家,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即以道眼防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目连从定起,含悲谘白世尊:「慈母何方受於快乐?」尔时世尊报目连曰:「汝母已落阿鼻,见受诸苦。汝虽位登圣果,知欲何为。若非十方众僧解下(夏)胜脱之日,以众力乃可救之。」故佛慈悲,开此方便,用建盂兰盆者,即是其事也。
罗卜自从父亲没,礼泣三周复制毕。
闻乐不乐损形容,食旨不甘伤筋骨。
闻道如来在鹿苑,一切人天皆抚恤。
我今学道觅如来,往诣双林而问佛。
尔时佛自便逡巡,稽首和尚两足尊。
左右摩诃释梵众,东西大将散诸神。
胸前万字颇黎色,项后圆光像月轮。
欲知百宝千花上,恰似天边五色云。
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舍离去贪嗔。
直为平生罪业重,殃入(及)慈母入泉门。
只恐无常相逼迫,苦海沉沦生死津。
愿佛慈悲度弟子,学道专心报二亲。
世尊当闻罗卜说,知其正直不心邪。
屈指先论四谛去(法),后闻应当没七遮。
纵令积宝凌云汉,不及交(教)人佛出家。
恰似盲龟遇浮木,由(猶)如大火出莲花。
炎炎火宅难逃避,滔滔苦海阔无边(涯)。
佛唤阿难而剃髪,衣裳变化作袈裟。
登时证得阿罗汉,后受婆罗提木叉。
罗卜当时在佛前,金爐拍拍起香煙。
六种琼林动天(大)地,四花标样叶清天。
千般锦佛铺床座,万道珠幡空裏悬。
佛自称言我弟子,号曰神通大目连。
当时目连於双林树下,证得阿罗汉果。何为如此?准《法华经》云:穷子先受其价,然后除粪,此即是也。先得阿罗汉果,后当学道。看目连深山坐禅之处若为:
目连剃除佛髪了,將身便即入深山。
幽深地凈无人处,便即观空而坐禅。
坐禅观空知知恶,降心住心无所著。
对境澄澄不动摇,左脚还须押右脚。
端身坐盘石,以舌著上腭。
白骨尽皆空,气息无交错。
当时群鹿止吟林,逼近清潭望海头。
明月庭前听法眼,青山松下坐唯禅。
天边海气如霞渙,陇外青山望戍楼。
秋风瑟瑟林中度,黄叶飘零水上浮。
目连宴坐虚无境,内外澄心渐渐修。
通达声闻居圣地,出入山间得自由。
目连从定出,迅速作神通。
来如霹雳急,去似一团风。
海雁啼缯缴,鶬鹰脱网龙。
潭中烟霞碧,天凈远路红。
神通得自在,掷钵便腾空。
于时一向子,上至梵天宫。
目连一向至天庭,耳里唯闻鼓乐声。
红楼半映黄金殿,碧牖浑沦白玉成。
锡杖敲门三五下,胷前不觉淚溋溋。
长者出来而共语,合掌先论忠孝情。
启言:「长者相识否?
贫道南阎浮提人,少小身遭父母丧。
其家大富小(少)儿孙,孤■更亦无徒党。
贫道慈母号青提,阿耶名辅相。
一生多造福田因,亡过合生此天上。
可怜富贵娇奢地,望■令人心悦畅。
钟鼓铿锵和雅音,鼓瑟也令人心悦畅。
哀哀劬劳长不舍,乳哺之恩难可忘。
别后安和好在否。比来此处相寻访。」
长者闻语意似悲,心里迴惶出语迟:
「弟子阎浮有一息,不省记有出家儿。
和尚莫怪苦盘问,世上人伦有数般。
乍观出语将为異(易),收气之时稍似难。
俗间大有同名姓,相似颜容几百般。
形容不省曾相识,只竟思量没处安。
■梨苦死来相认,更说家中事意看。」
目连到天宫寻父,至一门见长者,白言长者:「贫道小时,名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出家,剃除■髪,号曰大目乾连,神通第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於快乐?」长者报言罗卜:「汝母生存在日,与我行业不同。我修十善五戒,死后神识得生天上。汝母平生在日,广造诸罪。命终之后,遂堕地狱。汝向阎浮提冥路之中,寻问阿孃,即知去处。」目连闻语,便辞长者,顿身下降南阎浮提,向冥路之中,寻觅阿孃不见,且见八九个男子女人,闲闲无事,目连向前问其事由之处:
「〔□□□□□〕,但且莫礼拜。
贤者是何人,此间都集会。
闲闲无一事,来遊城郭外。
贫道今朝至此间,心中只手深相怪。」
诸人答言启和尚:
「只为同名复同姓,名字交错被追来。
勘当恰经三五日,无事得放却归迴。
早被妻儿送坟墓,独自抛我在荒郊。
四边更无亲伴侶,狐狼■鹊竞分张。
宅舍破坏无投处,王边披诉语声哀。
判放作鬼闲无事,受其余报更何哉(災)。
而今死生路已隔,一掩泉门不再开。
天上纵有千般食,何曾济得腹中飢。
号啕大哭终无益,徒烦搅纸作钱财。
寄语家中男女道,劝令修福救冥災。」
目连良久而言:「识一青提夫人已否?」诸人答言:「尽皆不识。」目连又问:「阎罗大王住在何处?」诸人答言:「和尚,向北更行数步,遥见三重门楼,有千万个壮士皆持刀棒,即是阎罗大王门。」目连闻语,向北更行数步,即见三重门楼,有壮士驱无量罪人入来。目连向前寻问阿娘不见,路旁大哭,哭了前行,被所由得(将)见於王。门官引入见大王,问目连事之处:大王既见目连入,合掌逡巡而欲立。
「和尚又(有)没事由来?」连忙案后相■挹:
「惭愧■梨至此间,〔□□□□□〕。
弟子处在冥途间,拷定罪人生死。
虽然不识和尚,早■知其名字。
为当■使至此间?别有家私事意?
太山定罪卒难移,总是天曹地笔批。
罪人业报随缘起,造此何人救得伊。
腥血凝脂长夜■,恶染■梨清凈衣,
冥途不可多时住,伏愿■梨早去归。」
目连启言「不得说,大王照知否?
贫道生年有父母,日夜持齐常矩(断)午。
据其行事在人间,亡过合生於凈土。
天堂独有阿耶居,慈母诸天觅总无。
计亦不应过地狱,只恐黄(皇)天横被诛。
追访蹤由天地遍,悲嗟悔恨乃长嘘。
业报若来过此界,大王曾亦得知否?」
目连言讫,大王便喚上殿,乃见地藏菩萨,便即礼拜。「汝觅阿孃来?」目连启言:「是觅阿孃来。」「汝母生存在日,广造诸罪,无量无边,当堕地狱。汝且向前,吾当即至。」大王便喚业官、伺命、司録,应时即至。「是和尚阿孃名青提夫人,亡后多少时?」业官启言大王:「青提夫人亡来已经三载,配罪案总在天曹録事司太山都尉一本。」王喚善恶二童子,向太山检青提夫人在何地狱,大王启言和尚:「共童子相随,问五道将军,应知去处。」目连闻语,便辞大王即出。行经数步,即至奈河之上,见无数罪人,脱衣掛在树上,大哭数声,欲过不过,迴迴惶惶,五五三三,抱头啼哭。目连问其事由之处:
奈河之水西流急,碎石■■行路■。
衣裳脱掛树枝傍,被趁不交(教)时向立。
河畔问(闻)他点名字,胸前不觉沾衣湿。
今日方知身死来,双双傍树长悲泣。
生时我舍身吾珍,金轩驷马驾朱轮。
为言万古无迁改,谁知早■化为尘。
呜呼哀哉心里痛,徒埋白骨为高■。
南槽龙马子孙乘,北牖香车妻妾用。
異口咸言不可论,长嘘叹息更何怨。
造罪诸(之)人落地狱,作善之者必生天。
如今各自随缘业,定是相逢后迴难。
握手丁宁须努力。迴头拭淚飽相看。
耳裏唯闻唱道急,万众千群驱向前。
牛头把棒河南岸,狱卒擎叉水北边。
水里之人眼盼盼,岸头之者淚涓涓。
早知别后(到没)艰辛地,悔不生时作福田。
目连问言奈何树下人曰:「天堂地狱乃非虚,
行恶不论天所罪,应是冥灵亦共诛。
贫道慈亲不积善,亡魂亦复落三涂。
闻道将来入地狱,但曰知其消息否?」
罪人总见目连师,一切啼哭损双眉:
「弟子死来年月近,和尚慈亲实不知。
我等生时多造罪,今日受苦方始悔。
纵令妻妾满山川,谁肯死来相替代。
何时更得别泉门,为报家中我子孙:
不须白玉为棺槨,徒劳黄金葬墓坟。
长悲怨欢终无益,鼓乐絃歌我不闻。
欲得亡人没苦难,无过修福救冥魂。
和尚却归,与诸人为传消息,交(教)令造福,以救亡人。除■一人,无由救得,愿和尚菩提涅槃,寻常不没。[运载一切众生,智惠钮(剑)勤磨,不烦恼林,而诛威行普心於世界,而诸■之大愿。傥若出离泥犁,是和尚慈亲普降。」
目连问已,更往前行。时向中间,即至五道将军坐所,问阿孃消息处:
五道将军性令(灵)恶,金甲明■、剑光交错。
左右百万余人,总是接(捷)飞手脚。
叫喊似雷惊振动,怒目得电光耀鹤。
或有劈腹开心,或有面皮生剥。
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目连啼哭念慈亲,神通急速若风云。
若闻冥途都要处,无过比个大将军,
左右攒枪当大道,东西立杖万余人。
纵然举目西南望,正见俄俄五道神。
[□□□□□□□],守此路来经几劫。
千军万众定刑名,从头各自随缘业。
「贫道慈母傍行檀,魂魄飘流冥路间。
若向(问)三涂何处苦,咸言五道鬼门关。
畜生恶道人偏饶,好道天堂朝暮闲。
一切罪人於此过,伏愿将军为检看。」
将军合掌启闍梨:「不须啼哭损容仪。
寻常此路恒沙众,卒问青提知是谁。
太山都要多名薄,察会天曹并地府。
文牒知司各有名,符书下来过此处。
今朝弟子是冥官,■(蹔)与闍梨检寻看。
可中果报(教)逢名字,访觅踪由亦不难。」
将军问左右曰:「见一青提夫人以否?」左边有一都官启言将军:「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被阿鼻地狱牒上索将,今见在阿鼻地狱受苦。」目连闻语,启言将军:「将军报言和尚,一切罪人皆从王边断决,然始下来。目连贫道阿孃,缘何不见王面?」将军报言和尚:「世间两种人不得见王面:第一之人,平生在日,修於十善五戒,死后神识得生天上,〔不见王面〕。第二之人,生存在日,不修善业,广造之(诸)罪,命终之后,便入地狱,亦不得见王面。唯有半恶半善之人,将见王面断决,然始託生,随缘受报。」目连闻语,便向诸地狱寻觅阿孃之处:
目连淚落忆逍逍(遥遥),众生业报似风飘。
慈亲到没艰辛地,魂魄於时早已消。
铁轮往往从空入,猛火时时脚下烧。
心腹(肠)到处皆零落,骨■寻时似烂■。
铜鸟万道望心■,铁汁千迴顶上浇。
借问前头剑树苦,何如剉■斩人腰。
不可论,凝脂碎■[血]似津。
莽荡周迴数百里,嵯峨向下一由旬。
铁锵万■(剑)安其下,烟火千重遮四门。
借问此中何物罪,只是浮阎(阎浮)杀罪人。
目连言讫向前行,须臾之间,至一地狱。目连启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青提夫人已否?是贫道阿孃,故来访觅。」狱主报言和尚:「此狱中总是男子,并无女人。向前问有刀山地狱之中,问必应得见。」目连前行又至一地狱,左名刀山,右名剑树。地狱之中,锋剑相向,涓涓血流。见狱主驱无量罪人入此地狱。目连问曰:「此个名何地狱?」罗刹答曰:「此是刀山剑树地狱。」目连问曰:「狱中罪人作何罪业,当堕此地狱?」狱主报言:「狱中罪人,生存在日,侵损常住,游(淤)泥伽蓝,好用常住水果。盗常住柴薪。今日交(教)伊手攀剑树,支支节节皆零落处:
刀山白骨乱纵横,剑树人头千万颗。
欲得不攀刀山者,无过寺家填好土,
栽接果木入伽蓝,布施种子倍常住。
阿你个罪人不可说,
累劫受罪度恒沙,从■涅盘(槃)仍未出。
此狱东西数百里,罪人乱走肩相掇。
业风吹火向前烧,狱卒把杈从后插。
身手应是(时)如瓦碎,手足当时如粉沫。
沸铁腾光向口焦,著者左穿而右穴。
铜箭傍飞射眼精,剑轮直下空中割。
为言千载不为人,铁把楼(把楼)聚还交(教)活。」
目连闻语,啼哭咨嗟,向前问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狱主启言和尚:「是何亲眷?」目连启言:「是贫道慈母。」狱主报言和尚:「此个地狱中无青提夫人。向前地狱之中,总是女人,应得相见。」目连闻已,更往前行。至一地狱,高下可有一由旬,黑烟蓬勃,臭气薰天。见一马头罗刹,手把铁杈,意气而立。目连问曰:「此个名何地狱?」罗刹答言:「此是铜柱铁床地狱。」目连问曰:「狱中罪人,生存在日,有何罪业,当堕此狱?」
狱主答言:「在生之日,女将男子,男将女人,行淫欲於父母之床,弟子於师长之床,奴婢於曹主之床,当堕此狱之中。东西不可■,男子女人,相合一半。」
女卧铁床钉钉身,男抱铜柱胸怀烂。
铁钻长教利锋剑,饞牙快似如锥钻。
肠空即以铁丸充,唱喝(渴)还将铁汁灌。
蒺蓠入腹如刀擘,空中剑戟跳星乱。
刀剜骨肉斥斥(片片)破,剑割肝肠寸寸断。
不可言,地狱天堂相对疋,
天堂晓夜乐轰轰,地狱无人相求(救)出。
父母见存为造福,七分之中而获一。
纵令东海变桑田,受罪之人仍未出。
目连言讫,更往前行。须臾之间,至一地狱,启言狱主:「此箇狱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狱主报言:「青提夫人,是和尚阿孃?」目连启言:「是慈母。」狱主报和尚曰:「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亦到此间狱中。被阿鼻地狱牒上索将,今见在阿鼻地狱中。」目连闷绝僻(擗)地,良久气通,渐渐前行,即逢守道罗刹问处:
目连行步多愁恼,刀剑路傍如野草。
侧身遥闻地狱间,风大(火)一时声号号。
为忆慈亲肠欲断,前路不娄行即到。
忽然逢着夜叉王,按剑坐虵当大道。
启言「贫道是释迦如来■弟子,证见三明出生死。
哀哀慈母号青提,亡过魂灵落於此。
适来廵历诸余狱,问者咸言称不是。
近云将母入阿鼻,大将亦应知此事。
有无实说莫沈吟,人间乳哺最恩深。
闻说慈亲骨髓痛,造此谁知贫道心。」
夜叉闻语心惕惕,直言更亦无形迹;
「和尚孝顺古今希,冥途不惮亲廵历。
青提夫人欲似有,影响不能全指的。
[□□□□□□□],灌铁为城铜作壁。
业风雷振一时吹,到者身体似狼藉。
劝谏闍梨早皈舍,徒烦此处相寻觅。
不如早去见如来,搥胸懊恼知何益。」
「阙事如来日已远,追访踪由天地遍。
阿耶惟(虽)得生天上,慈母不曾重会面。
闻道阿鼻见受罪,思之不觉肝肠断。
猛火龙虵难向前,造次无由作方便。
如来神力移山海,一切众生多爱恋。
臣急由来解告君,如何慈母重相见。」
世尊喚言「大目连,且莫悲哀泣(泣悲哀)。
世间之罪由(犹)如绳,不是他家尼碾来。
火急将吾锡杖与,能除八难及三灾。
但知懃念吾名字,地狱应〔时〕为汝开。」
目连承■威力,腾身向下,急如风箭。须臾之间,即至阿鼻地狱。空中见五十箇牛头马脑,罗杀夜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声如雷鸣,眼如掣电,向天曹当直。逢着目连,遥报言:「和尚莫来,此间不是好道,此是地狱之路。西边黑煙之中,总是狱中毒炁,〔吸〕着和尚化为灰尘处:
和尚不闻道阿鼻地狱,铁石过之皆得殃。
地狱为言何处在,西边怒那黑煙中。」
目连念■若恒沙,地狱元来是我家。
拭淚空中摇锡杖,鬼神当即倒如麻。
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
手中放却三慢(楞)棒,臂上遥抛六舌叉。
如来遣我看慈母,阿鼻地狱救波吒。
目连不往(住)腾身过,狱卒相看不敢遮。
目连行前(前行),至一地狱,相去一百余步,被火气吸着,而欲仰倒。其阿鼻地狱,且铁城高峻,莽荡连云,剑戟森林,刀枪重曡。剑树千寻以芳拨,针■相楷(揩);刀山万仞〔□〕横连,谗巉喦乱倒。猛火掣浚似云(雷)吼,咷(跳)踉满天;剑轮簇簇似星明,灰尘模(扑)地。铁蛇吐火,四面张鳞;铜狗吸煙,三边振吠。蒺蘺空中乱下,穿其男子之胸。锥鑚天上旁飞,剜刺女人之背。铁杷踔(卓)眼,赤血西流。铜叉剉腰,白膏东引。於是〔□〕刀山,入炉炭,髑髅碎,骨肉烂,筋皮折,手胆(脯)断,碎肉迸溅於四门之外,凝血滂沛於狱壚之畔。声号叫天,岌岌汗汗。〔□□〕雷地,隐隐岸岸。向上云烟散散漫漫,向下铁鏘撩撩乱乱。箭毛鬼喽喽竄竄,铜嘴鸟咤咤喚喚。狱卒数万余人,总是牛头马面。
目连执锡向前听,为念阿鼻意转盈。
一切狱中皆有息,此个阿鼻不见停。
恒沙之众同时入,共变其身作一刑(形)。
忽若无人独自入,其身亦满铁围城。
案案难、难振铁,
岌岌云空,轰轰鏘鏘括地雄。
长蛇晈晈三曾黑,大鸟崖柴两翅青。
万道红炉扇广炭,千重亦炎迸流星。
东西铁鑚讒凶觔(讒胸觔),左右铜铰石(骹射)眼精。
金鏘乱下如风雨,铁汁空中似灌倾。
哀哉苦哉难可忍,更交(教)腹背下长钉。
目连见已唱奇哉,专心念■几千迴。
风吹毒气遥呼吸,看著身为一聚灰。
一振黑城关鏁落,再振明门两扇开。
目连那边伋来(仍未)喚,狱卒擎叉便出来:
「和尚欲觅阿谁消息?
其城广阔万由旬,卒仓(仓卒)没人关闭得。
刀剑■光阿点点,受罪之人愁忏忏。
大火沖融满地明,烟雾满满张天黑。
忽见闍梨於此立,又复从来不相识。
踪由算当更无人,应是三宝慈悲力。」
狱主启言和尚:「缘何事开地狱门?」报言:「贫道不开阿谁开?世尊寄物来开。」狱主问言:「寄甚物来开?」目连启狱主:「寄十二环锡杖来开。」狱卒(主)又问:「和尚缘何事来至此?」目连启言:「贫道阿孃名青提夫人,故来访觅看。」狱主闻语,却入狱中高楼之上,迢(招)白憣(幡),打铁鼓,第一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第一隔中无。过到第二隔中,迢(招)黑旛,打铁鼓,第二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第二隔中亦无。过到第三隔中,迢(招)黄旛,打铁鼓,第三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亦无。过到第四隔中亦元。即至第五隔中问,亦道无。过到第六隔中,亦道无提青夫人。狱卒(主)行臻经七隔中,迢(招)碧旛,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其时青提夫人在第七隔中,身上下册(四十)九道长钉,钉在铁床之上,不敢应狱主。狱主更问:「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若看觅青提夫人者,罪身即是。」
「早箇缘甚不应?」「恐畏狱主更将别处受苦,所以不敢应狱主。」狱主报言:「门外有一三宝,剃除髭髮,身披法服,称言是儿,故来访看。」青提夫人闻语,良久思惟,报言狱主:「我无儿子出家,不是莫错?」狱主闻语,却迴行至高楼,报言和尚:「缘有何事,诈认狱中罪人是阿孃,缘没事谩语?」目连闻语,悲泣雨淚,启言狱主:「贫道解(适)来传语错。贫道小时名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出家,剃除髭髮,号曰大目乾连。狱主莫嗔,更问一迴去。」狱主闻语,却迴至第七隔中,报言罪人:「门外三宝小时字罗卜,父母终没已后,投■出家,剃除髭髮,号曰大目乾连。」青提夫人闻语:「门外三宝,若小时字罗卜,即是儿也。罪身一寸肠娇子!」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提拔(拔却)卌(四十)九道长钉,铁鏁鏁腰,生杖围遶,驱出门外,母子相见处:
[□□□□□□□],生杖鱼鳞似云集。
千年之罪未可知,七孔之中流血汁。
猛火从孃口中去(出),蒺蓠步步从空入。
由(犹)如五百乘破车声,腰脊岂能於管拾。
狱卒擎叉左右遮,牛头把锁东西立。
一步一倒向前来,目连抱母号咷泣。
哭曰「由如(儿)不孝顺,殃及慈母落三涂。
积善之家有余庆,皇天只没杀无辜。
阿孃昔日胜潘安,如今燋(憔)悴顿摧溅(残)。
曾闻地狱多辛苦,今日方知行路难。
一从遭祸耶孃死,每日坟陵常祭祀。
孃孃得食■已否,一过容颜总燋(憔)悴。」
阿孃即得目连言,鸣呼怕(拍)搦■交连。
「昨兴我儿生死隔,谁知今日重团圆。
阿孃生时不修福,十恶之愆皆具足。
常时不用我儿言,受此阿鼻大地狱。
阿孃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帏锦障行。
那堪受此泥梨苦,变作千年饿鬼行。
口里千■拔出舌,胸前百过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一向须臾千■死,于时唱道却■生。
入此狱中同受苦,不论贵贱与公卿。
汝向家中祭祀,只得乡闾孝顺名。
纵向坟中浇沥酒,不如抄写一行经。」
目连硬噎啼如雨,便即■头谘狱主:
「贫道虽是出家儿,力小那能救慈母。
五服之中相容隐,此即古来圣肾语。
狱主为人情性刚,嗔心点点(默默)色苍茫。
「弟子虽然为狱主,断决皆由平等王。
阿孃有罪阿孃受,阿师受罪阿师当。
金牌玉简无揩洗,卒亦无人辄改张。
受罪只今时以(已)至,须将刑殿上刀枪。
和尚欲得阿孃出,不如归家烧宝香。」
目连滋母语声哀,狱卒擎叉两畔催。
欲至狱前而欲倒,便即长悲「好往来」!
青提夫人一■手,■往狱门■顾盼。
孃孃昔日行悭吝,不具(惧)来生业报恩(因)。
言作天堂没地狱,广杀■羊祭鬼神。
但悦其身眼下乐,宁知冥路拷亡魂。
悔时悔亦知何道,覆水难收大欲云。
何时出离波咤苦,岂敢承圣(望)重作人。
阿师是如来■弟子,足解知之父母恩。
忽若一朝登圣觉,莫忘孃孃地狱受艰辛。
目连既见孃孃别,恨不将身而自灭。
举身自扑太山崩,七孔之中皆■血。
启言「孃孃且莫入,■头更听儿一言。
母子之情天生(性)也,乳哺之恩是自然。
儿与孃孃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咤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替代,唯知号叫大称怨。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亦随孃孃身死狱门前。」
目连见母却入地狱,切骨伤心,硬噎声嘶。遂乃举身自扑,由(犹)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进血。良久而死,复乃重■,两手按地起来,整顿衣裳,腾空往至世尊处:
目连情地总昏昏,入语冥冥似不闻。
良久沈吟而性(醒)悟,掷钵腾空问世尊。
目连对■称怨苦,且(具)说刀山及剑树。
蒙■神力借余威,得向阿鼻见慈母。
铁城烟焰火腾腾,剑刃森林数万层。
人脂碎肉和铜汁,迸肉含潭(膘)血里凝。
慈亲容貌岂堪任,长夜遭他刀■(剑)侵。
白骨万■登■(剑)树,红颜百过上刀林。
天下之中何者重,父母之情恩最深。
如来是众生慈父母,■照愚迷方寸心。
如来本自大慈悲,闻语惨地■双眉。
众生出没于轮纲,恰似■■兔望(唐蒙纲兔)丝。
汝母昔时多造罪,魂神一往落阿鼻。
此罪劫移仍未出,非■凡夫不可知。
■唤阿难徒众等,吾往冥途自救之。
如来领八部龙天,前后围绕,放光动地,救地狱之苦处:
如来圣智本均平,慈悲地狱救众生。
无数龙神八部众,相随一队向前行。
隐隐逸逸,天上天下无如疋。
左边沉,右边没,如山岌岌云中出。
崔崔嵬嵬,天堂地狱一时开。
行如雨,动如雷,似月团团海上来。
独自俄俄师子步,虎行■■象王迴。
云中天乐吹《杨柳》,空里缤芬下《落梅》。
帝释向前持玉宝,梵王从从奉金牌。
不可论中不可论,如来神力救泉门。
眉间毫相千般色,项后圆光五■云。
地狱沾光消散尽,剑树刀林似碎尘。
狱卒沾光皆■跪,合掌一心而顶礼。
如来今日起慈悲,地狱摧残悉破坏。
铁丸化作摩尼宝,刀山化作琉璃地。
[□□□□□□□],铜汁变作功德水。
清凉屈曲绕池流,鹅鸭鸳鸯扶泪泪。
红波夜夜碧烟生,绿树朝朝紫云气(起)。
罪人总得生天上,唯有目连阿孃不饿鬼。
地狱一切并变化,总是释迦圣■威。
目连蒙■威力,得见慈母。罪根深结,业力难排,虽免地狱之酸,堕在饿鬼之道。悲辛不等,苦乐悬殊。若并前途,感其百千万倍。咽如针孔,■水不通。头似太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羸之苦。遥见清凉冷水,近著变作脓河。纵得美食香餐,便即化为猛火。「孃孃见今饥困,命苦悬丝,汝若不起滋悲凯名孝顺之子?生死路隔,后会难期。欲救悬丝之危。事亦不应迟晚。」「出家之法,依信施而安存。纵有常住饮食,恐难消化。儿辞阿孃往向王舍城中,取饭与孃孃相见。」目连辞母,掷钵腾空,须臾之间,即到王舍城中。次第乞饭,行到长者门前。长者见目连非时乞食,盘问逗留之处:「和尚且齐〔时〕已过,食时已过,乞饭将用何为?」目连启言长者:
「贫道阿孃亡过后,魂神一往落阿鼻。
近得如来相救出,身如枯骨气如丝。
贫道肝肠寸寸断,痛切傍人岂得知。
计亦不合非时乞,为以(与)慈亲而食之。」
长者闻言大警愕,思忖无常情不乐。
金鞍永绝晶珠心,玉貌无由上妆阖。
但且歌,但且乐,人命由由(悠悠)如转烛。
何觅天堂受快乐,唯闻地狱罪人多。
有时吃,有时著,莫学愚人多贮积。
不如广造未来因,谁能保命存朝夕。
两两相看不觉死,钱财必莫于身惜。
一朝擗手入长棺,空浇塚上知何益。
智者用钱多造福,愚人将金买田宅。
平生辛苦觅钱财,死后总被他分擘。
长者闻语忽惊疑,三宝福田难可遇。
急催左右莫交(教)迟,家中取饭与闍梨。
地狱忽然消散尽,明知诸■不思议。
长者手中执得饭,过与闍梨发大愿:
「非但和尚奉慈亲,合狱罪人皆饱满。」
目连乞得粳粱饭,持钵将来献慈母。
于是行至大荒郊,手把金匙而自哺。
青提夫人虽遭地狱之苦,悭贪究竟未除,见儿将得饭钵来,望风即生愔惜。「来者三宝,即是我儿,为我人间取饭,汝等令(各)人息心。我今目疗,况复更得相济。」目连将饭并钵奉上,阿孃恐被侵夺,举眼连看四伴,左手障钵,右手围食。食未入口,变为猛火。长者虽然顾重,不那悭鄣尤深。目连见母如斯,肝胆犹如刀割。我今声闻力劣,智小人微。唯有启问世尊,应知济拔之路。且看与母饭处:
夫人见饭向前迎,悭贪未吃且空争。
我儿远取人间饭,持来自拟疗饥坑。
独吃犹看(自)不饱足,诸人息意慢承忘。
青提悭贪业力重,入口喉中猛火生。
目连见母吃饭成猛火,浑捶(■)自扑如山崩,
耳鼻之中皆流血,哭言黄(皇)天我孃孃。
南阎浮提施此饭,饭上有七尺往神光,
将作是香美饮食,饭未入口便成火。
口(只)为悭贪心不改,所以连年受其罪。
如今痛切更无方,业报不容相替代。
世人不须怀嫉姤(妒),一落三涂罪未毕。
香饭未及入咽喉,猛火从孃口中出。
欲间之(诸)罪满娑婆,唯有悭贪罪最多。
火既无端从口出,明知业报不由他。
一切常行平等意,亦复寿(专)心念弥陀。
但能舍却贪心者,净土天堂地随意至。
青提唤言「孝顺儿,罪业之身不自亡。
不得阿师行孝道,谁肯艰辛救耶孃。
见饭未能抄入口,见火(水)无端却损伤。
悭贪去得将心念,只应过去有余殃。
阿师是孃孃孝顺子,与我冷水济虚肠。」
目连闻阿孃索水,气咽声嘶。思忖中间,忽忆王舍城南有大水,阔浪无边,名曰恒河之水,亦应救得阿孃火难之苦。南阎浮提众生见水,即是清凉之水。诸天见水,即是琉璃宝池。鱼鳖见此水,即是涧泽。青提见水,即是脓河猛火。行至水头未见儿咒愿,更(便)即左手托岸良田悭,右手抄水良由贪。直为悭贪心不止,水未入口便成火。目连见阿孃吃饭成猛火,吃水成猛火,捶胸拍臆,悲号啼哭。来向■前,绕■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弟子阿孃造诸不善,堕落三涂,蒙世尊慈悲,救得阿孃之苦。只今吃饭成火,吃水成火,如何救得阿孃火难之苦?」世尊唤言:「目连,汝阿孃如今未得饭吃,无过周匝一年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始得饭吃。」目连见阿孃饥,白言,「世尊,每月十三、十四不得否?要须待一年之中,七月十五日始得饭吃?」世尊报告:「非但汝阿孃当须此日广造盂兰盆,诸山坐禅戒下(解夏)日,罗汉得道日,提婆达多罪灭日,阎罗王欢喜日,一切饿鬼总得普同饱满。」目连承■明教,便向王舍城边塔庙之前,转读大乘经典,广造盂兰盆善根,阿孃就此盆中,始得一顿饱饭吃。从得饭已来,母子更不[相]见。目连诸处寻觅阿孃不见,悲泣雨泪,来向■前,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跪。白言:「世尊,阿孃饭成火,吃水成火,蒙世尊慈悲,救得阿孃火难之苦。从七月十五日得一顿饭吃已来,母子更不[相]见。为当堕于地狱,为复向饿鬼之途?」世尊报言:「汝母亦不堕地狱及饿鬼之途。得汝转经功德,造盂兰盆善根,汝母转饿身(鬼)之鬼(身),向王舍城中作黑狗身去。汝欲得见阿孃者,心行平等,次第乞食,莫问贫富。行至大富长者家门前,有黑狗出来,捉汝袈裟衔著,即作人语,即是汝阿孃也。」目连蒙■敕,遂即托钵持盂,寻觅阿孃。不问贫富坊巷,行衣(於)匝合(匼),总不见阿孃也。」行至一长者家门前,见一黑狗身,从宅里出来,便捉目连袈裟衔着,即作人语,言:「阿孃孝顺子,殃及慈母,堕落三涂。宁作狗身于此?你(宁)作饿鬼之途?」阿孃唤言:「孝顺儿,受此狗身音(喑)哑报,行住坐卧得存。饥即于坑中食人不净,渴饮长流以济虚。朝闻长者念三宝,莫闻娘子诵尊经。宁作狗身,受大地不净,耳中不闻地狱之名。」目连引得阿孃住(往)于王舍城中於塔之前,七日七夜,转诵庞大乘经典,忏悔念戒。阿孃乘此功德,转却狗身,退却狗皮,挂于树上,还得女人身,全具人状圆满。目连启言阿孃:「人身难得,众(中)国难生,■法难闻,善心难发。」唤言:「阿孃,今得人身,便即修福。」
目连将母于娑罗双树下,绕■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与弟子阿孃看业道已来,从头观占,更有何罪?」世尊不目连之语,从三业道观看,更率私人之罪。目连见母罪灭,心甚欢喜,启言阿孃:「归去来,阎浮提世界不堪停。生死本来无住处,西方■国最为精。感得天龙奉行(引)其前,亦得天女来迎接,一往迎前忉利天受快乐。
最初说偈度俱轮,当时(说)此经时,有八万菩萨、八万僧、八万优婆塞、八万优婆夷,作礼围绕,欢喜信受奉行。
《大目犍连变文》一卷
贞明柒年辛巳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
6. 马祖道一与赣州
------在赣州社科讲堂上的演讲
各位朋友,下午好。
承蒙王市长、潘市长的抬爱,约请我到赣州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赣州参学访圣。我是几年前来过一趟赣州的,也是因为马祖的因缘。当时,我为了写一本关于马祖的诗传,沿着马祖走过的足迹来到了赣州。今天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这些年我在收集整理学习研究马祖道一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教。
赣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积淀非常深厚的地方,从《山海经》中赣巨人的记载到唐代的马祖、宋朝的苏东坡、明代的王阳明以及近代的毛泽东、陈毅、邓小平、蒋经国等等都与赣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只是来进一步考察、学习和与大伙儿交流或者说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因此,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要谈的框架思路。
首先,我要谈谈各个名家对马祖道一的评价。
其次,要介绍一下马祖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者。
第三,我想重点谈谈马祖道一的生平行迹以及他与赣州的关系。
最后,谈一点个人的建议。
下面,来谈第一个问题。
在咱们江西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在其他地方可以说相当普遍。就是分不清妈祖和马祖。这个事儿还需要加大宣传,特别是咱们赣州在准备把马祖文化作为一个城市名片来打造的时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妈祖作为一个民间民俗性宗教的神仙受到众多的沿海民众的顶礼膜拜,而马祖作为一个高僧,作为一个宗教改革家和思想家更多的是在教内和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同,享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咱们要打造这个文化名片的时候,还有许多的包括宣传营销的工作要做。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两个人对中国的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是六祖慧能,一个就是马祖道一。
关于马祖道一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马祖道一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四川出家并受具足戒,后去衡山拜南岳怀让为师,得以开悟。后来在江西、福建、湖南一带广为门徒传法开创了影响极大的江西洪州宗。有关马祖道一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唐宋以来的零星史料中,且语焉不详,给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及思想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相关的史料大致整理出的一些行迹。他生活在中唐时期的公元709—788年之间,以俗姓马,世人称为马祖,汉州什邡人。出生于今天四川省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2年),在本邑罗汉寺出家。
开元十四年,到资州德纯寺智诜弟子处寂(唐和尚)法师处剃度修行,后又短期到成都净众寺无相(金和尚)法师处修行。开元二十年左右,遵处寂法师圆寂前遗嘱到渝州圆律师处受其足戒。是年,出川峡、上衡岳,谒怀让禅师。从开元二十二年到天宝元年前后,道一一直在南岳般若寺观音台习禅,前后待让10年许。其间,得怀让禅师点化开悟。成为他精神上的一个成型、成熟的转折点。
此后,道一从郴州到韶州六祖慧能宝林禅寺后经大庾岭北入虔州,东向汀州,北上建州,在建阳崇泰里佛迹岭开始聚徒说法。
约于天宝三年再越武夷山到江西抚州西里山,诛茅建寺,得怀让勘验,是年八月怀让圆寂,道一时年35岁。不久,再到赣州马祖岩、龚公山一带建立丛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历三年,应虔州刺史裴讠胥 之邀到江西南部虔州南康郡龚公山驻锡。大历六年,路嗣恭任江西南道都团练观察使兼洪州刺史,路到任不久即邀请道一到洪州弘法,驻锡开元寺。建中元年,御史大夫鲍防任江西观察使,时“有诏僧如所隶,将归旧壤,元戎鲍公密留不遣”,继续住持开元寺。贞元元年,李兼从鄂岳观察使移镇江西兼守洪州,幕僚权德舆随从参拜大师。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正月游建昌石门山,二月初一,圆寂。
贞元七年七月十七日,洪州刺史李兼、建昌县令李启军建塔于石门山,权德舆撰《唐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
元和八年,唐宪宗令江西观察使裴休重修马祖塔,赐名“大庄严”,追谥大寂禅师。
他的大致生平就是这样。
今天我们之所以对这么一个1300年前的高僧产生兴趣是因为他对于我们中国自唐代以来的文化形态以及中国人的思想有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形态以儒家、道家和释家的思想为其主干。其中,佛教的影响不可忽视。而我们的佛家文化这一块更多的是以经过六祖慧能和马祖道一改造过的禅宗以及明清以来的净土宗为其主要形态的。近代五四时期有一个影响了我们今天的文化和精神以及意识形态的著名学者叫胡适的,他曾经评价说:马祖道一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禅师。现代把东方的禅宗传入西方的日本著名学者铃木大佐和柳田圣山评价说:马祖道一是中国人文主义宗教的开山人。可以毫不夸大的说,自中唐以后的文人雅士以及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受到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的影响的。
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佛教文化圈里,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绝大多数寺庙和僧人都是这一宗的衍生和法脉。
当代著名佛学家杨曾文说:“马祖是中国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的人物之一。马祖的充满个性的明快而峻烈的禅风,不仅在当时影响相当广泛,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禅宗各派。后世的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就是出于他的法系。”“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佛教曾是联结东亚各国的重要的黄金纽带。在这当中,中国禅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在中国一直流传至今,而且也传播到东亚各国,成为这些国家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禅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各国的佛教和历史文化都产生了极为深渊的积极影响。”
如果我们放大尺度,把从禅宗开始进入中国一直到当今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看到,达摩、慧可、僧灿、道信、弘忍、慧能是一个阶段,自慧能以后传了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而怀让之下,从马祖开始,有所谓三大士:百丈、西堂、南泉,再往下就产生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宗进入一个“一花五叶”“无家七宗”繁荣发展的大时期。再后来智灯相续以至于今,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延续到今天的台湾法鼓山的“心五四”“心灵环保”等理念都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在西方有极大影响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专门的条目。
第二个问题,马祖文化研究的现状和研究者介绍。
对于马祖文化的研究,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关马祖道一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唐宋以来的零星史料中,且语焉不详,给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及思想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整个中国文化中,马祖显性的影响主要在佛教僧团内部和学术界之中,但他的潜在的影响广及于整个文化的较深的层面。应该说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较为粗浅的层面。在这里我只做一个粗浅的介绍,希望能有助于赣州的朋友进一步的研究。
在印度,当代著名的灵修大师奥修代表着灵修派和印度哲学继承的最高水平。在他的灵修专著《空无之镜》中对马祖有着非常精深的介绍和运用,因为马祖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行动派宗教家其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修行的方法方式上。这些方法方式对于今天社会的许多弊端应该说具有非常对机的作用。
在日本,前一辈的著名学者有铃木大佐、柳田圣山等,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西方文化界开启了一扇认识东方文化的窗口。在当今,日本爱媛大学的邢东风对于马祖的研究贡献很大。花园大学的冲本克己先生、东洋大学的伊敦吹先生、驹泽大学石井修道、小川隆等先生也有独特的贡献。
在韩国、新加坡,有朴永焕、广品法师等也倾注过专门的时间和才智。
在台湾,有吴怡、杨惠南、蓝吉福等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在国内,研究者更是众多,从胡适先生迄今,关于马祖生平思想的研究虽称不上显学,但一直没有中断过。当代的杨曾文、王荣国、麻天祥、徐文明、刘泽亮、吴言生、温金玉、李利安、董群、王亚荣、邱高兴、邱环等先生都为这项工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作为国内唯一的专门研究机构有什邡马祖禅文化研究会。
从研究成果看,文艺类的有李灏先生的《马祖道一大师传》、郭辉图先生的《马祖道一诗传》;公案类有吴怡的《公案禅语》、周裕锴的《百僧一案》等;专门著述有杨曾文先生主编的《马祖道一与中国禅文化》、郭辉图先生的《马祖道一研究资料集》、邱环博士的《马祖道一禅法思想研究》、邢东风先生的《马祖语录》等等。
第三.马祖与赣州的关系。
在讲马祖与赣州之前有必要简单谈一谈马祖的思想和他对于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隋唐之际为中国佛教鼎盛时代。天台、唯识、华严几大宗派皆于隋未唐初相继成立。智顗、法藏、玄奘等大师辈出,禅宗亦渐兴起。安史之乱后,门阀士族日渐式微,唐朝由盛而衰,原诸宗派亦随之衰落。而独禅宗一脉,高擎智炬,灯传无穷。自达摩东来,折苇化舟,面壁嵩山,传心慧可,经由僧璨、道信、弘忍,开出与都市“义学”相反对之山林重行一路。六传至于慧能,更将禅法引向简易直捷,南宗遂始炽然。其要在“无念为宗”不离世间,“见性顿悟”,融铸儒佛,摆脱种种复杂名相之束缚,对唯识诸宗之繁琐哲学无疑为一大反动。斩断葛藤,即境示人,“不立文字,直指本心。”具有革新传统之作用,使佛学日渐中国化、世俗化、儒学化。《坛经》记载,六祖曾谓让和尚云:“向后佛法从汝边去,马驹踏杀天下人”。自马祖道一出,始于建阳佛迹岭、赣州、南康龚公山等地聚徒说法,创建丛林,法席昌隆;继则于钟陵开元寺,大开禅门,四方学者一时云集。所谓“攫搏者驯,悍戾者仁,瞻其仪相,自用丕变”,宗风为之大振,中土南北翕然影从。其门下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人称三大士之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化出沩仰、临济二宗。临济门下日后复启黄龙、杨歧二系。临济一脉流布绵远,影响以迄于今。其弟子怀海折衷大小戒律,造《百丈清规》,至今仍为中土禅院僧伽之圭臬。
道一于禅之实践上主张“平常心是道”、“任运自然”、“道不属修”、“触境皆如”,把禅完全推向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为禅赋予无限生机与活力;在应机接物上更注重从自心自性全体大用上加以发挥,将慧能之“无念心”发展为“平常心”,并用喝、打、竖拂、画地等灵活方式随机开示,启人自悟。其中深蕴中唐以来普遍怀疑、否定、泛神与个体自由精神之追求意愿,从而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之解放运动。由此,为后代中国无数士大夫、文人墨客开出一番崭新精神天地。禅悦风及,后启宋明心学先绪,是以日人柳田圣山评价“马祖之后,禅的特色最具强烈生活意味”,是中国化的“人文主义宗教”。近代学者胡适亦许之为“中国最伟大的禅师”。
概括起来,马祖的贡献在教内主要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建立了僧团组织,使过去法脉单传的局面彻底改观;佛教禅宗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寺院山头,从而加强了佛教作为一种独立宗教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立性和生命力;他所倡导并由百丈等推广实行的“农禅一体”使得佛教彻底融合进了中国农耕文化,解决了出家众维持修行的衣食住行等经济层面的问题,保障了佛教在社会中的经济独立的地位;他所开创的独特的修行方式使禅学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他所开创的对机说法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制作用,对佛教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从此中国的佛教更多的关注个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具有了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丰富和开启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对中国人尤其是文人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继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马祖禅文化属于一种宗教历史文化。对这种类型的历史文化进行当代价值的判定,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历史价值,即考察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当时其所属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二是思想价值,即这种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的特色、深刻度与后世流传;三是审美价值,即这种文化是否能给人们带来艺术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四是实用价值,即这种文化是否具有应用性和可推广性,能否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益处。
作为中国禅宗文化中的一支,马祖禅具有独到的特色,在禅宗历史上和整个禅学思想体系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有不少的研究。一般来看,马祖禅法最明显的特色在于“平常心是道”,它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禅趣浑然一体,显现出理性与灵性的完美结合,生活与修炼的完全统一,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合一,平淡朴拙与浑厚美丽共熔一炉。中国禅学由此发生重大转变。南禅祖师们过去比较重视在“心性”理体上的顿悟,而马祖则致力于打破染、净与顿、渐等二元对立的思维,重在“心行”即平平常常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心性。马祖的“平常心”既带有明显的平民化、生活化等特点,也带有明显的简易化、淳朴化的风格,既体现了平实入世的精神品质,也体现了圣洁超越的思想境界,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还有沁人心脾的诗意化的美学价值。马祖的后世弟子们普遍接受了他的这种风格。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后来成为南宗禅的主流,使其在唐朝中后期取代神秀一系的北禅,发展为中国佛教的特质,影响直及今天。这种禅文化精神在当今禅学热中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而禅学作为中国佛教的核心,既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在整个世界佛教的体系中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总之,马祖禅文化在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而以上这些历史贡献大多数都是在赣州的土地上形成、完善、扩展开来的。他在江西生活了四十多年,其中,仅在赣州地区就生活了二三十年。因此,研究马祖文化就离不开研究赣州。
对于马祖在赣州的行迹和活动应该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体清楚,细部模糊。
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的,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唐宋以来的零星史料中,大多语焉不详,再加上马祖主要是作为一个行动派思想家出现在历史上,他的许多思想和作用都是通过公案故事来呈现的。这必然给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及思想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我认为,除了根据史籍的记载之外,我们的研究者们还应该采用更多的方法去获得更多更新的材料以推进提升的我们的研究水平,其中包括唐朝交通状况、民间文艺及口传历史、民风民俗遗存的研究。
对于马祖与江西的关系我们在许多史料中看到的通常是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处获得开悟后,不是首先到江西,而是进入福建,“肇化”于闽北建阳佛迹岭(也作佛迹岩)。一般认为马祖道一离开南岳衡山到闽北建阳的时间是“天宝元年”或“天宝初年”。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江西道一禅师,……<lb n="0245c26"/> 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lb n="0245c27"/> 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始自建阳佛<gaiji cb='CB00528' des='[這-言+亦]' uni='8FF9' nor='跡' mojikyo='M038827' mofont='Mojikyo M107' mochar='8151'>迹</gaiji>岭迁至临<lb n="0246a02"/> 川,次至南康龚公山。” [1]显然,《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只提马祖道一于唐开元中在南岳传法院习禅定,而对于他到建阳佛迹岭以及临川、南康的年代只字不提。唐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和《祖堂集》、《宋高僧传》道一传等同样只字不提。
这就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问题,不由人不产生怀疑,道一“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lb n="0245c27"/> 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景德传灯录》)。”从地理区位上看,衡山与福建建阳相隔有上千公里,开悟后的道一经由何地去到福建建阳?为何要去建阳?假如肇化佛迹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另一个事实就是无论他采用舟车还是步行在中唐时期的交通状况下都需要首先经过今天江西的地界才能到达福建建阳。那么,这就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江西省并非中唐时期的江南西道的全部。唐代江南西道范围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的区划,今天的湖南、江西、安徽的一部分都属于江南西道,因此《景德传灯录》在记载江西道一禅师的时候本身就把整个江南西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再详细记他经过今天的江西地区的种种情形,其实这其中已经包含了这一部分的叙述了。开悟后的道一经由何地去到福建建阳?这个问题当作如是理解。根据《赣县龚公山宝华寺古志》记载马祖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即在宝华寺开山,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移锡洪州钟陵开元寺,在赣州地区前后长达28年。其依据是什么虽然还有值得进一步考订商榷之处,但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历史也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应简单抹去。一般学者认为道一应是在开元年间后期即告别怀让离开南岳衡山的。那么去到闽北建阳佛迹岩之前还应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盘桓于江西南部和粤北地区,对江西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当时道一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僧人,因此几乎没有专门的记载文字,也自然是情理之中。我们知道,从古代交通历史来看,江西地处长江中游以南,越南岭、大庾岭山脉到达珠江流域的两广,在沟通黄河、长江、珠江二大流域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江西地区古代交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南北陆路交通主要有三条,东道自河淮平原至吴越,西道逾秦岭至巴蜀滇黔,中道最为重要,以荆襄为枢纽,分两路南下。从考古上看,有证据表明商文化南下与吴城、新干的青铜文化接触,可能就是从中道的东路进行的。当时穿大庾岭到两广的通道没有开通,商文化只到赣南而止。秦汉时期,中道的西路是以北方的长安(西安)为起点,东南走商山路到荆襄,渡江至临湘(长沙),南至郴州,穿五岭至曲江达番禺(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随葬品的浓厚的楚文化因素,正是这条交通路线所产生的影响,它是汉唐以来的旧路,也是中道的主干路线。我们注重的“中道的东路”自商代以后稍嫌沉寂,三国吴时鄂州兴起,东路自襄阳东南至鄂经蕲黄,抵江州(九江),南下至洪州(南昌),沿赣江至吉州(吉安)、虔州(赣州),穿大庾岭达韶关(曲江),特别是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凿通大庾岭新路后,“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见《曲江张先生文集》卷十七),大大改善了路况,较中道西路郴州至韶关段更为通畅。交通路线的兴衰,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正因为去到福建建阳要经过赣州地区,这一地区的古驿道和水路直至近代都还是当地人的主要交通方式,道一选择这种方式选择中道的东路应该是自然的。而无论路过也好还是停留一段时间也好,必然让他对这一地区有了些了解和印象,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后来从佛迹岭开宗后又折回江西,并长期居住这里以此为自己的弘法基地的选择原因。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其他可能的路线,例如,先去广东出海乘船再去福建。但这种选择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因此,结论应该是马祖道一自衡山开悟之后去到福建建阳佛迹岭之前曾经取道今天的江西然后再去到建阳佛迹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太多的证据完整地证实这一点,但我相信随着综合性的研究的开展,我们可以期待一些可能的发现和材料。而这个工作我寄望于赣州本土的学者们。
关于马祖在江西的活动,有这样两种观点:一是王荣国先生为代表的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即马祖从福建建阳先到抚州,再到赣州,再到洪州;一是以何明栋先生为代表的观点,即何明栋先生据明嘉靖版《赣州府志》记载,认为唐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马祖即率徒众自临川西里山南下,来到座落于今江西省赣州市水东乡佛日峰山麓(距市区4公里)的马祖岩,诛茅觅洞栖身修行,但时间不长,后来率徒迁锡于城东北龚公山。然后北上去到抚州、洪州。其时间的断定肯定是错误的,邢东风与王荣国先生已经作了有说服力的反驳证明。但是,在何先生的错误中却有一部分合理的成分。我认为这二种说法是有可能统一的。
因为慧能曾有预言“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踏煞天下人”。在马祖出家的什邡罗汉寺还有一道古匾“果符谶示”言及这个预言。佛教中传法中有一个参拜祖师溯源以正其宗的问题,所以,道一在开悟后曾经去过南方的粤北地区领“曹溪教旨”之行。这里的问题就出来了,离开粤北,北上东去,首先都必须经过赣南地区。而我们的史籍及其方志都只记载了“建阳开宗”事件。然后就直接记载在抚州西里山再南下赣州。合理的解释是道一是首先经过赣南,有过短暂的停留,但由于机缘不够,而继续东去福建,再回抚州。因为他已经对赣南有所熟悉和基础,所以从抚州很快又南下赣州虔州继而长期地停留了下来。因此,道一是两次到赣南地区,而我们的史籍及其方志只记载了一次,即从建阳越武夷山到抚州再南下那一次。而前一次是因为当时他声名不著,所以史籍未载。可是民间传说认为唐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马祖即率徒众自临川西里山南下,来到座落于今江西省赣州市水东乡佛日峰山麓(距市区4公里)的马祖岩,诛茅觅洞栖身修行,但时间不长,后来率徒迁锡于城东北龚公山。也将两次混在一起了,后来又被明嘉靖版《赣州府志》收录,何明栋先生也没能区分,于是完全置“建阳开宗”不顾,从而造成了混乱。《赣县龚公山宝华寺古志》记载马祖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即在宝华寺开山,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移锡洪州钟陵开元寺,在赣州地区前后长达28年。道一应是在开元年间后期告别怀让离开南岳衡山,也是在这一时期第一次游历赣州,然后应在开元末年去到闽北建阳佛迹岭。之后,在天宝五年前后的确可能已经开始在宝华寺开山了。
但不是说一点矛盾没有,根据唐技《龚公山西堂敕谥大觉禅师重建大宝光塔碑铭》记载:智藏禅师“年十三,首事大寂于临川西里山。……师至元和十二年(817年),年八十。” [2]据此推算,智藏生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其首事道一禅师的年代当在天宝九年(750年),所以宝华寺开山的记载还是有些值得商榷和考订的。也是极有可能把道一第一次游历赣州与第二次真正驻锡的时间叠加在了一起。马祖到赣州的时间有可能更早些,其开山的时间则有可能更晚些。而要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从韶关、南雄、南康、赣州到福建的宁化、南平这一带多做做地名和地方宗教历史、寺庙古道、民俗和传说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查找一些缺失了的材料环节以弥补正史的不足。厘清马祖在赣州的活动时间是一项基础性的学术工作,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
但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可以肯定地说马祖和赣州的关系应该说是非常紧密的。禅宗僧团的正式形成是以赣州时期的活动为标志的;马祖思想成熟并发生影响的时期是在赣州;关于马祖的许多公案是在赣州产生的;他的社会活动面和社会影响的扩展也是在赣州开始的;马祖在思想理论上的贡献,在教育方法上的贡献以及丛林建设寺院组织上的贡献也都是在赣州形成系统的。
第四.一点建议。
因为时间关系,关于马祖的许多学术性问题在此不能一一谈及。下面我简单地对咱们赣州的领导提几点建议:
1. 马祖文化的前期研究需要加强,只有研究比较深入,我们的规划才能方向明确。
2. 多听取高僧大德的意见是有必要的,因为“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 ”嘛。赣州是其发源之地,不能有失水准。
3. 要打造好马祖岩主题文化公园,需要有一个德行高、学养深、有眼光、有能力的高僧。
4. 要在咱们赣州全体民众中树立文化是资源的观念,大家才会有热情来参与。
5. , 赣州的理学文化、客家文化是可以与马祖文化相融合的。
各位朋友,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的汇报就要结束了,按照讲堂主持的要求,我很乐意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谢谢大家。
2008年12月4日
7. 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动机及其影响
在马祖道一的生平材料中,有许多粗略和不能准确界定年限的地方,尤其是早年学佛修行及晚年返回蜀地行化弘法的时间和事状更是资料匮乏。马祖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更使得研究者们只能依据有限的一些材料进行思想层面的诠释和解说,对其生平中的一些问题往往比较漠视。而这些不是十分清晰的事实,对于我们了解认识马祖的思想及其意义又是十分重要的。有关马祖行迹的现存材料主要有《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五家正宗赞》及权德舆《洪州开元寺石门山马祖塔碑铭》,而大多又是相互援引,粗疏不详,其差别主要在语录公案的选择上。当然,《塔铭》一文,因为体裁的原因,其中较多地融入了权德舆个人的感受,我们可以从中比较真切地感受到马祖的精神风貌,但对马祖的生世行迹依然是语焉不详。根据以上所提及的资料我们也大体可以勾划出马祖的生世轮廓,尽管是极为粗线条的,但这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马祖道一(公元709—788年),以俗姓马,世人称为马祖,汉州什邡人。出生于今天四川省什邡市两路口镇马祖村。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2年),在本邑罗汉寺出家。开元十四年,到资州德纯寺智诜弟子处寂(唐和尚)法师处剃度修行,后又短期到成都净众寺无相(金和尚)法师处修行。开元二十年左右,遵处寂法师圆寂前遗嘱到渝州圆律师处受其足戒。是年,出川峡、上衡岳,谒怀让禅师。从开元二十二年到天宝元年前后,道一一直在南岳般若寺观音台习禅,前后待让10年许。其间,得怀让禅师点化开悟。成为他精神上的一个成型、成熟的转折点。此后,道一从郴州到韶州六祖慧能宝林禅寺后经大庾岭北入虔州,东向汀州,北上建州,在建阳崇泰里佛迹岭开始聚徒说法。约于天宝三年越武夷山到江西抚州西里山,诛茅建寺,得怀让勘验,是年八月怀让圆寂,道一时年35岁。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历三年,应虔州刺史裴讠胥 之邀到江西南部虔州南康郡龚公山驻锡。大历六年,路嗣恭任江西南道都团练观察使兼洪州刺史,路到任不久即邀请道一到洪州弘法,驻锡开元寺。建中元年,御史大夫鲍防任江西观察使,时“有诏僧如所隶,将归旧壤,元戎鲍公密留不遣”,继续住持开元寺。贞元元年,李兼从鄂岳观察使移镇江西兼守洪州,幕僚权德舆随从参拜大师。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正月游建昌石门山,二月初一,圆寂。
贞元七年七月十七日,洪州刺史李兼、建昌县令李启军建塔于石门山,权德舆撰《唐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
元和八年,唐宪宗令江西观察使裴休重修马祖塔,赐名“大庄严”,追谥大寂禅师。
关于马祖返蜀的记载,比较正式的禅宗史籍是《高僧传》,传中略记:“马祖还乡开坛说法”。宋·绍昙《五家正宗赞》卷一:“江西马祖禅师:师讳道一,汉州什邡人,姓马氏,容貌奇异,虎视牛行,得法南岳,后归蜀乡,人喧迎之。溪边婆子云:将谓有何奇特,元是马簸箕家小子。师遂云: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再返江西。”此后,民国年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太虚大师《希迁与道一》文中记载“道一禅师是四川什邡人,因为他姓马,所以都称他做马祖……”“他从南岳得法后,也曾回到什邡罗汉寺,但他后来常住江西所开龚公山。”民国·又信法师在《一千二百年之古罗汉寺》载:“马祖在什邡披裟,渝州受具,南岳学法,悟道归里,筑台说法,可见开元间寺院仍佳”。明代曹楷在《什邡绍宗》记载:“……马祖既得心印,复归什邡罗汉寺,右筑说法台,台角穿一井,为众说法。”当代学者麻天祥、李浩等亦采信此说。麻著《超越与回归》文中记载:“马祖道一禅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禅宗大师。他自四川剃发出家,于怀让门下得法,而后弘法蜀湘闽赣等地长达数十年,培养了大批杰出僧材,形成洪州宗,对禅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纯一法师也认为道一一度投无相(金和尚)座下参学。此后,释道一在剑南一带广为游访参学,来到过乾州(治所即今湖南吉首西南乾州镇)。另外,嘉靖、万历、乾隆、嘉庆、同治、民国十八、1988年各版《什邡县志》中也都有马祖返蜀弘法的记载。除此之外,在以什邡、成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广汉、成都龙泉驿、彭州、灌县、梓州郪县、什邡等地均建有马祖寺。在广汉龙居寺、成都及什邡马祖故居及附近农村至今还广泛流传有关马祖返蜀弘法或地名簸箕街、马高桥得名缘由的民间传说和碑文。现在罗汉寺还存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灌邑马祖寺良钝仝两序合堂大众和尚为恭贺罗汉寺住持印山本寿大和尚复建罗汉堂、藏经楼等开光法会的“法相天台”古匾一道。罗汉寺内还遗存有马祖手掘故井及古说法台遗迹。其次,可以作为马祖返蜀弘法,游方剑南证明材料的其它文字还有由日本高楠顺次郎、望月信亨等编著,1933年东京有雅堂出版的《大日本佛教全书》第95册《大觉禅师语录》卷下《颂古》中记录了一道首题为《马大师与西堂、百丈、南泉玩月》的诗,诗云:“戏出一棚川杂剧,牛头马面几般多。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依栏”。作者释道隆,俗姓冉,自号兰溪,南宋四川涪州人,少年出家。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入日本,为建长寺开山第一祖。南宋祥兴一年(1278年)圆寂,谥号大觉禅师。比这更早的间接材料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樊南文集续编》中《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并序》记载,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时,节度川东的柳仲郢(柳宗元之子)造四证堂于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距什邡不到100公里),慧义精舍的南禅院中的墙壁上图绘了益州无相禅师、保唐无住禅师、洪州道一禅师及西堂智藏四人真形,以其“化身作范”、“式扬道风”。与马祖道一同时代诗人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一诗。诗云:“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昼涉松露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惟留暂宿,服事将穷年”。诗中所说太白山距离长安尚有二百多里,地处京畿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交接之处。以上种种材料,无论是典籍的、诗文的,还是实物的,建筑遗存的,以及民间口传历史传说的,都十分肯定马祖曾经返回蜀地,以什邡、成都为中心,周游剑南道一带进行弘法,最远到达了接近当时京都长安的太白山中。但是,这些材料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点明他返蜀的具体时间。这就给后来的莫衷一是的纷纭传说埋下了歧见的种子,也给后来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以致于后来的各类典籍或学者的研究,都纷纷回避这个问题,从而也使得对马祖的许多生平事实不能廓清,使人们难以真正深入地把握马祖思想的变化过程。进而使得对洪州宗后来怎样风靡南北,由山林一支之农禅变化为南宗禅主流的过程,最后又如何进入政治文化中心,直接与皇帝对话并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中国佛教地图如何在很短时间内被改变,以及南宗禅如何彻底融入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行程等等问题都由于缺乏必要环节的支撑和解释,因而变得模糊不清。
对于马祖返蜀的时间,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他在南岳怀让处得法后就直接返回蜀地。其赞同的支撑理由主要是依据绍昙的记载“得法南岳,后归蜀乡,人喧迎之。溪边婆子云:‘将谓有何奇特,元是马簸箕家小子,’师遂曰:‘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再返江西”。他们认为,若不是马祖尚还年轻,溪边婆子不会以“元是马簸箕之子”的轻蔑口吻评说此事,马祖也不会有“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的自我解嘲,以及“再返江西”的举动。民间传说中,无论是成都簸箕街的由来,还是谚谣中的“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的哲理提炼都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另一种看法是于贞元初年回乡弘法,其主要依据是什邡地方志中的记载。事实上,这种说法也有难于成立之处,因为根据《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史料,马祖的生卒年代是非常明确的,即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卒于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如果是贞元初返蜀,当时马祖已经是76岁以上的老人,考虑到唐代四川地区与江西、湖南一带的交通状况,主要依靠岷江、长江、湘江、赣江水路和驿路的沟通,更多地方需要纤夫人力帮助和个人的步行,尤其是在四川境内唐代诗人李白称之为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巴蜀、荆楚一带,一两年内要往返其间,无论是时间、精力、体力、物力上都不可能是一个已届古稀的老人所能完成的。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是中年返蜀,当时马祖尚无大名,不足以号召信众,而唐天宝十四年,又爆发了安史之乱,客观上不具备有利于他弘化正法的条件。如果是在贞元初年,贞元四年,马祖即圆寂于江西石门山,客观上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多的更宽广的视角,从他为何返蜀的动机和种种客观条件是否允许等等方面切入加以深入的研究,以考证其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的时间。
根据《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怀让传》的记载,马祖在般若寺怀让处学法达十年之久,以后才离开南岳。大约在天宝元年,即他33岁左右,从郴州到韶州曹溪谒六祖慧能宝林禅寺后,经大庾岭北入虔州,东向汀州,北上建州,到建阳崇泰里佛迹岭,开始草创丛林。当他越五夷山到江西临川抚州西里山,诛茅建寺,大开禅门时,至少已经是35岁,这一年他得到怀让的勘验,所谓“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缺盐和酱”。也就是在这一年(即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的八月,怀让圆寂,在此之前他是不太可能返回蜀乡弘法的。又根据江西省从事地方志研究的明栋先生的考证,在江西省地方志文献中可考的马祖道场就有二十八处之多。例如西里山,赣州水东乡马祖岩、龚公山、石巩寺、安仁县马祖岩、豫章真寂禅院、丰城县海慧寺、金溪县石门寺、建昌县大果寺、安义县慧因禅院、钟陵开元寺等等。《宋高僧传》志贤传载:“天宝元年(742年)于本州佛迹岩承事道一禅师”,这里的本州指“建州”,因志贤在俗为建阳人,建阳在唐代属建州。同书‘道通传’载:道通,“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同书〈明觉传〉记载亦相同。并且这些记载与《景德传灯录》道一传相同。另外,作为马祖门下的著名法嗣除道通等外,闽人怀海、怀晖、慧海、隐峰都是在这其间相继投道一参学的。怀海为福州长乐人,幼年出家长乐西山寺(今龙泉寺),“闻大寂始化南康,操心依附”。怀晖为泉州同安(今厦门同安)人,慧海为建州人(今福建建瓯市),隐峰为福建邵武人。在这段时间,马祖影响的扩散和驻锡闽赣如此多的道场,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后世的方志中依草附本借以扬名的现象,但至少可以见出,在天宝初年的前后的近十年中,他的活动范围和弘化范围是很大很宽的,事务是非常繁忙的。这自然也是他希望努力弘传禅业尽快取得信众支持,获取合法政治生存空间的积极而频繁的努力。同时也正是这种频繁的积极活动和扩张,使得他在闽赣站住了脚跟,声名扩大了,也得到了地方官吏的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以上种种成果的获得,禅门人才的集附和力量的扩大,绝不可能是没有十年以上或至少十年的功夫的。而在马祖以虔州为中心的传法期间,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755-763年)。这场动乱给整个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影响。当“安史之乱”爆发时,马祖已经是46岁了。我们知道马祖之所以选中在虔州龚公山驻锡的原因,是因为应虔州剌史裴讠胥 之邀。胥字士明,河南洛阳人,是礼部尚书裴宽的儿子,少年即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历官京北仓曹。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再陷洛阳,他利用史曾为其父部将,感激其父的条件,保全了宗室数百人,又暗中将叛军情况密报朝廷。所以乱平之后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代宗初,任河东道租傭盐铁等使。大历二年(767年),因为宰相元载的嫉恨,出任虔州剌史。裴讠胥 家族素有奉佛传统,因此,到任之后,就邀道一来到虔州并给予特别优厚和支持。这一年,马祖已经58岁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马祖禅正式开始由山林禅转向了比较发达的城市,占据了地区文化中心,获得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政治支持。据新旧《唐书》(代宗纪)(德宗纪)中有关传记,从大历六年(771年)至贞元七年(791年)历任洪州剌史或江西观察使的人及其任期是:路嗣恭,771-778年;杜亚,778-779年;崔昭,779-780年;鲍防,780-784年;李兼,785年-791年,就是在他们的任期内,继裴讠胥 之后,继续给马祖以政治上的支持。从而使得马祖在转移到以洪州为中心的地区弘法后,迅速形成独具特色的洪州宗势力,为马祖一系的重要禅师章敬怀晖(756-815年)、兴善惟宽(754-817年)日后将洪州宗禅思想扩及北宗及荷泽宗地盘,特别是占据政治文化中心长安,赢得朝廷的尊崇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因此,马祖返蜀的时间,至少不太可能在他58岁之前,即大历三年以前。
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发生于什么时候呢?我们则需要从马祖返蜀的动机和当时蜀地的政治、交通及他本人的精力、体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我们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及权德舆的《马祖塔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马祖道一是于唐中宗景龙三年出生于汉州什邡,幼年于本邑罗汉寺出家,落发于四川资州德纯寺,依随当时在四川很有影响的智诜禅系处寂和尚(唐和尚)剃度,并获道一法号,后又追随其弟子无相(金和尚)到成都,不久到渝州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大约在其唐开元二十二年前后,前往南岳从怀让参学。由此可见,马祖道一在出川之前主要是在资州智诜传人净众-保唐禅系的宗教氛围中开始其慧业之路的。资州智诜(608-702年)是五祖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据《历代法宝纪》记载,他曾受到过武则天皇帝的诏见和礼敬。据说,武则天还曾把从慧能那里请回的达摩传法袈裟赐与了他,智诜还曾在玄奘法师处学习,禅功和教理都很深厚。他的弟子处寂禅师(648-734年)同样受到过武则天的诏见和敕赐,其前期主要住持于资州德纯寺,大约马祖到德纯寺不久,处寂即圆寂了。因此,马祖又师从其师兄即无相禅师。这一禅系的禅法分为前中后三期各有特点。第一期以智诜、处寂为代表,按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的分类属“息妄修心宗”,与渐教神秀相类似“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明覆之不见”,因此需要于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心注一境,“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第二期以金和尚无相为代表,他主张“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总持门,并声称其禅法直承达摩,而不是来自于智诜和处寂。无相在唐玄宗避乱入蜀期间,受到玄宗礼敬住于净众寺并为“敕建大慈寺”这座后来四川最大寺院“立规制”,影响极大。在马祖得法之后,西川一地的禅学禅法基本上为其笼罩。这也是促使马祖要返蜀弘扬正法,矫风变俗的原因之一。到了第三期,以无住禅师(?-774年)为代表,他是在马祖已经离开无相多年之后(乾元二年,759年)才到成都净众寺正式礼无相为师的,他的禅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行不拘,即指释门一切修法事相都不依从,从礼忏、转读,到宏佛、写经一切废弃,视作妄想;二是灭识,即熄灭“分别”之识,无识的重点便是强调“无分别”。他的思想接续了六祖慧能的弟子太原自在禅师。对于处寂、无相的禅法更具有反叛性,更加放浪形骸,“只空闲坐”。但他也同时认为禅不只是坐,“于一切时中自在,勿使句转,不浮不沉,不流不传,不动不摇,活泼泼,行坐总是禅”(《历代法宝纪》)。在一定程度上与洪州禅接近,马祖在二十五岁之前,所学习的、接受的智诜、处寂、无相的禅法的影响可以在他到达南岳之后未受到怀让启悟之前的事迹中明显看出。《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有很清楚的记载:“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于是有磨砖成镜的公案。怀让借势开悟“汝学坐禅,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于是“一闻示诲,如饮醍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侍奉十秋,日益玄奥”。自此以后,马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方面沿续着慧能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宗旨继续进行;另一方面,以“即心即佛”的理论命题,张大人之自性,促进人的觉醒,极其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充分肯定人的内在独特价值,“汝今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将人的一切价值、道德取向依据和宇宙存在的根本,彻底拉回到作为独特个体的主体上来,从而为自心清净,自修自作,自行佛行,自成佛道建立了一个完满自足的坚实基础。这就为挖掘“自家宝藏”,破除一切外在偶象、权威、经卷、知识、修持、仪轨找到了圆满自足的依据,也就为打通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理路,将外来佛教彻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理论的依据。而“非心非佛”作为一种化解我执,在内转、内修的同时,空掉自我的彻底思辨,展示了一种高超的辩证思维术的内在逻辑。更是从深层次理解“即心即佛”,否定执着于表层意义,盲目张扬自性者的种种遮蔽和污染,把世界与心、佛与我统一起来,从而把修道证悟引向“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不刻意追求外在超越的理念,而是将其纳入日用常行之中。将禅的智慧贯彻到平淡、凡俗的个体生活之中,将高尚、真如灌注于平凡之中,从而使人们断除妄念,摆脱烦恼,消解物欲,充实生命,否定分别,超越庸常,最后可以以“日面佛,月面佛”的洒脱态度来面对生死,随处任真,解脱一切精神负担,得到一种高妙的大自在。
从马祖思想的成熟过程看,我们知道,他的思想的探险历程,怀让的启迪是一个最初的起点。在他荜路蓝缕,经过了从郴州,到韶州,从大庾岭北向建州,驻锡开山,到他得到怀让的勘验,其间差不多有十余年的时间。而后的十余年则是他整理、系统化自己的思想,并开始有了明确的理路、目标,有清晰扩展步骤,有力传播自己思想的时期。根据《五灯会元》等记载的马祖道一禅师法嗣的76位弟子绝大多数是他在以龚公山、洪州为中心的弘法阶段收录的。其中有许多年龄小于他50岁以上的。例如被称为三大士之一的南泉普愿就晚于他40年出生。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一定不短。因此,我们可以大体推断马祖返蜀弘法的时间不太可能在他60岁之前。
当马祖思想完全定型,理路完全清楚,洪州宗已经如日中天,影响逐渐由江西向南、向东、向北扩展的同时,他不可能不思考将自己的禅法由山林转向朝廷,由东南一隅向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扩展和渗透,而他也不能不考虑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和必备条件。
据有关史料记载:马祖一系的重要禅师号称“百岩大师”的章敬怀晖(756-815年)是在“元和三年(808年)有诏征至京师,宴坐于章敬寺,每岁召入麟德殿讲论”,与“名公义学”“击难者”进行过激烈的论辩。与章敬怀晖先后进入长安弘传南宗马祖禅思想的另一个著名禅师兴善惟宽(754-817年)是在贞元十三年(797年)之后到的北方,住锡于少林寺、卫国寺、天宫寺,元和四年(809年)被唐宪宗召见于安国寺,次年又被请到麟德殿问法。后来就一直住在长安最重要的大兴善寺。他们一道将马祖的思想引入了京都长安,并且赢得了朝廷的尊崇,号称禅门冢嫡大宗传人。这就标志着马祖道一的禅法的胜利,他们的传法事实上正是马祖返蜀弘法的一个继续。
当我们廓清了以上的事实之后,再来审视前面提及的有关马祖返蜀弘法的各种材料。公元852年,柳仲郢以河南尹调任梓州剌史、东川节度使,李商隐被辟为节度使幕书记。从李商隐的生平年谱看,他这个时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沉浸于佛教之中,他在仕途上经历了无穷的风波,在党争中无谓地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的颓伤消极的思想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其妻子死后,更是虔心向佛。公元855年,李商隐还在梓州长平山慧义精舍经藏院,用官俸建石壁五间,金字刻《妙法莲花经》七卷,请柳仲郢为记。他自己也为精舍南禅院的四证堂,即图绘有无相、无住、道一、智藏禅师像的佛殿的石壁写了《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并序》一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道一圆寂后不久的四川地区,人们是非常清楚道一与净众保唐禅系的关系的,并且甚至把他们看作是相同一体的禅师来尊崇的。前面已经说过梓州治所即今三台县距四川什邡仅100公里,在此处图绘道一、智藏师徒画像,极有可能是马祖返蜀时还带有智藏等人一道。另外,宋释道隆所录《颂古》标题为《马大师与西堂、百丈、南泉玩月》的诗:“戏出一棚川杂剧,牛头马面几般多。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依栏”。标题非常清楚地标明了马祖是与其三个高徒一道赏月看川杂剧,戏曲史专家吴国钦在《中国戏曲史话》一书谈及“杂剧的来龙去脉”,认为川杂剧在唐代已经具其雏形,演出地点称之为乐棚(勾栏、瓦肆)。这个棚字至今沿用,而更重要的是“川杂剧”一词。根据当时戏曲的分布和发展,以及交通状况,在四川之外是不可能有“川杂剧”的,诗题及内容都没有交待看戏的时间、地点。但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应是在马祖的晚年,是在四川某地,是与门下三大士一道,是在一个夏秋季月圆之时。如果我们将其与有关马祖返乡的材料叠加在一起,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宋·绍昙《五家正宗赞》记载,师“后归蜀乡,人喧迎之”确为事实。而这个事实的细节应当是马祖并非独自返乡,而是与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一起的。这也正好印证李商隐写四证堂碑铭时为什么还见到了智藏的图像的因由。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当道一在60岁之后,也就是大历四年之后,是否有可能有机会离开江西返蜀呢?根据路嗣恭担任江西道都团练使兼洪州刺史的时间。我们知道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马祖62岁时,路嗣恭到任不久即邀请道一到洪州弘法,驻锡开元寺。路嗣恭是在大约大历十三年才被召回朝廷的。这一段时期是马祖及洪州宗声名隆盛、僧才济济的时期,也是一个政局比较平稳、马祖身体强健、僧务不是太忙的时期。当他决定从龚公山移锡开元寺时,龚公山的寺务本来已移交智藏主持,但智藏难以割舍大师,于是又将寺务交付他人,同随大师前往开元寺。再换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当时蜀地的情况。我们知道在整个“安史之乱”中四川是一个相对平静的地区。因此,这场延续八年的叛乱,没有直接波及到四川。但是在其影响下,四川各地也发生了大小不一的动荡,吐蕃和南诏也乘机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最后都被唐王朝平定了。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日,杨国忠首倡幸蜀之策,为玄宗所接受。玄宗在赐死杨贵妃之后,经陈仓、过散关,取道斜谷路入蜀,七月抵达成都。差不多同时,太子即位于灵武,尊帝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是为肃宗。公元757年12月,上皇还长安,改郡为州,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安史乱平之后,代宗大历三年(766年)正月,唐朝以宰相杜鸿渐为剑南三川副元帅,兼剑南西川节度使,入蜀继续平定四川崔旰、张献诚等人的内乱。大历二年(767年)初,代宗召杜鸿渐还京,以崔宁(即崔旰,由代宗赐名)为西川节度使。一直到大历十四年(779年),崔宁入朝,被杨炎羁留京师,才改由张延赏出任西川节度使。在杜鸿渐、崔宁主政四川省间,蜀地主要政治格局是本地豪强势力遭受打压,军人专权局面形成,但中央政府依然有力控制着局面,整个西蜀地区的经济、商业并没遭到大的打击。相反,唐玄宗之幸蜀和安史之乱的平定,使得四川的经济商业再度繁荣。随着商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也日益兴盛。中唐以后,成都与扬州并列为全国最繁华的两大商业都会。所以《元和郡县图志》说,扬州和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同时,四川的城市商业,以梓州发展最为迅速,梓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地区,“壤地瘠薄,民物之产,曾不及西川一大县”。但这里却有盐井、铜山之富,交通也比较方便。“左带潼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这就为梓州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唐肃宗之后,梓州成为剑南东川的政治中心和最大消费城市,加之盐铁管榷政策的施行,使梓州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井盐和铜的集散中心。到唐代后期,这里又首先形成了全国性的药材交易市场。也正是因此,李商隐在梓州作节度使幕书记时期,净众——保唐禅系与马祖洪州宗汇聚一起才是一种必然。
此外,我们知道,自唐设立剑南道之后,四川与关中的交通状况大有改观。四川与关中的交通路线,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从四川盆地北上,翻越米仓山、大巴山;北段主要翻越关中平原南面的道路,南段的主要路线有以下四条:一是成都至汉中的道路;二是东川路,中唐以后,由于梓州成为剑南东川的政治中心,这条道路也就成了驿路,沿途设有馆驿,贾岛《赴长江道中》称:“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三是巴岭路;四是马日 路,亦即唐玄宗天宝年间涪州所贡生荔枝,由涪州至通州,经子午道,直达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至宋渐废坏。
又根据唐史记载,安史之乱时,玄宗避难蜀中,驻跸成都,迎无相禅师入内殿供养。而无住则于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到达成都净众寺,正式礼无相为师,不数年继承无相法席。大历九年(774年)在保唐寺入灭。
正是由于唐玄宗崇礼无相,后来主政四川的杜鸿渐也对无相、无住相当礼遇;而马祖道一与无相禅师有着师承关系,再加上四川地区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经济、政治关系紧密,要将洪州正法扩展到京都,四川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必须弘传的地区。当时各种思想和宗派都希望取得主流的地位,西蜀显然是不可忽视的,而南方本来就是南宋禅尤其是马祖洪州宗的基地。所以,争取以西蜀为跳板,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北方,渗入北宋禅及荷泽宗的中心地带,最终达到占据京师,一统天下的目标,就自然成了马祖的选择。而此时与马祖具有同门师承渊源的无住犹在。四川的政治、经济、商业、交通等条件都具备了可以供马祖开疆拓土的有利条件。于是马祖决定返蜀弘法,这就是《五家正宗赞》中记载的“后归蜀乡,人喧迎之”这个禅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至于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一诗所记之史实,我们大体可以作如下推断:由于马祖返蜀所激起的声望,早已令具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翘首期盼。大概马祖早期的计划是经过蜀地与无住禅师击难论辩,弘传“心地法门”直显心性宗(宗密语),然后过梓州、越秦岭,直上京师。但由于当时的长安特别是朝廷内部尚处于不空三藏的巨大影响之下,因为到大历九年(774年),唐朝廷还加不空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 同一年六月十五日不空卒,年八十。不空本为金刚智弟子,传金刚界曼荼罗,译经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前此虽有神会和尚北上攻击北宗,建立南宗的努力,但毕竟不敌不空如日中天的气势和与皇权关系的紧密。因此,实现预期目标的机缘还未成熟。马祖只能止于太白山中,而后就又南归。约于大历十年左右返回了开元寺。他的雄心勃勃的慧业计划,最后是由其著名弟子章敬怀晖、兴善惟宽最后来完成的。尽管,马祖的时代,禅宗尚受到其它教派的排斥,尤其是在北方和长安。但通过马祖强有力的对禅宗的传布和实践,造就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后继者,“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名为一方宗主”。尽管马祖这次返蜀弘法,北取京师的大行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已经给出了强烈的信号。《佛祖历代通载》所说从马祖始“禅宗自此大行于世”决非虚夸。不几十年禅宗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佛教地图。他所创立的禅宗风范和方式,在经过了仍是四川籍僧人圭峰宗密禅师理论上的艰苦努力,以及后来的“会昌灭佛”历史事件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由于三大士及怀晖、惟宽等人在实践上的有力传播,后世弟子还开创了沩仰、临济两大流派,终于使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教派,流布千年,风及海外,使禅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和标志。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马祖返蜀是一个确凿的禅史事件,其时间应是发生在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马祖63岁前后;这是一次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大行动,其目标不仅只是止于蜀地弘法;它对后来禅宗的发展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后续者的努力终于达成了预期的目标,也是由于后来历史的机缘的促成,从而有力地改变了中国九世纪的佛教地图,在禅史上应该给予积极而恰当的评价。
8. 西蜀故典:四川泡菜溯源马井
我国最早的诗歌典籍《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
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商书*说明篇》中有载“欲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盐渍蔓菁酸梅以作烹饪之用。
四川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四川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皆食,成为了四川饮食文化史上从未缺位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什邡马井泡菜在蜀地历史上也可称得上源远流长,闻名遐迩,人称“川菜骨”。马井镇位于龙门山麓与川西平原交接绾合的古湔江畔,下游紧邻古蜀时代璀璨文明的都邑王城三星堆遗址。其地气候温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农耕发达物产丰饶。
三星堆遗址是距今4800~2800年的古蜀王国的都邑所在,马井全镇均位于其核心地区的冲积带上,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持续至今的考古发掘震惊了世界。其中出土的食具“陶瓮”据专家考证,应是现代四川泡菜坛的雏形。依据在饮食制度里面假定的作用而做的中国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的分类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任何分类系统,没有一个是建立在对它们在商周人的饮食制度的确实的研究之上的。根据过去青铜容器各种分类以及文献中各种原料所作的饮食器具的名称,我们可以将饮食器具分为下举诸类:
(1) 食具
1. 炊具:
鼎、鬲、甗、甑、釜、镬、灶。这几种炊具都有青铜的与陶土的两种,惟灶只有陶制的。鼎、鬲、镬,大概是用于煮和炖的,甗、甑、釜是用于蒸食的。
2. 保存与贮藏器:
这一类是根据贮藏粮食的需要之用的或作腌制器用的瓮罐,它也是考古发现与文献上关于腌制的记载而推定的器具。一般观点认为,青铜容器没有以此为主要用途的,可是若干酒器和水器也可能做保存与贮藏用。但无论如何这类器具主要是用陶做的。
3. 盛食器:
这一类器皿下面有主要的四组:箸筷、勺子、盛谷类饭食的器皿和盛肉食蔬食的器皿。关于前两类,除了它们确曾在商周使用过(虽然手未必比筷子少用)以外,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关于盛饭盛菜的器具,其形状与原料都很复杂。前者即盛饭器皿,如簋、盨、盙和敦等是用青铜、陶土和编篮制成的,而后者即盛菜器皿如豆、笾和俎等则多以陶、木即编篮制成。其中的豆,可说是盛肉食用的最重要的器皿,在商代是从来不用青铜做的。另外以种说法是青铜制作的盛食器主要是盛谷类粮食而很少来盛菜肴。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区别。
(2) 饮具
1. 贮水、酒具:
用青铜、陶、木等制作的。
2. 饮酒具:
用青铜、瓠、漆器和陶器制作的。
3. 盛水、酒具(勺):
青铜、木和瓠制作。
三星堆出土的“陶瓮”如果按照其功用应该划归由此贮藏器一类。但是,根据文献和实物双重证据我们可以说,在三星堆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可能已有“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腌渍技艺的发明和运用的。稍后汉代扬雄《蜀都赋》:中记载:“调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药之羹,江东鴺鲍,陇西牛羊……,五肉七菜,朦厌腥臊……”与在马井一带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包括庖厨宴饮酿酒等图,相互佐证。可以证明,“菹菜者,酸菜也”,在当时当地人的食谱之中,已经广泛食用。我们很难排除当时的当地的土著在腌制酸菜时也使用这些器物的可能。同时,当我们把三星堆出土的“陶瓮”与历代存在的腌制用陶器,例如“清康熙开光泡菜坛”和“酱釉缠枝花卉泡菜坛”的相似性和相似度作一个比较。大体可以推断,马井泡菜及其用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述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腌制品的其他必要条件是好水和精盐,恰好这二者在什邡地区也是同时具备的。
什邡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接壤,其最高峰狮子王峰海拔4896公尺,常年积雪,山区过去有大片积水海子,盐卤矿成矿条件好,晋朝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即载李冰“又导洛通山,或出瀑口,经什邡…….又识(齐)【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根据嘉庆版《什邡县志》和地名调查,什邡一直是四川民间私盐生产和集聚地,西羌故道因之而长期存在。高景关内的“盐井滩”、“筒车坡”直到现当代都有从事井盐生产的人户。好水,则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下得到了证明:什邡是中国矿泉水之乡。其产品“冰川时代”被业内认为可以媲美“依云”。
在成都川菜博物馆中陈列着的“清康熙开光泡菜坛”和“酱釉缠枝花卉泡菜坛”等精美的泡菜容器,至今仍在生产的彭州的“桂花泡菜坛”和隆昌的“下河口泡菜坛”,都有力的证明了四川泡菜和泡菜坛的制作从古蜀时代起就一直传承延续着。而且其主要生产地都在马井镇的周边地区。我们从什邡出土的大量陶制文物还可以证明,什邡地区的陶制工艺及水平一直都是很高的。最早在宋时创建,后来由什邡迁往邛崃的名窑“什邡堂”至今还在生产各式民家常用陶器。因此,没有理由否定过去马井地区也生产本地大量需要的泡菜坛。只是可能由于受陶土或价格因素的影响,泡菜坛的生产逐渐移向了那些更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
泡菜坛是四川泡菜的必要生产设备。在四川,几乎家家都有“四川泡菜坛”,它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生物反应器。四川泡菜坛的特殊结构在于坛沿,坛沿内可盛水以密封坛口,而坛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又能通过水逸出,开启方便而又清洁卫生,设计创造非常巧妙神奇。四川泡菜坛的这种特殊结构不仅可以避隔有害微生物的侵入而且还能进行厌氧或兼性厌氧发酵,生产出味美脆嫩的泡菜来。
四川泡菜历史悠久,其加工工艺传承千年,以四川泡菜为代表的中国泡菜与韩国泡菜、日本泡菜齐名,成为东亚饮食文化公认的有特色的健康发酵蔬菜腌制品。在清代的民俗史上,川西、川北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足见泡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地位。
与日韩泡菜生产加工工艺不同,日本泡菜是“渍”,韩国泡菜靠“腌”。日语“渍物”即泡菜,其生产加工一般采用调味液将新鲜蔬菜或盐渍菜“渍”;韩国泡菜则是将食盐和调味料混合再与新鲜蔬菜拌合,进行“腌”。
与之不同的是,四川泡菜特点在“泡”,即用中低浓度的食盐水,它是以新鲜蔬菜或蔬菜咸坯为主要原料,用食盐或食盐水泡渍发酵,通过密闭性良好的四川泡菜坛,经过厌氧发酵而生产加工的产品。这样生产出来的四川泡菜清香鲜美,质地脆嫩,酸味柔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功能菌群,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营养健康的休闲食品。由于马井一带物产丰富,品种繁多,不受季节限制,历史传承悠久,形成了本土独特的工艺和风味。因此,马井泡菜,自古以来,就闻名远近。根据民俗学专家的田野考察,在古雁江(今鸭子河)沿岸,一直流传的民谣有云:“郫县豆瓣汉源椒,土猪还得柴火烧。深坛大瓮川菜骨,马井河水舀来泡。”可以作为佐证。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
马井泡菜之所以被四川人尊为“川菜之骨”,正是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各种禀赋: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有好盐好水,又恰在三星堆文明核心地带,从其文明鼎盛时期就可能已经发明和运用的各类腌渍技艺及特殊形制的陶瓮----泡菜坛,诸缘具合,一直在民间传承延续从未中绝,以迄于今。
9. 重建德阳钟鼓楼纪铭并序
蜀中名楼有四。
其中枕水带流者三。西曰成都望江楼①,隐清雅于府南二河秀竹;东则忠州石宝寨②,雄镇蜀山万水千壑;北有阆中华光楼③,极工巧步太极听嘉陵月色松涛。近武关④傍古道者惟一。曰:德阳钟鼓楼。
德阳钟鼓楼者,绾绵洛沱潜阴平古道⑤,控陇蜀剑阁金牛要冲⑥,扼柏灌高景及落凤白马二险关⑦,汇藏羌彝汉之通路⑧。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季燹于兵火;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重修,惜复毁于十年文革。
今岁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值政通人和物阜民安之太平盛世,蜀中名企宏达集团⑨捐数百万巨资重予兴造,历时二载,于2007年初告竣。二重、东汽又分赠铜钟巨鼓以襄盛举。是以,四名楼得复现于蜀中而名实相副焉。
登斯楼也,远眺仓山,近望鹿头,南瞩雒城三星⑩,西指苍茫龙门,锦绣天府眼底尽收。登斯楼也,俯揽彩虹长桥闲卧粼粼旌湖,仰挽女几峰影凌越悠悠古蜀(11)。登斯楼也,能不思接《华阳》、《三国》之历历故事(12),情感李冰、宗法事功之长久(13)?数千年中,蚕姑桑麻立德阳嘉名(14);物换星移,现代重工播旌城英声。何为其然也?菁钟秀毓,玉蕴而山辉。九德日新,人杰而地灵(15)。
是以有赞:
德泽绵雒布阳春,钟鼓楼头天音闻。
繁钟茫茫云海上,太一神阙沧龙腾(16)。
桴鼓莺声旌湖畔,蚕姑台前马驹鸣(17)。
不羡鱼凫千里目(18),登临东山有余情。
公元2009年7月邑人郭辉图撰①
注释:
①成都望江楼:四川名楼之一。
②忠州石宝寨:四川名楼之一。
③阆中华光楼:四川名楼之一。
④武关:德阳北有白马关,西有高景关。
⑤绵洛沱潜阴平古道:晋朝常璩《华阳国志》卷三:“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潜,古指嘉陵江。卷二:“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阴平县,郡治,汉曰阴平道也。”
⑥陇蜀剑阁金牛要冲:阴平道又称左担道,剑阁道又称金牛道、石牛道)秦汉时为陇秦入蜀古道。
⑦柏灌高景及落凤白马二险关:柏灌,古蜀二代王,曾停留于龙门山前山地区,其高阳氏遗存有高景关、高阳村。白马关在德阳北,三国时庞统于此殒命,前有落凤坡。
⑧藏羌彝汉之通路:德阳以西为著名藏羌彝民族走廊文化。
⑨宏达集团:植根本市的国内知名企业。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中国5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国企业500强。始建于1979年,通过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广泛联合,塑造企业文化体系,注重社会公众形象,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其“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实现了健康、和谐、环保、可持续发展,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冶金、矿山、化工、房地产、金融、国际贸易、旅游和酒店等行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⑩雒城三星:古雒城在今广汉。三星堆为文明世界的古蜀文化遗址。
⑾女几峰影:女几山,即今龙门山,主峰以大禹母亲女几命名。
⑿《华阳》、《三国》:志书。晋常璩著《华阳国志》,载巴蜀古史。《三国志》,晋陈寿著,记魏蜀吴史。
⒀李冰、宗法:李冰,秦蜀守,著名水利专家,留有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其陵墓等遗迹在什邡。宗法:张师古,字宗法(公元1714--1803,清康熙甲午年--嘉庆癸亥年),古代著名农学家。世代清贫自守耕读传家,著有《正情说》和《三农纪》。
⒁蚕姑:宋*罗泌《路史》:“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养蚕、供衣服,后人祀为先蚕(神)” 旧在德阳、什邡、绵竹交界处有蚕姑台。
⒂“德日新,万邦惟怀。”见《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⒃太一神阙:太一,太阳神名。金沙、三星堆遗址有太阳崇拜,在今什邡红白地区尚遗存有太阳神庙及太阳会等民俗。
⒄蚕姑台前马驹鸣:蚕姑台:在德阳、什邡、绵竹交界处旧有祭祀蚕神嫘祖之蚕姑台。马驹:指禅宗八祖马祖道一(公元709—788年)。《五灯会元》:六祖慧能曾谓怀让云“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踏杀天下人。”
(18)鱼凫千里目:三星堆文化遗址为古蜀鱼凫王朝遗存,出土有大量青铜纵目人面具及通天神树等器物。
10. 陈野平《蜀西山写意集》序
高景关外崖壁上有一首佚名者诗作:“一关内外异千般,万丈蓥华现目前。自是人间寻常地,何需蓬莱访真仙?”模糊地提示着一道高景雄关神秘掩藏着的秘密与大美。
陈野平君已经是第五次来到什邡。每一次来,他都是急切、片刻不停地直奔高景关外而去,带着画笔画架,一呆就是好几天。而返回时总是带着大批的画作和欣喜。其隐隐的微笑大有陶潜“不足与外人道”的独得之乐。其实,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在其《澄怀·味象---------当代中国实力派画家作品集》中,已经依稀透露出了若干浅浅的消息。
在四川有许多关,有的仅因为地势险要而具有了军事上的意义。例如,著名的剑阁剑门关、广元葭萌关、德阳的白马关。但有的关,则不仅只有地势之险或军事上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一个没有首尾的动人故事,一首悠长而扣人心弦的叙事诗的逗号。它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总让那些在无尽时间长河中的宿命的行者为之劳顿和感叹。
这些关,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奇异地缝合了起来,没有任何过渡,只有强烈的色彩对比。
高景关以上大致从秦汉到民国西康置省时期,它都是内地与康巴地区的分界和茶盐贸易往来的地方。往关上去,地名、寨名、沟名渐渐都展露出一些“蚺駹之墟,羌氐之窟”的痕迹,例如,爰剑沟、駹子坟、羌王坟、蛮子岗、柏灌庙等等。因此,过去少有内地艺术家涉足其间,而古蜀先民的种种遗存痕迹更是为那些山林与沟壑增添了若干梦幻般的蛊惑的色彩与韵致。
陈君好象是直觉地感受到了、读出了此地异样的风景与异样的神秘。
于是,他成了这一大片苍苍莽莽的山痴。
曾经,大约在70年前,有一个大地理学家,在这里找到了“胡焕雍人文地理分界线”最好实证。
曾经,大约在100年前,有个叫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的英国探险家、园艺和植物学家曾经因为龙门山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对他的吸引,分别于1903—1905、1906—1909、1910—1911年来到这里。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本书成为后世植物学家关于这个地区生物研究的经典读物。
也差不多是与之同时或稍前些时候,最早的是法国的葛布兰神父和后来到康巴地区康定懋功一带传道的顾福安牧师夫妇,在这片山地中留下了另一种文明的印记和高高的教堂。
后来还有冯汉骥、任乃强等大学者,他们同样为这一片苍茫群山感动和着迷,他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解读氐羌藏彝文化走廊的学术著作。
今天,陈野平君来了,带着他独特的画笔。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云:“画有六法,罕能尽赅,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陈君的蜀西山写意画已经展示在读者面前了,其是否有兼赅六法之气象,尚有待批评家的指正。然而,今之龙门山,古之女几山、茶坪山、湔山、蜀西山数千年深隐深藏的峥嵘真貌,竟愿意渐次展露,亦不可谓非野平之幸!
今之蜀人与古之蜀人期待着,神山圣山也在静静地期待着。一个山痴的深情而婉致的解读,向着柏灌,向着圣禹和李冰及山神。
谨以此为序。
公元2012年5月12日
邑人郭辉图作于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纪念之际
11. 《红豆村居图》跋
什邡红豆村,以村中有一千年古木红豆而闻名远近。其树高枝展达十数丈,径约六七围。枝柯虬然,覆阴压地,亭亭若盖,方圆数里皆得瞻见。每值夏秋,金风香歇,花尽实落,其色殷浓,灿若琨玉。晋左思《吴都赋》以为“楠榴之木,相思之树”,不为无凭。
2010年5月21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偕夫人视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来临红豆村。见拒霜古木历千年风雨而不衰,思红豆弄色而忭悦油然,盘桓树下,流连不舍。欣然笔书王维五言绝句《相思》一诗留赠红豆村中。其意也深,其情也浓,无以为馈。我市画家朱金华、罗丕祥、李福贵、方俊等 共同构思、创作《红豆村居图》长卷一轴。“千年红豆南国心,万茎绿筱京什情;不知古木谁种下?来做今史书记人”,聊以志表。庚寅年仲夏。
第四 朝槿露葵
1. 什邡赋
蜀野都广,有鸾凤集于香木而鸣,六维四面,成和合十方。
此地也,北挟岷茂,南带湔江。蓬山高矗而西折,刚洛清环以东翔。左思《蜀都》,誉之黍稷油油、粳稻莫莫;常璩《华阳》,叹以绵雒浸沃、陆海弥博。湔水之滨,柏灌氏田猎于斯;龙门之巅,开明子殉国悲壮。禹母女几遗古祠山中,颛顼高阳弃雄关源上;蜀守李冰,导洛通山,身退化鹏后城高台;马祖道一,肇创丛林,至今嘶鸣第一道场。
经行小城,王子安曾西池盛宴,雅制繁音;李太白以冷泉独濯,新诗简赋。杜临观,观余清影,失意诗翁愁阻雨;龙居寺,寺遗神木,一代花蕊芳踪寂。此地有仙家,杨通幽巧舒明皇相思苦; 柴扉隐逸士,罗光烈新开蜀中文教风。
道是洗肠溪前,太微真人缀《归藏》《元包》;夫子院内,二程先生礼篾叟酱翁。莲池株宏,海汇堂上正啸聚流云走雾;草根宗法,蓥洛山麓仍默草《正情》《三农》。印月井,明月千年,落魄才子成妙对;留春苑,留春不住,失意将军黯然归。
此地也,有桂圆桥详述五千年太古之史,有雍王陵奥隐四百载故典伏藏。此地也,其垄亩阡陌最宜无心散步,或呼朋引伴村头里巷品茶淡酒香。叹古今多少事,英杰俱已往。龙门苍茫,故史苍茫!
数千年中,一轴神奇古蜀文明画卷在此演绎;戊子以来,一部伟大壮阔之抗震救灾大剧于兹激荡。
是其时也,国故骤临,“国步斯频”。苍生何苦,国事堪伤。国殇者,人之共惜;国钧者,人宜同当!我什邡父老虽被灾蒙难,犹效疾风劲草,相依自强;赖国人龙种,洛钟相应,扣心泣血,蹈赴火汤。万众一心,同紓国难,挺立起擎天之剑脊,令凉热寰宇喟然而慨慷!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洪钟大吕,壮我华夏复兴之远志,九州回响;北京援建,成就世界赈灾史册之奇迹,伯歌季舞,必将永镌蜀山之上!
什邡者,十方也。
十方来,十方去;得十方助,结十方缘;承十方恩,纳十方言;迎十方风,感十方情。自当开阖天地,创造未来,走向十方。此真什邡!
岁在庚寅仲夏 邑人郭辉图撰
2. 红豆村赋
红豆弄色,情牵千年相思;村以豆名,意接百年好景。静处蓥山之麓,闲居亭江以西。一株参天相思木,逗引十方有情人。
此木也,自来降居村头吉地,有逾古今;惇惇顾眷我里乡人,世代福蔭。此木也,枝繁叶茂,匝地浓阴世世为邻;此木也,花重蕊迭,遍洒银荚年年瑞信。
木之下,有鸳鸯故井, 曾映英台婀娜姿;井之侧,有印心莲池,也照山伯化蝶影。木之上,有红豆千千结,琴瑟偕鸣共鸾凤;荚之底,有凤眼海红深,粒粒晶莹隐真情。
月老祠中,月老正妙点天下婚牍;月影之下,红娘在暗把情侣红绳系。凡来此求缘者,玉镜人间传合璧;凡来此求姻者,银河天上渡双星。
环顾周遭,并蒂深处有鸳鸯共宿;漫步田塍,梧桐荫里有凤凰双栖。
何为其然也?自汶川大震,新村建设呈新貌;以北京来援,古村霞焕腾丽景。村老闲闲兮含饴弄孙;幼稚无心兮采菱东亭。田园每每兮菜畦青青;安居乐业兮感十方恩情。
古有武陵桃源之梦,今有红豆新村以应。赞曰:既宜和合因缘又宜百姓人居。或为天下喜寿第一村欤?
庚寅孟夏 邑人郭辉图 撰
3. 南泉镇赋
南泉之称名,以其地当故南阳侨郡;野多涌泉,棋布列星;漱玉好水,潜脉巡经。绵迤丰茂,浮达濯缨;汇聚为陂,溉田万倾。晋常璩以为蜀西湔洛,惟此为最。是以千年而下,镇以泉名,清波潺澴,鸣流古今。
其地也,沟洫纵横,原隰弥博;黍稷油油,粳稻莫莫。家家有清冽之井,户户有丹桂之园。阡陌列翠微之川芎,池塘罗摇曳以红莲。谢家堰倒映长天彩云,瑞虹渡喷射青玉泓潭。
其泉也,或在闲云封户翠竹之下,或于花瓣沾衣青林之间。汩汩滔滔,隐隐潜潜;黄鸟一声,韶光满眼。南阳寺侧,金虾、寒泉伴深林石佛;百药灌丛,更有乌木、白沙,串麻柳、龙窝。烧房、尹家,渡翩翩白鹤;四火、神龟,借桃花驱魔。南泉之泉,大泉小凼,难以指曲;百泉之数,或无谬过?
隋有蜀王杨秀,田猎于斯,兔没草窠,现巨石佛首,释筌弃弓,朗朗而歌:“泉涓涓兮流长,沛膏泽兮一方。民怀德兮勿相忘,帝子来兮佩锵锵。”
唐有隐者太白,参星至此,乌沉西暮,步东严道身,旷然四望,抚琴而赋:“惜彼落日逐流水,爱此寒泉游子情。空歌望云南阳月,曲尽长松百泉声。”
噫,芬芳南泉,水润而诗浸!
溯往昔,有古村聚落存留四千年古蜀之迹;秦瓦、汉砖遥记六十代农事营生。瞩今日,跃高速复线纵贯南泉南北;铁路高架穿越古镇古今。苍苍田畴,葱葱郁郁。玉桥、金桂仍涌依云之水,柳泉、瑞虹犹颂南阳之诗。
或问曰:南泉来日竟何如?
答曰:许似西子轩窗弄云鬟,引月泛清辉荡波心,几人识?几人知?
噫,芬芳南泉,水润小镇!碧潭款款温玉梦,曼摇水仙绰约姿。
水作之南泉,正婉约---待君、待君,待君来时!
公元2014年1月 邑人郭辉图撰
4. 隐峰赋
蜀西隐峰,峰隐葛璝仙山;汉州古镇,镇带湔江清环。前有马牧河,青青平畴,引处士牧马之想;后有小石水,翠微纡旷,逗宦臣归隐之心。西北有韩城高筑,东南为三星故都。庆云庵、天台寺,依龙门前庭,祥云出岫而深幽;欢喜村、寿增亭,临湔水左岸,惠风习习而翔游。
洞仙桥上,何仙姑曾抛洒天花;白衣观内,杜光庭也苦撰青词。王子安西池宴宾,高歌“海内存知己”;李太白冷泉独酌,低吟“对影成三人”。
奇哉,隐峰!民谚有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高道隐在白衣观。隐峰古镇,隐峰且隐名!
宜哉,隐峰!古诗有载:江上青峰,偶尔峥嵘。亲水小镇,爰及于今,只待盛时以动!
今之隐峰,高速纵贯,舟楫平湖。朝华披其芳蕤,夕鸟遥唱古渡。一心两翼,药香馥稠。川芎满地,红莲温柔。有玉兰掩映阡陌,有白鹤顾影沙洲。三产兴旺,四民无忧。隐峰霞蔚,沛然锦绣!
岁在壬辰,偕二三子途经隐峰,游于庆云小村,慨而成颂,云:
昔岁隐峰无人识,只为深闺藏花枝;
一朝探头高墙外,红药妒香说西子。
壬辰冬月邑人郭辉图撰
5. 京什街赋
戊子春夏之交,汶川巨震,按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统一安排部署,北京市对口援建什邡灾区;庚寅冬,由北京援建之什邡特色旅游文化街项目京什街工程完竣,整体交付受援方;辛卯春节,隆重开街。街名京什,其来有自,良有以也。余思摹《三都》,奋藻散怀,述而成赋焉:
名城必有名街,名街是为一城之睛目。
北京王府井,车水马龙,肆罗五洲;沪上南京路,市廛所会,商贾渊薮;广州下九街,列隧百重,红釭绿酒;蓉城春熙路,贿货山积,锦丽繁稠。至若古城什邡,虽偏在西蜀,却有京什新街,任君优游。
什邡,西徼若水之北,女几禹穴之南。此地也,北挟岷茂,南带湔江。蓬山高矗而西折,刚洛清环以东翔。
此地也,有桂圆桥详述五千年太古之史,有雍王陵奥隐四百载故典伏藏。此地也,其垄亩阡陌最宜无心散步,或呼朋引伴村头里巷品茶淡酒香。叹古今多少事,英杰俱已往。龙门苍茫,故史苍茫!
千年之上,一轴神奇古蜀文明画卷在此演绎;戊子以来,赈灾重建人间奇迹在此展现。
京什新街,地处西川佛都之侧,清蕖深池影映于东,印月古井扬波其西,关帝古庙拂掩在南,绿泉高坛雄矗其北。昔有百堞萦其左右,修竹群木罗于明庭,梵影依稀,禅音绵邈,今有北寺晚钟日暮桴腾,法雨清凉润沁凡心。
京什街,街不阔,一爿一铺,有醇酒香茶纸笔墨砚,迎都人秀女士农工商;京什街,街不长,一楹一联,溯秦汉雍城文明千载,味大清皇城京韵京腔;京什街,街不广,一步一景,纳五湖四海三山秀色,步参人间佛陀第一道场。
更兼有,香积厨罗汉斋,煎炒烹炸养生素食山珍尽献;梨园谱丹册中,念唱做打民俗风情天音连连。游,可赏夜夜霓裳舞轻鹤;购,可鉴万方泊来货如山驻;品,可指处处禅机会心笑;听,可辨遍地笙歌遏云端。
君何不偷得半日闲暇京什一游欤?
庚寅冬月 邑人郭辉图撰
6. 《什邡散记》序
我相信,《什邡散记》这本带有私秘随笔性质的文字具有公开和补史的价值。作者胜亚是我最早接触的北京援建者之一。他更为许多什邡人熟悉的称呼是-----“前指小郭”。我们的结缘是因为“5.12”----这个无论是对国家、对民族以及对我和他都很重大的事件。他来了,现在又要走了。其间差不多是两年的时间,积存下了这么些文字和图片,而这些都是完成在非常紧张、繁忙的援建工作之余的。没到过灾去的,这些文字会让你部分触摸到“5.12”的真实;没参加过援建的,这些文字会让你部分了解有一群人在一个特殊时期这样地生活。大地震以来的两年中,我自己参加编写的相关纪念书刊已经很不少,看到或接触到的就更多。作为一个普通文史工作者,我知道,在稍长时段的历史中,有些一时光鲜的应景文字会有它自然的去处,而无论对于个人或公众,对于真实复原一段真实的生活情态,这本小册子自有其自身的意义。
我是带着泪,粗粗地浏览过这些文字,朴素与真情至今冲击着我。其中的一些细节片段,象作者与妻子用MSN聊天,妻子数着555粒红豆记数,全体紧张量血压,告别岳父岳母,生病闹肚子,洗上热水澡等等、等等,都透着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热爱,完全是一段真实生活的真切记录。没有技巧,没有花俏,文如其人。
作者在书的扉页上,用了泰戈尔的短诗“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作为题记,恰切而深刻。大历史是雄浑的、粗犷的,带有裹挟性的,但常常也容易是空疏无当的。在它的洪流中,我更愿意去读、去看一株小草的生长与死亡,一只昆虫的蜕变与渴望,一滴水怎样濡湿沙子,一粒沙子怎样折射太阳。其实,顾炎武的丈夫奇气,自透在游历、交游、谒陵、别亲、作文的种种凡事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荷,“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的通脱,在这本浅浅的小册子中时有透露。这也许是作者对自己的期许。由此,我希望作者能好好地珍惜这些片段文字,并让他快要出世的孩子长大后好奇地读一读,追忆起一段特殊的日子,并由此而知道,山一般重大的事件还会在未来矗立着,人需要担当,生活需要勇气。这就够了。
《五灯会元》里有“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之叹。穿耳智者,本来难逢,一本书自有其自身的命运。这本小册子惠赐于我的,我自当馨享。谨此为序。
郭辉图识于龙门山麓小城
2010年7月14日
作者简介:
郭辉图: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马祖道一诗传》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新诗编年史》,电视散文《劫后的微笑》获四川省电影电视节目优秀奖。任职于四川什邡市政协。
[1]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六《江西道一禅师》。《中华大藏经》第74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
[2] [唐]唐技《龚公山西堂敕谥大觉禅师重建大宝光塔碑铭》,[清]李本仁修、陈观西等纂《赣州府志》卷十六《寺观·宝华寺大宝光塔》。道光二十八年刊本。笔者认为此碑文属唐代原碑之文。 |